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8章 再舉報賈有成,學習室大變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懷著狠坑賈有成的計劃,錢進又睡了個回籠覺。

  今天是禮拜天,他不用去上班,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不過他現在身兼數職,工作還是多。

  星期天他不用上班,便著手開始處理改修學習室的事情。

  寒風依舊凜冽,居委會的勞動突擊隊隊長辦公室里,錢進正對著桌上那張圖紙發愁。

  魏香米這個居委會主任很合格,得知他要在學習室里設立隔斷間,還特意托關系找了一位建筑工程師幫他設計了張施工圖紙。

  專業人員辦事就是不一樣。

  在他預想中,就是用磚墻將龐大的倉庫給隔斷開便是。

  但人家建筑工程師過來做了實地考察后,對倉庫布局做了重新規劃。

  更合理,施工也更復雜。

  “錢哥,這活不好干啊。”協助施工的邱大勇遞過來一杯熱茶,茶缸上“勞動光榮”四個紅字已經褪色。

  “按照這圖紙上說的,咱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去哪里搞啊?”

  錢進接過茶缸,熱氣在冰冷的空氣中凝結成白霧。

  正在算賬的朱韜抬起頭說道:“其實不用修繕也行,咱學習室不挺好的嗎?”

  “你們沒見鄉下的學校,就那個紅星公社的初中,好家伙,我有一次去拉豆腐和魚丸,有個朋友在紅星人民中學當老師,我過去給他送東西看了一下。”

  “你們知道那里什么條件嗎?”

  邱大勇說道:“鄉下學校條件確實很差,這個你不用說我也知道。”

  “你下鄉的時候見到過?”朱韜問道。

  邱大勇搖搖頭:“林場條件挺好的,學校挺寬敞的,就是老師少了點。”

  “紅星中學不光是老師少,”朱韜介紹了起來。

  “四百多個孩子擠在六間教室里,他們那里還實行二部制教學呢,學生們輪流上課。”

  “六間教室我去看了,里頭黑乎乎的,墻皮剝落,課桌凳殘缺不全;寒冬臘月,窗戶上的塑料布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辦公室里幾個人聞言紛紛嘆氣。

  錢進沉默了一下,問道:“什么叫二部制教學?”

  朱韜下意識的問:“錢總隊,這你不知道?”

  錢進皺眉:“你知道你趕緊說。”

  他現在威勢很足,朱韜趕緊回答道:“就是因為教室不足嘛,學生分上午、下午兩批輪流上課。”

  錢進恍然:“這樣啊,我還以為是學校缺老師,兩個年級的學生在一個教室上課呢。”

  朱韜說道:“對對對,這也是二部制,不過紅星初中不是這樣的二部制,是上午下午輪流上學那樣的二部制。”

  他們正在聊著天,很巧,不遠處路口的三接頭喇叭傳來廣播聲:

  “中央決定繼恢復高考制度后,還要擴大招生規模,從本年度開始逐年進行有計劃、有條例的擴招工作,以方便廣大知識青年進入大學深造……”

  錢進吹了個口哨招呼一聲:“行了,光在這里發愁是愁不出結果來的。”

  “走,咱們去學習室,去現場規劃一下。”

  “看廣播新聞的意思,以后學習室一直有用,會有大用。”

  學習室里已經有烏壓壓的備考生在復習功課了。

  錢進請來了三位專職老教師,這都是曾經的名校名師,給備考生們答疑解惑是輕而易舉。

  唯一問題就是備考生們統一在一個教室里復習,你學語文他學數學還有人學物理化學政治,導致老師沒辦法統一解答難點疑點,只能逐個解答。

  這樣效率很低,搞得老同志們很辛苦。

  錢進進去數了數人頭。

  三百八十人。

  還是不少。

  不過這大房子里巔峰時期有超過六百考生在備考!

  老師們已經知道錢進決定改建學習室的念頭,看到錢進帶著一群人到來,他們便端著茶杯離開,將現場交給錢進和勞動突擊隊。

  錢進簡短的解釋了改建學習室的目的,備考生們很理解。

  他們比外人更能體會待在一個大教室里學習不方便的感覺。

  錢進招呼學生們往前挪,然后開始發號施令:

  “振濤,你帶人先清理后面桌椅雜物,這幾天沒什么雨雪,都搬到外面去。”

  “大勇,你帶人負責測量尺寸,按照設計圖紙來劃分區域。”

  “咱們先把準備工作做好。”

  清理工作開始不久,錢進聯系的《海濱日報》記者趕來了。

  記者名字很普通叫張明,他接到居委會的電話后就聞訊趕來采訪。

  錢進從梯子上下來,張明趁機抓拍了兩張照片。

  正好學習室外面有桌椅,兩人頂著寒風坐在兩把斷腿椅子上開始采訪工作。

  “錢隊長,你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張明很正式的掏出筆記本問道。

  錢進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魏雄圖給他準備了文案,他照著文案開始講就行了。

  盡管采訪問題已經提前給了錢進。

  可魏雄圖文采斐然,他做的文案聲情并茂,把張明感動的不行,當場就寫了一篇題為《泰山路上的教育突擊隊》的簡報。

  草草瀏覽了這篇簡報,張明很滿意,點著頭說:“明天肯定能上咱日報頭條。”

  錢進和勞動突擊隊對備考生們的付出可是真情實意的,更是真材實料的。

  張明以前只是聽說過這件事,如今眼見為實,他很熱忱的發揮人脈又找來了《讀報參考》的記者。

  如今海濱市有兩家本土報社媒體,便是《海濱日報》和《讀報參考》。

  其中《海濱日報》是老大哥,創刊于1949年解放時期,《讀報參考》是小老弟,76年剛剛創刊,旨在為青年人和熱愛文學的人讀者服務。

  《讀報參考》的記者到來后拍了照片又做了提問,也表明態度會將這件事見報。

  畢竟是社會上的大好事。

  等到晚上,錢進得準備去對付賈有成了。

  這次他準備的東西可是多。

  文具自不必說,鋼筆鉛筆墨水毛筆橡皮之類的一應俱全。

  服裝鞋子他準備了一批,全部印著英文字母,全部都是國內沒出現過的款式。

  食品方面他準備的也夠多,散裝的零食他采購了一大批,糖果點心為主,搭配少量的肉干鹵蛋鹵肉花生下酒菜之類。

  全是臨期產品,主打一個便宜。

  其他諸如手表墨鏡,皮帶領帶,錄音機、收音機、電視機、電風扇等等也有所準備。

  這次為了送賈有成去坐牢,他可是下血本了。

  另外他也是為了讓這些產品光明正大出現在官方視野中,讓官方將這些產品跟走私貨聯系在一起,這樣以后他可以同樣用走私貨的名義銷售出去。

  貨品多,光靠他自己送不過去,還好這次是送貨,他不必用洋鬼子形象去見賈有成。

  于是他沒戴頭套,而是化了妝,還戴上了假發、假胡須,另外戴了大墨鏡配口罩,同時安排張愛軍也是這幅打扮,然后兩人用小車推著一車箱子奔赴了甲港倉庫區。

  午夜時分風很大很冷,錢進兩人靠近117號倉庫的時候,有人從陰影里冒出來低聲喝道:

  “什么人?”

  錢進說道:“給我們老板送貨的人。”

  有大漢快步走過來著急的問:“給什么老板送貨?你們別把臉捂的嚴嚴實實,給我露出臉來。”

  錢進不樂意:“我是給我們特朗普老板過來送貨,不是跟你們相親。”

  “你們要是想交易那咱們就擺明車馬炮的交易,要是不想交易那也行,我們現在就走!”

  大漢一愣:“你老板是特朗普?那個愛爾蘭老洋鬼子?”

  錢進說道:“對,他安排我們來送貨,你們到底要不要這批貨?”

  大漢懵了,下意識往另一處倉庫的陰影里看。

  陰影里又走出個中年人。

  對方警惕的問道:“你們老板呢?他怎么沒來?為什么安排你們來?”

  錢進笑了:“我只是個辦事的,哪里知道我們老板去哪里了?”

  “反正他就是沒來,讓我們來送貨。反正你們愿意交易咱們就交易,不愿意交易我們就走人!”

  事發突然,計劃大變。

  中年人猶豫一番說道:“那我們需要對你們進行搜身。”

  “我可去你娘的大粗腿去吧。”錢進揮揮手,帶著張愛軍就要推車離開。

  中年人和壯漢都有些著急。

  兩人一時之間也沒有主意,最終中年人跺跺腳說道:“別走,那你們倆跟我去見我們老大。”

  “不過,見面之前我得查查你們的貨——這個總不能不行吧?”

  錢進說道:“這當然可以,查貨隨便。”

  中年人上來打開箱子看。

  手電燈光照耀下,全是一摞摞的手表盒、鋼筆盒等好東西。

  再打開個箱子,里面是四臺錄音機!

  中年人下意識的長吸一口氣,立馬招手示意兩人跟進。

  但他們沒去117號倉庫,而是轉道去了最邊緣的155號倉庫。

  賈有成帶人躲在這倉庫里。

  錢進兩人被帶進去后,立馬有人從外面關上了倉庫門。

  這一幕讓錢進想起了自己當初收拾下山虎一伙人的場景,他心里一跳,賈有成這孫子不會是打算黑吃黑吧?

  賈有成沒有這個膽量。

  他不敢坑洋鬼子。

  因為他知道這年頭國家對涉外事件看管的特別重視,尤其是錢進冒充的還是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的近親,這樣賈有成對他更加忌憚。

  然而今晚洋鬼子沒來。

  賈有成就有些想發飆了:“怎么回事?你們倆是哪里冒出來的?你們的洋老板呢?”

  錢進搖搖頭,他不廢話直接打開了紙殼箱說道:“我們只是辦事的,老板下命令,我們來工作。”

  “至于老板哪里去了我們可管不著,反正老板今晚給了我們這些貨,你看看貨來決定買不買,不買就算了。”

  賈有成惱怒:“你們那洋老板說了,我跟他可以合作,他出貨我銷售,到時候利潤二一添作五,我們倆平分。”

  錢進說道:“嘿,你別著急,我們老板還真說過這件事。”

  “但他要看看你的實力,所以今晚先送來這一批貨,你要是能吃得下你要是能處理得當,那他下一次會親自來跟你合作。”

  賈有成冷笑:“你覺得我會信你的話嗎?”

  錢進蓋上箱子就要走:“不信拉倒,說的好像我得求你相信一樣。”

  性子表現的很魯莽。

  賈有成更惱怒,喝道:“你說走就能走嗎?”

  一聽這話,倉庫角落了幾處高大貨箱后都有人站起來。

  錢進輕蔑的看了他們一眼,解開衣服露出里面掛著的小東西:

  “怎么著?想跟爺們拼火力?你們有那個實力嗎!”

  賈有成定睛一看,當場雙腿一軟:

  “塔科夫M67手雷?!”

  M67手雷,當前世界上最優秀的幾款手雷之一,美軍于1967年在越南戰場上投用的硬家伙。

  錢進詫異的看向賈有成:“嘿,你認識這玩意兒?”

  “反正我們洋老板給我的,說一個這小玩意兒能炸垮一座倉庫。”

  賈有成是當下海濱市最了解洋貨的幾個人之一,錢進猜測過他可能認識這款手雷。

  結果他猜對了。

  賈有成幾個手下本來氣勢洶洶,有的抽出刀子有的用手摁著腰,看起來好像隨時能下死手的樣子。

  結果錢進這邊亮出手雷,這些人趕緊往貨箱后面躲,連腦袋都不肯露出來。

  這把賈有成氣得夠嗆,罵道:“躲什么躲?一群王八蛋!”

  “這手雷拉響了整個倉庫都得完蛋,你們躲在木頭箱子后面有什么用!”

  錢進扔給張愛軍一個手雷,張愛軍在手里拋了起來。

  拋的幾個人眼睛跟著手雷上下轉動,拋的賈有成膽戰心驚:

  “同志們,二位同志,恕我賈某人有眼不識泰山,你們別跟我一般見識。”

  “我絕對沒想黑吃黑,我是規規矩矩的生意人。”

  “二位同志把家伙收起來,咱們談生意,咱們今晚不是要來做生意的嗎?”

  錢進問道:“要做生意,你帶著錢了嗎?”

  賈有成拍拍手,先前給錢進帶路的中年人從一個木頭箱子里拎出個黑色手提包來。

  手提包打開,里面全是大團結。

  錢進將箱子搬下來,說道:“那你來驗貨吧,我也得驗錢。”

  “我們老板可說過了,要是我拿假錢回去,他就打開一顆手榴彈塞我嘴里。”

  “所以你們要是拿假錢來應付我,我也得喂你們吃手榴彈。”

  他盡量表現的跟二愣子一樣,避免被人聯系到自己的真實身份。

  正所謂精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賈有成以精明而獲得三鬼子綽號,但此時被錢進的手雷給克制的老老實實。

  他親自把手提包送過去,打著手電開始研究箱子里的商品。

  嶄新的鋼筆。

  嶄新的手表。

  嶄新的各種商品。

  其中一個箱子里全是糖果,四五十斤的各式糖果。

  賈有成隨手拿出一顆塞進嘴里。

  是從未接觸過的濃郁水果香!

  絕對是好東西。

  他又拿出一塊手表戴在了手腕上。

  手電燈光照耀在玻璃表盤和精鋼表帶上,熠熠生輝。

  看看上面的英文,他嘗試著發音:“Cartiya,呵,這是法蘭西的名牌卡地亞手表?”

  “漂亮,名牌就是名牌,這資本主義的東西做的就是好,相比之下咱國內都是些什么破逼爛吊的臭東西?”

  錢進罵他:“崇洋媚外,你是漢奸嗎?”

  賈有成已經認定他是個傻逼。

  所以不跟他一般見識。

  也不敢跟他一般見識。

  萬一這傻逼激動之下拉開了手雷呢?

  他可是知道,傻逼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

  小商品檢查過后沒什么問題,他又看向收音機、錄音機乃至電視機。

  全是他沒見過的型號。

  他招招手示意手下送來電池準備試試電器的情況。

  收音機和錄音機可以用電池驅動。

  一號電池塞進去。

  收音機開始發出清脆的聲音:“……讓我們跟隨偉大領袖的腳步,向著希望的田野邁進……”

  錄音機插入磁帶,歌曲前奏響了起來。

  電視機、電風扇全帶著插頭,全是需要插電使用。

  可倉庫里哪有電插頭?

  即使有些倉庫本來安裝了電網給電燈供電,也因為大年初一那場火災而被拆掉了。

  但收音機錄音機沒問題,按理說電視機和電風扇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這樣賈有成對貨品就很滿意了:“你們老板說,咱們怎么合作?”

  錢進說道:“我們老板說,這些貨價值超過兩萬塊錢,他給你留下了一萬塊的利潤,所以你只要支付一萬塊就行了。”

  “但你們初次合作,他給你個優惠條件,這次打八折,你給八千塊。”

  這是實情。

  賈有成在驗貨的時候已經核計過起價值了,要是由他出售,這些洋品牌的好東西哪止兩萬塊?恐怕四萬都能賣得出去。

  可問題來了。

  他手頭上沒有八千塊!

  而他并不知道錢進喊八千塊是卡著點喊的:

  他知道上次闖鬼市的時候,賈有成手里還有六千五百塊。

  如今過了個年,他估摸著賈有成手里至少有七千塊。

  八千塊這個數字是賈有成手里沒有卻又能勉強湊齊的數字。

  面對這個價格,賈有成有些蛋疼,他想砍價:“八千塊太貴了,這樣吧,咱們……”

  “不是,你以為咱是在菜市場呢?現在國營菜市場也不跟你討價還價啊。”錢進蠻橫的打斷他得話。

  “我們老板說了,八千塊是底價,你有這個實力就合作,沒有這個實力咱們就一拍兩散。”

  賈有成滿心鬼主意,面對傻逼卻被克制的死死的。

  最后他沒辦法,只好把心腹們叫到一起:“我鑒定過了,這批確實是好貨,咱們拿到后轉手一賣,以前虧損的錢都能賺回來。”

  “不過你們知道老大我不久之前被那個該死的搬山道人坑過,手頭上沒那么多錢了,你們給我湊一湊。”

  聽到這話,幾個手下紛紛露出為難表情:“啊?我出錢?”

  賈有成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我對你們怎么樣,你們心里清楚。”

  “現在我只是借你們錢用兩天,你們看看自己是什么樣子!”

  “如果你們不愿意借錢也沒關系,那這批貨出手以后你們可就沒有一分錢的獎勵……”

  恩威并施。

  幾個手下紛紛點頭:“老大,我給錢。”

  “老大你說什么就是什么。”

  賈有成滿意的點頭。

  幾個人沒有隨身帶著家底,又離開倉庫出去搗鼓。

  最終八摞大團結給到了錢進:“兄弟,你數一數。”

  錢進仔細抽查了這批錢的真假。

  今天的買賣他注定要在錢上吃虧,但為了長遠計劃,這點小虧他吃的起。

  可要是他收的錢是假錢,那他就是被賈有成給坑了,這樣他吃的虧就屬于大虧了。

  他能吃小虧,決不能吃大虧。

  大團結沒問題。

  他將箱子留下,對張愛軍一甩頭,兩人推著小車就走。

  賈有成急忙追上去問道:“下次咱們怎么交易?”

  錢進說道:“我們老板已經打聽過你的身份了,他能找到你。”

  聽聞這話,賈有成表情陰晴不定。

  兩人推著小車遠去,他招招手說道:“還都愣在那里干什么?帶上東西,撤!”

  “都給我小心點,這批貨是咱現在的財神爺,別給我傷了財神爺!”

  “等等,再讓我查一遍,他娘的,上次吃了那個搬山道人的大虧,老子以后絕對不會再吃虧!”

  有人說:“老大,你現在查就算查出問題來咱們也沒轍,人家人跑了……”

  “就你長嘴了?我不懂嗎?”賈有成勃然大怒。

  過了一會他滿意點頭:“這次沒問題,這次咱碰上了個肥羊,嘿嘿,我準能把搬山道人身上虧掉的錢,全部賺回來!”

  一行人搬著箱子盡量輕手輕腳的遠去。

  躲在遠處的錢進對張愛軍點點頭,低聲說:“跟上他們,一定要查到他們藏貨地點!”

  他則推著小車火速回到供銷總社甲港搬運大隊的辦公室,撈起電話先給甲港治安分局打過去:

  “我要舉報,我要舉報一伙犯罪分子……”

  掛了電話再給緝私辦主任周青云家里打過去,電話撥打兩遍才被接通,錢進自報家門、直入正題:

  “周主任,我是錢進啊,我需要向您舉報一件事,今晚我湊巧碰到了一伙走私犯在咱們甲港進行走私犯罪活動……”

  這次他不用出面了,只需要把消息傳出去即可。

  畢竟他是搬運工不是治安員更不是緝私員,不需要總在緝私工作上立功。

  錢進掛了電話,留在辦公室里充當聯絡人。

  治安分局這次來的很快。

  值班人員將電話打給了領導,領導立馬電令刑警隊趕來待命。

  后面緝私辦也來了人,同樣來了一隊精兵強將。

  等到張愛軍最后出現,錢進讓兩隊人跟著張愛軍去抓人,他則可以溜達著回家睡覺了。

  星期一還得上班呢。

  早上他騎車來到大隊辦公室,一推開門,劉金山拼命向他鼓掌。

  錢進還以為是他昨晚上協助治安分局和海關緝私辦抓賈有成一伙人的消息傳過來了。

  他忍不住感嘆:“這種事不應該保密的嗎?怎么都沒有點保密意識呢?”

  劉金山贊嘆道:“錢大隊真是品德高尚、覺悟高超,您做好事不留名呀。”

  “但是日報社的記者同志們可不會將您做的好事向人民群眾保密,他們的責任就是報道您這樣的好人好事!”

  說著他將早上發明的報紙送上去。

  頭版赫然登著《勞動突擊隊勇挑重擔,破冰行動暖人心》的報道。

  記者拍下了錢進跪在雪地里測繪地基的照片,他軍大衣肩頭結著霜花,身旁堆著破爛桌椅,看起來像一位勤勞樸素的老工人。

  當天中午《讀報參考》也開始發行,頭版又是關于錢進的報道,標題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泰山路學習室改造見聞》。

  這次配圖還是錢進,配了一張錢進爬梯子工作的照片。

  報道見報的當天,從下午開始泰山路的學習室就熱鬧起來。

  先是附近的居民送來了熱水和自家做的干糧。

  接著,幾位退休老工人帶著工具主動要求加入施工隊伍。

  最讓人意外的是,區教育局打來電話,表示要派技術員來指導工作。

  電話打到了搬運大隊辦公室,居委會讓錢進回去接待區教育局派來的工作人員。

  錢進就說這事在街道上是魏香米主任牽頭的,由魏主任接待教育局工作人員更合適。

  主要是他這邊不便翹班。

  幸虧他沒有翹班,楊勝仗把他叫過去詢問這件事情。

  錢進搓著手表現的有些不好意思:“咱們就是干點分內事,怎么還上報紙了?”

  楊勝仗笑著抽了口煙,說道:“誰跟你咱們?我可沒有在你們泰山路學習室的籌建工作中起到任何作用。”

  “另外你這件事辦的非常好,現在黨和政府重視教育工作,我剛接到社長電話,市里要推廣你們泰山路的經驗,號召各單位支援學校建設!”

  “另外我把你叫過來并不是跟你打聽這件事,我要是打聽什么在電話里就找你打聽了,這次是宣傳科的彭科長找你。”

  彭科長,彭友良。

  這是錢進的熟人了。

  楊勝仗打了個內部電話,頭頂更加稀松的彭友良主動趕了過來。

  一進辦公室,彭科長直接伸出手。

  錢進擺出受寵若驚的架勢跟他握手:“彭科長,您怎么親自來了?我正要去找您呢。”

  彭友良沒什么架子,笑道:“錢隊長,你們辦的事情了不起啊。”

  “今天看了《海濱日報》的報道,咱們黨委專門開了個緊急會,決定支援你們街道的教育事業!”

  錢進一愣,確實沒想到供銷總社竟然要支援學習室的改造工作:“彭科長,這合適嗎?”

  彭友良笑道:“怎么不合適?你是咱們供銷總社的人,你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咱們供銷總社就是你的堅強后盾!”

  “根據社長的指示,根據黨委會表決,咱們單位決定撥款5000元支援教室改造工程!”

  彭友良聲音越說越洪亮:“另外,木材、玻璃、油漆等建筑材料,我們負責供應!”

  錢進心花怒放,握著彭友良的手是搖來搖去:“彭科長,這太感謝您、感謝韋社長、感謝咱們單位了。”

  “噢,我也得感謝我們領導……”

  他諂媚的看向楊勝仗,楊勝仗指著他哈哈大笑:“你小子少給我來這一套,不過我告訴你,咱們單位支援你們做好事可是有條件的。”

  錢進愣了一下,有什么條件?

  他看向彭友良。

  彭友良隨即笑道:“老楊真是實在人,也是真愛護你這員虎將。”

  “其實不瞞你說,咱們供銷系統也有不少職工子弟在準備參加高考,改善教學環境也是為職工辦實事。”

  “要說條件嘛——很簡單,希望完工后能在教室墻上掛一塊‘海濱市供銷總社捐助工程改造’的牌子。”

  錢進松了口氣,爽快地答應了。

  下班以后,他蹬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回到泰山路,把已經下班的突擊隊又給召集起來開了個臨時會議。

  他在會議上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同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有了資金和材料支持,我們就要把工程做得更好!不僅要隔出四間教室,還要保證采光、隔音,每間教室都要安裝日光燈!”

  接下來的日子,物資迅速到位,學習室改造工作轟轟烈烈的展開。

  有了資金支持,有了物資供應,工程開展的很順利。

  他本來只打算用木板隔開幾間教室,就像前世城市合租房里那些隔斷間一樣。

  但現在有錢有物資還有了人才——區教育局請來了一位土木工程師協助他們的施工工作。

  這位工程師給他們帶來了一項好技術,叫做土法隔音墻:

  把麥秸和舊報紙層層壓實,再用鐵絲網固定在木架間,最后墻壁兩邊壘上一層磚即可。

  麥秸和舊報紙都是便宜貨,鐵絲網和木架也不貴,所以雖然工序增加了,反而造價便宜了。

  這樣節省了紅磚,壘出來的墻壁不僅隔音還造價更低,整體省了三成料錢。

  特別是得知他們要用舊報紙制作隔離墻后,甚至都用不著自己買報紙。

  街道居民自發提供了積攢的報紙和孩子用完的作業本,魏香米帶人浸水搗成了紙漿,用紙漿灌注秸稈成模型壘起來,隔音效果更好!

  《海濱日報》這邊發現了企業和群眾們對于學習室改造工程的支持,于是進行了跟蹤報道。

  這下還引發了連鎖反應:

  國棉六廠捐出淘汰的小型紡織機置物桌給備考生們當學習桌。

  這全是實木桌子,雖然老舊但即使再用上個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都不成問題。

  昆侖山路電影院則將去年重裝修時候沒用完的椅子給贈送了過來。

  市圖書館給贈送了圖書和掛圖,名人警句全掛上了墻壁。

  等到2月底錢進再來學習室看:

  鳥槍換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