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1章投資嚀德時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離婚后,我能聽到未來的聲音

  隔日,陸良打電話給李冰,告知想跟嚀德時代的老曾談談。

  雖然天星投資拿不出十億,但天星資產兩只基金加起來近百億的現金。

  先把嚀德的股份掛在基金名下,等過幾年他有錢了,再轉讓到自己名下。

  過程會虧點股權溢價,不過無所謂,嚀德沒那么快上市,就當是貸款的利息。

  通過李冰的牽線搭橋,陸良很快跟曾敏群通上電話,確定見面的時間與地點。

  兩天后,

  曾敏群帶領團隊來到新國際大廈。

  “曾總,您好,過來的路上還順利吧。”

  陸良笑容滿面,也見到這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理學博士,享有特殊津貼的專家。

  首次創業帶領團隊攻克電池鼓包的難題,使atl成為手機電池行業標桿。

  二次創業,創立嚀德時代,五年時間,使企業動力電池銷量進入全球前三。

  “早知道魔都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擁護,我們特意避開了高峰期。”

  曾敏群爽朗一笑,也在打量陸良,陸良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畢竟誰能想到,去年這個時候還在賣房子的人,搖身一變成為金融大亨。

  用行業新星形容陸良已經不合適,畢竟久負盛名的索羅斯都被他斬于馬下。

  眾所周知,能夠打敗華爾街機構的人,只有華爾街另外一家機構。

  而陸良的出現就是打破這一定律,華爾街日報稱,他的出現是華爾街沒落的開端,并非危言聳聽。

  “各位,都別站在門口聊,這邊請吧。”

  唐彩蝶笑容滿面,自從得知這是一筆十億的投資,她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哪怕以前在紅杉,也很少接觸過這么龐大的項目,就算有,也是輔助居多。

  她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種殊榮,參加這類項目,并成為主要負責人。

  “曾總,這邊請。”

  一行八人來到公司的接待室,陳錦純斟茶遞水,溫超協助嚀德分發資料。

  陸良也拿到更加詳細的資料,去年全年嚀德時代在國內共賣出2.4gwh。

  gwh又名吉瓦時,是儲能領域一個常用的能量單位,它約等同于一百萬度電。

  動力電池制造商也通常以gwh作為出貨量的計量單位,每1gwh約相當于2萬顆鋰電池。

  2.4gwh約等于4.8萬顆鋰電池。

  這個數量不得不說非常少,但考慮去年全國只賣出25萬輛新能源汽車,又感覺已經不少了,畢竟占全國市場19.2。

  陸良看完資料也明白,五年后,嚀德時代的萬億市值到底是怎么來的。

  因為李冰說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很貴,往往會占到整車造價的35以上。

  去年燃油車銷量共2450.33萬輛,假以時日,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燃油車的10。

  占全國市場19.2的嚀德時代,市值突破萬億,似乎也不是那么難以令人接受。

  “這茶真不錯,陸總對茶道也有研究?”

  曾敏群嘴角帶笑,端起茶杯聞了聞,神態自若,仿佛他才是投資人。

  陸良合上資料,笑道:“我不怎么懂,只是有個朋友是潮汕人,他對這方面研究的比較深,茶葉都是他送的。”

  “難怪,在茶葉研究方面,能打敗我們胡建的,也只有潮汕了。”

  曾敏群恍然一笑,態度并不迫切,似乎融資對嚀德時代來說,只是為了上市。

  事實也確實如此,制造業跟互聯網業最大區別就是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以及擁有重資產,只要滿足這兩點,公司業績再稍微過得去,跟銀行貸款也就變得不難。

  雖然兩者都能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但制造業的崗位起碼都有五險,而外賣騎手、網約司機、平臺電商基本都沒有。

  工人有五險,旱澇保收,企業需要對他們負責,也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而沒有五險的工人,手停,嘴就停,很容易就變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這是兩者最本質的區別。

  一家隨時能都跟銀行貸款的企業,風投機構想拿捏就會變得很難。老曾清楚這點,也想讓陸良明白,融資是錦上添,嚀德不是真的缺錢。

  他們是誠心誠意尋找上市的合作者,也希望陸良以誠相待,持平等的態度。

  陸良沉吟良久,提出了兩個條件,曾敏群微微點頭,收斂笑容:“愿聞其詳。”

  陸良說:“第一,我們希望在上市輪中領投,第二,享有一個董事局席位。”

  曾敏群眉頭緊鎖,第一個條件,他可以答應,如果不是因為事前答應過招銀國際,他更希望陸良能吃下10的全部份額。

  嚀德時代是一家成熟的企業,他們主創班底總共持股超過50,哪怕讓出去20股權,也無所謂。

  而且陸良持股越多,就會對嚀德時代更重視,上市時也會更盡心盡力。

  但董事局席位,他不確定陸良要的是執行董事,還是非執行董事。

  如果是后者還可以商量,

  但如果是前者,他萬萬不可能答應。

  不知道有多少企業,就是毀在投資人擔任執行董事,外行指導內行。

  陸良淡然一笑:“非執行董事就好,參與旁聽,起到監督,但不參與決策。”

  第一個條件純屬是他想多賺點,畢竟未來市值萬億,股份越多,賺的就越多。

  第二個條件是以公謀私,他想造車,動力電池又是一臺車的核心,打入嚀德內部,也能了解到更多最新消息。

  曾敏群面露思索,點頭同意:“陸總,我們也有一個條件。”

  “但說無妨。”陸良笑道。

  “貴司在投資我司之后,上市之前都不允許轉讓股權。”

  曾敏群是想借用陸良的名氣,強強聯合在a股上市。

  所以他不希望陸良中途跳車,起碼在上市前不行。

  陸良面帶笑意:“曾總,合作愉快。”

  雖然私募是一年制,同意不允許轉讓,結算可能會有點麻煩,但不是沒有辦法。

  無非抵押出去,換點錢結算,然后贖回來,中間也就多了一個流程,問題不大。

  “合作愉快。”

  不多時,曾敏群帶領團隊,離開新國際大廈,嚀德時代以3.33的股權,拿到天星的十億融資也在圈內傳開。

  “陸良不打算投機,該投資了?”

  “早該如此,投機始終不是長遠之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投機利潤雖高,但容易出事,就像小摩黑石量子,一夜爆虧幾十億美元。

  陸良能有危機意識,分流資金,進行價值投資,圈內人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與此同時,各路資本聞風而動。

  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陸良已然成為金融業的風向標,重倉新能源板塊,投資蔚來,又投資嚀德時代。

  他看好新能源行業,好像不是嘴上隨便說說,而是付出真金白銀的投入。

  讓風投也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全年只有25萬輛的新能源市場。

  資本蠢蠢欲動,紛紛決定下個季度,增加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投資。

  蔚小理三家,以及樂視汽車,突然成為行業的新寵,因為投資新產業,就要投資新企業,那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比亞迪上汽一汽等,都是老油條,投資他們也賺不到什么大錢。

  “我覺得整個行業都該給我立個豐碑,頌揚我名。”

  李冰喜笑顏開,極其自戀的想到。

  雖然陸良點燃了行業的導火索,但是他把導火索放在陸良面前的人。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