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05章 赴湯蹈火啊方哥傳承的好處與桎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電話里方言將一切都講明白后,老趙院長也知道這事兒對于中醫的重要性了。

  當即就拍板,讓方言叫的人都去參加“會診”。

  畢竟方言點名的人,要么是師出名門,要么就是在研究院里上班。

  會診的資格肯定是有的。

  本來方言讓老趙安排明天來,結果他當即就拍板,直接讓今天下午就到方言家里報道。

  等到下午一些,就去會診。

  見到領導比自己想的還重視,方言倒也是樂見其成。

  掛斷電話后,方言又給聯系了安化樓那邊,雖然鄧南星家里沒有電話,但是他們安化樓肯定是有電話的。

  果不其然,沒多久鄧南星就接了電話。

  知道是方言打給他的還有些意外,他剛才還在家里聽自己爺爺嘮叨著最新的傳聞呢。

  經過一晚上的發酵,今天京城里不少人都知道方言做了件大事兒。

  不光是治了西醫認定的絕癥,治療的人還是海外僑胞。

  方言也沒和鄧南星廢話,開門見山的說了自己的計劃。

  聽到讓自己也跟著沾光,鄧南星整個人都有些懵逼。

  這種好事兒方言居然也能想到自己?

  聽到電話里陷入了沉默,方言在電話對著鄧南星問道:

  “喂,來不來?不來我就叫其他人了。”

  電話那頭的鄧南星這才像是大夢初醒,疊聲連道:

  “來來來!必須來!”

  “方哥,你就是我親哥!”

  方言對著他說道:

  “給你個任務,來的時候想辦法通知一下謝國萊,讓他也一起來。”

  鄧南星愣了一下,然后回應道:

  “我不知道他住什么地方啊?”

  方言對著他說道:

  “你不知道就去同仁堂查呀!賈大鵬肯定知道的,下午五點到我家里集合,吃完晚飯六點去醫院會診。”

  鄧南星聽到還有這么久時間,當即應道:

  “好!明白!”

  這邊的事兒就安排好了,該叫人的都叫了。

  現在就等著待會兒過去刷個臉了。

  在家里等了一會兒,校驗組的人就來了。

  羅回春開車過來的,這次一起來的有孟濟民,還有王玉川教授的幾個學生,謝春榮,趙慶凱,陳文偉,還有蘇悅。

  讓方言有些意外的是,時振聲沒有過來,一問才知道這家伙請假去外地出差去了,要下個月才能回來。

  現在不來后面再來基本沒人記得他,方言也只能說這事兒和他沒緣分了。

  這里的人不少都聽過方言昨晚的事兒了。

  剛才趙錫武院長叫他們過來的時候,也告訴過他們到底是做什么,一個個還是比較興奮的。

  都沒想到組長這么講義氣,這種好事的還會想到他們。

  要說帶上孟濟民他們都能理解,但是叫他們一起過來,還真是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接著方言詳細的給他們講述了一下周兆琴的情況,以及這件事兒的重大意義,雖然趙院長已經給他們說了一遍了,但是方言這里說的更加詳細,大家也明白這次機會是多么難得。

  一個個都對方言是相當感激。

  “老方,那句話你可能已經聽煩了,但是我還是要說!”

  “你真是我的貴人吶……哈哈哈哈……”

  孟濟民現在有種人在家中坐,然后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給砸中了的感覺。

  其他人也同樣有這樣的感覺。

  方言對著孟濟民說道:

  “大家都是好兄弟,有好事兒我當然會想著你們了。”

  “我不照顧你們誰還照顧你們?”

  這未來港片里土掉渣的對白,放到現在方言說出來,頓時就讓他在眾人心里的形象一下高大了起來。

  有種一天是老大,永遠都是老大的感覺。

  在場的人除了孟濟民年齡稍微大一些,其他人都還是二十幾歲的小年輕。

  現在年齡最大的孟濟民聽到這話都有些上頭,就更別說他們了。

  真就把方言當做人生燈塔,命中貴人了。

  當然事實上方言正在做的事也確實是如此,他們只要經過這件事鍍金,履歷中有這么個經歷在,怎么的也能比其他人顯眼不少。

  而且他們現在感受還不明顯,等到真正開始落實改革開放計劃的時候,他們才會感覺到這事的后勁是有多大。

  看著那些一個個被吸引回來的僑商,看著社會上日新月異的改變,那時候他們才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

  方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投資一個人最好的時候,就是在他即將出生社會的時候。

  就像是文卡卡多年以后回首,還會想起當年二等兵的時候,全卡卡發的獎金。

  特別對比起后續人生經歷的那些爾虞我詐來,這一段人生簡直就像是一道白月光,永遠照耀在心頭上。

  其他人怎么評價他,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我人生的那個階段,他就是對我最好的人。

  過了一會兒鄧南星和謝國萊,他們兩個人也來了。

  他們到了過后先和眾人認識了一下,隨后類似的對話,方言又和他們說了一遍。

  大家都是年輕人,都渴望著出人頭地,方言這個舉動對他們來說無異于就是雪中送炭。

  現在每個人看方言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方言甚至感覺,自己讓他們去干些壞事,他們也會照做的。

  人到齊了之后,情況也清楚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時間了。

  其實本來方言打算借著這個機會,說出自己組建沙龍或者俱樂部的想法,不過現在說他感覺功利心暴露的太早了,所以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這事兒要等大家都拿到實打實的好處,名氣和社會地位都出現了提升,被更多人知道,然后經常把他們和自己一塊兒提起,這時候才有凝聚力,現在他們只是感動。

  其他人并沒有把他們和自己看作一伙兒。

  這會兒就說弄個沙龍或者俱樂部,反倒是空有個殼子,凝聚力和向心力并沒有形成,等到真正到時機的時候,說不定都不用自己提醒,自然有人站出來提議。

  那時候就算方言不答應都不行,因為大家已經吃到聚在一起的好處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在方言家里互相熟悉,主要還是鄧南星和謝國萊他們和孟濟民他們沒見過,現在第1次見面,怎么也要熟悉熟悉。

  還好大家性格都還比較外向,

  不一會兒功夫就熟絡了起來。

  這時候方言想起上次考試遇到過的蕭承志。

  于是對著鄧南星問了起來。

  鄧南星這會兒也不藏著掖著了,大家都是好兄弟嘛。

  你問我,那我肯定知道啥就說啥。

  他透露道:

  “蕭承志啊,他比我早入門,這個人最厲害的并不是我們鄧家的溫病、傷寒醫術,而是他們蕭家自己的望診手段,就是他爺爺蕭龍友一眼看生死的本事。”

  “你要把他歸類成我們老鄧家的正宗的學生,那還是不太準確,人家是有家傳手段的,更像是他爺爺蕭龍友。”

  “就像是我們家以前好幾個長輩都在香江名醫陳慶寶手里學過,但是最終拿手的還是我們自己那套溫病、傷寒的醫學體系。”

  方言明白,早年鄧鐵濤的父親鄧夢覺就在番禺名醫陳慶保手下學習,但是他家學是兼收傷寒、溫病兩者之長,推崇的是吳鞠通,王孟英,以及唐容川的學說。

  和同代名醫張錫純的醫學理念差不多。

  后面鄧家一輩人也幾乎是差不多。

  自己家里有傳承的,那肯定是更加注重自己家里的傳承,這是家族有傳承的好處,也是他們的制約。

  自己家的都沒學會,去學人家的,總覺得對不起自家祖宗。

  只要是能學到自家的東西,幾乎都會把自家的那套,拿起來當做主要的手段。

  就像是最明顯的羅氏正骨法,從宋朝就傳承下來,傳到現在得多少代了?

  難道他們家族里就沒出現擅長治療其他病的人嗎?

  當然有了。

  只不過最后,還是被引導回了傳承家族醫術的道路上了。

  只有方言這種家里沒傳承的人,才能不管是什么家的絕學,都哐哐一頓學,能夠沒有任何壓力的博眾家之所長。

  但凡要是自己外公何休還活著,沒準現在他也泡在兒科中醫這塊,不知道在干啥呢。

  所以有傳承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就是家里有兜底,壞事就是限制了自己后人的發揮。

  只有出一個那種學什么都快的后人,才有可能跳出傳承的桎梏,作出新的創新。

  就像是鄧鐵濤鄧老,他明顯就是那個跳出桎梏的人。

  而鄧南星嘛,現在還嫩了點。

  不過好就好在他沒有在廣州,這邊的限制對他沒那么大,傳承家族醫術的任務更多還是在其他同輩肩膀上。

  接著聊起來來,孟濟民又讓鄧南星聊聊他們廣州那邊年輕一輩的名醫,當年在南通跟著朱老學習的時候,孟濟民可還記得好幾個,現在他就想知道,這些人這些年到底是更加耀眼了,還是已經泯然眾人了。

  鄧南星于是一個個的說了起來。

  時間也在書房里悄悄過去。

  等到了四點多的時候,方言去了廚房做了一頓飯招待眾人,順帶還給周兆琴做了一頓補肺腎的藥膳,吃完了晚飯過后,五點四十多的樣子,他就帶這眾人出發了。

  今天先露個臉,順便在金主老周面前刷個好感。

  讓他認識認識,自己的團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