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09章 捷報打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早安大明

  從決定出兵開始,戶部就沒消停過。呂嵩更是忙的腳不沾地。

  大軍只要有一日在外,這糧草就得不停的往北方轉運。

  今日呂嵩終于得了清閑,卻有人上門求見。

  “宮中對新安巷厚待太過,外面都有些看不慣。人說捧殺捧殺……”

  陳湛微笑著,呂嵩的目光從文書上緩緩抬起,看著他,面無表情的道:“長威伯家中無長輩,無親人照拂產婦。那么誰來?”

  陳湛說道:“君臣君臣,先論君臣,方能再論親情。”

  “蠢貨。”呂嵩毫不客氣的罵道:“那是別人家事,拿這等事來作伐,誰的主意?老夫的話……無聊!無恥!”

  陳湛平靜告辭,走出值房,一個官員和他錯身而過,進了值房后稟告道:“尚書,南京那邊說,下一批糧草在集結中,不過要晚五日。”

  呂嵩的咆哮傳來,“快馬南下,告知南京,別說遲五日,一個時辰都不成!若是糧草延遲,老夫親自南下,拿了那些狗賊的首級!”

  “是。”官員顯然習慣了自家老大的這種作風,出來就一路小跑,“準備快馬!”

  所有人都腳步匆匆,只有陳湛看著無所事事。

  他怔怔的看著這一幕,喃喃道:“怎地……不同了?”

  他走出戶部,正好遇到一個相熟的官員,官員笑吟吟的道:“蔣慶之離了京師就飛揚跋扈,把嚴嵩也拋在一邊。嚴世蕃為老父出頭,給了他一刀。”

  “后續如何?”陳湛心中微動。

  “只等戰報,若是不順……那可就熱鬧了。”

  陳湛閉上眼,“必然會不順。”

  “誰說不是呢!”

  官員笑的很開心。

  戶部中,那些官吏來去匆匆,每個人都在為了大軍的糧草而殫思竭慮,每個人都在為了大明的國運而竭盡全力……

  這個老大帝國從未被徹底打趴下的原因有很多,根植于骨子里的這種信念功不可沒。

  “萬眾一心,這是開國時我大明將士所向無敵的原因。”

  兵部,王以旂拿著手中的一份文書,面色鐵青的道:“大軍在外征戰廝殺,可卻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在場的官員們愕然,心想這是誰?

  戶部忙碌,兵部相形之下顯得清閑了些,但王以旂的火氣卻越來越大。

  “這份文書中說,長威伯無視眾人建言,乃至于把元輔的告誡也拋之腦后,獨斷專行,擅自出兵!”

  王以旂冷笑道:“誰的建言?不外乎便是那些文官。老夫也是文官,還是兵部尚書,難道老夫沒他們懂戰陣?”

  侍郎吳華譏誚的道:“正如尚書所說,大軍出擊,本該萬眾一心,可這些人在干什么?這是非議!”

  有官員說道:“此事倒也簡單,若是長威伯出兵取勝,那便是狠抽他們的臉。”

  什么辯駁,沒必要。

  用戰績來說話。

  王以旂點頭,“老夫對長威伯有信心。”

  但轉瞬老王就進宮,先去直廬尋朱希忠商議。

  “安心。”老紈绔老神在在,“慶之用兵鬼神莫測,就俺答麾下那些棒槌,不過是送人頭罷了。”

  “老夫有數了。”

  王以旂起身告辭,準備去求見嘉靖帝,剛準備轉身,見朱希忠的桌子上有張紙,上面好像畫了些什么……

  怎么像是大同那邊的地形?

  而且還有敵我雙方……

  在見到嘉靖帝之前,王以旂一直在想著此事。

  朱希忠那個老紈绔竟然這般勤勉?

  這不正常!

  “見過陛下。”

  王以旂行禮,嘉靖帝手中拿著奏疏,抬眸看著他。

  “大同那邊傳來幾份文書,都是……說長威伯獨斷專行。臣不敢擅專,特來稟告陛下。”

  王以旂可以壓下此事,但作為宦海老將,他知曉這些人一旦出手必然不簡單,除去兵部之外,弄不好嘉靖帝這里也會接到奏報。

  嘉靖帝神色平靜,王以旂心想果然如此,旋即怒火升騰,“陛下,長威伯領軍在外,連陛下都不曾遙遙指揮,那些人何德何能,竟敢沖著他指手畫腳?”

  道爺都不曾嗶嗶,你們一群見到俺答鐵騎就腿軟的蠢貨,竟也敢非議長威伯用兵嗎?

  嘉靖帝放下奏疏,“此事無需處置。”

  “是。”王以旂覺得道爺是要用事實來狠抽那些人的臉。

  “那些人的名字……”嘉靖帝指指黃錦。

  這是要秋后算賬……王以旂大樂,覺得道爺果然是英明神武,他脫口而出,“陛下英明。”

  道爺淡淡的道:“看好兵部,出了岔子,朕不輕饒。”

  “是。”

  王以旂告退,黃錦把他送出去,說道:“大軍在外,許多事陛下無法及時得知。”

  王以旂聞弦知雅意,“老夫會每日把軍報送來。”

  以往道爺對軍報沒什么興趣,只要結果。

  這次卻不同。

  是因為國戰的緣故?

  王以旂緩緩在宮中行走,突然想到了朱希忠的那張紙。

  嘴里對蔣慶之信心滿滿,可實際上卻在暗自擔心。

  朱希忠如此,陛下也是如此!

  老夫呢?

  回想起最近自己的火氣,王以旂苦笑,原來老夫也是如此。

  他看著北方,嘆道:“捷報何時能到?”

  噠噠噠!

  馬蹄聲在官道上急促穿來。

  驛站中,驛丞只是聽了馬蹄聲就喊道:“準備換馬,準備食水,要快!”

  一個驛卒慢了些,被驛丞一腳踹開。

  驛丞親自把馬牽出來,罵道:“這是加急,若是慢了半分,那人必死無疑。”

  驛卒揉揉屁股,“那是他的事兒啊!”

  “草泥馬!”驛丞面色鐵青,指著驛卒說道:“不知曉大軍正在北方廝殺嗎?這是誰的事兒?狗東西,回頭就滾!滾的遠遠的。”

  馬蹄聲在外面剛一停住,就有人喊道:“備馬,準備食水。”

  “都有。”驛丞沖出去,扶著一個信使進來,“快,給他溫水,加鹽了嗎?”

  “加了。”

  一碗溫水送來,驛丞親手端給信使,信使就著他的手喝了幾大口,驛丞回身,“包子!”

  一個大包子送來,驛丞說道:“就著水吃快些,省的在馬背上顛簸傷胃。”

  信使幾口吃了大包子,把最后的鹽水喝了,接過干糧水囊,牽著馬小跑出去。

  “對了,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驛丞忍不住問道。

  信使上馬,催動馬兒開始加速,他在馬背上回頭,“好消息!是捷報!”

  “阿彌陀佛,漫天神佛護佑大明!”

  驛丞閉上眼,一臉虔誠的祈禱。

  “小人……”挨了一腳的驛卒過來請罪。

  “驛站看似不起眼,卻連著京師與天下各處。豈能輕忽?”驛丞冷冷道:“你這等壞了心思的人不能用。回吧!”

  驛卒苦苦哀求,驛丞堅定搖頭。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強盛,不是靠幾個人,也不是靠一群人,而是靠這個天下的每個人。

  當每個人都能齊心協力時,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勢頭必將不可阻擋。

  當信使看到京師城門時,正好一群讀書人出城秋游。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有小謝又清發。俱懷逸之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一個讀書人搖頭晃腦的吟誦詩詞,有人笑道:“王兄這是愁緒萬千吶!”

  “正是如此,在下愁的是北方戰局。有人說那蔣慶之獨斷專行,連嚴嵩都不放在眼里。狗咬狗是熱鬧。可這是大戰吶!此人竟然不顧大局……若是戰敗,后果不堪設想。”

  馬背上的信使聽到了這話,頓時大怒,“閃開!”

  一群讀書人堵在城門那里,聞言有人罵道:“賤狗奴……”

  皮鞭揮舞。

  啪的一聲!

  讀書人捂著臉慘嚎,信使策馬從他們中間疾馳而過,騎術之精湛,令幾個準備來維持秩序的軍士不禁暗自叫好。

  “攔住他!”有人回身喊道。

  幾個軍士有意無意的擋住了他,其中一人說道:“那是急報,別說是抽一鞭子,就算是撞死了也是白撞!”

  “何人鬧事?”就在讀書人們準備鬧騰時,一個百戶過來。

  軍士把事兒說了,百戶冷冷道:“那是加急軍報,別說是諸位,就算是閣老見了也得避讓。”

  幾個讀書人面面相覷。

  那個挨抽的讀書人咬牙切齒的道:“去打聽打聽,看看是什么軍報。”

  “是了,蔣慶之不聽勸阻出戰,消息也應當來了。”

  “走,去問問。”

  直廬,一個小吏沖進值房。

  “小閣老,大同急報!”

  “人呢?”嚴世蕃霍然起身。

  “被帶去了陛下處。”

  “走。”嚴世蕃急匆匆走出值房,對面崔元正好走出來,“東樓。”

  “知道了?”

  “嗯!”

  “希望是好消息!”

  “定然是好消息。”

  信使被帶到了永壽宮。

  “陛下,緊急軍報!”

  黃錦進來稟告。

  正在看奏疏的帝王緩緩抬眸,“傳。”

  信使被帶進來,大氣都不敢出。

  他行禮后,拿出了文書。

  黃錦接過,檢查了一番封印后,說道:“并未動過。”

  “陛下,兵部王以旂求見。”

  “陛下,嚴寺卿求見。”

  “陛下,成國公求見。”

  黃錦用小刀弄開軍報,隨即遞給嘉靖帝。

  嘉靖帝點頭,外面幾個重臣魚貫而入。

  都眼巴巴的看著嘉靖帝手中的軍報。

  最好是蔣慶之小挫……嚴世蕃雙手攏在袖口中,暗自握拳。

  定然是大勝,大勝……朱希忠目不轉睛的看著軍報,若非理智還在,怕是會沖過去劈手奪過來。

  王以旂深吸一口氣,準備的幾手準備都在腦海中閃過。

  嘉靖帝緩緩抬頭。

  神色依舊平靜。

  握著玉錐的手猛地發力。

  帝王緩緩開口:

  “長威伯大敗俺答大將林思源,斬首三千余,筑京觀于大同西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