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度)
“依依,你說我算錯了嗎?”
在中最終踏入陣法前,方鈞突然對著墨依依說道。
墨依依一愣,看著鴻策魔宮柱子上的空間道紋一眼:“師父,你也許并沒有算錯。”
方鈞輕笑一聲:“是啊,其實我并沒有算錯。”
他搖了搖頭,事已至此。
已經沒有什么給他選擇的了。
而突破筑基的過程,第一步是識海的蛻變。
是的,識海的蛻變會引起神識的升華。
達到二階。
如此一來就有了更高的法力和靈氣控制等級。
也就更好的突破。
和煉氣時候反過來由丹田的蛻變帶來識海的蛻變完全不同。
但先蛻變識海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必須要有意境。
沒有意境的普通筑基,只能老老實實的先走丹田蛻變之道。
而這個過程是神識吸收靈氣開始躍遷,然后意境也因為神識的蛻變塑造出了強大的能量壁壘。
但這個過程又對方鈞來說沒有任何難度。
這是廢話。
如果按照他的積累,他都突破艱難。
那么這個世界上的修仙者都不要突破了。
即便方鈞是五靈根也是一樣。
強大的意境讓他的二階神識在誕生的瞬間幾乎就立刻穩定下來。
沒有發生跌落。
也就是說,方鈞對二階靈氣的能量利用率極高。
已經不需要額外靈氣去塑造能夠維持二階神識的能量壁壘。
要不是這個過程需要一氣呵成。
方鈞本身的神識數量因為意境的關系又遠超普通煉氣九層。
也就是突破過程需要吸收的靈氣數量多。
他也不會一直被卡著。
“這就是升華后的神識嗎?”
“我能夠將我的意識衍生到了50納米的微觀層面。”
“也就說我能夠‘看’到50納米層面的物質。”
“咦?”
“怎么回事?”
“我的神識竟然還在蛻變?”
由于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量子會有概率地出現在空間中的任何位置。
簡單來說。
就是二階靈氣會偶爾躍遷到三階靈氣。
這個過程中借助的是由真空漲落而產生的真空零點能。
不需要別的能量。
然而,就在這一刻,許許多多的靈氣突然間發生了這種躍遷。
這就導致了方鈞的二階神識在這個短暫過程中吸納了這些三階靈氣,躍遷到了三階神識的地步。
別的筑基修士難以滿足這個條件。
但是擁有四種處在生滅平衡意境的方鈞可以。
然后——
然后方鈞就暈了過去。
當他再次清醒過來的時候。
方鈞的意識和思維已經來到了一片充滿了青色光芒的世界。
“這又是一個什么情況?”
方鈞無語了。
鴻策魔宮的出現堵住了他正常通過觀測靈脈后就能夠獲得的空間道紋。
然后正常的突破筑基。
但是現在,一大堆二階靈氣突然躍遷成為三階靈氣,達到滿足二階神識突破三階神識的數量。
這怎么想都不正常。
因為從概率上來說,要想如此數量的量子共同躍遷到更高的激發態。
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根本不可能出現。
但他就偏偏出現了。
多想無用。
方鈞的意識仔細觀察這個世界——
“這難道是靈氣的樣子?”
神識躍遷自然會提升精度,提升精度后自然能夠觀察更微觀的世界。
“不對!不對!三階,不,即便是普通的希格斯粒子的波長也很小很小。”
“三階的神識應該是不滿足觀測的。”
神識和光線一樣,想要觀測微觀世界的粒子,波長就必須足夠的小。
否則就無法觸碰微觀粒子。
而普通激發態的希格斯粒子的波長已經足夠的小,比1納米還要小四個數量級,也就是一萬倍。
哪怕三階神識也達不到這個領域。
更何況身為更高激發態的靈氣擁有更多的能量。
而根據德布羅意公式,能量越多,波長越小。
靈氣的波長已經小到難以觀測的地步。
故而,方鈞不認為這是什么靈氣的樣子。
更別提圍觀尺度下,早就超越了紫外線不知多少。
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顏色概念。
“等著吧,反正三階靈氣是借助真空漲落產生的真空零點能來的。”
“這個能量會因能量守恒定律被還回去的,所以只要等著。我就能夠脫離這片空間。”
然后半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
“不對,怎么可能時間那么久?”
“其實我早就該想到了,真空零點能的借取是非常短暫的。”
“短暫的讓靈氣哪怕是蛻變到三階,也不應該有著足夠的時間讓我的神識蛻變到三階。”
“不行,我不能在原地繼續浪費時間。”
“我得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行。”
更重要的是,方鈞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現在在這片空間的意識速度,跌落到了凡人層面。
不再有著煉氣修士的神異。
自己的思維。
彷佛淪落為一個毫無力量的凡人。
但是方鈞同時發現自己在這里可以借助意識移動,就像使用神識衍生一樣。
只不過這個速度并不快。
以方鈞現在化作的意識視界當做一個正常的凡人。
速度也就每秒十米左右。
但是干等在原地也沒有任何用處打方鈞,也只能這個青色空間中。
隨即選擇了一個方向前進。
一日復一日。
很快就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
晝夜不停的方鈞已經前進了兩萬六千多公里。
可惜,這片空間仍舊沒有什么變化。
其實根據時間的變化。
如果真的按照這感知的一個月,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
該著急的已經著急過了。
所以此刻的方鈞竟然不怎么著急。
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這里的時間絕對不會和外界的時間是一致的。
修仙界中,在二階神識蛻變成三階神識的時候。
會發生一件事情。
那就是劫數。
心魔劫數!
而心魔劫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心魔世界中,無論過去多長的時間外界也只有一瞬間。
方鈞此刻也意識到了自己極有可能在渡劫中。
所以,急是沒有用。
當心魔劫數多種多樣,各人不同。
方鈞此刻的更是怪異。
怪異到聞所未聞。
以至于他不知道該如何渡過。
當然,這樣想的方鈞也沒有停止前進的速度。
這是他唯一探索這個世界的辦法。
如果不這樣,他真的有可能會發瘋的。
沒錯,就是發瘋。
修士的意志非常堅韌。
媲美筑基的方鈞自然更厲害。
但是,他又不是神。
哪里能夠在這個只有綠色光芒的空間一直待下去?
幾年方鈞還受得了。
就怕過了幾百年他還被困在這里。
那時候他可能就已經瘋了。
故而,方鈞也只好繼續前進。
青色的空間中。
又是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方鈞仍舊朝著一個方向一往無前的前進。
沒有肉身,沒有法力,沒有了萬物。
只有青色的光芒。
以及一縷只能算得上凡人思維的意識一直維持著。
朝著一個看不見前路的方向前行著 這是凡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也是凡人難以忍受的折磨,是酷刑中的酷刑。
對于方鈞來說也是極其不好受的。
更要命的是,凡人的思維讓他的思維速度下降得太厲害了。
以至于思考道紋等問題來打發時間,也很難忍受。
因為相對于外界的每時每刻都能感到進步的正反饋。
這里的正反饋實在太少了。
少到方鈞的心氣都有了不足。
就好像一個努力學習的少年沒有得到任何成績上的正反饋。
進而放棄學習一樣。
更別提這里除了青芒,什么都沒有,無比的枯燥無聊。
“不行!我不能只是搞科研,我要換個方向方向進行思考。”
“否則,在這樣下去。別說幾百年了,我很快就會瘋掉。”
而方鈞所選擇的方向也很簡單。
那就是什么是我?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空泛的。
很虛無的。
只有閑的無聊的人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因為一般凡人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能夠感受到什么是我。
畢竟只要你在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無論做什么都會得到外界的反饋。
這個反饋就能夠讓你感覺到你真實存在的。
并不需要多去思考這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
然而方鈞不同,在這片空間中。
他是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有反饋的存在。
無論他如何前進。
如何朝著一個方向始終一往無前。
這種感覺也始終是他自己所感覺到的。
是他心里上的認為。
青色光芒的空間沒有任何一絲的變化。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絲的反饋。
同樣,方鈞所思考的種種道紋相關的問題,也僅僅是思維實驗。
也僅僅僅僅是自我的空虛思考。
并沒有像能夠在現實中做實驗一樣,能夠得到任何來自于外界的反饋。
這就是為什么將一個人關在虛無黑暗寂靜的屋子里會瘋。
因為人這個自我,是需要外界的任何反饋。
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來維持住。
一些自殘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意識在外界已經難以感受到這種反饋。
需要通過自我傷害來獲得這種反饋。
來維持住自我意識。
他們并不全都是想死的,只是想要證明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而已。
“這該死的世界到底TM的是真是假!”
“是我轉世投胎穿越了!”
“還是這個世界上名為方鈞的少年獲得了某一段來自于地球的記憶!”
“或者說干脆連地球的記憶都是虛假的,都是某個大能的編制偽造的。”
“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地球!”
天機之道,高深莫測!
送功法的紅云劍宮!
出現在這里的鴻策魔宮!
突然發生大規模躍遷成三階靈氣的二階靈氣!
甚至是墨伊伊!
真的是偶然嗎?
這是方鈞嘗試回避的,但又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所以他傾向于天道是無意識。
任何“運”都無法產生精確的絕對影響,只能在宏觀上進行調控。
而方鈞有著這個認知,也不是胡亂堅持的。
他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
那就是不確定性原理和三體問題。
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始終無法精確測量。
而多個粒子的行為會不可能避免的導向了混沌。
然而墨伊伊的出現,將這個理論崩塌了。
她的出現表明了。
不確定性是什么的東西?
這些都是可以確定的,都是可以精準測量的,不然為何能夠精準的影響?
而所謂的混沌更加可笑 能夠精準影響算什么混沌?
故而真實心底里,方鈞對于墨伊伊可謂是又愛又怕。
愛的是她真的像是神諭機,遠比天機之道還要強的神諭機能夠給他提供科研上的助力。
但是又怕,又怕真個世界真的是在大能的操控下層層羅網編制的。
如果是那樣的話。
那么方鈞的所作所為有什么意義?
一生下來,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所具有的自我意識,也不過是他人操控所影響的工具。
這些事物都是真實存在。
但又是方鈞所一直逃避的東西。
他真的不想這樣。
他真的希望長生不老是自己的愿望。
探索世界真理是自己的追求。
他的行動,他的決定,每一個都是自己深思熟慮的抉擇。
而不是什么大能編制操控的東西。
之所以不說是虛假的東西。
因為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真實的。
為何要否定虛假?
即便前世的記憶是虛假的,地球是虛假的,在這個世界的經歷總該是真實的吧?
又或者說其實是地球的科技發展到一定地步,產生了超人劇變。
自己簽署了什么協議在進行缸中之腦的實驗?
“如果一個人的未來是注定的,是無法改變的。”
“但在這個結局到來之前,他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風景,經歷過各種各樣的生活。”
“這些都是世界帶給意識的反饋。”
“是遠比結果還要正確,還要重要的東西。”
方鈞試圖使用這個理論去說服自己。
這個理論是在拉普拉斯妖的概念,也就是未來是注定的決定論后。
哲學家提出的一種緩解心靈焦慮的辦法。
既然未來是注定的。
那么在就要享受這個過程。
而不是對于未來而感到絕望。
這個思維其實就已經反饋在普通人的生活上。
因為外界無時無刻的反饋來確定自我。
促使著他們真的不會想什么未來注定的這種虛無的問題。
曾經的方鈞也是其中的一員。
但是在這個青色的光芒中,他又不得不去面對著這個問題。
而面對帶來的結果就是。
方鈞不信,他突然不信這玩意了。
倘若一切結果都是注定的。
那么過程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的追求,他的理想倘若不能實現,是絕望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是如果能夠實現,那么他現在的奮斗和努力又有什么意義?
要說能夠實現的人是因為不會產生像方鈞的這種心態才會實現。
必須要保持著奮斗和努力的心態才能夠實驗。
所以方鈞這個心態是不對。
這樣的論點也滑稽可笑。
因為這個論點豈不是證明了這個心態就是實現不了理想,實驗不了追求。
是妥妥的決定論嗎?
方鈞擺爛,想要徹底擺爛,越想越覺得干脆在這個世界發瘋了算了。
反正瘋子有著異于常人的三觀。
說不定不會思考這種有的沒的。
會非常的快樂也說不定。
然而,方鈞的心底始終有一個聲音告訴他絕對不能這樣,絕對不能這樣!
絕對不能放棄對于自我的追求。
絕對不能對這一切感到絕望。
“這是自己的不甘嗎?”
“是自己還殘留的奮斗精神嗎?”
“但是,算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
“反正最終完全無法改變結局。”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