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9章 上大學就讀研究生?(3K)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方言今天去找程老,第一當然是赴約,人家邀請他第二次,他肯定是要去。

  這次不去就是不給人家面子了。

  第二,就是見一見在現場的老師和學生,看看有沒有前世認識的人,沒有認識的也無所謂,主要目的是拓寬一下人脈,以后自己上大學,大概率會遇到他們。

  除了這兩點,提供中風治療意見什么的,只能看當時的情況。

  中風的后遺癥,是隨著時間拖的越久,就越難治療。

  發病后越是及時治療,后遺癥也就越好治愈。

  黃芪蟲藤飲也不是萬能的,能恢復一些重癥患者的狀態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點方言自己心里還是相當有數的。

  他可不會亂吹一通,到時候給自己找麻煩。

  坐上公交車,方言沒有到多久時間就到了目的地。

  來到了研究所外邊,方言拿出了昨天程老給他的通行證,給門口的哨兵展示了一下后,果然哨兵直接就放行了。

  并且順道還給他指了針灸研究所的具體位置。

  看樣子是程老特意交代過的。

  方言根據剛才哨兵的指引,來到一棟白色的大樓下面。

  登上大理石臺階,方言走進一樓的大廳,看到這里穿著白大褂的人匆匆而過,方言看到一塊研究院地圖掛在大廳里。

  光是研究所就有十八個,還有中醫古籍出版社,中醫雜志社這些單位也在里面。

  另外還有幾個中醫藥管理重點研究室,中醫藥質量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估工程實驗室,以及腫瘤研究室,筋傷手法研究室,心血管病血瘀證研究室……一大串的各種各樣的研究室。

  方言還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一時間光是在這里看各種研究室的名字,就花了他不少時間。

  期間他還看到了中藥抗瘧疾研究室,這里負責人正是2015的諾獎得主屠女士。

  就在四樓上,上樓幾分鐘就能見到真人。

  方言安耐住激動,決定暫時不去打擾人家。

  最后終于看到針灸基礎理論創新與方法學研究實驗室。

  雖然感覺名字好像有點不對勁,但是這里和針灸有關系的也就這個地方了,于是方言只好根據樓層找了過去。

  在三樓找到了這個研究實驗室,方言透過門上的玻璃窗,朝著里面看了一眼,果然發現一大群人在里面。

  方言敲了敲門,一個戴著眼鏡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打開了實驗室門,看到方言的穿著后,對著他問道:

  “同志,您……找誰?”

  “你好,請問,程莘農主任在這里嗎?”方言問道。

  對方恍然大悟,然后指了指隔壁方向的針灸醫院:

  “哦,程主任這會兒已經走了,他在針灸醫院那邊去了。”

  方言有些懵逼,問道:

  “不是在討論中風后遺癥的針灸治療嗎?怎么去醫院了?”

  對方明顯是知道的,他說道:

  “哦,上午討論有結果,他們就過去了……”

  說罷他對著方言問道:

  “您是中醫院的學生?”

  方言搖搖頭:

  “不是,我是程老叫過來一起討論參謀的中醫師。”

  對方一怔,看到方言實在太年輕了,他有些不相信。

  方言倒是沒在意這個,對著對方感謝了一聲,然后就告辭直接下樓,朝著隔壁針灸醫院而去。

  這邊就要比研究大樓那邊熱鬧多了,進出的病人不少,方言直接奔著針灸科的臨床科室而去。

  然后順利的就在這找到了程老。

  這會兒他正和醫生一起,正在用針灸給病人做治療。

  病人是個六十幾歲的老同志,看起來沒有什么中風患者的面相。

  方言瞄了一眼,扎的是外關,照海,人中,濂泉,豐隆,至陰,昆侖。

  他猜測眼前這位患者應該是中風后很快得到了治療。

  不過現在就是腿腳還有些問題,但是后遺癥里算是很輕的了。

  他這種比較好治的,也能夠很快的試出針灸的效果。

  所以這個患者他們找的還挺好。

  接著方言看向一旁。

  只見房間里,在病床旁邊還站著好幾個年輕人,他們都穿著白大褂,年齡上來看,都是二十五六歲,甚至還有看起來三十幾歲的人,方言猜測這些應該就是學生。

  看到方言走了進來,這些人都注意到了他。

  方言目光在他們臉上掃過,然后對他們露出個和善的微笑。

  接著方言對著程莘農招呼了一聲:

  “程老,我來了。”

  “喲,來了啊?”程老聽到聲音,回頭瞧見方言,然后招呼了一聲。

  接著他繼續下針不停,在下完最后一針后。

  他看了一眼手表開始留針計時,這才回過頭來對著方言笑著說道:

  “不好意思,有治療方案我們就過來了,讓你來回跑了。”

  方言搖搖頭:

  “沒事也就幾步路的事情,一般人還進不去呢,我也算是去看了一眼研究院里面是什么樣子,開了眼界了。”

  說著從兜里掏出一個小本遞了回去:

  “對了,您的通行證。”

  程老笑著接過通行證,對著其他人介紹道:

  “給大家介紹下,這位就是我跟你們說的那位方言方大夫。”

  “我們這個中風針灸治療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他那個藥方上的。”

  這話一出,全場都靜了一秒。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方言,然后方言聽到有學生在嘀咕:

  “好年輕啊。”

  程老又對著方言介紹起在場其他人:

  “這些都是中醫藥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今天的治療方案就是他們想出來的。”

  方言對幾人都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那幾個學生,他努力辨認了下,然后確認沒看到自己以前聽過課的教授。

  接著,程老對著方言特別介紹了一下,站在他身邊的一起施針的老師:

  “這位是王玉川老師。”

  王玉川?!

  方言聽到這個名字后,整個人都一怔。

  看到對方手伸出來和他握手,他才反應過來。

  “王老師好!”方言趕忙招呼。

  看著眼前這位精瘦精瘦的王玉川老師,方言腦海里浮現出他的信息來。

  這位來頭不小,和朱老程老一樣,也是第一屆國醫大師之一。

  并且和朱老程老一樣,他同樣是江蘇人。

  另外,要論師承這塊的關系,他和朱老還算是同門。

  朱老的師父章次公,和王玉川的師父陸淵雷是師兄弟,兩人都是章太炎的門生。

  而同時王玉川的師父陸淵雷,還是醫學函授學校創辦人。

  王玉川雖然沒有朱老那么名震一方,但在中醫教育界,他絕對屬于是金字塔尖的那幾個人。

  他在1957年被衛生部調到京城,擔任首都中醫藥學院的教學工作。

  現在已經有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了。

  并且還主持負責主編全國中醫院校教材第一、二版。

  后來在1978年更是直接升任學校副院長。

  方言上學看過的不少書都有他參與編撰。

  比如《內經講義》《中醫學基礎》《中醫基礎理論》《運氣探秘》《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養生學》……

  沒想到以前教授沒見到,見到教授的教授了。

  “方大夫年輕有為啊,這幾天我都聽程主任提過你好幾次了,據說朱兄把他的醫案筆記也送給你了,前途不可限量。”王玉川握著方言的手沒松開,表現出一副非常欣賞的模樣。

  方言趕忙說道:

  “朱老的醫案筆記只是借給我閱讀,后面我還要還給他徒弟的。”

  王玉川笑呵呵的說道:

  “我看的出來,這已經是他徒弟待遇了,看來以后京城也要出一位小五毒醫生了。”

  方言聽聞,連說不敢,醫案筆記也就只是朱老治療手段的冰山一角,自己還得努力學習才行。

  對于方言的謙虛,王玉川很滿意的點點頭。

  然后他就轉過頭,對著幾個徒弟指著方言說道:

  “看看人家多謙虛,再看看你們一個個的,尾巴都快翹上天了。”

  “剛研究出的治療方案都還沒實施,效果都還不知道,就已經在想一些有的沒的了,醫學成果是那么好拿的嗎?”

  聽到這話,那幾個學生,立馬低下頭連忙認錯。

  一個個乖的像是鵪鶉似的。

  方言這才看出來,這哪里是學生啊,這明明就是帶出來開小灶的徒弟。

  很顯然他們都是王玉川特別看中的學生,要不然也不能帶到這里來。

  怪不得自己不認識呢,這些人以后十有八九都是衛生部的或者研究院的大佬,人家就壓根不會出來講課。

  他也不敢托大,趕忙對著王玉川表示,自己也在學習中,還打算考大學深造呢。

  謙虛,反正在這種時候,謙虛就完事兒了。

  一旁程老聽到方言這話,笑著對著他透露到:

  “你不是以后要考大學嗎?我跟你講,王老師他就是負責主編全國中醫院校教材的人。”

  方言雖然知道但是依舊要表現出一副很驚訝的表情。

  王玉川說道:

  “那些教材都是針對之前工農兵推薦的學生,后面恢復后教材還會改,特別是前面幾屆的學生,有大量跟著名師出來的學生,甚至還有你這種拿了醫學成果的存在,基礎的東西你們早就知道,教材不好編啊……”

  程老聽到后,他說道:

  “教材肯定是照顧大多數人,方言他們這些人,就該重新弄個更高等的教育,要不然他們在大學里就是浪費時間。”

  王玉川點點頭,他說道:

  “沒錯啊,所以學校已經在開會討論這事兒了。”

  聽到這里,方言突然腦子里閃出兩條前世的信息來。

  ‘1978年,首都中醫藥大學首開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的先河,1981年又成為首家中醫藥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他一下將線索串聯起來,突然想明白為什么高考恢復后第一年開始授課,這所學校就首開研究生教育,這就是針對他們這種人啊!

  也就是說,他們這類學生進去,只要是醫術和知識積累是夠的,直接就可以開始讀研究生,聽程老和王玉川的對話就能知道,因為這就是給他們這類人準備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