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七章 車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戰國生存指南

  彎津軍工兵表現太過出色,讓蜂須賀正勝這智勇雙全的人物起了極大興趣,一路都在謹慎地觀察彎津軍。

  彎津軍的士兵在他看起來,隱隱都比一般大名豪族養著的郎黨壯一圈、高半頭,體格更是遠遠勝過那些征召來的雜兵足輕,大概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或者知多半島上的庶民就是身體天生更強壯一些?

  他說不好,猜不出原因,但只看彎津軍的平均體格,也知道這些人并不好惹,單兵作戰能力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不能小看這一點差距,就普通人搏斗來說,力量大一點就足夠制勝了,更何況戰場上擠在一起交戰,沒那么多周旋騰挪的余地,大多數時候就是力大能活,力小必死。

  彎津軍的武器裝備也極好,一水黑漆防潮厚札片胴丸、寬檐桃型鐵兜和薄鐵護頰,雖沒像當世具足那樣從頭包到腳,人人形似鐵疙瘩,但所有要害都滿足防護要求了,同時也不失靈活性,戰場機動能力也能保證。

  僅從胴丸來看,原野是大財主沒錯,把這么一位士兵配備齊全,少說也要花五六十貫,這還不算軍服、鞋襪綁腿、長槍鐵炮、水壺飯盒雨披之類。

要是算上,一名士兵平均怎么也要一兩百  貫,一般低級武士也就這么一身了,頂多再多些弓箭、破甲鈍器,不會強多少。

  蜂須賀正勝看了一會兒,感覺彎津軍的裝備也無可挑剔,絕對是砸了大價錢的,而精氣神……

  彎津軍士氣相當高昂,奔赴戰場毫無畏懼,紀律性更是無可挑剔。行軍就是行軍,隊列整齊,所有士兵都目視前方,沒有交頭接耳,沒有東張西望,扛在肩上的長槍都顯得整齊劃一,隨著行進如波浪般上下起伏,仿佛這些士兵現在腦子里只在想一件事,就是前進前進再前進,別的心思什么也沒有。

  蜂須賀正勝忍不住轉頭瞧了瞧他的手下,隊列不齊,厚薄不均,哪怕沒人大聲喧嘩但也有不少人在低聲交談,有種羊群吃完草回家的感覺。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以前他還沒覺得有什么問題,但現在再看看……真的是不一樣,哪怕他這邊五百多人里面有不少積年老賊,不少人手上都有人命,絕對敢打敢殺,但還是感覺輸了一頭。

  原來,這就是強軍的感覺嗎?

  蜂須賀正勝越看越覺得自己以前白活了,有種井底之蛙突然被大鳥叼出井口,睜眼看世界的感覺。

  這種感覺甚至讓他有些灰心喪氣,想建功立業的心思都有些淡了。

  如果并川地區之外都是這種水準的軍隊,那他還真不如繼續窩在蜂須賀鄉,做做水運生意,不然出來也是白白送死。

  不過他很快又搖了搖頭,暫時把這種想法丟掉了,至少美濃那邊不一樣,那邊的軍隊和他的“川并眾”差不了太多,頂多就是甲比他們多、比他們好,但也沒到了不能打的地步。

  彎津軍應該是比較特別的。

  他越發對彎津軍好奇起來,再次去細看時,發現這時他身邊已經換成了大批鐵炮手,而這些鐵炮手護具更簡化一些,胴丸只剩了胸甲,但作工同樣精良。行進時隊列也同樣整齊,只是這些鐵炮手隊與隊之間,還攜帶有大量馬匹車輛。

  馬都是好馬,以強健又年輕的挽馬為主,除了毛色有差異,牙口看起來竟然都差不多,很符合他對彎津剛剛建立起來的刻板印象———什么都整齊劃一,人人都一模一樣,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特意要求后又長久訓練,硬生生弄出了一種詭異感。

  而這些挽馬拖著的車輛也很特別,輻車形制,超級笨重,車輪、車壁極厚之余,車廂上還加裝有大量可以豎起的包鐵開孔擋板。

  同時,有些車還非常長,里面拉著東西,只是用桐蠟油布蓋著,不掀開看不出是什么。

作為運輸車輛來說,這車笨重過頭了,多了太多沒用的東西,但不是運輸車輛,彎津軍  為什么要帶著它們?

  用來沖陣嗎?

  曰本自古以來比較封閉,山地河川占比又超過80,平原極少也極零碎,戰爭史上幾乎沒有出現過戰車縱橫的場面,蜂須賀正勝仔細看了好一陣子,也沒看出這種“彎津戰車”到底是干什么的,只能推測是種戰車。

  原野也帶著阿清和一些軍官在觀察這些“車堡”。

  這玩意是新產品,屬于彎津海軍反哺彎津陸軍的成果。或者也可以說,這是彎津陸軍在“賣貨遠征”中出的鐵炮手換來的分紅。

  體現形式主要是挽馬。

  知多半島不產馬,尾張也缺乏馬場,全靠馬販子往這里運,所以彎津就連生產用的畜力都很緊張,根本無法大規模給彎津軍配置馬匹,導致彎津軍真就是純純的步兵大隊,有時就連原野都要把馬臨時借給傳令兵替換,更不要提專門用馬去拉車了。

  甚至,他以前還想讓木下藤吉郎到知多半島給他養馬呢,就是因為太缺馬匹了,而知多半島這地方也確實不適合大規模養馬,自然環境就這樣,他也改不了,到現在建的那個小馬場也沒產量,基本已經要宣布失敗,轉為養牛了。

但這問題在“賣貨遠征”后已經得以解決,北條家是窮鬼,很愿意從武田家倒騰馬  匹來換彎津出產的火藥鐵炮、花布瓷品,這能極大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有時多少還能賺一點。

  里見家正和北條家掐架,也不甘落后,盟友更是比北條家還多,發現彎津商人對馬收購價格相對較高后,也積極從東北地區、北陸地區引進馬匹,然后集中到東京灣一帶賣給彎津人。

  當然,戰馬不怎么賣,除了原野要求的那一批外,一般不會把戰馬賣給彎津商人。

  北條家、里見家乃至武田家,對戰馬這種戰略物資都看得相對較緊,要價也依舊高昂,稀有的名駒更是會喊出天價,只有篩選下來的挽馬、馱馬以及順帶繁育的驢騾,他們才不怎么在乎,肯拿來賣錢換貨。

  不過,這對彎津來說也夠用了,在生產端戰馬是純花錢的廢物,反倒是挽馬、馱馬、騾馬和兔馬才有價值。

  有了馬匹來源,又正值彎津海貿熱潮,往回運這種熱銷貨的人很多,彎津市場也沒猶豫,立刻發動哈耶克大手,一般馬匹的價格沒用一個月就來了個腰斬再腰斬,彎津軍也終于可以低價大肆采購一番,原野也不用再偷偷看看軍費清單就捂著胸口喘不動氣了。

  然后,在弄到上千匹強壯的挽馬后,知多半島又不缺木材和木匠,原野就和總工岡部以言一起憋了一陣子,就研發出了“車堡”。

  原型來自1419年的納米克爾戰役和1420年的蘇多米爾戰役,胡斯軍使用“車堡戰術”,先以四百余人擊敗保王黨兩千多騎兵的沖擊,又硬擋住了醫院騎士團一千多騎士的沖擊,一時震動天下。

  當然,能贏還和陣地位置有很大關系,當時揚·杰士卡利用了池塘、濕地和沼澤做為側翼防護,讓騎士們只能正面硬頂著弩箭沖擊,但原野仔細回憶揣摩了一陣子,認為一百多年前的“車堡戰術”,彎津軍應該也能用,還很適合彎津軍。

  身為工科狗,他一向想到就去做,真把“車堡戰術”改良一番,就栽到彎津軍頭上了。

  改良的也不算多,就是以改裝的大型車輛為掩體,抵御敵方箭矢、鉛彈的攻擊,趁勢以車內搭載的火槍手、小型火炮展開反擊,同時車陣之前布置長槍手、連枷手、擲彈手防止敵人強行翻躍突破,未來甚至準備在車陣內藏一小支騎兵,以在關鍵時刻發起反擊,沖垮敵人。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平地守城戰術,是他在原始火繩槍無法展開“排隊槍斃”作業時,想出來的一種應對騎兵、大股步兵沖擊的笨辦法。

火繩槍是沒法排緊密戰列線的,火繩槍彈丸發射后火繩、火星會亂崩,火繩槍兵身上通常又會攜帶大量火藥,要是肩并肩,一槍開  完,有不小的概率就把身邊的戰友給點了炸了,會引發極大的混亂,更會嚴重損害士氣。

  所以,火繩槍無法完全阻擊敵人靠近,火繩槍兵依舊需要長槍兵、劍盾兵等肉搏兵種保護,而只要發生肉搏戰,就算甲好訓練好,混亂中也依舊無法規避傷亡。

  但原野是不想死太多人的,他這邊軍紀嚴酷、軍紀嚴格都是建立在高福利高撫恤基礎之上的,而且他現在只有一郡之地,農業、工商業生產又占掉絕大多數人口,不然他沒那么多錢拿來燒,所以他很缺兵源,到現在摳摳索索也就武裝起不到三千的陸軍,根本承擔不起太大傷亡。

  因此,他才開發出了“車堡”,準備以后一段時間就玩“烏龜戰術”了,有人要和他打,他就擺開車陣和敵人對射,以做到高交換比,至少絕不會虧,而要是敵人不搭理他,他也無所謂,反正他老窩在知多半島上,又不受威脅,他就在敵人的地盤上慢慢挪,一點一點把敵人的根基都蠶食完,或是去威脅敵人的根本要害,逼敵人拿頭來磕他的“車堡”。

  反正他就準備這么干了,損失一些機動性就損失一些吧,畢竟這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戰術,又想穩又想快哪有那么容易,戰爭中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練成六邊形戰士!

只是“車堡”也是剛剛才開始列裝,他也拿不準這東西在曰本這種多河多山地型中好不  好用,這次跑來幫彌九郎打醬油,也是想順便看看行軍效果,算是一種低烈度的實戰演習。

  目前看起來…

  他有訓練有素的工兵部隊,車輛過河什么的不是問題。跟隨部隊大規模行動,速度、損毀率和修復速度也符合以前的測試數據,大體是能用的。

  至少當步兵伴隨運輸車輛該沒問題,這車順便也能拉不少糧草帳篷,能提高步兵大隊的野外自持力,還能帶著小型火炮快速移動,充當小型火炮運輸車、彈藥車也很不錯。

  不過還要再看看,看看和軍隊的相性如何,會不會壞幾輛就引發編隊混亂什么的,彎津軍也要適應一下帶著“堡車”長途行軍,應對車輛故障之類突發情況,也需要軍官士官們積累經驗。

  原野對蜂須賀正勝的謹慎觀察根本不在意,他現在歷史人物見得太多,已經祛魅了,大部分都懶得搭理,一路上都在和手下軍官討論和“車堡”相關的話題,只是這次怕也只能拿出來看看行軍效果了,真用它來打仗,怕是沒機會。

  這東西真正的用武之地,還是要在伊勢半島。

  等性能、操作規程之類徹底沒問題了,作戰時機也成熟了,他就要帶著幾百輛“車堡”去伊勢半島慢慢挪,挪到哪占到哪,抵定彎津主要國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