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26章 ?希望不是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早安大明

  勾踐兵敗淪為階下囚,為吳王嘗糞辨病,由此得以脫身。回去后,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了吳國。

  臥薪嘗膽就此成為忍功的最高境界。

  而在有心人看來,徐階這位閣老就有些勾踐的味兒,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大事。

  蔣慶之入閣后,坊間傳聞,這位新扎權臣和嚴黨爭權奪利鬧的不可開交。

  而徐階正好看戲。

  這位看似人畜無害的忍者神龜,竟然不忍了。

  在被蔣慶之攻擊后,徐階選擇了反擊。

  ——嚴嵩父子和你蔣慶之把握大權,老夫這個所謂的次輔無所事事。至于禮部……老夫是閣老。這事兒只是掌總。

  南京那邊不知發什么瘋,選擇隱下了倭國使者來京的事兒,這難道也怪老夫?

  至于你要說什么對倭國的了解……老夫不是具體辦事兒的官吏。作為戶部尚書和閣老,需要什么消息,問下屬就是了。

  這無可挑剔吧?

  你要說該時刻掌握各方消息,對不住,老夫就算是掌握了有何用?

  權力被嚴黨和你蔣慶之掌握,老夫連開口建言的機會都沒有。

  在場的都是眼明心亮之輩,從徐階的幾句話中聽出了濃烈的火藥味兒。

  嘉靖帝也有些意外于徐階的發飆。

  他看了蔣慶之一眼。

  隨即目光轉向陸炳。

  這位奶兄弟今日主動開口為徐階緩頰,這倒是他一貫作風。

  能有賣人情的機會,陸炳從不放過。

  陸炳心中訝然,也暗自佩服徐階應對之敏銳,而且一開口就直指嚴嵩和蔣慶之的軟肋。

  ——專權!

  蔣慶之拿出藥煙,黃錦干咳一聲,“冬季干燥。”

  宮中禁火!

  蔣慶之笑了笑,在徐階的溫潤目光中,輕聲道:“新政之事繁雜,令本伯焦頭爛額。要不,徐閣老來?”

  殿內眾人都在琢磨蔣慶之的應對之法,比如說打個哈哈,把事兒丟給道爺。

  或是針鋒相對……權力在嚴嵩父子手中,有本事你徐階就去奪回來。

  仔細一想,宰輔最看重的便是票擬大權,這權利蔣慶之并未染指,所以這個法子是最為妥當的。

  但沒想到,蔣慶之一開口,竟然是要撂挑子!

  你徐階不是要權嗎?

  我便把執掌新政大權雙手奉上!

  可敢接嗎?

  剛抬頭的陸炳再度低頭。

  苦笑。

  老徐,你招惹了個大麻煩!

  當著道爺的面,兩個臣子展開了權力之爭。

  竟然把新政大權當做是交易的東西,你推我送。

  道爺會如何?

  勃然大怒?

  黃錦看了道爺一眼,道爺閉著眼,雙腿不知何時成了雙盤的姿勢,好似入靜了。

  你們鬧!

  朕,不管。

  新政大權有多大?

  想想王安石就知道了。

  一旦新政全面鋪開,執掌者就是不名之宰相:各處新政實施都得向他稟告,都要靠他來指揮……

  這分明就是一個小朝廷!

  所以,有心人曾說:兩年后的蔣慶之若是不倒臺,定然會權傾朝野!

  嚴嵩父子就是看到了這個趨勢,故而對蔣慶之的態度漸變。

  從短暫的盟友關系,迅速變為對手的關系。所以說沒有長久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徐階不是眼饞權力嗎?

  嚴嵩父子不給你,我給!

  可你,敢接嗎?

  大明當下危機重重,而各種危機的背后,要么直接,要么間接都和儒家息息相關。

  蔣慶之是墨家巨子,執掌新政自然不會徇私。

  可你徐階乃是儒家推出來的領袖,你來執掌新政,敢問你可敢沖著自己的后臺們下狠手嗎?

  但凡敢!

  頃刻間徐階就會成為過街老鼠,儒家的反噬會令他成為孤家寡人。

  一個孤家寡人,說的話屁都不如。

  這樣的人也能執掌新政?

  徐階溫和一笑,“新政行的是銳氣,老夫老矣,長威伯銳氣十足,正當其時。”

  ——你蔣慶之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新政?弄不好便會鬧出大事兒來。

  到時候還得靠老夫這等老成謀國的臣子來收場。

  黃錦都忍不住為這位徐閣老的應對暗贊。

  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

  可你徐閣老這是不準備隱忍了嗎?

  黃錦看了徐階一眼,突然想到了當下局勢。

  嚴黨和蔣慶之在經過短暫的友好后,迅速變為對手。

  政事堂因此涇渭分明。

  徐階在兩股勢力之間就成了一個小透明。

  原先他是以拉嚴黨下馬為己任,可如今蔣慶之和嚴嵩平起平坐,就算是他把嚴嵩父子拉下來,接替的人也不會是他徐階!

  既然如此,老夫還忍什么?

  反正手無權力,那就冷眼旁觀好了。

  果然都是人精吶!

  黃錦嘆息。

  “銳氣?”蔣慶之突然笑了,“大明危機重重,但凡有志之士,無論年歲高低,皆有為國效力而不惜此身的銳氣。”

  你徐階呢?!

  首鼠兩端!

  一心只想為自己和士大夫們謀私利!

  徐階挑眉,剛想開口。

  “夠了!”

  道爺睜開眼睛,面無表情的道:“倭國使者之事,責令南京回復。”

  蔣慶之一臉無辜,“南京那邊臣說不上話!”

  那是一個小朝廷,要放話也該是嚴嵩來。

  “倭國使者……”道爺沒回答他,目光轉動,盯住了蔣慶之,“你既然對倭國頗有些心得,那么,好生接待就是。有事稟告。”

  “是。”

  蔣慶之和徐階隨即告退。

  走到殿外,徐階溫和的道:“長威伯果然是銳氣十足,宛若利劍。”

  “徐閣老老而彌堅,笑里藏刀,令本伯佩服佩服!”

  二人相對一視,竟然都笑了起來。

  “老夫自然希望大明重回正軌。”徐階一邊下臺階,一邊緩緩說著,“不過許多事不可急切。一旦急切……長威伯莫要小覷了天下人,一旦發作起來,其勢洶涌,不可阻擋。”

  “大明危機重重,在本伯看來只爭朝夕。徐閣老口中的那些天下人,大概就希望朝中能這般拖延下去。”

  “也不盡然。”徐階扶著欄桿,緩緩而下,“譬如說唐順之,老夫聽聞他最近在京畿一帶與人發生了沖突……”

  蔣慶之走在前方,聞言霍然回頭。

  徐階溫和的笑容,此刻在蔣慶之眼中卻帶著深深的惡意。

  唐順之乃是蔣慶之的知己,這一點心學內部早有耳聞。

  唐順之若是出事兒……

  蔣慶之顧不得什么倭國使者,回到直廬后就令人去尋唐順之。

  他心神不寧,隨即尋個借口回家。

  新政引發的反噬會一步步反饋到京師,乃至于反饋到蔣慶之和他周圍的人身上。

  這一點蔣慶之有心理準備。

  但沒想到來的這般早。

  他走進了側門。

  “……那荊川先生是如何應對的?”

  這是周夏的聲音。

  蔣慶之止步。

  “我自然是……慶之?”

  前院的屋檐下,一襲布衣的唐順之看著風塵仆仆,不過微笑依舊。

  “老唐,你……沒事兒?”

  “能有何事?”唐順之笑道:“路上是遇到了些事兒,不過還好。”

  蔣慶之請唐順之在京畿一帶調研新政的實施情況,他不肯循規蹈矩的沿著官道走,而是走小路,去那些相對偏僻的地兒探訪。

  本來這一切進行的頗為順利,可在遵化鄉下時卻遇到了麻煩。

  “遵化當地的士紳和讀書人不知從何處得知了我的行蹤,便在一個村口堵住了我的去路。”

  此刻二人是在書房,唐順之喝著熱茶,愜意的道:“那些人質問我為何助紂為虐,說什么儒墨不兩立。我自然不肯和這些人爭執,可此輩不依不饒,有人率先動手,你知曉我的性子,最是溫和……”

  咳咳!

  蔣慶之干咳著,“你的溫和,那是對自己人吧!”

  一旦確定是對手,唐順之的手段能令對方做噩夢。

  “哎!”唐順之嘆息,“那些人隨行的有豪奴,我就用槍尾……隨意弄了幾下。”

  “你是槍法大家啊!”蔣慶之不禁為那些豪奴默哀一瞬。

  “隨后官府……說來也怪,地方官府好似提前預知了這一切,恰到好處出現,把我扣住了。”

  蔣慶之眸子里有冷意,“后來如何?”

  “后來,后來我便說……”唐順之眼中多了笑意,“長威伯的護衛就在后面。慶之,恭喜。”

  “恭喜什么?”

  “地方官吏聽聞你的護衛在后面,頓時面色劇變,當即呵斥那些讀書人,扣下了幾個豪奴。順帶還送了我一些盤纏……你虎威如此,不該可喜可賀嗎?”

  蔣慶之莞爾,“那些人是擔心我的護衛會下狠手吧!”

  “你如今位高權重,身邊護衛也跟著水漲船高。不過慶之,此次我在京畿看到的情況不容樂觀。”

  “說說。”

  “清理田畝之事在地方被層層阻截糊弄,農戶壓根就不知此事。地方士紳豪強令人下去威脅利誘,以至于戶部官吏下去查問處處碰壁……”

  “和南方差不多!”蔣慶之瞇著眼。

  “如今味兒不對。”唐順之面色沉凝,“我感知到了些危機,就如同烈焰在地底下涌動,就等著時機一至,便噴薄而出!”

  蔣慶之點頭。

  “那些怒火就如同是膿瘡,得有個口子讓它出來。這個口子……希望不是……血!”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