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一聽和有這話,忍不住心里咯噔一下。
這次是真要給自己上強度了。
不過他表面上還是相當淡定的,對著何佑點了點頭。
然后打開抽屜從里面拿出了口罩,現場的每個人都給了一個。
這患者肺部的問題,最好還是提防一些,畢竟他們自己的隨行醫護人員也是帶著口罩的。
其他人接過口罩后紛紛戴上。
方言看到昨天見過一面的魏先生,也跟著一起進來了。
他是這個病人的家屬。
進門后先走過和方言握了握手。
然后才對著方言指了指病床上的人,說道:
“這個是我家中的堂兄。”
“他是三個月前得病的,在香江那邊治療過,情況不太理想,我們知道您醫術很好,而且出名的就是治療肺病,所以這次就回來了。”
“具體情況讓我嫂子給您說。”
說完后他把一個看起來體態豐滿的中年婦女叫了上來。
這女人看起來就是那種養尊處優的富家太太。
身上的穿著打扮,珠光寶氣的。
看起來應該家里也是不缺錢的。
這位魏先生方言就知道,他是在香江做進口車業務的。
不管是整車還是零件,他都做。
并且還在國內投資了一個車廠。
他能夠排在第一位,除了帶來的病人很危重,估計也有貢獻度在里面。
“魏太太,說說看您先生的具體情況吧!”方言對著患者的妻子說道。
患者妻子想了想對著方言說道:
“我先生年輕點的時候,在國外得過肺結核,后來治療后好了,但是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就是不太能參與劇烈的運動,也不能累著。”
方言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
“半年前開始我們家的生意出了些問題,我先生就天天查賬,而且還需要去國外跑,那段時間非常累,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臉色沒有以前好了,大概是三個月前,他給我說,左邊的胸部有些隱隱作痛,好像是感冒了,渾身沒什么力氣。”
“然后咳嗽的時候白色黏痰里帶著一些血絲,并且還有些發低燒,流虛寒的情況。”
“不過那段時間的生意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處理,加上他本身身體就不太好,所以有這些情況感覺也不足為奇,當時我讓他去醫院瞧瞧,他答應了過后轉天又忘掉了。”
“結果后來發現情況越來越嚴重了,情況不但沒好,咳嗽咳出的血絲越來越多了。”
“并且吃東西也吃不下,睡覺還老是做噩夢,尿黃,便秘什么的都來了,他感覺情況不對勁,這才抽了時間,和我一起去了香江那邊的一家醫院里做了體檢。”
“當時的體檢報告出來后,我們感覺天都塌了,他右上肺存在肺結核病灶,左上肺有肺癌轉移灶。”
“醫院的CT檢查顯示左中肺存在肺癌病灶。”
“5月30號的時候,我們又換了一家醫院做了的病理檢查,報告上說發現鱗癌細胞,支氣管鏡檢查結果符合中等分化鱗癌的特征。”
“然后在新醫院里,確診他為“左中央型肺癌”后,住院接受了一個療程的化療。但是最近由于化療后白細胞數量明顯下降,降至那個什么……我不太會說,反正就是無法繼續進行化療,于是他們要求我們出院。”
“正好有人就推薦了方大夫您,說是可以回來試試。”
說罷她指了指隨行的醫療團隊,說道:
“對了,他們還帶了檢查報告。”
方言好奇的問道:
“您不是說醫院要求你們出院了嘛?那他們又是……”
這時候那幾個醫護人員解釋道:
“方大夫,我們是霍家私人醫院的外派醫療保障團隊,這次主要負責魏先生回京途中的健康監護工作。”
方言恍然大悟,搞半天原來是霍家醫院的人,那也算是同事了。
接著他對著醫護人員問道:
“你們都在給他輸什么液?”
醫護人員拿來一個箱子打開,對著方言展示道:
“魏先生化療導致白細胞驟降,輸注的是刺激白細胞生成的藥物,這個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霍先生投資的實驗室里做出來的,現在只是試驗階段,效果不太穩定還沒上市。”
“不過目前沒辦法,只能先用上了。”
“另外還有白細胞降低后他免疫力極弱,我們加入了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
“最后就是魏先生他食欲差、便秘、體虛,我們輔以營養液維持體能,有氨基酸、葡萄糖溶液……”
方言看了看那瓶英國進口的重組人粒細胞集集落刺激因子,如果他記憶沒出錯,這玩意兒應該是1986年才登報第一宣布出現的,直到1991年才獲得批準上市的。
不是,有錢人都提前享受科技的嘛?
“對了,這個是魏先生的檢查報告。”就在這時候,隨行的醫護人員已經又遞上來一個文件袋。
方言打開后,里面就是患者的各種檢查報告。
報告上顯示是:香江瑪麗醫院QueenMaryHospital。
影像學檢查(CT掃描):
右上肺:清晰可見陳舊性肺結核鈣化灶,邊緣纖維化。
左中肺:直徑約3.5cm的占位性病變,邊緣呈毛刺狀,內部密度不均,符合原發性肺癌影像特征。
左上肺:多發小結節影(最大直徑1.2cm),提示轉移性病灶。
病理學報告:
支氣管鏡活檢:檢出中分化鱗狀細胞癌,癌細胞呈巢狀排列,可見角化珠及細胞間橋。
免疫組化標記:P40()、CK5/6(),TTF1(),支持肺鱗癌診斷。
實驗室數據: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1.8×10/L(顯著低于正常值),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6×10/L,血紅蛋白92g/L(中度貧血)。
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T)輕度升高(68U/L),白蛋白32g/L(營養不良)。
腫瘤標志物:鱗癌抗原(SCC)15.7ng/mL(顯著高于正常)。
方言看到他們檢查報告里的白細胞,忍不住眼皮都跳了一下。
白細胞降至1.8×10/L時,極可能死于敗血癥。
這幾乎是給他送了個隨時要死的人回來。
方言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患者,對著他問道:
“魏先生,能聽到我說話嗎?”
“嗯。”床上的患者有些虛弱的點了點頭。
還好意識清醒,能夠溝通。
方言摸到他的手,開始診脈,然后對著患者說道:
“您把舌頭吐出來我看看。”
患者吐出舌頭,方言看到他舌紅,苔滑白花剝。
接著方言把他左右手的脈搏都診斷好,發現脈右弦左弱。
然后他就開始思考起來。
中醫將肺部腫塊、咳喘等病癥歸為“息賁”范疇,患者存在肺癌病灶及咳嗽、胸痛等癥狀,與“息賁”中“喘咳上氣,時唾血”的描述有契合之處。
剛才患者老婆說過,患者有肺結核病史。
中醫認為癆病易耗傷氣陰,加之他之前查賬、出國奔波勞累、生意問題的情志影響,很可能導致正氣更虛,所以他就是氣陰兩虛,中醫里也說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從他舌紅、苔滑白花剝,就能看的出來是陰虛火旺兼痰濕內蘊;而脈右弦主肝郁或痰濁左弱主腎虛或氣血不足,這就與氣陰兩虛、脾胃虛弱的病機相符了。
中醫里肺也被稱為“華蓋”,主宰全身肌表。
肺氣不足、皮毛不固就會自汗,脾的運化功能失常則會內生痰濁,食欲不振、腹脹、神疲倦怠、乏力、氣短等癥狀,都是由脾胃氣虛所引起。
然而癌癥的病因和病機十分復雜,接下來治療時必須把固護脾胃作為首要原則。
因為化療后白細胞驟降、食欲差、體虛。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無源,免疫力難以恢復。
固護脾胃既能改善消化功能,又能為后續治療抗癌、扶正奠定基礎,這是通過調理脾胃以補肺也就是“培土生金”的治療原則。
此外患者為中分化肺鱗癌,伴肺內轉移,現代醫學認為其發生與基因突變、環境因素等相關。
但是中醫可將其歸為“痰、瘀、毒”互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鱗癌這玩意兒雖然生長較慢、轉移較晚,但患者已出現左上肺轉移,在中醫視角里也就是提示“毒邪”較盛,需在辨證中加強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思路。
此外化療后白細胞極低(1.8×10/L),屬“骨髓抑制”,中醫里可視為“精血虧虛”,需兼顧補腎填精,因腎主骨生髓,免疫力和這個也有很大的關系。
方言現在治療就相當于是走鋼絲,已經沒有試錯成本了,不能走錯了,一旦治療方向走錯了,這位嘎巴一下就死給你看。
所以他在腦子里,又把自己的想法前前后后的想了一遍。
確認有沒有什么會出現錯漏的地方。
還別說,還真是讓他想到一點。
患者便秘、尿黃,可能有胃腸積熱,此時若單純用滋補藥,可能加重“壅滯”,需配伍理氣清熱藥物。
也就是中醫雖強調“急則治標”,但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要在固護脾胃的同時,警惕“虛不受補”。
“怎么樣?有什么想法沒?”方言身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他回過神來發現是何佑。
方言看了他一眼,說道:
“我還沒檢查完呢。”
何佑點了點頭,抬手示意方言繼續。
他現在身份是方言的叔外公,加上本來就是中醫,所以過來說這些話,大家也沒覺得不好。
這時候方言對著患者又確認了一遍剛才他妻子說的那些癥狀。
并詢問他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有,我身上化療后,皮膚瘙癢,有紅疹,現在很難受。”患者魏先生對著方言補充到。
方言點了點頭說道:
“好,我記下來了。”
“除了這之外還有其他要補充的嗎?”
患者想了想,然后搖搖頭表示沒有了。
方言接著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醫案開始寫了起來。
患者信息、主訴和家屬代訴,病史,寫完過后,方言寫起了中醫辨證。
這下周圍的一群中醫頓時瞪大眼睛,都盯著方言手里的醫案,想看看他怎么寫。
只見到方言寫道:
病名:息賁(肺癌),兼肺癆(陳舊性肺結核)。
證型:氣陰兩虛,痰瘀毒結,兼胃腸積熱。
病機分析:
肺癆久病耗傷氣陰,復因勞倦、情志所傷,致正氣虧虛,毒邪(癌腫)乘虛而入,搏結于肺,形成“息賁”。
舌紅、花剝苔為肺胃陰虛,虛火上炎;苔滑白膩示痰濁內停;左胸刺痛、脈弦為痰瘀阻滯肺絡;低熱、盜汗為陰虛內熱;納差、便秘、尿黃為脾胃氣虛兼胃腸積熱;化療后紅疹瘙癢,乃藥毒傷營,血虛風燥。
治則:急則固護脾胃以復生化,兼以滋陰化痰、解毒散結,佐以涼血祛風。
看到方言寫的內容,大家都露出思索之色,只有金無病露出迷茫的神色。
沒辦法確實是水平有限,有點跟不上節奏了。
不過這小子拿著筆就開始寫了起來,仔細一看居然是在抄方言的醫案。
眾人驚訝:
不是,你這么明目張膽的嗎?
不過方言看了他一眼,也沒管他的,思考了一下后,就開始寫起了治療方法來。
處方:
生黃芪30g,太子參15g,麥冬12g,五味子9g,炒白術15g,茯苓15g,陳皮9g,清半夏9g,當歸12g,雞血藤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30g,瓜蔞仁15g,火麻仁15g,炙甘草6g。
方劑加減:
涼血祛風:加丹皮12g、赤芍12g、白鮮皮15g。
止血化痰:加白及15g、仙鶴草30g、川貝母9g(研末沖服)。
通腑泄熱:加酒大黃6g(后下)、枳實9g。
煎服法:
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溫服。
看到方言的開出來的方子,周圍的人表情頓時精彩起來。
方言這個方子的藥實在太多了。
光是基礎方就有十五味藥,加上后面針對癥狀臨時加減的方劑那就更多了。
算起來整整二十三味藥。
最先提出質疑的人是何佑,他壓低聲對著方言說道:
“《傷寒論》經方不過七八味,一般我們最多就十三味藥……你這二十三味藥,不怕君臣佐使混亂嗎?”
這話一出,魏家的人也有些驚疑的看向方言。
至于在場的其他中醫(除了一臉懵逼的金無病),其實也想問這個問題,不過這話何佑這個身份來問是最好的。
大家紛紛都看向方言,向看看他到底怎么回答。
方言看了何佑一眼,淡淡的吐出兩個字:
“不怕。”
然后他就自顧自的寫起了方解來。
直接給何佑晾在了一旁。
倒是一旁謝春榮對著他們解釋道:
“以前也有人質疑過方主任的藥方,不過他的藥一向治療疑難雜癥都是如此,況且《金匱》里也同樣有超過十三味藥的經方,侯氏黑散十四味,薯蕷丸二十一味,鱉甲煎丸二十三味,”
“這些經方中超過十三味藥的方劑,其數量相對較少,但是主要都是用來治療虛勞、癥瘕、中風等復雜病證,方主任開的這個也同樣如此。”
一旁的金無病倒是搞清楚了現在的狀況,他當即就像是個方言的衛道士一樣,不爽的站出來說道:
“這有啥好質疑的?他能治好那么多人,不會還有人覺得他會亂開藥吧?”
金無病掃視全場,尋找著敢冒頭的。
就在這時候,方言已經把方解寫出來了。
方解:
固護脾胃:生黃芪、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化裁)健脾益氣,配陳皮、半夏和胃化痰,取“培土生金”之旨。
滋陰降火:麥冬、五味子(生脈散)養陰斂汗,當歸、雞血藤養血活血,兼顧化療后血虛。
解毒散結: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解毒抗癌;瓜蔞仁化痰散結,配合川貝母增強清肺化痰之力。
通腑泄熱:火麻仁潤腸通便,酒大黃、枳實瀉胃腸積熱,使邪有出路;丹皮、赤芍涼血散瘀,白鮮皮祛風止癢,緩解化療藥毒反應。
接著方言又寫了個辨證要點批注:
本案關鍵在于“虛實夾雜”:
氣陰兩虛為虛,痰瘀毒結為實,胃腸積熱為標。
治療若純補則助邪,純攻則傷正,故以健脾益氣為根基,滋陰不戀濕,抗癌不傷正,通腑不伐胃。
需警惕“虛不受補”:
黃芪用量至30g,需觀察是否出現腹脹、上火,若有則減半;酒大黃僅用6g,取“輕可去實”之意,得下即止。
接著金無病就開始大聲的念叨了起來。
這家伙是個大嗓門,他把方言寫的內容念了一遍后,環視一圈眾人,說道:
“看吧,這方子有問題嗎?”
“還有疑問嗎?”
方言發現金無病這家伙真是和阿繼同款性格啊。
雖然醫術不行,但是打助攻是有一手的。
剛才何佑質疑自己,方言不好說什么,這家伙跳出來正好合適。
金無病搞得現場一片安靜,在場其他人沒有說話,因為反正剛才他們也沒說啥,唯一尷尬的是何佑,他輕輕咳嗽了下,道:
“我就是單純的提醒一下。”
“沒有惡意的。”
黃啟明在一旁說道:
“出發點是好的,我在國外也經常被學生問這些問題。”
兩人一唱一和把尷尬的場面揭了過去。
方言倒是沒有理會他,接著又寫起了外治方案。
自己這個叔外公,可不像是個好人吶……
雖然剛才說話聲音壓的很低,但聽到的人可不少。
質疑雖然看似合理,但是總覺得有點不安好心,就像是金無病這個愣頭青問的一樣,難道方言之前治好了那么多人,還擔心他亂開藥?
不過話說回來,金無病還是跳出來太快了。
方言其實本來想看看其他人的態度的,結果他蹦出來就是一頓噴,其他人都沒好意思火上澆油了。
定了定神,方言繼續寫:
外治方案有針灸,外洗,還有好久都沒用的耳穴療法。
患者現在的狀態非常不好,方言不光是要求穩,還得加快治療速度,現在他就是個救火隊長,得穩中求快,連消帶打的把化療的副作用處理好,還得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拖回來。
這內外配合也是關鍵。
穴位刺灸方案主要是固護三關,逆轉虛陷。
穴位不多。
足三里(雙)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刺此穴能快速激活脾胃運化,為內服黃芪白術湯鋪路。
大椎(單)大椎為諸陽之會,叩刺拔罐可激發衛氣,患者自汗、易感染,此操作如緊急修補城墻缺口。
血海(雙)患者化療后紅疹瘙癢,屬“藥毒傷營”,血海調血祛風。
接著是中藥外洗方,目的是透皮解毒,雙路驅邪。
地膚子30g,蛇床子30g,白鮮皮30g,丹皮20g,赤芍20g,苦參15g,薄荷10g(后下),生甘草15g。
用法:水煎400ml,溫涼后用紗布蘸洗紅疹部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鐘。
接著是耳穴療法,取穴:
肺(雙)、脾(雙)、腎(雙)、內分泌(雙)、皮質下(雙)。
肺穴對應呼吸系統,調節咳嗽痰血;脾穴對應胃腸功能,改善納差便秘;腎穴對應骨髓造血,輔助升白(腎主骨生髓)。
患者噩夢頻發,按壓皮質下可調節大腦皮層,比內服遠志更快改善睡眠。
寫好之后,方言就把兩張處方單遞給了陳文偉:
“拿去藥房里,一張內服,一張外洗,不要搞錯了。”
“明白。”陳文偉接過后立馬就小跑著出去了。
接著方言又從抽屜里拿出了研究院弄的耳針,還有好久都沒用的天工針,準備給患者先來外治法弄一邊。
之所以用天工針,不用海龍針,主要還是這位的病實在有點讓人不放心。
而看到方言又拿出一套不同的銀針,黃啟明眼睛都亮了。
仔細辨認過后,他吞了吞口水,那張臉上閃過一絲羨慕。
忍不住贊嘆: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這……這怕是應該是蘇州華家的天工針吧?!”
“這是天下名針之一,你這手里的寶貝可著實不少!實在讓人羨慕的緊!”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