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54章 ?聯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早安大明

  海門衛城前,陳勃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蔣慶之目光轉動,“本伯此行本有巡查南方衛所之責,這一路行來,看著南方官兵糜爛,本伯恨不能殺幾個罪大惡極的,以震懾諸衛。可仔細想想,這一切從何而來?從文官而來。”

  陳勃不敢置信的抬頭,“伯爺!”

  “土木堡之敗后,文官打壓武人成了慣例,動輒呼喝責罵。誰愿意沖著別人賠笑討好?誰愿意被人罵為看門狗?是爺們都特么的憋了一肚子火氣。”

  “可這火氣啊!面對這天下的士大夫們卻只能憋著。憋一憋的,就把原先的武勇盡數憋成了齷齪,憋成了窩囊廢!”

  “伯爺啊!”陳勃雙目含淚,一方面是聽出了蔣慶之并無殺自己之意,另一方面蔣慶之一番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下官也不愿蠅營狗茍,下官也曾想馬革裹尸。可每當下官鼓起血勇時,卻只看到了漂沒。那些糧餉從上面發下來,漂沒三成便算是上天開眼。有時甚至會漂沒五成。無錢無糧,下官看著面黃肌瘦的兄弟們……這如何去廝殺?”

  陳勃淚流滿面的看著蔣慶之,“下官也曾質疑過,被上官斥之為糊涂。且要下官此后謹慎些,否則一旦被那些人知曉,下官怕是沒什么好下場。不是去蠻荒之地,便是被尋個由頭罷官,乃至于被處置了。伯爺,沒人為咱們說話呀!”

  蔣慶之默然。

  唐順之嘆道:“這大明就靠著這些官兵護衛,能維系到幾時?”

  徐渭淡淡的道:“荊川先生有所不知,在士大夫眼中,武人便是一群送死的短命鬼。若是有外敵入侵,驅趕他們去送死就是了。再強大的異族,面對著一群不怕死的短命鬼,他也得怕了不是。”

  “可我看到的卻是畏敵如虎。真要有異族入侵,便如慶之所言,一觸即潰。那些人啊!”唐順之搖頭,“從根子就壞了。”

  “咦!”徐渭訝然,“荊川先生也是如此看嗎?”

  唐順之點頭,“那日我與慶之談及了當下的教育,我說根子在儒學,慶之卻說根子在人。爭論許久,慶之問讀書為何,我說自然是為這個天下做些什么。可慶之卻再問,先生們如何說的。我竟無言以對。”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嗬嗬!”徐渭怪笑道:“伯爺說這是從小就給孩子們灌毒,長大了人人都是貪腐能手,都是挖大明墻角的好手。就這么一個教育法,這個大明不亡才見鬼了。”

  “得從根子去改!”唐順之嘆道,“可談何容易。”

  “荊川先生,既然從頭再來頗為艱難,那為何不另起爐灶呢?”徐渭盯著唐順之。

  “另起爐灶。”唐順之一怔,“墨學?”

  “沒錯。”徐渭一邊觀察著他的神色,一邊說道:“我墨學宗旨是以機械革新改變大明,以儒家所謂的奇技淫巧改造大明。”

  “那么治國之道呢?”唐順之問道。

  徐渭撫須笑道:“治國之道……伯爺曾說過,所謂治國之道,實則便是內政外交之策,也就是態度。對內,我墨家追求的是盡可能讓百姓越來越富裕,但不可忽視這里。”

  他指指太陽穴,“要讓每個百姓知曉,這個大明是所有人的大明。為此,教育必須先行。”

  “那么對外呢?”

  “對外?”徐渭神色古怪,“這事兒還是荊川先生自己去問伯爺為好。”

  “為何?”唐順之見蔣慶之拍拍陳勃的肩膀,便知曉這場收攏人心的大戲快結束了。

  蔣慶之不可能四處樹敵,陳勃此人雖說膽子小了些,可和九邊大軍看著數百敵騎不敢出擊相比,敢于派一百騎出來的陳勃已經算是不錯了。

  矮個子里拔將軍,雖然顯得寒磣,但在當下的大明,蔣慶之別無選擇。

  “伯爺的那些話,說實話,我聽著都覺著……”徐渭瞇著眼,“伯爺說是星辰大海,可在我聽來,那是尸山血海!”

  “你說的我越發感興趣了。”唐順之可不是迂腐之輩,心學傳承到了今日,無論文武,唐順之都敢說自己在心學中無人能及。

  學以致用,在這位心學大佬的身上展示的酣暢淋漓。

  陽明先生文能開辟一宗,武能平定一方。

  而唐順之便是他這種文武雙全的真正繼承者。

  “伯爺,請!”

  陳勃起身。

  一行人進城,隨即蔣慶之就先安頓了下來。

剛換了便衣,唐順之就來了  “荊川先生。”蔣慶之坐下,“恕我無禮,這一路趕的太急,如今腰酸腿疼,咱們就別弄那些虛禮了。”

  “正該如此。”唐順之也覺得如此正好,他坐下,孫重樓帶著人送來了涼茶。

  “這天氣小心脾胃。”唐順之知曉些醫理,看得出蔣慶之有些先天不足的意思。

  “這邊還好,只要不起風就不算冷。”蔣慶之喝了一口涼茶。進入秋季后他就有些上火,幸而李恬給他準備了不少藥材,叮囑孫重樓根據情況給他熬煮。

  唐順之喝了一口,“有些意思。”

  “是陛下給的方子。”蔣慶之覺得味道不錯。

  唐順之神色從容,“先前和文長聊了聊墨家對大明的看法,在對外之策上,徐渭語焉不詳,慶之可愿告之?”

  “沒什么可守密的。”蔣慶之喝了一口涼茶,他知曉這玩意兒喝多了傷脾胃,所以讓孫重樓少放了些藥材。

  “對外,陸路的話在西南必須打通通道,一直通往海邊。”

  唐順之心中一動,“那么必然要從云南過,沐氏那邊……”

  “沐氏,那也是大明的臣子不是。”蔣慶之微笑道。

  可唐順之卻嗅到了些煞氣。

  “在北方,大明必須持續推進。”

  “北方氣候寒冷,不好立足。”

  “別人能立足,大明為何不能?”蔣慶之蹙眉道:“哪怕是每年把那些人犯丟過去,大明也得在北方不斷推進。”

  “推進到何處?”

  “直至遇到一個強大的對手。”

  蔣慶之笑的很是和氣,“隨后大家坐下來談談。”

  孫重樓在邊上嘟囔,“每次少爺這么笑,就會有人倒霉。”

  唐順之問道:“那西邊呢?”

  “西邊同樣如此。”蔣慶之想到了那塊地方的豐茂,“荊川先生,那地方無論是種植棉花還是礦產,都能讓人瘋狂。”

  大軍一路西進,直至控制住那片土地,如此進可攻,退可守。

  “那么,南面是大海,大明當如何?”唐順之問的繁瑣,可蔣慶之卻越發暗喜。

  他和墨家需要朋友,而心學便是一個可以拉過來的幫手。

  心學好歹也是儒家的分支,一旦被拉攏過來,便能從內部分化儒家。

  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把敵人弄的……也多多的。

  “在南方,大明將打造一支龐大的船隊。”

  “多大?”

  “能遮蔽海洋的大!”

  “遮天蔽日嗎?”

  “對。”

  蔣慶之拿出藥煙,在案幾上頓了幾下。

  “海外……”

  “海外有許多人跡罕至的島嶼,大的比之大明還大。那些肥沃的土地就這么白白荒廢著,無數金銀礦藏在地底下等著人去發掘……”

  唐順之問道:“你如何知曉這些?”

  “前漢獨尊儒術后,我墨家黯然隱退,隨后不少人曾出海尋找心中的樂土。他們中有的回來了,帶來了海外的不少消息。

  荊川先生,這個世界很大,超乎你想象中的大。

  儒家關起門來自娛自樂,自以為是什么天朝上國,中央之國。可他們哪里知曉,海外那些大國如今正在磨刀霍霍,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東方。”

  數十年前葡萄牙人就來到了大明,想和大明通商。但大明……怎么說呢!可愛的儒家官員們覺得這群臭烘烘的家伙就是蠻夷,甚至蠻夷都不如,于是便拒絕了,理由是大明乃是天朝上國,只接受朝貢體系的貿易方式。

  葡萄牙人如今便猬集在大明沿海島嶼上,不斷通過轉手貿易掙錢。再過十年,他們將大規模進入澳門……

  “海外那些大國比之大明如何?”唐順之覺得自己被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不弱。”蔣慶之很認真的道:“不但不弱,且他們富有冒險精神,為了一個目標,敢于駕舟遠渡重洋,把生死置之度外。荊川先生,如今的馬六甲等地便在他們手中。”

  “馬六甲,我聽聞過。”唐順之低聲道:“海外大國,北方異族,這邊尚有倭寇……”

  “敵人遍地,可對?”蔣慶之笑道。

  “墨家準備如何應對這等局面?”

  “我為何說要以工事為重?沒有強大的兵器,如何去攻伐強敵?沒有更高的糧食畝產,如何讓更多人脫離田地,走進軍營,走進工坊?走向這個世界?”

  蔣慶之仿佛是在鐫刻著一幅藍圖,目光炯炯,“大明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從陸地到海洋,我們需要全面出擊。荊川先生,這是個大時代。而我……”

  蔣慶之指指自己,“我要做的便是,用血與火,用尸山血海,來為兒孫打下一個太平盛世!”

  他看著唐順之,“這是個艱難而令人興奮的旅程,荊川先生可有興趣與我同行?”

  這是一個邀請。

  唐順之含笑看著他,緩緩伸手。

  二手拍擊。</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