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 551章 ?三顧茅廬嘉靖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早安大明

  八三看書,早安大明!

  道爺自詡手腕了得,能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間。

  但此次他卻覺得自己栽了。

  那個小崽子老早就在布局……在道爺如今看來,蔣慶之一開始隱瞞自己墨家巨子身份,目的便是筑基。

  當西苑和群臣,和士大夫之間的矛盾再無緩和的時候,他拋出了自己的身份。

  隨后就是儒墨大戰。

  這場大戰把道爺和嚴黨都卷了進去,雙方殺紅了眼,再無和解的機會。

  就在此時,蔣慶之拋出了饅頭論。

  就如同當年董仲舒修改儒家學說,迎合了彼時的時勢,最終讓儒家脫穎而出一樣,蔣慶之今日的饅頭論,結合了大明當下局勢,給出了解決方案……

  “朕敢打賭,那個小崽子此刻就在新安巷偷笑,等著朕無可奈何接受他的建言。”

  裕王低聲道:“父皇不會……”

  兄弟二人相對一視,‘猜忌’二字在腦海中閃過。

  “去新安巷!”

  新安巷。

  蔣慶之抱著多多,在書房里和唐順之說話。

  “此次我下去見了不少心學子弟,提及了墨家對當下的見解,但多被無視,乃至于反感。心學心學,這顆心若是不凈,終究也會淪為儒家一般。”

  唐順之眸色清朗,讓人看了心折。

  “利益至上不是錯,大家小家,先顧自家也沒錯。但既然想為國為民做些事兒,那就該丟下一些私心雜念。荊川先生,恕我直言,所謂修心,真正能修成的有幾人?論心無完人!”

  蔣慶之覺得修心沒錯兒,但錯就錯在無限拔高了修心的地位。

  “世人并無出塵心,而無出塵心,在紅塵中渾身臟污,如何能修心?”

  “就說徐階,也算是你心學中人,看似隱忍,看似顧全大局,可內里如何,誰知曉?”

  “當下心學最大的問題是,既想修心,又想有一番作為,可凡人面對紅塵誘惑,哪有陽明先生的定力?修心最后必然修成了滿心私心雜念,和滿腦子貪嗔癡!”

  蔣慶之說完,“好了,荊川先生可以反駁我了。”

  唐順之默然良久。

  “怎地,荊川先生……陛下!”

  臥槽!

  蔣慶之看到了門外的道爺,一下站起來,“您怎么來了?”

  道爺一身道袍,負手看著他,“前有劉皇叔三顧茅廬,這才請來了大才。今日朕也效仿昭烈帝,怎地,蔣巨子可肯出山?”

  蔣慶之訕訕的道:“您說這話……石頭,石頭!”

  “哎!”

  “趕緊泡茶去,沒個眼力見。”

  道爺走了進來,看著唐順之。“你便是唐順之?”

  “是。”唐順之平靜以對。

  “記得嘉靖八年的科舉,朕閱卷時,看到了一份二甲試卷,頗為令朕歡喜,便批注了條論精詳殆盡。那一科朕唯一批閱的便是那份試卷。后來朕再無你的消息。直至多年后,你與人上疏欲朝見太子,被朕趕了回去。直至今日……”

  嘉靖帝坐了下來,接過孫重樓遞來的茶水喝一口,“有人舉薦你為官,聽聞你不肯接受。想來是對朕有些不滿。”

  唐順之的一生堪稱是傳奇,科舉牛逼,為官牛逼,智商牛逼,學什么都牛逼,包括學槍法,只是用點力,槍法便為一時翹楚。

  越牛逼的人越驕傲,越驕傲的熱仕途就會多舛,故而歷史上唐順之的宦途也頗為坎坷,幾度觸怒高官,甚至觸怒了道爺。

  唐順之淡淡的道:“小民在鄉野亦是為國效力。”

  ——不是我不肯出仕,而是這朝堂我看著烏煙瘴氣,不屑于出仕!

  這廝的驕傲啊!

  蔣慶之想到了夏言,老夏的驕傲頗為露骨,盛氣凌人。

  徐渭的驕傲是俯瞰凡人式的,也就是智商碾壓。

  而唐順之的驕傲卻是隱于骨子里,他就像是一塊玉石,看似溫潤,可內里隱藏的鋒芒卻讓人覺得自慚形穢。

  這樣的人但凡得了機遇,便會一飛沖天。

  別人得一個機遇便感激零涕,覺得自己是老天爺的私生子。可唐順之此生的機遇多不勝數,當年大佬楊一清賞識他,但唐順之不肯依附,于是挨了一記掌心雷。

  后來道爺信重的臣子張璁看重他,但唐順之拒絕了這位的拉攏,引發了后來和張璁不和,干脆來了個辭官。

  爺不干了!

  張璁大怒,假批了,但加了一句:永不敘用!

  滾回家啃老米飯去吧!

  由此唐順之就此回鄉,直至此時。

  唐順之隨即告退。

  這下連蔣慶之都忍不住想沖著這廝翻個白眼。

  換個人能有見到皇帝的機會,不順勢展示一番自己的學識或是對當下局勢的看法,至少也得說幾句好話,或是陪坐一會兒,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

  這廝倒好,仿佛皇帝是個瘟神,見了就跑。

  等他出去后,嘉靖帝淡淡的道:“胡宗憲近乎于被貶官,徐渭落魄秀才,再有一個唐順之也是宦海失意者,你這里倒是什么人都愿收留。”

  蔣慶之苦笑,“人心趨利,當下儒家勢大,打壓墨家的態勢盡人皆知。但凡是個聰明人都會選擇站在儒家那邊。”

  “破落戶嗎?”道爺緩緩說道:“你的饅頭論朕聽了兩個小子的轉述,不錯。”

  豈止是不錯?

  您這是欲揚先抑吧?

  蔣慶之腹誹著。

  “做大饅頭的解決之道也不錯。那么在你看來,大明內部的矛盾就可以擱置?”

  這是題目……蔣慶之想到了當年的董仲舒。

  漢武和董仲舒三次對話,奠定了后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格局。

  而今日道爺來到蔣慶之的書房,便有些這個味兒。

  蔣慶之幾乎沒有考慮,“不可擱置。”

  “為何?”

  “陛下,內部矛盾可以用發展來掩蓋,但矛盾就是矛盾,此刻不解決,矛盾看似被發展掩蓋住了,可隨著時光流逝,那些矛盾會越演越烈,當再也掩飾不住,或是發展陷入停滯時,那些矛盾便會轟然爆發,再難壓制。”

  后世鷹醬便是典范。

  前期國力鼎盛,力壓全球,薅全世界的羊毛,用發展掩蓋住了諸多問題和矛盾。

  但問題就是問題,矛盾就是矛盾,不會因為你的發展而消亡,只是暫時被掩蓋住了而已。

  道爺點頭,“那么,一邊革新內部,一邊向外。整頓軍隊是第一步,手握刀槍方能從容施政。第二步,便是內部革新……”

  “同時要解決外部威脅,為內部革新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蔣慶之從容道:“正如前宋時的兩度新政引發了內部矛盾爆發一樣,大明內部革新一旦開啟,必然會引發既得利益者反彈。一方面要彈壓,可彈壓會引發矛盾愈演愈烈……”

  “那么你認為當如何?”道爺不動聲色的問道,可眸子深處的欣慰之意連黃錦都看出來了。

  “臣以為,當一手拿著蘿卜纓子,一手拎著大棍子,抽一棍子,給一口蘿卜纓子吃。”蔣慶之說道:“換在當下大明,便是割那些肉食者一刀,隨后給他們一顆糖吃。”

  “給他們一刀,便是打擊土地兼并,吸納人口。那么糖是什么?”

  “那些既得利益者損失慘重,必然會反彈,由朝中引導他們加入海貿,或是投入工商業,海貿開啟,源源不斷的海外銀錢涌入大明,他們自然會趨之若鶩。”

  “可那些人的腦子里都有個念頭,金銀會敗光,而田地卻能留給兒孫百年千年。”

  “可哪有千年不敗的家族呢?當然,除去那家。”蔣慶之說道:“臣以為,這時候大棍子該發威了。一邊是大棍子,一邊是去掙錢,只要不蠢的人,自然會知曉如何選擇!”

  這是一套完備的解決方案,蔣慶之就不信道爺不動心。

  而這個方案是他在回京路上琢磨了多次的結果。

  大明當下的矛盾越演越烈,強行打壓士大夫這個群體,而不肯給他們一些好處,必然會引發一場動亂。

  而海貿和工商業,就是給那些人的一個歸處。

  去出海吧!

  去掙錢吧!

  當看到海貿掙的盆滿缽滿,當得知海外對大明貨物需求無限,當得知西方那些貴族以得到大明的一段絲綢為榮,以喝一杯大明的茶水為時髦時,蔣慶之深信那些人會動心。

  所以,一切準備就緒。

  就看大明的帝王如何選擇。

  “進退有度!”道爺給了一個很高的評價,“不過,當年佛朗機國曾覬覦大明,在東南與大明水師大戰兩次,雖說大明取勝,可朕記得也是險勝。若是出海,佛朗機等國可會坐視?”

  別以為道爺不懂這些,當年得知葡萄牙人的態度后,道爺的反應就是:讓他們滾!

  “所以,大明需要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師,而更為強大的火器將會保護大明的船隊不受侵襲。”

  “兵仗局那邊可有把握?”道爺問道,他微微蹙眉,“當年兵仗局曾仿制佛朗機人的火器,據說不及他們。”

  “陛下,臣這里正好弄了個火器。”蔣慶之說道:“上次和工部索要工匠,工部藍侍郎說除非墨家能證明自家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兒才肯放人……”

  “那火器便是你和藍臻打賭的利器?”道爺猛地起身。

  這只是開始罷了……蔣慶之微笑道:“正是。”

  “帶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