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一年的春天,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
通往西苑的大道上,徐階沉默著。
馬蹄聲清脆,徐階神色卻是罕見的沉凝。
自從往南邊發出最后一封書信后,徐階就是這個模樣。
隨從策馬過來,“大公子聰慧,閣老放心。”
徐階搖頭,眸色平靜,“大郎是聰慧,可太過驕傲。驕傲之人必須得有大才為底氣。他是聰慧,可論才華遠不及蔣慶之。那是小聰明。老夫擔心他心高氣傲不肯低頭。那封書信若是被蔣慶之視為示弱,順勢出手……”
徐氏危矣!
他派去的信使幾次回稟都說大公子看著有些不甘心的意思。
在蔣慶之南下后,朝中局勢詭異的平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知曉,這是大風之前的寧靜。
而這場大風的中心便是松江府。
蔣慶之南下成敗將會決定大明的未來走向。
南北往來的信使絡繹不絕,徐階的信使夾在其中倒也不惹人注目。
隨從是心腹,“閣老,咱們主動服軟,是不是……”
“蔣慶之不會拿此事宣揚。”不得不說,最了解你的不是自己人,而是你的對手,徐階說道:“他若是把此事大肆宣揚,此后誰會妥協?此人看似行事肆無忌憚,可骨子里卻最是看重大局……”
“是了,他若是把書信的事兒丟出來,此后新政施行,再無人愿意主動妥協。”隨從說:“不過,隨后大公子那邊……”
“蔣慶之拿了書信,見老夫并未告知大郎,定然知曉老夫的意思……”徐階嘆息。
“閣老這是……”隨從心中一震,“拿大公子給蔣慶之立威?”
蔣慶之手握徐階主動申報的書信,按理就該放過徐氏,但他突然發現,徐璠竟然不知情。
臥槽!
老徐這是要干啥?
“松江府以徐氏為尊,大郎此次犯了不少錯。不給蔣慶之立威的機會,他豈會輕易放過徐氏?”徐階幽幽的道。
隨從說:“只是閣老和徐氏此后的名聲……”
徐氏服軟了?
你是領袖啊!
大伙兒正等著你帶頭去反擊新政,反擊來自于嘉靖帝和蔣慶之的割肉,你卻低頭了!?
這個消息傳出去,那些士大夫會把徐階罵成狗。
“昨日陛下令人賞了老夫一塊古墨。”徐階笑的古怪。
書信的事兒,他故意在道爺身邊隨侍時說了出來。道爺的反應有趣,一言不發,回過頭有內侍帶著一塊古墨,說是陛下賞賜。
猜謎時間到。
——老徐,你此舉是大義滅親,朕很是歡喜。
古墨古墨,此后繼續保持這等古君子之風。
這看似賞賜,實則是一種調侃。
到了直廬,嚴世蕃正在呵斥一個官員,聲色俱厲,官員滿頭大汗,頻頻請罪。
見到徐階,嚴世蕃擺擺手,官員如蒙大赦,一溜煙跑了。
這威勢,首輔都不及。
徐階微微頷首,嚴世蕃笑道:“聽聞松江府那邊很是熱鬧,徐閣老家的大公子威風八面……果然是家學淵博。”
——聽說你家崽和蔣慶之懟上了?
可喜可賀啊!
徐階淡淡的道:“犬子無知。”
說完,徐階進了自己的值房。
門重重關上。
門內的徐階閉上眼,雙拳緊握,深吸一口氣,低聲道:“且再隱忍一時!”
他主動申報家中田地人口,是因為得知嚴黨的人正在松江府盯著徐氏,就等著徐璠露出破綻,借著蔣慶之的手拉他徐階下來。
地方局勢往往和廟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便是一例。
嚴世蕃站在外面好似在發楞,突然笑道:“徐階竟然唾面自干?”
他回到了值房,嚴嵩剛打盹醒來,嚴世蕃趕緊給他弄了一杯熱茶,說:“讓您少吃些豆腐不聽,吃便吃吧!昨日吃剩下的也舍不得丟,還說什么浪費食物會被天打雷劈。這雷沒劈了浪費食物的我,倒是讓您拉了一宿。”
嚴嵩揉揉老眼,眼袋越發大了,“老夫不知怎地,越發不忍舍棄食物,看著別人浪費食物也頗為不滿。哎!這人老了老了,竟然……”
“這是我讓御醫弄的藥茶,可以和胃,趕緊喝。”嚴世蕃捧著茶杯,覺得溫度剛好可以入口,這才遞給老父。
嚴嵩接過茶杯,喝了一口,“食物珍貴。”
“是,珍貴。”嚴世蕃坐在他的對面,拿起一份奏疏,“可再珍貴也沒身子骨珍貴不是?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老夫看著那些剩菜剩飯,心中就會有一種想吃完的念頭。若非顧忌不克化,定然會如此,”
嚴世蕃聽著不像,晚些悄然出去,令人去請了昨日給嚴嵩診治的御醫來,說了情況。
“見著有剩菜剩飯便想吃光?”御醫撫須,“這倒是有些消渴之癥的意思。”
“消渴?”嚴世蕃不解,“什么病?”
“消渴……也就是三消。”御醫一番賣弄,見嚴世蕃面色不善,趕緊簡略說了,“就是多食多飲多尿。”
御醫見嚴世蕃在思索,便說:“可問問元輔的身邊人。”
嚴世蕃搖頭,“家父更衣次數不算多,至于多飲,冬日倒是多飲了些,不過如今卻和往常一樣。就是……”
嚴世蕃有些糾結,“家父如今茹素,這食量頗大。可有礙?”
“不曾多尿多飲?那就好辦了。”御醫有了把握,說:“茹素少了油水,對了,元輔是鍋邊素,還是蛋奶素?”
“還有這說法?”
“有的。”御醫說:“鍋邊素,顧名思義,便是與葷腥一起做的素菜。蛋奶素是不忌蛋奶。說實話,小閣老,元輔年歲大了,茹素雖好,可終究沒油水不是。這人飯食中沒了油水,難免就會餓的快……不信小閣老可去看看那些方外人的食量。”
“家父是純素。多謝了。”嚴世蕃點頭,站在那里思忖了一番,回頭叫人來交代,“此后給我爹的飯菜里加些葷油”
“小閣老!”
一個小吏急匆匆過來,“南邊有信使進了西苑。”
“誰的信使?”嚴世蕃問道。
“咱們的人傳來消息,是長威伯的信使。”
“沒走通政使司?”嚴世蕃瞇著眼,轉身進了值房。
嚴嵩喝著茶水,在閉目養神。
“爹,蔣慶之的信使來了,進了西苑。”
嚴嵩沉聲道:“沒走文華那里嗎?”
“是。”
趙文華執掌通政使司,外面有奏疏就瞞不過嚴嵩父子。
而宮中有什么吩咐,同樣也瞞不過他們。
所以趙文華雖時常因小利或是個人恩怨犯蠢,嚴嵩依舊護著他。
“是密奏!”嚴嵩說:“安心,等陛下吩咐。”
“咱們的人也該來了。”嚴世蕃說。
“蔣慶之的人走的是驛站,一路換馬不換人,自然比咱們的要快些。”
嚴黨在松江府觀風色的人也走驛站,不過并無急報的資質,所以要慢一拍。
沒多久,便有內侍來了。
“元輔,陛下召見。”
嚴嵩扶著桌子起身,突然松開手,身體一個踉蹌。
嚴世蕃正好出現在他的身側,用力扶住了他,對內侍笑道:“家父昨日腹瀉一宿,有些乏力。”
若是嚴嵩露出老邁不堪用的疲態,道爺會不會換人?
嚴嵩就是想到了這一點,這才松開手,差點撲街。
內侍笑吟吟的道:“陛下先前還說,元輔勤勉。”
老嚴,你腹瀉的事兒,包括你吃冷豆腐的事兒朕都知曉。
嚴嵩恭謹的道:“怎敢勞動陛下過問此事,臣的罪過。”
君臣之間借著此事完成了一次主人敲打忠犬的戲碼。
這種戲碼隔一陣子便會來一次。
道爺用此舉來提示嚴嵩: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嚴嵩也用恭謹的態度來回應:臣牢記在心。
臣,便是狗!
嚴世蕃低頭,獨眼中有不甘之色。
嚴嵩出去,朱希忠和徐階也來了。崔元今日告假,據聞昨夜老駙馬老夫聊發少年狂,夜御三女,結果腰閃了。
“元輔。”
“嗯!”
嚴嵩在前,朱希忠第二,徐階第三……三人按著這個順序緩步而行。
到了永壽宮,黃錦在外面等候。
徐階看了朱希忠一眼。
此刻他的心有些亂。
不是擔心什么朝局,而是擔心兒子徐璠會觸怒蔣慶之。
朱希忠是蔣慶之的兄長,若是有事兒,蔣慶之定然會令人和他通氣。
可老紈绔何等人,一看他探尋的目光,就惡意一笑。
挑眉,眨眼……
老狗!
徐階難得暗自罵人。
三人進去,道爺正在看書信。
“見過陛下。”
“嗯!”
道爺揚揚手中的書信,“南邊有了進展。”
蔣慶之竟然是用書信的形式來稟告南邊的事兒?
嚴嵩眸子一縮。
這是要刻意避開老夫的耳目嗎?
徐階卻心中一緊,擔心是松江府出了什么大事兒,讓蔣慶之舍棄了奏疏的形式,而用書信來稟告。
唯有朱希忠最為超然,可那只是外表。自從蔣慶之南下后,老紈绔一直在懸著心。
南邊,那可是儒家的大本營。
還是徐階的老家。
這是初戰,也近乎于決戰。
徐階會為老弟準備什么手段?
朱希忠這陣子令人盯著徐階,徐階頻繁往南邊送信,這落在老紈绔眼中,便是遙控指揮。
老東西,若是慶之有個三長兩短……老子弄死你。
朱希忠目露兇光。
道爺緩緩看著三人,目光在徐階那里停住了。
“徐卿的長子聽聞科舉不順?”
“是。”徐階不知道爺為何問這個。
“科舉之路艱難,慶之身邊那個誰……”
“陛下,徐渭。”這等時候就體現出了黃錦的價值。
“是了,徐渭。此人科舉之路更是坎坷,卻有大才。”
道爺這說了一堆,是何意?
三個近臣心中暗自盤算。
“徐卿。”
“臣在。”
“你那兒子……識大體,知大局。不錯。”
瞬間。
徐階只覺得渾身如針刺般的難受。
恍若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