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聽到方言這么說,立馬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高考體檢的事情,方言竟然這么說,那說明她距離康復就快了。
方言接著又搭配了化瘀調經的當歸,川芎進去,將整個方子最終定型,然后將新方子拿給她,讓患者回去再喝。
患者現在見到療效之后,已經對方言開的方子非常信任了,立馬答應下來,表示自己馬上就回去煎藥喝。
送走了這個患者之后,接下來的幾個患者全部都是一些小毛病。
方言三下五除二就給治好了。
等到這些患者送走之后,暫時沒有其他人過來。
方言趕忙開始寫起了醫案。
用其他人寫的方子治療好患者,和用自己撰寫的方子治療好患者,完全就是兩種感覺。
自己的方子明顯更加有成就感。
在寫完了完整的醫案后,方言上下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這才滿意的收起了鋼筆。
等到九點門店正式開張的時候,華夏中醫研究院的羅回春就來了,他昨天時候答應了,要給方言拿20個艾灸盒,今天一次性的帶了一大箱子過來。
“一箱三十個,趙院長讓我全部給您送過來。”
“您昨天提的建議,趙院長也已經全部采納,正在和生產工廠那邊做溝通,應該也就是一周后,十一月初的時候就可以生產出來。”羅回春對著方言匯報了最新的情況。
方言點點頭,讓賈大鵬接過一箱子的艾灸盒,然后拍了拍羅回春肩膀:
“很好,辛苦你跑一趟。”
眼看著患者陸陸續續的進了門店,排起了隊。
方言也沒空和羅回春閑聊,交代了兩句后,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診臺前,開始給患者們看起了病來。
羅回春則是回了研究院。
今天后堂有了三十個艾灸盒的加入,方言頓時感覺三個助手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時間都多了,他們只需要調整好艾灸盒的風門,然后固定在患者的穴位上,就可以重新來到前廳里幫方言。
甚至謝國萊后面干脆幫著方言寫起了醫案。
這時候方言發現這小子應該是專門學過寫醫案的,有股子以前老中醫的匠氣,故意寫的文鄒鄒的。
方言最后不得不提醒他,讓他別搞這些,老老實實按照自己說的白話文,一字一句的寫上去,不要添加字,也不要刪除字。
謝國萊趕忙答應下來,連說對不起。
這可給賈大鵬樂壞了,他就喜歡看這種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的事兒。
不過方言倒是也沒生氣,詢問了謝國萊是不是跟過師父?
然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他爺爺以前就是一個中醫堂的抓藥工,舊社會的抓藥工從小就培養,學習的東西非常多。
之前羅主任來參觀的時候,就嫌棄過這邊的抓藥工什么都不懂。
他要的標準就是謝國萊這種人。
不過培養一個這種抓藥工,必須耗時好多年。
現在回城的知青這么多,店里的崗位都不少人盯著呢,那可能讓崗位空著等著培養到位再上崗。
不過呢,謝國萊這種經歷過老派抓藥工培養的人才。
那肯定的是甩出賈大鵬肖六他們好幾本書的距離,用起來也更加的得心應手。
某些地方只需要輕輕提點一句,他就能夠明白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用像對賈大鵬那樣什么都要教他。
一中午的時間,方言就讓謝國萊給自己寫醫案。
謝國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中醫,但是他懂中藥。
習慣了方言的醫案格式后,后面寫起來就已經得心應手了。
賈大鵬的笑容這下又沒了。
因為他發現謝國萊這貨是真的牛逼,肚子里的貨太多了,他根本比不了。
還好這家伙要去考大學,要是留在同仁堂,他想要升官的夢恐怕就要破滅了。
方言倒是不知道賈大鵬的心理活動,只是感覺今天中午自己好像只需要看病,下針,就完事兒。
開藥都只需要說藥名,謝國萊就在一旁能寫出來。
隨后的醫案自己也只需要動嘴皮子,謝國萊在一旁埋頭寫就行了。
提前使用上了人肉語音輸入法。
后堂里的事兒,現在甚至只需要一個人都可以完成艾灸的工作。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這時候方言又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方言甚至看到肖六這小子比自己還閑。
這時候方言感覺當初拒絕肖六給自己磕一個,可能不是個明智的決定,這小子現在這樣子,確實該給自己磕一個。
今天中午的時候,方言終于算是按時下班。
走之前方言還自掏腰包,按照章次公的藥方撿了一些治療流感的藥,畢竟家里還有倆小孩子,成年人抵抗力強就算是感冒了也沒關系,小孩子感冒了就很難受。
拿著這些藥也能夠及時熬出來使用。
拿好藥之后方言脫掉白大褂,告別店里的眾人,騎上摩托車,朝著自己家的方向而去。
回家的路上,他觀察了一下大街上,發現零星的出現了一些戴口罩的人。
不過這種人暫時還非常少。
很顯然昨天的新聞報道,其實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視。
還有現在這個時代的棉口罩其實防護作用,并不太大。
最好的方式就是躲在家里不和外邊人接觸,才能最好的隔離病毒。
今天早上的時候出了一會兒太陽,中午這會兒就變成了大陰天。
騎車在外邊,方言明顯感覺到風吹在手上有些冷了。
北方的降溫時間,一般都是在立秋。
入秋后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越過燕山,就會出現迅速降溫。
今年氣候異常,冷空氣來的比較晚。
所以大部分人這時候還穿的很單薄,方言觀察這降溫也就在這一兩天了。
說不定冷空氣一來,還得來上一場初霜凍。
那會兒人就很容易感冒。
說起這個方言發現家里四合院還需要弄一套冬天的供暖系統。
房子里沒有用火炕,所以以前的時候用的應該是火爐取暖。
現在這會兒附近的協和單位宿舍和別墅區,都已經使用上了集體的鍋爐供暖。
方言也打算找協和領導,自己花點錢鋪設一條管道過來。
給家里也整成方便的集體供暖。
這可比火爐,蜂窩煤爐,這些要好用多了。
十一月的時候,城市里的單位就就開始燒鍋爐供暖了。
方言也不能讓家里人凍著啊。
之前天氣還暖和沒在意這事兒,覺得暖爐或者蜂窩煤也能對付,今天天氣溫度一降下來,方言感覺還是暖氣片好點。
等騎著摩托車回到家里的時候,方言發現小李居然來了。
此刻他就在正廳里,與方晨正在說話。
這可是稀客啊!
“小師叔!”發現方言走入正廳,小李趕忙站起身,對著方言恭恭敬敬的喊了一聲。
“漣杰。”方言 點點頭應了一句。
這時候方言發現,小李身后還站著一個看起來高高瘦瘦的年輕人。
他的身高幾乎和姐夫趙援朝一樣了,只不過沒那么壯,看起來精瘦精瘦的。
看到方言后,他還笑著點點了頭。
“這位是?”方言問道。
小李趕忙介紹道:
“哦,這位是山東武術隊的王師兄,他是和于海總教練一起過來我們這邊,參加出國集訓的。”
“哦……”方言點點頭。
“王義堂見過方師叔!”年輕人恭恭敬敬的對著方言抱拳行禮。
遇到第一次不報手里功夫的江湖后輩,方言好奇的問道:
“你是練什么功夫的?”
“拳擊,散打。”王義堂回應道。
方言這才明白過來,這位不是國術傳承人,人家是武術隊培養的。
方言招呼小李和那個王義堂趕緊坐下。
此刻已經到了午飯時間,他們這會兒過來,家里的菜不夠,所以老娘和朱霖這會兒還在廚房里忙碌。
趁著這會兒有空,方言對著他們兩人問道:
“你們不是在準備出國的表演的事兒嗎?怎么有空到我這里來?”
小李對著方言說道:
“最近研究了一套新打法,想讓小師叔指點一下。”
“新打法?”方言疑惑,然后想起來之前于海登門的拜訪時候,說過的事兒,恍然道:
“就是你們準備用來對付外國佬的招數?”
小李點了點頭,對著方言說:
“嗯,我們研究了外國人的拳擊和格斗術,專門針對做了一套打法,配合八卦掌和形意拳做出來的。”
“小師叔既會形意拳也會八卦掌,我就想來讓您指點一下。”
方言聽了小李的話,卻擺擺手說道:
“你找我指點沒用,我沒和外國的拳擊手和格斗家對打過,不知道他們的長處和短處。”
“就算是我們兩個在這里研究出花來,人家戰術不按照我們的來,那也白瞎。”
小李這時候說道:
“所以我這次專門把王師兄給帶過來,讓他充當陪練。”
“我和他對打,您在一旁觀察,然后指點。”
方言一怔,旋即才明白過來,王義堂這人居然是于海從山東武術隊調過來的陪練。
上次于海想找大姐夫當陪練,但是被方言拒絕了。
沒想到他自己又從山東武術隊調了人過來,這人不僅身材高,而且練的還是拳擊和散打,正好專業對口。
方言看了一眼王義堂,他像是早就清楚了自己本身的定位,臉上一點不悅的表情居然也沒有。
方言見如此,稍微思考了一下后,便點點頭說道:
“等吃過飯,我就陪你們練練。”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