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85章 不住院,和汪真林一起回來的病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陸文聽到“自己是罕見情況”,眉頭又皺了起來,語氣里帶著困惑:“罕見?可我平時身體看著比誰都壯實,怎么偏偏我就出問題了?”

  方言對著陸文說道:

  “你確實是很壯實,只要是不發病的時候西醫檢查都查不出什么東西來,但是你現在的體質,偏向于脾虛痰濕,這種體質本就容易生痰濁,再加上補劑、飲食、喝酒、熬夜這些誘因,就像‘干柴遇上烈火’,自然比別人更容易發病。而那些和你習慣差不多卻沒事的人,大概率是‘脾胃健運’的體質,能把這些誘因‘消化掉’,所以不會出問題。”

  “就像有的人天生對花粉過敏,有的人卻沒事,不是花粉的問題,是體質的‘敏感度’不一樣。你對‘痰濁誘因’的敏感度比別人高,所以別人沒事,你卻發病了。這也是為什么西醫很難找到相似案例,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誘因組合都不一樣,很難完全復制。”

  “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罕見不代表難治。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不管多罕見的病,只要抓住‘痰濁擾心’這個核心病機,再針對性調理體質、去除誘因,就能慢慢好轉。”

  聽到方言這么說,陸文點點頭,說道:

  “那我聽您的,您說怎么治,我都配合。”

  “不過我希望最好是不住院,主要是我生意還挺多的,丟給其他人幫忙,我也不放心。”

  方言稍微考慮了一下,然后對著陸文說道:

  “不住院可以,但是你得嚴格按照我的要求調整生活習慣,另外你還要按時的吃藥,這兩點能做到嗎?”

  陸文聽到方言這話,立馬松了一口氣,說道:

  “這當然沒問題,我兩個要求都能做到!”

  方言拿起處方單子,開始寫了起來。

  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先煎),姜半夏10g,太子參18g,香甘松6g,川厚樸6g,生姜片3g,炙甘草6g,八劑。

  然后還有方言他們公司的柏子養心丸。

  方言對著下陸文說道:

  “先在我們醫院里撿藥,吃完八劑后,再吃一段時間的柏子養心丸。”

  “好!”陸文點頭答應下來。

  方言把處方折好遞給陸文,接著繼續跟他解釋:“這里面的代赭石得先煎,中藥房的人會幫你單獨包好,你回家后先把它放進砂鍋,加三碗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煎20分鐘,再把其他藥放進去,繼續煎20分鐘,最后剩一碗藥汁,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記住,不能用鐵鍋、鋁鍋,只能用砂鍋,不然會影響藥效。”

  陸文的助理趕緊掏出筆,在手心記下“砂鍋、代赭石先煎20分鐘”,生怕記錯:

  “方大夫,要是煎藥的時候火大了,藥汁熬少了怎么辦?”

  “少一點沒關系,別熬糊就行,要是實在沒把握,就讓附近中藥店的人幫忙,給點錢他們肯定是樂意上門盯著煎的,或者你干脆回去找個藥店,讓他們中藥師幫你代煎,然后給你送到家里來,反正怎么方便怎么來,關鍵是別漏煎、別煎糊。”

  助理和陸文都點點頭。

  方言頓了頓,又想起應急情況:

  “要是服藥期間再發作,別慌,先坐下深呼吸,順時針揉肚子3分鐘,再喝半杯溫的‘陳皮茯苓水’,一般5分鐘就能緩解。要是緩解不了,或者發作次數變多,不管多忙,都得馬上來醫院。”

  陸文用力點頭:

  “我記住了!我這就讓助理去買砂鍋,明天就開始煎藥,絕對不耽誤。”

  方言又拿出紙筆,開始寫起了飲食禁忌:

  “辛辣、油膩、甜膩的都別吃,尤其是海鮮和啤酒,這些會加重痰濕;可以多吃點冬瓜、山藥、小米,每天早上煮一碗小米粥,加一勺山藥粉,健脾效果好。另外,每天抽10分鐘散步,別劇烈運動,散步能幫著氣血運行,讓痰濁排得更快。”

  方言說完后遞給了陸文,然后說道:

  “還有,先把你的健身補劑給停了。”

  陸文苦笑道:

  “知道知道,就是這些東西,都是我平時不吃的,也不知道吃不吃得慣。”

  “不用一下子完全改得面目全非,循序漸進也行,比如你平時愛吃的健身餐,把里面的蛋白粉換成水煮蛋、清蒸魚,把油炸的雞胸肉換成烤雞胸肉,既能保證蛋白質,又不會加重脾胃負擔。”

  “你要是覺得小米粥太清淡,早上可以加一勺南瓜泥或者紅薯泥,甜而不膩,還能健脾;中午想吃肉就選瘦牛肉、去皮雞肉,用清燉或者白灼的做法,別放太多調料。慢慢適應幾天,就不會覺得難以下咽了。”

  陸文眼睛一亮:

  “這樣也行?我還以為得完全吃素食呢,要是能吃雞肉、牛肉,那我肯定能適應。”

  “當然可以,”方言點頭,“中醫講究食養,關鍵是適合體質。你脾虛痰濕,只要避開‘滋膩、辛辣、甜膩’的食物,其他清淡、好消化的都能吃,不用跟自己較勁。”

  這下陸文終于算是滿意了,對著方言連連感謝。

  在離開前,還對著方言指了指桌子上的那個禮物盒子,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你把東西收好,限量款的手表。”

  方言一怔,旋即點頭,對著他說道:

  “好,你有心了。”

  接著把陸文送走后,方言就開始叫第三個患者進來了。

  跟著這個患者進來的家屬方言認識,就是之前和汪真林坐一桌的人,他們都是從日本回來的,這次汪真林居然還是沒過來,他好像在隔壁師父陸東華那里挺開心的,方言也沒見到安東過來說話。

  也不知道這老小子到底在打什么算盤,方言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對著患者詢問起了病癥。

  “骨結核復發。”患者戴著口罩,坐在輪椅上,對著方言說道:

  “二十歲開始就陸續患上了好幾種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結核性胸膜炎,尾椎骨結核,都在日本那邊治愈了,今年三月份的時候感覺腰痛,不能左右轉動,很快就發展到不能走路了,在日本檢查后發現是骨結核復發,然后我們就回來了。”

  方言聽到這里眉頭一皺,反復結核病?難道是坑?

  結核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只有在免疫力下降時才會發病。

  患者多次患不同部位的結核,說明其免疫系統長期處于較弱狀態。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之前沒有徹底清除身體內的病菌,結核治療需要長期規范用藥通常超過一年時間,如果是之前在日本治療時,存在“用藥療程不足”“劑量不夠”或“未遵醫囑停藥”的情況,部分結核桿菌進入“休眠狀態”,潛伏在骨骼、淋巴結等部位。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休眠病菌會重新活躍,引發復發。

  尤其是骨結核,骨骼組織血供相對較差,藥物難以充分滲透,如果他治療不徹底,復發概率會比其他部位的結核更高。

  如果自己沒給他身體調理好,這東西就算是治好了,后續復發也是非常常見的。

  方言點點頭,拿起醫案記錄上病人剛才說的話,同時對著他們問道:

  “對了,汪大夫和你們是什么關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