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54章 天才與天才之間的差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大鵬記好時間。”

  方言下完最后一針,對著一旁的賈大鵬吩咐道。

  “好嘞方哥。”后者立馬應下,拿起手里本子把眼前床位病人的時間記錄好。

  接著方言就跟著孟濟民走了出去。

  剛才聽他講述了一遍情況后,方言也感覺有點復雜,按說這種病人應該去大醫院的,結果愣是找到他們這種藥店來治病了。

  方言也知道十有八九又是被自己這名聲吸引過來的。

  來到孟濟民的診臺前,方言看了一下孟濟民寫的醫案上,列舉的病人癥狀,然后他再次給病人診脈。

  這次他多問了大小便的問題。

  家屬回答道小便如茶色,大便前干后黏。

  方言壓低聲,對著孟濟民說道:

  “問題挺多……清陽不升,胃氣不降,虛火上浮,氣虛,痰涎內滯于胸隔腸胃,氣機不暢,左右氣機不通,左腿氣血不暢。”

  “還有那個舌頭那么冷,應該是氣滯血瘀,心陽不振,可能和心臟有關系。”

  孟濟民點點頭說道:

  “這一團亂麻,你打算怎么治?”

  方言皺起眉頭說道:

  “你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說著他就來到了針灸同人身邊,看著上面的穴位腦子里快速的思考起來。

  孟濟民也同樣思考起來,雖然沒有自己那些醫案筆記,不太習慣,但畢竟也是朱老的徒弟,心里很快就想到了辦法,他對著方言說道:

  “誒,老方,我看要不先用你那個黃芪蟲藤飲試試,先理清一下氣滯血瘀,然后把打嗝用針灸治住,接著明天再看效果。”

  方言看了孟濟民一眼,仔細思考一下后說道:

  “也是個辦法……不過可能一樣樣的來,需要時間比較久,我們得弄清楚他主要導致這一切的原因。”

  “這不明擺著嘛,中風。”孟濟民挑眉。

  方言擺擺手:

  “不是,老孟你沒搞明白,我說的是現在導致這一切的東西,中風只是最開始的。”

  孟濟民回過頭看了一眼病人,然后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下,見到方言這時候指了指喉嚨,他恍然道:

  “哦!你說是痰?”

  方言點頭:

  “對!痰之為病,內而臟腑,外而經絡,遍及全身,無處不至。”

  “前人也有痰為百病之母,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

  說罷他開始就著病人的癥狀分析:

  “痰之為病,可阻滯氣機,影響氣血運行、水液代謝,蒙蔽清竅,干擾神明,痰滯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癥狀。”

  “以此案為例,他就是痰阻四肢,氣血不暢,則四肢無力。”

  “痰阻腦絡,蒙蔽清竅,可見頭暈,睜眼無力。”

  “痰結胃脘,氣機不暢,則胃氣上逆,發為打嗝。”

  “總之,痰邪為患,無處不至,癥狀復雜,變幻多端。”

  “啪!”孟濟民一拍大腿,壓低聲說道:

  “有道理!”

  “那這下就清楚了,先用方子,清他身體里的痰。”

  “清理完痰過后,再看還剩下什么癥狀,到時候就肯定沒這么復雜了。”

  方言想了想,搖搖頭說道: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不過我認為還是先針灸,幫他先緩解一下癥狀,然后再吃藥才能事半功倍。”

  “也行。”孟濟民點頭接著他又問道:

  “那你打算怎么針灸?”

  方言指著針灸銅人,說道:

  “中脘、下脘、氣海、關元,調理中焦氣機,引氣歸元。”

  “內關,公孫,暢通胃氣,緩解打嗝。”

  “然后百會,印堂,安神定志,宣暢頭部陽氣。”

  “接著四關,升降上下左右氣機,調暢四肢氣血,先把他左腳氣血通起來,所有穴位都留針半個小時。”

  “然后出針后看情況,如果頭還是抬不起來,就針刺大椎,風池,風府,祛風清利頭目,不留針。”

  孟濟民想了想,點點頭應道:

  “那行,聽你的,我開藥,你去針灸。”

  方言問道:

  “那你打算開什么藥?”

  孟濟民說道:

  “我師父的方子,你知道的,改良后的化痰半夏厚補湯,化痰涎,降胃氣。”

  方言聽到這話才點點頭:

  “行,我本來也打算用那個。”

  接著方言帶著病人去了后堂,然后就開始了針灸。

  孟濟民則是立馬開好了藥,然后直接就讓樂苗安排店里員工去后院里現熬,其他患者的方子可以讓別人帶回去自己煎藥。

  但是這個方子用了生半夏,他可不敢人拿回去自己弄,必須在門店煎夠時間才能給病人喝下去。

  要不然容易出事。

  留針半個小時,病人稍坐片刻后,開始吐出數口濃痰,立馬就告訴家里人,他覺得自己輕松多了。

  孟濟民檢查了一下,發現確實病癥好了不少,這就說明方言之前辯證的方向是正確的,確實是痰在作怪。

  孟濟民這時候已經有些佩服方言了,要是按照自己的手段,這會兒病人還沒好轉呢。

  辯證考驗的就是一個醫生的眼力和思維,孟濟民知道他的方向也能治好,但是消耗的時間絕對會比方言的久。

  等到藥熬好之后,孟濟民看著病人把藥喝了下去。

  沒一會兒,病人喉嚨里的痰就少了起來。

  打嗝也被收斂住了。

  只剩下舌頭還是冷的,左腿依舊不能動。

  其他的各方面的情況都開始好轉。

  “現在開黃芪蟲藤飲,理清一下氣血?”孟濟民對著方言問道。

  方言去把了脈,然后說道:

  “用瓜蒂散吧,我感覺氣血應該只是表面問題,最后癥結應該還是痰。”

  “病人雖然大部分的痰被去了,但是去的胸隔的痰涎,他腸胃的痰涎還沒有去除,用瓜蒂散的藥力下行通過大便排痰涎,內涎除盡,腸胃氣機通暢,肢體氣血內滯,自然消失。”

  “瓜蒂散善于涌吐痰食,能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煩懊不安,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諸癥。”

  “而且他這癥狀你不覺得很像《醫宗金鑒》瓜蒂散的醫案嗎?”

  孟濟民恍然,腦子里一下記起方言說的《醫宗金鑒》里故事。

  他也是服了,居然這都能被方言記得。

  這真是過目不忘?

  加上之前方言在一團亂麻中,找到了最佳的解法,孟濟民發現,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要知道自己之前也是被人稱為天才醫生。

  現在卻實打實的感覺到了差距。

  他心里吐槽:果然,自己只能當他的狗皮膏藥。

  孟濟民心服口服的說道:

  “那聽你的,就用瓜蒂散!”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