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東陵的話,孫院士卻是感嘆頗深,帶有幾分自嘲的說道,“未必所有人都跟李總一樣啊,現在多少人,看到我,都是退避三舍!”
這幾年,孫院士為了北斗系統工程是四處奔波籌集經費,那些人碰到孫院士,自然是為之頭疼。
而且,要不要繼續開發北斗,在航天內部,實際上也是爭議巨大,這讓孫院士籌集經費,是更加困難。
礙于孫院士的資歷跟影響力,當孫院士親自上門要經費時,那些人,不得不給批經費,但現在各單位日子都好過,幾年下來,對于孫院士都是避而遠之了。
李東陵聽出孫院士話中的弦外之音,能讓這種泰山北斗級別的人物都感覺到艱難,看得出來,北斗項目現在日子,確實是不好過。
一眾人坐了下來,肖克成向著孫院士說道,“高德地圖公司,感謝孫院士的支持,如果不是孫院士支持,我們也不可能這么快就拿到全國地圖測繪資質!”
“不用謝我,這可是你們花了那么多錢買過來的,我只是跑了了腿!”
孫院士略帶調侃的說道,讓肖克成也略有些尷尬。
高德地圖向國土資源局、氣象局還有航天管理局三家捐贈一顆衛星制造跟發射的資金,實際上,就是想要借助航天管理局的手,拿到全國地圖測繪資質。
這三家里面,航天管理局毋庸置疑,肯定是最缺錢的那一家,對于高德地圖的提議,鐵定也是最心動的。
不過,對于高德地圖這邊的心思,孫院士自然是早就看透了,但他也不過是順手推舟罷了。
孫院士也清楚,即便沒有他出手,以東陵高科的影響力,再加上這么大一筆捐贈費用,地圖測繪資質,高德肯定是能夠拿到的。
而哪怕明知道這是陽謀,孫院士也愿意入局,出面為高德奔走,實際上就是為了,把高德捐贈的這筆經費給拉到北斗項目。
有他出面,國土資源局、氣象局那邊,肯定得給他薄面,近六成的捐贈費用,被孫院士給拿走了!
“實際上,這份測繪資質,就算不給你們,也會給其它公司!
有一家剛成立的,叫凱立德的公司,也正在尋求地圖測繪資質!”
孫院士向著李東陵跟肖克成說道,他沒有透露太多,但卻已經是提點他們,高德地圖的對手是出現了。
凱立德也是今年剛剛成立,目標也是做車載導航,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很可能,凱立德會是高德最重要的對手之一。
肖克成聽到凱立德的出現,也不由提起了精神,但現在相比起剛剛起步,還在用各種方法想要拿到測繪資質的對手,高德是占據優勢的,資金、測繪資質都不需要擔心。
“現在全球導航行業都在發展,國內必須有自己的導航公司,如果沒有,那未來將受制于國外公司!”
孫院士提起這個時,神情甚是嚴肅,GPS導航商業化現在剛剛開始,國內如果不占領這塊市場,那可就要被海外公司給占領了。
前世國內有一眾導航公司,甚至把這行,給卷成了免費導航,但不要以為,這玩意就沒有技術含量,就跟國內最習以為常的化肥袋一樣,全世界都沒有多少國家能夠獨立生產。
而導航系統,前世兩百多個國家,超過90的地區,都沒能有自己的導航系統,都是用的谷歌地圖。
也就是這些地區的道路、港口、建筑、各種設施、公交、火車、航班、地鐵路線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地區,谷歌都了如指掌。
換句話說,阿美利加的聯邦調查局、五角大樓等機構,對這些地區,那也是門清!
國內如果沒有國產導航公司,那說不得,這塊導航市場,就得被國外公司給占領了。
所以對于孫院士來說,高德也好,凱立德也罷,最關鍵的是這些導航公司是國產的,這點卻是最重要的。
“無論如何都要感謝孫院士,如果不是孫院士,高德地圖,不可能這么快,就拿到測繪資質!
未來,也希望孫院士,能夠繼續指點高德地圖!”李東陵向著孫院士說道。
高德地圖未來,如果能有孫院士指點,那技術方面,是不需要擔憂了,尤其是航天研究院那邊,能把一些技術授權給高德,都足夠高德甩開競爭對手一大截了。
能有孫院士背書,那就相當于,東陵高科系出身的高德,也成了國內航天系的公司,拿到了航天工業部那邊的各大研究院、研究所的技術支持!
看了一眼李東陵,對于李東陵的心思,孫院士也都看得明白。
如果放在以前,聽到航天研究院要跟一家公司合作,孫院士是有些忌諱的。
可現在,確實如剛才平陽航天研究所的所長所言,時代已經變了,航天業的格局,也已經變了!
以前是阿美利加跟毛熊太空爭霸,其它如國內、老歐洲、日苯等地,也都是由國庫給航天業撥款,根本不計較得失,只為了技術不落后于人。
連阿美利加的NASA,如今都經費緊張,每年都要去國會山,向國會山的老爺們要經費。
老毛子的航天管理局,更是凄慘,靠賣家底茍延殘喘。
放在國內航天行業,孫院士知道,也同樣需要變化了,北斗項目如果全靠上面撥款,要等到國內家底厚實起來,但那要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去了。
“航天管理局、航天研究院,跟高德繼續加深合作,也并非不可能!”
孫院士的話,讓肖克成還有平陽研究所的中年男人,都大吃一驚,孫院士這話信息量可太大了。
話已經開口,孫院士向著李東陵繼續說道,“實不相瞞,這次老頭子過來,也確實有事相商,李總也應該有所耳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項目吧?”
聽到孫院士提起北斗系統,肖克成臉上不禁露出驚愣之色,而一旁的中年男人,卻是神情變得有幾分激動。
對于北斗項目,現在國內并非是什么秘密,但,目前看好這個項目的人并不多!
不說國外媒體,對北斗項目冷嘲熱諷,就算是國內媒體,也多有悲觀。
現在是國外月亮比國內圓的時代,國外能做到的事情,國內卻不被人認為能做到。
衛星導航系統這種全世界最頂尖的技術,目前只有阿美利加有,老歐洲、日苯、老毛子等地都沒有能做到。
所以,對于孫院士帶頭扛起北斗項目,國內海外媒體都是看衰之聲一片,技術方面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阿美利加搞GPS都花費了二十年時間,才給琢磨出來,而在不少媒體眼中,國內航天技術,落后于阿美利加何止二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都有可能,也就是不少人認為半個世紀內,國內都無法開發衛星導航系統!
除過技術,更重要的還是經費問題,阿美利加搞PGS,花費了三百億美元之多,而且還是七八十年代的三百億美元,當時全球多少國家一年GDP,都沒有這么多!
國內搞衛星導航,就算成本再低,那北斗項目,怎么也得花費阿美利加GPS一半,甚至最低三分之一的經費吧!
就算只有三分之一,那也是將近百億美元之巨,國內整個航天業,一年才能拿多少經費啊,就算把經費,全填給北斗那也不夠啊。
哪怕孫院士實力再強,操盤項目再小心,給北斗規劃了戰略,北斗一號系統是實驗性質,發射四顆實驗衛星,成功之后,再進行下一步。
這種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但依舊有無數人持懷疑態度,包括技術部門一些大人物,也都是有些擔憂,怕那么多經費砸進去打了水漂。
這也是為何,會出現讓國內,加入老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的聲音,向老歐洲買入場券,看起來,風險確實似乎比自己搞,那是低很多……
聽到孫院士提起北斗項目,李東陵心頭頓時間轉過不少念頭,北斗項目絕對是一個燒錢大戶的項目。
而且時間跨度太大,前前后后經歷了兩任首席設計師,花費了十幾年才建成,這中間當然有經費不足的原因,才把項目拖延了。
但半路,北斗項目是幾近停工,而且加入了老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項目,這就說明,在北斗上,國內實際上也是有派系斗爭的。
“北斗的項目,東陵高科這邊自然有所耳聞!”李東陵向著孫院士說道。
聽到李東陵這話,孫院士卻是目光直直看向李東陵,問出一句,讓在場人都驚愣無比的話,“那李總認為,北斗項目能做成嗎?”
這話問的太過直白,甚至可以說,孫院士完全就是拿自己的名聲,學術資歷在問李東陵,看不看好他帶領北斗項目團隊,把北斗衛星導航給建立起來!
對于這話,李東陵根本無法繞圈子,只得說道,“我相信,北斗導航系統,一定能在孫院士的帶領下建成!”
李東陵也在孫院士幾個字上,咬的特別重,這也是告訴對方,李東陵只信這事,只有他能做到,換個人來,那李東陵可就不信了。
孫院士自然是聽的出,李東陵的弦外之音,但也從李東陵這里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直接問出了他這次來的目的。
“那不知道,李總,愿不愿意讓高德地圖公司,加入北斗項目?!”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