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鵜沼城一片混亂。
守軍完全沒想到護城河、柵欄和第一道城墻那么容易就被突破了,只能被迫退往最近幾處巖砦、屋敷,以此為依托繼續抵抗,順便招呼后方援軍速速趕來,看看能不能再把敵人驅趕出去。
簡而言之,哪怕被打了一個措不及防,哪怕彎津軍火力極猛,守軍的抵抗意志還是有的。
于是乎,在肆意燃燒的大火中,鵜沼山山腳一帶爆發了激烈的攻防戰。守軍熟悉地形,又有提前布設的防御設施和各類陷阱,還有巖砦、箭樓不停放箭、投石,居高臨下控制著這一帶的道路,就算彎津軍裝備更加精良,訓練更加有素,一時之間進攻也連連受阻,不停有人傷亡。
這種攻城戰和一般人認知里的攻城戰不一樣,更接近巷戰,更講求小部隊配合、穿插和近身搏殺,對彎津軍這種強調遠程火力打擊和列陣而戰的軍隊,一點也不友好。
不試不知道,一試超麻煩。
也難怪自古以來,強攻大型城池都是兵家大忌。
原野坐鎮后方,不停聽著一線傳回來的消息,徹底理解為什么曰本戰國有那么多“餓殺 三木”“渴殺鳥取”“水淹高松”之類的戰例了,在沒有重炮能一個點一個點名的情況下,這種大型山城真就是特別難啃,只能將其圍困到死或是想些歪門邪招。
非要硬啃,也有不少失敗的例子,比如“臼井城之戰”就是。
上杉家帶著關東聯軍圍攻臼井城,也是很快打破了山腳處的第一道防線,順便還把城下町給搶了,附近的鄉民給禍禍了,但山上有一處特別險要之處,兩側都是懸崖,道路特別狹窄,結果守軍早早在上面修了堡壘,只是往下扔石頭就讓關東聯軍損兵折將,灰頭土臉,最后無功而返,成為年度笑柄。
鵜沼城地形雖然不算險要,至少沒有臼井城那么險惡,但都能叫山了,地形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敵人特意挑地方修建的巖砦箭塔,位置十分刁鉆,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輕易拿下,彎津軍破突后就陷入山腳混戰和被阻擋在山道上。
彎津不需要鵜沼城,演習性質的進攻拿不下也沒關系,但將來到了伊勢半島上,敵人的大城不少,到時要是無法快速拿下這種戰略要地,變成了以“年”為單位的圍困消耗戰,情況就對彎津很不利了。
至少會讓變數增多,讓周圍大名插手戰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也許要把臼炮搞出來?松木材質,能把火藥包崩上天的那種簡約版臼炮就行?
原野一邊自己思考能不能再偷偷開點掛,一邊和剩下的參謀軍官們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更好的處理這種局面,但他們一時還沒討論出太好的結果,一線軍官倒是發揮主觀能動性了,將“車堡”硬是往山上推,并聚集起大量小型投石機,開始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哪里有反擊就燒哪里。
這時代最便宜的建筑材料是木頭,本州島也處在地震高發地段,木制建筑物更是主流,火攻戰術倒是依舊奏效,憑借著不占領只驅逐的方針,倒是開始慢慢把守軍逼退了,但彎津軍同樣快不起來,趕跑了某地的守軍,自己也一時上不去。
激戰了一個多時辰后,彎津軍燒掉了好大一筆錢,卻只鞏固住了突破口一帶以及搗毀了敵人三處砦壘和幾處箭塔,勉強往山上推進了幾十米。
這效率不太行啊,而且傷亡極難控制,僅這一個時辰,一線也沒有發起決死沖鋒,傷亡指示就已經超了。
彎津軍的參謀軍官們來來去去,不停從前線收集信息,討論的也越發激烈,準備回去修改訓練大綱,相關武器也要配置修改一些。
總體而言,他們對這次演習的結果都不是很滿意,認為以后想打這種攻城戰,部隊要拆得更散一些,更靈活一些,甚至該更積極主動一些,更有冒險精神一些,畢竟從匯總回來的防御圖來看,敵人也沒本事隔絕所有能上山的 地方,有些地方完全可以強行攀登,還是有漏洞可鉆的。
彌九郎一直沒走,遠遠看彎津軍的軍官們在互相吵吵,原野旁聽討論表情也一直淡淡的,又隱約聽到一點內容,人都要裂開了。
這速度還不滿意嗎?
難道要一夜覆滅這么大一座山城才滿意?
這年頭,打這種大仗,都是要以“年”為單位的,花一兩年也不稀奇,像是正在被圍困的犬山城,是織田家不想一夜打下來嗎?是不敢打,打了不能保證必勝,所以才要一直等它弱到沒有反抗能力才動手啊!
織田家那邊都折騰了大半年了還沒動手,你們這邊一個多時辰已經開始攻上山了,還是在敵人兵強馬壯,拼死防御的情況下硬打上去的,你們為什么還要吵來吵去?
這有什么好吵的?我要是有這樣的郎黨足輕……
彌九郎臉色變幻不定,有一肚子槽想吐的同時,也開始有點懷疑原野在忽悠他了,很可能原野就是想強行拿下鵜沼城,以奪取首功。
不是沒可能的,要是能快速拿下鵜沼城,把“東美濃之虎”的腦袋砍下來,絕對能極大震懾木曾川、長良川交匯地的大小豪族,到時根本不用再派人上門勸說,那些豪族自己就會帶著漂亮女兒上門,哭著喊著要歸降,要人給人,要糧給糧,主動加入圍攻齋藤家的行列。
織田信長也會更重視彎津這個盟友,哪怕原野想在這地方要一塊知行領地,有這種大功在手,織田信長就算不想給八成也要捏著鼻子劃出來一塊。
彌九郎越想越心寒,幾乎肯定原野就是要搶功勞了,不然他不可能花這么大本錢,但想阻止又阻止不了,正灰心喪氣之時,忽然發現彎津軍慢下來了,前線尖銳的竹哨聲開始接二連三響起,火油彈開始停止發射,鐵炮聲、喊殺聲也完全消失。
這一切就像發起攻擊時那么突然,彎津軍停火也很迅速,說不打就不打了,一聲令下就和敵人脫離接觸。
這說明彎津軍一直掌握著戰場主動權,還令行禁止,所有單位都一直在控制當中,還沒有人熱血上頭,打算自行其事。
彌九郎很聰明,不然也不能輪到他被織田信長扶持,看著突然由動轉靜卻又十分自然和諧的前線,連咽了幾口唾沫,但正事要緊,眼看衛兵不再阻止他往原野那邊靠,趕緊湊過去,比之前又多了幾分恭敬地問道:“殿下,這是……”
今晚太奇幻了,他實在理解不了發生了什么事。
原野沖他笑得依舊溫和:“我覺得差不多了,大澤正秀大人應該愿意和你好好談談了,彌九郎大人你覺得呢?”
他想要了解的東西都了解完了,已經知道防守方是怎么守衛這種山城了,那自然也就不必再打下去。
彌九郎一臉茫然,還是不理解原野為什么要打這一仗,為什么白白扔下這么多錢———時間不長,花費不小的,扔出去的油料,鐵炮用的火藥,損毀的車輛,受傷的人馬,怎么也要兩三千貫了,一般豪族打這么一仗也就可以直接宣布破產。
但不理解歸不理解,他還是本能致謝道:“多謝殿下,想來大澤大人肯定能認清形勢了。”
“加油吧!”原野居高臨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功勞都送到你手邊了,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我等你成為一城一國之主的那天。”
“是,殿下。”彌九郎只能再次低頭應了一聲,心又重新火熱起來。
一城一國之主啊,原野就是他的目標,他將來只要能成為原野這樣的人,他死也可以閉上眼了。
如同原野所說,彌九郎等人第二次去找大澤正秀交流就順利多了,至少可以直接上山,不會再被攔在第一道城墻之外。
策反工作也很順利,彌九郎等人已經通過坪內勝太郎那個小舅子,弄清大澤正秀為什么 這么頭鐵了。大澤正秀最近幾年,一直在這里和織田信長作對,只要織田信長攻擊犬山城,他就去攻擊織田信長的領地或側翼,長期摩擦之下,他殺了不少織田家的武士,其中就包括織田信長的堂弟、堂侄和親戚。
現在犬山城要完了,齋藤家在內訌,看起來也要完蛋的樣子,他不是不想投,是怕投了后織田家會報仇,織田信長會要他的命。
哪怕現在彎津軍攻勢好猛,只要愿意傷筋動骨扔下幾百條人命,還真能把鵜沼城啃下來,他還是有些猶豫,生怕一投降就是自尋死路,到時織田、齋藤兩家都要他死,他連反抗的本錢也沒了。
知道原因就好辦了,彌九郎也沒猶豫,直接脫了上衣,取了脅差就坐到大澤正秀的庭院之中,然后讓前野長康快馬去找織田信長,說他已經答應大澤正秀的條件了,請求織田信長親筆寫一封赦免文書,并承諾將來會一直保有大澤家的知行和家名。
如果織田信長不肯,他的任務也就算失敗了,到時他也沒什么辦法,只能在鵜沼城里自盡謝罪。
他還是有底氣的,覺得織田信長肯定會答應,而織田信長也確實答應了,能輕松拿下鵜沼城,死幾個堂弟堂侄根本不算什么事,反正織田家不是一般的能生,不缺這點人。
他笑罵了彌九郎幾聲就揮毫寫了赦免文書,甚至用人不疑,讓大澤正秀繼續鎮守鵜 沼城,連地方都不用挪。
雙方協議達成,大澤正秀對織田信長的氣量“敬佩不已”,一連說了許多好話,也不知道是不是演的,反正隔空馬屁沒少拍,然后就和伊木清兵衛一起去小牧山城拜見織田信長去了,以示兩家徹底降服。
打著打著,敵人變盟友了,原野也就率軍原路返回松倉城,還順路把彎津軍建的三座懸臂橋給回收了。
大部分都是預制件,回收了下次再接著用,就是彌九郎有些失望,畢竟他還有一份建橋任務,省錢省力的打算是沒戲了,但他也沒膽量問原野索要,最后還是把“川并眾”的船給串成了浮橋。
接下來就又沒原野什么事了,他這里現在連前線都算不上,頂多也就是幫彌九郎看著剛剛降服的伊木山城、鵜沼城別鬧妖蛾子,偶爾威脅一下附近小豪族別炸刺,而織田信長那邊也終于沒了耐心,也確定犬山城沒多少抵抗能力了,直接對犬山城發起了猛攻。
甚至他本人都親自上陣了,帶著2000多旗本親自沖鋒,此外還有柴田勝家率領的3000多尾張豪族郎黨,佐久間信盛率領的1500余人以及丹羽長秀率領的2000多人也從南邊多處地段發起沖擊。
犬山城的守軍一直在私自逃走或偷偷投降,齋藤龍興自身難保,也沒給多少援軍,織田信清此時能控制的力量就是算上美濃人也不足一千了,眼見大勢已去,也沒在山頂家宅進行最后的頑抗,更沒玩一把舉火自焚顯示一下壯烈,直接就從東面逃了。
織田信長沒追殺他,由著他逃進了山里,又從美濃群山轉去了甲斐,成了武田家的家臣。
他的家眷織田信長也沒把他們怎么樣,愿意留下的,織田信長還在津田鄉給他們指定了一塊土地,以后前罪不論,老實種田,有功再說,而不愿意留下的,織田信長讓他們自己帶上財物追織田信清去了,愛怎么著怎么著。
至此,犬山城一系算是完了,齋藤龍興成為真正的光棍一條,一個盟友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