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87章 ?銀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早安大明

  蔣慶之站在朱希忠的后面,這是他多年來的位置。老紈绔很是好奇,“按理你就該站在徐階之后,三輔三輔,卻和咱們這些權貴廝混在一起,御史也不管管。”

  御史哪敢管這位爺。

  蔣慶之一本正經的說:“你脊背寬厚。”

  “這是什么理由?”老紈绔不解。

  “若是有人扔東西過來,正好擋著。”

  “合著你當哥哥我是盾牌呢!”

  “正是。”

  朱希忠氣得咬牙切齒。

  先是嚴嵩說了幾件政事……事兒在永壽宮就已經形成了決議,此刻拿出來討論不過是走個程序罷了。

  以往嚴嵩提出的建議總是會有人出頭反對,哪怕你嚴嵩有道理,咱們就得和你對著干。

  但今日卻很詭異的無人開口。

  老元輔有些不習慣,覺得太安靜了些。

  事兒說完,他回班。

  回身那一瞬,他看到蔣慶之走了出來。

  來了!

  瞬間,朝堂上的氣氛猛地一緊。

  道爺感受到了氣氛,他撫須看了徐階一眼。

  最近彈劾徐階的奏疏不少,這位次輔的地位岌岌可危,道爺正在琢磨如何打發這位神龜。

  ——神龜一詞還是蔣慶之的貢獻,這廝曾說徐階是什么……忍者神龜。

  忍者,徐階也!

  徐階下來,慶之那娃就能頂上去。

  不過,次輔的年紀是不是太小了些?

  有志不在年高!

  道爺心中有了算計,看向徐階的目光中就多了些冷意。

  徐階微微垂眸,仿佛在發呆。

  蔣慶之走到了前方。

  “陛下。”

  道爺頷首,心道:終于開始了。

  百官聽力全開,摩拳擦掌,就等著蔣慶之開口。

  “臣此次南下,見到東南民生凋敝,起因有二,其一,東南七山一水兩分地,耕地本就不夠,加之地方豪強與方外兼并田地太狠,失地百姓或是出海為寇,或是前往麻六甲等地去求活。”

  這是基本情況。

  聽到方外時,道爺微微蹙眉。

  蔣慶之在南方不但清洗了官場和軍隊,對方外也下了狠手。

  ——交稅!

  只是兩個字,就讓方外輿論大嘩。

  京師的寺廟為此密集聚會商議,這些人嘴里說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實則和權貴高官交往密切。

  本來對新政不表態的方外,如今大多站在了新政的對立面。

  而道門也頗為不滿,西苑的那些道人隔三差五的便給道爺暗示一番。

  ——陛下,蔣慶之這么搞,讓咱們怎么活?

  出家出家,不是說不食人間煙火了。

  平日里咱們修煉,侍奉神靈,忙的不可開交,哪有功夫去種地?

  道爺對此也有些看法,但他忍住了。他想看看蔣慶之要弄出一個什么樣的新政格局來。

  若是不妥,他出手修正就是。

  “其二,倭寇為禍多年,東南沿海一帶苦不堪言。”

  蔣慶之提到了倭寇,那些官員紛紛冷笑。

  就知曉你要提這事兒。

  “倭寇從倭國中來。要想長治久安,臣以為,當犁庭掃穴,徹底掃除倭國這個威脅。”

  “長威伯。”有官員出班,“下官有些疑惑,倭國如何是大明的威脅?”

  蔣慶之但凡說倭寇,這些人早就準備好的反擊的手段。

  蔣穎微笑著,就等蔣慶之開口,隨后出手。

  蔣慶之說:“倭國當下如同中原的戰國時,藩鎮林立,混戰不休。那些失敗者便出海為寇,襲擾大明東南。這只是失敗者。若是倭寇內部一統,起大軍來攻,本伯想問問,就憑著南方官兵,可能擊敗他們?”

  “可倭國并未一統,不是嗎?”

  蔣慶之無視了他,錢瑜出班,“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倭國內部一統是必然。不過就算是倭國一統,其一要攻伐大明他們可有這個膽略?其二,此次長威伯整頓了南方衛所,想來南方官兵會脫胎換骨。”

  你蔣慶之南下清洗軍隊,清洗后若依舊是爛泥一坨,那便是你的失職。

  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許多人暗自為錢瑜叫好。

  嚴世蕃獨眼緩緩轉動,看著那些興奮的臉,心中暗自冷笑。

  這些人手中還握有祖制這個王牌沒丟出來,但蔣慶之想來也有所準備。只是,他會用什么理由來讓百官點頭?

  “倭國必然會一統。一統后的倭寇出兵……”蔣慶之說:“別忘了朝鮮。”

  前唐時,倭寇就盯著那塊半島,想藉此為跳板野望中原。

  猴子一統倭國后,第一次把目光向外,也是盯住了半島。

  后世也是如此。

  “就算是如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錢瑜微笑道,看著風度翩翩。

  “為何不把危機掐滅在萌芽之前呢?”

  蔣慶之目光炯炯看著百官,“當年倭國羨慕大唐強大,便派人來學習,大唐對這個弟子堪稱是掏心掏肺,換來的什么?”

  蔣慶之的聲音在朝堂中回蕩著,“前唐君臣一番好心,卻忘了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若彼時前唐能提防倭國,此刻那地兒依舊是莽荒!”蔣慶之嘆息,“再有,諸位都當曾飽讀史書,春秋時群雄爭霸,看似亂哄哄的。可就在這興亡交替,征戰不休中,錘煉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始皇帝一統六合的那支大軍堪稱是虎狼之師,若非二世而亡,彼時的大秦,當令四夷膽寒。”

  “而今倭國也是如此,倭國一統,必然會伴隨著一支強軍的出現。記住,軍隊是要吃肉喝血的。”

  蔣慶之說道:“大明立國后,大軍頻頻出塞。漢唐立國后亦是如此。為何?”

  是啊!

  為何?

  徐階知曉為何。

  立國后的那群驕兵悍將若是不給他們尋個地方撒野,弄不好便會反噬。

  “前宋有杯酒釋兵權,大明……這個各位心中都有數。”

  干咳的聲音不斷傳來。

  道爺也干咳了一下。

  當年太祖高皇帝打殺了多少功臣。

  “那些驕兵悍將必須給他們尋個撒野的地方,對內自然不能,那么唯有對外。漢唐是擊破草原異族,前宋時即便杯酒釋兵權,之后依舊有太宗皇帝親征北方。”

  這不過這位驢車皇帝太特么丟人了。

  一戰葬送了那支虎狼之師,從此大宋再無北望的機會。

  而大明時太祖高皇帝頻頻派遣大將出塞擊胡,也是一個套路。

  道爺想到了當時的局勢,那些驕兵悍將不好壓制,比如說藍玉等人。

  當蒙元殘余被打的七零八落后,如何紓解那些驕兵悍將的戾氣就成了朝堂君臣的難題。

  太祖高皇帝的對策是!

  把帶頭的殺了就是。

  那些悍將本就鷹視狼顧,殺了還能為兒孫減少威脅。

  所以,倭國一旦一統,必然會向外尋找敵人。

  倭國的周邊有誰?

  朝鮮和大明。

  “數十萬大軍蹈海而來,大明就算是能擊敗他們,會付出多少代價?”蔣慶之問。

  “那是多少年之后的事兒……”

  “未雨綢繆!”王以旂說,“當為兒孫剪除威脅。”

  至此,蔣慶之給出了一個定論,一旦倭國一統,必然會窺探朝鮮和大明。

  這是此次征倭之議的基石,不說清楚,不統一看法,后續也沒法商議。

  這是開胃菜。

  蔣穎干咳一聲,錢瑜心領神會的道:“若是大軍征倭,需耗費多少錢糧長威伯可知?”

  “知道。”蔣慶之自然知曉。

  呂嵩聽到這里,不禁暗自嘆息。

  戶部上下一直在為如何填補北征造成的錢糧窟窿而努力,蔣慶之再度建言動兵,惹得戶部怨聲載道。

  呂嵩也不滿此事,但卻沒就此和蔣慶之交流過。

  他看了蔣慶之一眼,心想這廝如何來應對錢糧這個難題?

  征倭的耗費比之北征只多不少,根子在于要動用船隊運送大軍和糧草。

  海上風浪的威脅,以及登陸倭國后可能遭遇的襲擊,都令維系糧道之事難上加難。

  “征倭靡費巨大,不可行!”

  “正是。”

  “下官附議!”

  反對者越來越多。

  嚴嵩看了嚴世蕃一眼,微微搖頭。

  莫動!

  趙文華也在,他有些蠢蠢欲動,被老義父看了一眼,悻悻然的縮了回去。

  嚴世蕃冷眼看著蔣慶之被圍攻,心想這廝的反擊手段究竟是什么?

  蔣慶之在南方時就拋出了征伐倭國的建言,在嚴世蕃看來是故意為之。

  若蔣慶之真想征伐倭國,就該用突襲的方式。

  比如說拿到了蔣穎等人的把柄,逼迫他們反水……隨后在朝堂上突然提出征倭之議,讓反對者來不及準備,迅速達成一致。

  蔣慶之善用兵,不該不知曉這等手段啊!

  嚴世蕃覺得蔣慶之應當另有圖謀,和幕僚清客們商議許久,卻猜不到蔣慶之準備的反擊手段是什么。

  蔣慶之的嘴角微微翹起,看似信心十足。

  嚴世蕃越發不解了,突然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難道征倭只是一個幌子?

  是了。

  東南一代民生凋敝,蔣慶之以征倭為由頭,順勢對東南完成整肅。

  江南一帶被蔣慶之鎮壓,南直隸被清洗。

  若是蔣慶之再拿住東南等地……南方這個嚴黨經營了許久之地,就會變成蔣慶之的地盤。

  蔣系勢力將會空前強大!

  嚴世蕃身體一震,覺得這便是蔣慶之的真實目的。

  原來如此!

  嚴世蕃冷笑,低聲對身后的人說:“蔣慶之意欲藉此清洗東南。”

  那官員出班,“長威伯,東南山多地少,這是事實。再有,此次申報后,想來也能遏制住這股勢頭。”

  蔣穎瞇著眼,看了嚴世蕃一眼。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好一個蔣慶之!

  好一個小閣老!

  錢瑜也明白了。

  二人交換一個眼色,錢瑜說:“既然要開海禁,東南一帶民心必須要安撫,不可大動干戈。”

  先把口子堵住,讓你蔣慶之尋不到下手的借口。

  瞬間,嚴黨和對手就完成了一次聯手操作。

  道爺微微蹙眉看向蔣慶之。

  此事竟然成了死局。

  蔣慶之依舊從容,他緩緩說道:“東南之事再說,關于錢糧……”

  錢瑜說:“錢糧不趁手,換了誰來也無濟于事。”

  呂嵩默然,代表戶部不支持此事。

  你蔣慶之還能如何?

  蔣慶之笑了笑,“若是倭國有一座銀山呢?”

  呂嵩猛地抬頭。

  銀山?

  嚴嵩一怔,“銀山?”

  徐階瞬間做出了反應,他出班,朗聲道:“倭寇禍害東南久矣,當征伐!”

  徐階,再度反水了!

  但此刻沒有人關注他,所有人都盯著蔣慶之。

  倭國有銀山?!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