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戶灣停留了一天多,原野才戀戀不舍的率領船隊返回下田港。
回去修船,“知多號”一場海戰下來,多少還是有些戰損的,至少船槳、槳座損失了很多。其他伴隨戰船也有十余條船體受損,需要進塢更換船板、船舵才能繼續遠航。
得勝而歸,彎津水軍氣勢高昂,彎津商人也興高采烈,原本的空船又裝滿了貨物,主要是村正家給的“戰敗賠款”——村正家當著水賊,自己也做生意,原野現在堵著港口要補償款,村正家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就用貨物抵數了。
這里面有很多是贓物,也有不少是村正家自己販賣的武藏國、相模國土特產,不過現在都是戰利品了,原野將其中一部分當成參戰獎勵直接發放,另一部分公開拍賣給了彎津商人,算是回籠了一波造船成本。
當然,賠款數額不小,村正家既然打輸了,那自然該承擔這一仗所有成本,只給這點貨肯定不夠,未來五年內,村正家每年還要付原野一萬一千五百貫,算是讓他們記得教訓,以后別那么霸道,誰都敢惹。
說真的,這一仗純粹是村正家自找的,他們要不是一開始那么橫,直接就讓原野滾,原本雙方是可以談談的。
彎津船隊浩浩蕩蕩,又花了一天一夜時間,越過三浦半島,回到了伊豆半島,然后彎津水軍找了個小島臨時避風停泊,輪流進港維修、補充物資。
彎津商人們則借此良機,拉著“戰利品”以及從北條家收購的貨物,結伴返回彎津,重新補貨。
彎津打贏了,一仗把里見家的水軍力量干掉了六七成,北條家自然越發熱情了,不少家族重臣緊急趕到了下田港,甚至還邀請原野前往小田原城。
言下之意,北條家希望能和彎津關系更進一步,成為正經的盟友。
原野對此沒興趣,明言他無心插手關東紛爭,北條家和里見家的戰爭他們自己解決,不過賊不走空,他倒是借機和北條家的高級武士做了幾筆大生意,包括火器火藥交換戰馬、以銅錢交換黃金、進一步傾銷彎津奢侈品等等。
嗯,伊豆半島上是有金礦的,北條家已經開采了三四代人了,手里攢下了大量黃金,而且北條家和武田家目前是盟友,武田家更是產金大戶,北條家能很輕松弄到“武田金”,所以這一帶黃金價格相對較低,原野運回去既能當成儲備金完善他的“彎津紙鈔”,又能倒賣賺錢,算是一舉兩得。
當然,也就是彎津水軍打贏里見水軍了,算是這一片海域的新興勢力,不然黃金這種肯定會賺錢的貨物,北條家也不可能選擇和他交 對此,原野也讓了利,會以低于市場價格,在兩年給北條家供應一大批物資,以便支持北條家在陸地上對里見家發起打擊——先讓讓利,等北條家的手工業者們被傾銷沖垮了,他再漲價不遲。
他也不上岸,就在離下田港不遠的小島上不停和北條家交流溝通,這一待就差不多一個月,然后再匯合從彎津趕回來的商船比之前數量更多了,彎津人都跟著原野走,他都下海了,現在彎津下海是最熱門的項目,所有人都在變著法兒的造船、借船、租船,都要下海參加海貿。
畢竟這玩意是真賺錢啊,還是廠家直銷,只憑價格戰就完全沒有對手,生意做起來實在簡單,可比在彎津和“國營工坊”互卷強一百倍。
也多虧了原野愿意帶他們出來,不然他們早晚要被原野卷死。
等匯合了這些重新補貨回來的船商,以及新加入進來的商船,原野就再次下令啟航,浩浩蕩蕩抵達了三浦半島。
這里當前也受北條家控制,在這里稍停是幫北條家送一批貨,算是彎津額外提供的服務,畢竟出來賣,客戶至上是基本職業道德,而在這里稍停了一天,彎津船隊又重臨江戶灣。
這次來,里見家的態度就友好多了,按約 定開放了港口,免除了關船錢等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順便還和彎津達成了一筆大規模的“政府采購”他們訂購了大量的鐵炮和火藥,還想買火炮和火箭彈,看樣子百首城體驗了一波火器威力,讓他們心生向往,要比歷史上提前十多年編組鐵炮部隊。
原野也不在意,原始火繩槍、佛朗機炮又不是什么保密科技,賣了沒什么關系。
火箭彈以里見家的工藝水平,僅藥柱就不可能澆鑄得出來,根本無法仿制,賣了也無所謂,甚至因為這是“高科技獨門武器”,要賣高價,一枚千貫,且只接受黃金和白銀付賬。
嗯,房總半島上有銀礦,里見家也開采了好幾代人了,他們手里有大量的白銀,銀價相對其他地區要低不少,而白銀也是硬通貨,一樣可以拿回去當紙鈔儲備金,順便也極好倒賣一一南蠻人快來了,他們喜歡白銀,同時大明的走私商人也喜歡白銀。
里見家現在壓力很大,北條家加入“三國同盟”后,有今川家和武田家支持,一直在關東擴張,所以在壓力之下,里見家比北條家大方,一番討價還價后,還真愿意以銀計價購買超貴的火箭彈,準備拿去炸北條家,甚至也想和彎津結盟,或者掏錢雇傭彎津軍替他們打仗。
原野再次重申了無意介入關東紛爭的立場,不過給里見家派了一小隊內衛隊士官去當教頭,幫他們訓練鐵炮足輕,教他們發射火箭彈,以免里見家敗得太快,彎津損失了一個好 客戶。
如果他沒記錯,再過一兩年的第二次國府臺合戰,里見家好像大敗虧輸,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被北條家按著打。
那不太好,一家獨大不是美事,得幫里見家續續命,至少讓里見家擁有能守住當前地盤的能力。
這一下海,原野竟然無師自通了“攪屎棍”技法,而且覺得攪起來很有意思,也就是現在是在曰本中古世代,不然要是在成D,他肯定要受到廣泛歡迎。
原野帶著彎津船隊一魚兩吃,吃完了北條家再吃里條家,等這里的市場打開了,訂單都簽好了,就再次沿著海岸線往東走。
下一站是佐竹家。
佐竹家位于“海馬胸口”或是“海馬長脖子的下端”,海岸線相對平滑,就沒有凸出來的半島了。港口品質也一般般,比較大的三個港口規模也就和新彎津差不多,頂多能停個二三十條船的樣子,商貿往來不算繁華。
這里,就該算是曰本關東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接壤地了,這時代開發程度還不夠,畢竟關東在這時代的普通印象就是蠻荒之地,再往東走,情況只能更糟。
但佐竹家很有意思,是曰本戰國時代有名 的“平衡木高手”。
比如當前剛上任的新家督佐竹義重桶狹間合戰第二年繼位的他一生中進行過三十七次政治聯姻,自己娶了上杉家的女兒,把自己女兒嫁到里見家,兒子則送到蘆名家當養子,反正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全都給用上了,一個沒漏,和周圍鄰居全是親戚,關系都不錯。
等織田信長崛起后,人厭狗嫌,各地大名組織了“織田包圍網”圍剿他,佐竹家沒參加,反而積極申請朝廷官職,變相向織田信長靠攏,所以織田信長對他很有好感,從沒想到收拾他,讓他平安度過了這一劫。
等織田信長掛了,他又積極向猴子、德川家康表達善意,還是沒挨收拾。在關原之戰時,表面加入西軍,實則一動不動,比老烏龜還老烏龜,最后雖被減封到秋田,但達成了一個少有的成就:曰本戰國時代唯三沒有被改易的大名。
在亂世之中,能夠保有家名和底蘊就算是很成功了,下場比99的大名都要好。
同時佐竹家也不好武,最多也就幫著盟友打打架。
比如佐竹家是里見家的盟友,第一次國府臺合戰中,里見家能把北條家打得屁滾尿流,佐竹家就幫了大忙,但佐竹家直接發動戰爭的頻率很低,就算一度和伊達家的獨眼龍不太對付,那也是伊達家先南下來揍他們,他們只是被動反擊。
既然不好武,那佐竹家自然推行的是“文治”,中國的陽明學就是佐竹家引進曰本的,還邀請過明朝學者朱舜水來講學,同時佐竹家還在未來主持編纂了《大曰本史》,提出“尊王攘夷”這一概念,為后世曰本的倒幕運動提供了核心理論支持。
簡而言之,佐竹家放在這時代,算是溫和派了,地盤面積很大,足足有當前織田信長的四五倍那么大,但擴張欲望不強,全程打醬油,十分好說話主要是沒錢,佐竹家地盤面積大,但很窮。
對于這種攻擊性不強的大名,原野也沒橫行霸道,畢竟和氣生財嘛,一路趕到佐竹家核心領地附近的太田港,遠遠就在外海停下了,派出了使者遞出信件,要求通商。
佐竹家的作風確實也和蠻橫霸道不沾邊,正經派出了使者回訪,基本同意了原野的全部要求開放港口供彎津商船交易,出于對原野實力的尊重,減免這些商船大部分不合理的稅費,并在佐竹家沿海一帶保證彎津商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彎津商人不允許深入佐竹家的領地,活動范圍只限三個大港口的周邊區域,同時佐竹家也沒有拉攏原野、和他結盟的意思,就把他當一般大海商打發了。
原野也不介意,反正他的目的是達到了,只要彎津未來過剩的產能有地方能消化就行,客戶熱情冷淡都無所謂。
當然,佐竹家這么好說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彎津擊敗里見水軍帶來的好處,有實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尊重。
現在彎津人已經擁有自由航行在瀨戶內海以東海域的權利,任何大名想拒絕交易都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