(文學度)
“麻煩!”
紅云看到成就了道果的方鈞,只覺得無窮無盡的麻煩。
煉氣感氣,御清氣以成道基。
筑基明法,筑道基以成法則。
金丹悟道,演法則以成大道。
元嬰曉虛,逆大道以成虛道。
化神知果,虛實合以成道果。
很早很早的時候,元嬰其實是有九步的,這九步是構建大道過程。
大道對于普通人來說,等同于天地的規則。
但其實元嬰知道,并不是這樣的。
天地的規則無論如何也是天地的,自然是天地去維系的。
而元嬰的大道要元嬰去維系。
元嬰想要擴張力量,想要改變世界。
就需要自己一步步來。
這一步步,就是元嬰的九步。
在以前這九步的難點就在于和其他元嬰的沖突。
原因也很簡單。
其他元嬰不愿意你的大道進入他們的領域。
像大宇宙的規則。
元嬰破壞后大宇宙會進行維護,再度新生。
可元嬰的大道被破壞之后,就需要元嬰去做。
然而破壞比建設易。
即便是有自動化的修復系統。
可是連你這個自動化都破壞了。
大道也就毀滅了。
故而,在仙墟世界元嬰是有一個個地盤的,在這個名為仙宗的地盤。
是元嬰大道的核心所在。
也可以說是道域。
比如說山岳宗就是山岳的道域。
這當然不是說其它地方沒有山岳的大道。
其他的道域也是有的。
但和道域之主的大道相比,山岳的大道在這里弱了一籌。
力量也弱了一籌。
但也無需要再經歷元嬰九步。
只要能夠繼承了上一個元嬰的大道,那么自然就完成了九步。
完成九步之后自然是逆大道而行。
元嬰在深入了解到大道之后。
就會發現和自己大道相對的有一個虛的大道。
它不是簡單的生與死,善與惡、光與暗這種。
而是存在與不存在的分界線。
是真與假、實與虛的不同。
通過逆大道就會獲得與現實世界相對的虛之力,擁有虛之力就能夠煉就虛道。
以虛道和實道相合。
就會擁有道果。
自此之后就能夠跳出時間長河,游走過去與未來。
所以,又有修仙者將這一步命名為煉虛。
而凝煉虛道的過程又被稱作化神。
當然,也有元嬰不承認。
畢竟說白了元嬰的九步是一個過渡的境界。
和煉氣、筑基、金丹不同。
沒有什么難關。
只要無人阻止就能夠輕易的達成。
以前算九步,是因為真的難。
元嬰們互不相讓,不愿意真的有人能夠讓大道流轉到整個仙墟世界,讓人獲得天道。
自五行道主第一個統一了仙墟世界,將自身的大道擴散到仙墟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之后。
元嬰們才知道。
單單是大道擴張到整個仙墟世界,距離接觸天道還遠得很。
這一步才開始擁有凝煉他們眼中已經觀測到,但一直無法凝煉的仙之力,也就是虛之力的資格。
而也真正的知曉了。
虛之力和他們過去知曉的真之力是不一樣。
真之力是從宇宙開辟所演化的力量。
而虛之力是從宇宙終結所演化的力量。
執掌這個力量的存在能夠改變歷史。
所以又可以稱得上一聲仙人。
五行道主離開后。
元嬰們妥協了,互相允許大道蔓延,然后各個凝煉仙之力,以求道果。
結果,沒用。
道果還是難求。
化神這一部分卡住了不知道多少元嬰。
元嬰有九步,化神同樣存在九化”。
這就九化是凝煉虛道的過程。
按方鈞的話來說是打造逆時序思維的過程。
這一步是很難的。
因為無論如何正時序的生命和逆時序的生命是不同的。
思維也是不同。
再加上明悟“我之為我”的元嬰為了錨定自我,是非常固執的存在。
不知道多少自以為驚才絕艷的元嬰倒在了這一步。
那時候的化神,基本是無生之局。
而且化神相對于元嬰更多的是生命形態的蛻變。
戰力的變化太少。
最多相當于三代機和六代機的區別。
化神九化之間的差距也沒多大。
故而那時候基本上是元嬰和化神共治天下。
直到天機道主的橫空出世,一切才發生改變。
天機無遠弗屆,曉過去未來。
它如何知曉的?
那自然是它本身就是虛實之道的結合體,是橫跨了過去和未來的大數據。
曉天地,自然明過去未來。
至此化神這個領域不再是阻礙。
道域的格局也才定下。
因為道域面積,是除了將大道擴散到整個世界后,最低擁有凝聚仙之力資格的第二要求。
故而,紅云計劃得非常好。
方鈞能夠借助氣運大道無所不至,一躍達到元嬰九步。
即便化神境界已經模糊了,不是什么阻礙。
但是只要沒有核心道域。
方鈞就無法達到凝聚道果的要求。
然而,氣運的玄妙還是破了紅云的局。
它本就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造物。
沒有核心道域那又如何?
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
方鈞就依靠氣運作為第一個開路者,在不借助道域的情況下,凝煉了道果。
至此方鈞的位格就與他們等同。
“我道你們多厲害,原來你們個個也不過是煉虛二、三虛。”
方鈞哈哈大笑。
自從他擁有超時空感官,或者說是道果之后,他就徹底的明白了元嬰,或者說這些煉虛道君的境界。
金丹是真人。
因為到了這個境界,他們編織自我意識,明悟“我之為我”,完全主宰自己的意識,所以是真正的人。
元嬰是真君,因為他們主宰了大道,力量遠在金丹之上,是這些真人的君王。
化神是天君,因為化神是仙墟天下的君王。
可是只有煉虛才能夠被稱為道君。
因為大道有虛實,掌握實的人,在凝煉虛道的路上,哪能夠稱為大道的君王?
只要掌握了掌握了虛和實,并將其合二為一的煉虛才能夠被稱作道君。
方鈞道:“其實元嬰在你們眼中是很弱的,畢竟所謂的元嬰才積累了多少?”
“他們所知曉的知識,又豈能和你們這種擁有無限時間的媲美?”
“怕是這些元嬰在你們眼中也不過是孩童。”
“而且你們當真可惡,將我稱呼為天命道君,意圖誤導于我。”
方鈞的嘆息傳遍了過去未來,由于他凝聚了道果。
整個煉虛的戰場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
從過去開始改變。
天命大道依托氣運大道而生,生而不凡。
能夠讓方鈞以元嬰抗衡這些煉虛。
即便理論上來說,元嬰和煉虛支配的力量數量是一樣的。
這也是必然的。
因為無論元嬰和煉虛也好,所能夠支配的力量都是天地本身。
能量在不消耗虛粒子的情況下,是無法超越光速進行傳遞的。
能支配多少能量自然就是靠周圍有多少能量。
即便你煉虛道君的力量輻射到了整個恒星系,掌管數千億的恒星。
除非你將這股力量凝聚成黑洞。
否則就和現在一樣,你所能夠調動的能量是和元嬰沒什么區別的。
當然,由于技術,或者說境界的差異性。
同樣的數量的能量在煉虛手里是強于元嬰的。
正如一個火把想要燒死人需要消耗數十萬焦耳的能量。
一個子彈只需要幾百焦耳就能殺人。
但是這些差距在氣運大道的幫助之下統統獲得了彌補。
而方鈞成就了煉虛。
境界上去了,那么一切就反了過來。
紅云道:“不要以為你成為煉虛,你就能夠無敵。”
“什么煉氣、筑基、金丹,什么元嬰、化神、煉虛,都只是一個稱呼罷了。”
“實力到了你就是強者。”
“實力不到你什么都不是。”
方鈞笑道:“是啊,只有實力到了就行。”
話這樣說。
方鈞也感到了這些煉虛們的險惡。
修仙六大境界。
被他們一層一層的壟斷。
從煉氣開始就限制資源的分配。
但好歹還是擁有筑基的希望。
只有悟得了意境,購買了筑基丹,總歸靈根的佼佼者,能夠成就筑基。
可到了筑基就不一樣了。
金丹法則圖譜統統壟斷。
非絕世天才不可悟出法則。
然而這又有什么用?
絕世天才的誕生全部被映入到了煉虛們的眼睛里。
然后統統打壓。
要么入宗,要么死。
沒有其他選擇。
至于金丹就更絕望了。
煉虛們不死,你一輩子都受苦于金丹。
但倘若你擁有悟出大道圖譜的可能性。
那也很抱歉。
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屬于你的位置了。
你的大道只會成為其它煉虛的資糧。
說不適配?
笑話!
怎么可能不適配呢?
元嬰在錨定自我的時候即便做了很多的限制,但絕對留下了進步的空間。
這些空間就是讓自我接受大道的空間。
即便真的不適配。
那么留下來不好嗎?
為什么要制造一個多的對手?
就跟山岳了作為氣運大道圖譜的墨伊伊。
而之前方鈞證道,沒有引起仙墟世界所有煉虛出馬。
是因為煉虛們已經有了默契。
自己領地的大道自己用。
爭奪的也就附近的幾個煉虛。
而煉虛在獲得大道的瞬間,還可以憑借著無盡時間的優勢,瞬間領悟到比元嬰還要高深的地步。
也就是說。
這個該死的仙墟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希望的世界。
天機似羅網,層層密布。
根本就難以逃脫。
方鈞嘆了口氣:“五行道主為你們開辟了元嬰之后的道路,制止了元嬰長久戰爭帶來仙墟世界的動蕩,自此你們就開始壟斷。”
“天機道主瓦解了化神之難,你們又進一步開始借助天機之道的力量進行深入的壟斷,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杰,自此天下英雄盡入你們的甕中。”
“可你們還是不滿足,不斷地進行繁殖人類,只為獲得那些擁有突破大道可能性的人。”
“氣運道主看不下去,建立了氣運大道,消除了你們的煉虛之隔,又對你們做出了種種限制。讓仙墟世界的人類好過一些,不再建立人類養殖場。”
“但是你們不甘心啊!”
“氣運如此好的能量怎么能夠放過,所以你們又培養了我,想要打破氣運道主的限制。”
“你們成功了一半。”
“但也只是成功了一半,我是不會讓你們真正成功的。”
方鈞的反擊從歷史開始。
從他凝煉道果的那一刻起。
煉虛境界,其實是有“現在”之分的。
而“現在”的位置每個煉虛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由于未煉虛圓滿,突破煉虛這個大境界。
煉虛的正時序生命的部分是大于逆時序生命的部分。
所以煉虛的現在會不斷地向著正時序方向滑落。
也就是說。
煉虛不是在成為煉虛的那一刻。
就以這個節點向這過去無限延伸,也不會向著未來的無限擴散。
他們能夠在時空中改變的長度,是取決于他們逆時序生命的強弱。
比如說方鈞的逆時序生命有著一甲子的壽命。
他就可以在這一甲子內傳遞信息。
而這一甲子的時間,為方鈞的“過去”。
方鈞現在待著的是“現在”。
而無法待著的是“未來“。
由于屬于他的正時序生命那部分的沉重,方鈞“現在”正不斷向著“未來”推進。
即便他仍舊能夠改變一甲子的“過去”。
但這個“過去”隨著現在不斷后移。
假若過了二十年后。
從仙墟世界301226年到達了301246年。
方鈞在煉虛層次沒有進步的話。
方鈞通過道果,就無法再改變現在一甲子之前301166年的世界。
只能改變過了二十年后,一甲子之前301186年的世界。
這就是屬于煉虛的生命形態。
每個煉虛“現在”不同的生命形態。
靜河之域,沙灘,木屋之前。
“嘩啦啦——!”
海風吹拂而過,在月亮的引力下浪濤陣陣。
方鈞一襲青衫,神色淡然,負手而立。
墨伊伊跪在地上,神情恭敬,目光堅定。
方鈞道:“墨伊伊,你可愿成為我的徒弟?”
墨伊伊毫不猶豫地道:“弟子愿意!”
方鈞微微頷首:“修仙之路,艱難險阻,非心志堅定者不可行。”
“你可知,一旦踏上此路,便再無回頭之日?”
墨伊伊抬起頭,眼神更堅決:“弟子明白,修仙之路雖難,但弟子心意已決。”
“愿承受一切苦難,只為追尋仙路!”
方鈞點了點頭:“好。既然你有此決心,我便……”
他突然笑了笑:“我便不收你為徒!”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