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其實已經很給淺井長政面子了,早早就把兩名盟友請來等著,就是為了表達結盟的誠意。結果淺井長政卻一點面子也不給他,早早說好的事說變就變了,根本沒拿他當個人看。
原野也沒想到半路上會出這種妖蛾子,單純從歷史角度看,織田、淺井兩家初期合作還是挺愉快的,在織田信長攻略美濃期間,淺井長政確實死死拖住了六角家,讓織田家吞并美濃不是一般的順利,沒想到兩家初期連達成盟約都磕磕絆絆。
這也不太合理,織田信長需要淺井長政幫忙,淺井長政同樣需要織田信長的支持,而且從實力角度來說,織田家也是要遠遠超過淺井家的,該淺井家求著織田家才對淺井長政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就動員一萬多人出戰,而織田信長現在輕輕松松就能出動這數目的軍隊。
再叫上松平元康和原野,三打一的話,分分鐘就能把淺井家干死了。
原野有點不理解淺井長政在想什么,向阿清問道:“淺井家向織田家提了什么新要求,這查清楚了嗎?”
這事兒不難查,織田信長當時發了很大脾氣,把案幾都踢飛了,在場的人很多,阿清直接掏出小本本,輕聲道:“已經查清了,淺井家要求織田家在同盟期間,不得向朝倉家進軍。
若有特殊情況需要攻擊朝倉家,需事先向淺井家通報并取得許可。”
“朝倉家?”
原野愣了愣,沒想到這里面還有越前國朝倉家的事兒,一時摸著下巴沉吟起來。
朝倉家和織田家算是一根同源,以前都在斯波家手下打工,其后“應仁之亂”爆發,東西軍大戰,朝倉家借勢投敵,霸占了斯波家的老巢越前國。
斯波家又逃到尾張,引起織田家分裂成上四郡和下四郡,又亂打了幾十年。
時至今日,斯波家已經在織田家內戰中快被殺干凈了,但名義上,織田家還是擁護斯波家的,承認斯波家是名義上的守護,那和斯波家的叛徒朝倉家,自然是隱形敵對關系。
事實上也是,朝倉家一直是支持齋藤家的,“尾張之虎”時代,織田信秀和齋藤道三交戰,朝倉家就經常去美濃幫忙。
原野在自己琢磨,阿清還以為是在問她,頭也不抬地繼續照本宣科:“是的,據說淺井家自統治北近江以來,三代和朝倉家交好,在對抗六角家時得到過朝倉家多次救援,雙方重臣經常聯姻,所以聽說淺井家有許多親族重臣都反對和織田家結盟,這段時間鬧得很厲害。”
頓了頓,她合上小本本又補充道,“這些也是從織田信長家宅中傳出來的消息,有織田家的武士已經公開宣稱,要給淺井家點顏色看 看。”
“原來是這樣……”原野緩緩點頭,大概弄清是怎么回事了,淺井長政和他們不一樣。
織田信長一直在搞“兵農分離”,恨不能把二級領主全干掉好大權獨攬,雖一直沒取得太大成效,但他一直很注意培養自己的直屬力量,足夠鎮壓尾張全體,手下像是柴田、林氏、丹羽之類大豪族連個屁也不敢放太大聲,前田、佐佐之類小豪族更是一聲也不敢吭,有屁也要夾回去。
原野更不用提了,他把知多半島上的武士全趕走了,寺廟、神社只要略有點不正經的全給拆了,是真正的“一言堂”,手下連個二級領主都沒有,過得最自在。
松平元康在這方面稍差一些,手下二級領主很多,有些也喜歡自行其事,但因為有個更混蛋的今川家在,再加上他本人很有手段、頗有人格魅力,目前三河豪族倒是都聽他的,幾乎沒有陽奉陰違的情況發生。
然而,淺井長政那邊看起來就不是這樣了,他好像根本壓不住北近江的豪族。
這也算正常吧,畢竟淺井長政之所以能上位,就是因為北近江的豪族們追放了他老爹,那既然都能把家督給追放了,淺井家的直屬力量估計很差,甚至沒有,而淺井長政也才十七八歲,還是個小年輕,在這種情況下,按不住手下的豪族,并不算奇怪。
織田信長在十七八歲時,也被尾張的豪族搞得焦頭爛額,這是原野親眼見過的,想來北近江也不會比尾張好多少。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淺井長政大概是北近江豪族們共同推出來的傀儡,這位“近江之鷹”其實名不副實,很多事上說了根本不算。
如果沒有六角家給的巨大壓力,北近江豪族們必須團結起來,說不定北近江的霸主寶座,根本輪不到淺井長政來坐,那里早就打成一鍋粥了,直到決出一位真正的強者。
那目前看起來,淺井長政倒是很希望和織田家結盟,那有助于他維持在北近江的統治地位,但他手下一部分豪族卻未必喜歡,估計是不希望家督的力量過于增強,這才出現這種像開玩笑一樣臨時加碼的奇異情況。
淺井家不足為懼,這種內部都沒統合起來的勢力,談不上韌性,隨手可破!
原野想明白淺井家的內情,都忍不住小瞧他們三分,轉眼就把這事拋到腦后。
隨便吧,淺井家沒什么前途,和他無關,更對他無用,由著織田信長自己去擺平好了,而且按照歷史上來說,織田信長是忍下了這口氣的,那就讓他去忍好了。
織田信長雖然是個“傾奇者”,審美古怪,獨立獨行,但作為一名戰國大名來說,他還是很合格的,有時真的很能忍。
從小看他長大的筆頭家老謀反,他能忍住不殺,還能繼續給對方一個空頭家老的位子養著;
有豪族協助謀反,像是柴田勝家之類,他能大度原諒,沒抄家滅族不說,反而給以高位;
兄長親弟謀反,他也能不在乎,就是先后兩次謀反的親弟,也只圈禁了事當然,親弟弟還是死了,都說是他派人暗殺的,但證明不了,不能排除是真突發疾病或是抑郁死掉的;
厭惡他、想剝奪他繼承權的老媽,他也只是關起來了事,沒怎么虐待,甚至就是原野搶先占了知多郡,他也沒不管不顧沖過大高川,非要把原野這不聽話的刺頭收拾了,反而為了穩定局勢,保證火藥軍械供應不停,嫁了個妹妹給他。
織田信長其實一直是個目標明確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他有時真的可以忍人所不能忍,而現在為了牽制六角家,別讓六角家在他攻略美濃期間搗蛋,他又忍了一一這不是歷史書上那個看到鳥不叫就要把鳥殺了的織田信長,只憑一路殺殺殺,隨心隨性,他活不到現在。
織田信長在家宅關起門來發了一夜脾氣后,不出原野意料的同意了淺井家的新條件,甚至在淺井家又要求將會盟地點放在松葉城城邊的荒野中,他都同意了。
要是來小牧山城會盟,那盟主自然就是織田信長,但淺井家偏不過來,就要叫織田信長 過去,在某種意義上,這是要求平等待遇,告訴織田信長別想以后以自己為主。
或者,也有可能是淺井家里的某些人想存心攪黃了這次會盟,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織田信長的底線,希望織田信長忍無可忍,將淺井家驅逐出境。
從歷史角度看,這是一種近乎作死的行為,但淺井家就是干出來了,期間淺井長政看起來也毫無主見,左右搖擺,一會兒派近侍家臣來道歉示好,一會兒又有使者來催促織田家趕緊去松葉城,像個神經病一樣。
甚至小牧山城一帶都出現了流言,聲稱淺井長政已經下了決心,要在這次會盟期間暗殺織田信長,以討好更重要的盟友朝倉家。
這些織田信長都像沒看到沒聽到一樣,哪怕好心情全被破壞了,但還是黑著一張臉,帶著原野、松平元康主動過去,非要把這次結盟辦成了。
不得不說,織田信長是個信念相當堅定的人,要去做一件事,他就一定會出全力,丟臉都不在乎,就像在歷史上他為了弄到足夠量的火藥,能捏著鼻子拜本愿寺旗下的豪商當老師一樣。
原野倒無所謂,想要美濃的是織田信長,他只是被誓言約束才不得不來捧個場,由著織田信長瞎折騰,而松平元康依舊老實本份,織田信長說什么就是什么,不覺得自己上趕著跑去結盟有什么丟人的。
他們三家都有能力單獨把淺井家按在地上打,但卻要主動去捧淺井家的臭腳,只能說世事真奇妙,這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什么離譜的事都有。
不過,原野很確定一點,織田信長把淺井家給記恨上了,八成后來對淺井家一點情面也不講,非要把淺井長政這妹夫兼女婿宰了,把淺井家趕盡殺絕,根源就在這里淺井家也是可以,一波就把織田信長的忍耐值消耗完了,不然依織田信長的性格,就算出了“袋中豆”事件,淺井長政也未必會死。
原野現在對淺井長政已經興趣了了,覺得根本不是一個好的合作對象,就一路跟著看熱鬧,而熱鬧還真不斷,在會盟期間淺井家又鬧出了妖蛾子,表示兩家聯姻可以,但不能是市公主。
理由是市公主名聲不好,她的親生父親織田信光是違背了“神前盟誓”的神厭者,子孫后代都要不得好死,淺井家很多家臣都反對淺井長政娶這么一位女子,生怕淺井家也因此遭了災,也不管市公主是織田信長的堂妹兼首席養女市公主對織田信長比較特別,在織田信長最困難的那段時間,織田信光這位叔父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要是沒有織田信光,說不定織田信長早就噶了。
現在市公主遭到這種侮辱,織田信長都要被氣瘋了,他愿意把市公主嫁過去,純粹是為了展現誠意,以便能在近畿一帶獲取一位可靠的盟友,能保證美濃攻略可以順利進行,這才 下了這么大本錢,結果一片誠意全喂了狗。
只是他他現在騎虎難下,無論繼續忍下去變王八還是直接翻臉,都對他很不利,一時又在私下里對著淺井家狂罵不止,好在淺井長政也知道市公主在織田家的特殊地位,為了保證淺井家不被下面的豪族真正架空,能獲得織田信長這個強援,倒是難得強硬起來,強行壓下了反對聲音,表示非市公主不娶。
單商量婚約,兩家就扯皮了近三天,期間又出了不少小小鬧劇才勉強確定下來市公主年齡還小,暫時訂婚,過幾年再考慮完婚的事,期間淺井長政回去離婚,把現任老婆送去當尼姑。
兒子倒可以留下,算市公主的養子。
這都是一些什么亂七八糟的事啊,原野又開眼界了,就算在這時代待了快十年了,有些事他看起來仍然很魔幻。
而兩家婚約既成,結盟已成定局,后面的事倒是順利了不少。織田信長和淺井長政互相當著自家守護神發誓,從此守望相助,勠力同心。
具體來說,就是淺井家在近江拼盡全力纏住六角家,同時說服朝倉家停止援助齋藤家,而織田信長嫁出最疼愛的首席養女,保證收拾完齋藤家后,就幫淺井家修理六角家。
這算是雙方各取所需吧!
等盟約一成,淺井家就鬧哄哄原路滾蛋,
而織田信長也終于騰出手來,可以開始執行岳父齋藤道三的遺愿,準備去拿回美濃。
第一件事,就是把尾張二五仔犬山城城主織田信清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