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四章 土雞瓦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籃球之黃金時代

  中國隊順利進入了四強,整個男籃上下都沉浸在歡快的氛圍中。

  有阿甘在就是不一樣,球隊一下子從“勉強和歐美球隊過幾招”跨越到了“壓著歐美強隊往死里揍”。

  而且和1992年巔峰期的甘國陽相比,36歲的甘國陽雖然整體能力下滑,但他對比賽局面的掌控力更強了。

  他是個完美的綜合指揮官,策略大師,永遠在比賽中占據主動。

  他極具侵略性的賽場風格,影響到了國家隊的每個人,如同猛虎帶領群羊,羊們都沾染了虎的氣息。

  在這一場結束后,中國隊作壁上觀,等待下一場對決的結果,法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勝利者。

  法國是A組的第四,加拿大是B組第一,按理說加拿大有著實力上的優勢。

  而且加拿大隊的主力控衛不是別人,正是凱爾特人隊的核心后衛史蒂夫納什。

  在小組賽中,納什場均15分7次助攻,率領加拿大4勝1負,并且戰勝了南斯拉夫,拿到第一名晉級八強。

  納什有著強烈的信念,希望能在八進四的比賽中擊敗法國隊晉級四強,和中國隊還有阿甘再一較高下。

  2000年總決賽的陰影仍未消散,如果能在奧運會再會阿甘,納什一定拼盡全力爭取一場勝利。

  加拿大的對手法國隊,在小組賽就打得磕磕絆絆,最后靠勝負關系勉強晉級前八。

  隊中沒有納什這樣的NBA主力球員壓陣,得分最高的是場均13分的安托萬里加多,球員的整體實力相對平庸。

  和立陶宛等歐洲球隊一樣,法國也是絕對的平均主義、團隊主義籃球。

  但對比立陶宛,他們球員的個人能力更差,是徹頭徹尾的平民球隊。

  這樣的球隊,缺點是缺乏絕對的強點和箭頭,優點是你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而且球隊上下一心非常團結,往往能爆發很大能量。

  尤其在單場淘汰的錦標賽賽制中,普通球員的階段性爆發,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隨后進行的加拿大和法國的比賽中,雙方打得極為激烈,比分一直犬牙交錯。

  兩隊的命中率很低,打鐵連連,半場兩隊的得分都沒有超過40分。

  比賽進行到下半場時,已經不再是戰術上的較量,而是進入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狀態和精神力的對決。

  雙方對抗極為激烈,同時也不斷的犯錯,就看誰犯錯少,看誰能把握住機會。

  現場剛剛看完上一場中國對陣澳大利亞比賽沒有走,留下來繼續觀賽的球迷,一定會感覺到“這比賽打得真難看”。

  納什雖然能力很強,但他還沒有強到可以完全掌控比賽局面的程度。

  而且FIBA的規則下,納什可以發揮的空間要更小一些,加拿大隊也沒有鄧肯、皮爾斯那樣的隊友。

  所以納什打得相當掙扎,出現了多達9次失誤,實在是太多了。

  作為對比,甘國陽整個奧運會打到現在,都沒有9次失誤。

  納什還是太嫩了一些,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

  比賽越到最后,法國隊開始占據優勢,他們外線連續命中三分球。

  而且內線高大的中鋒魏斯在籃下很好的保護了籃筐,讓加拿大的進攻無功而返。

  小組賽中,身高7尺2的魏斯遭到了卡特的世紀隔扣,慘遭“胯下之辱”。

  但這一扣之后,魏斯并沒有喪失比賽信心,反而在接下來的比賽里有不錯的發揮。

  決勝時刻,加拿大在騎士對決的游戲中,沒能拼得過法國隊,最終64:68,法國隊成功下克上,晉級半決賽。

  這樣,八進四的比賽全部結束,A組球隊竟然全部晉級,在半決賽遭遇,而B組的球隊全軍覆沒。

  看到對手是法國隊,甘國陽知道,下一場絕對是硬仗。

  這支法國球員個人實力都普通,也沒有大牌球星,但球隊凝聚力很強。

  而且全隊12名球員,每個球員都有上場發揮的能力,這是相當可怕的。

  到了半決賽,你不知道哪個球隊會突然爆發,在三分線外投你個措手不及。

  小組賽,中國隊和法國隊就打的非常驚險激烈,最后靠甘國陽的絕殺球才涉險過關。

  對付這種團體性球隊,甘國陽也比較頭疼,因為沒有強點去遏制。

  哪怕立陶宛,好歹有個賈斯科維休斯,把他鎖住,立陶宛戰力會大大下滑。

  像法國隊,本場對陣加拿大,兩個最好的球員安托萬里加多和夏拉,發揮都很一般。

  是其他球員站出來,在最后時刻決定了比賽勝負。

  可是下一戰呢?你能放里加多和夏拉進攻,去防其他人嗎?

  肯定不行,小組賽對陣中國的時候,就是里加多連續的三分球,幫助法國隊迅速扳平比分。

  原本大比分領先的中國隊,由此和法國隊進入了肉搏戰,最后是靠甘國陽的個人能力拿下勝利。

  現在兩隊淘汰賽相遇,定然又是一場激烈的大戰,雙方一定會拼盡全力。

  八進四的比賽結束,甘國陽回到酒店休息,在拉斯維加斯組建一支球隊的事,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縈繞。

  如果真的要實施的話,應該早做準備才是,組建球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現在的NBA不比60、70年代了,那時候NBA一支球隊,拉七八個人搞個辦公室,招募一批球員,每天開著大巴車接送他們上下班打球,賣好門票做好一些宣傳,球隊就算建成,能穩定運行了。

  如今在NBA組建球隊是不折不扣的資本游戲,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專業人士,涉及到社會運作的方方面面。

  甘國陽當初在波特蘭開拓者就親眼見證了這支曾經大家庭一樣簡單、質樸的球隊,如何一步步被資本侵蝕,成為一個冰冷運轉的大規模文體娛樂公司。

  當然,甘國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他一手將波特蘭開拓者喂養成了美國職業體壇最成功的球隊,和最吸金的資本怪獸。

  現在想要組建并運轉一支球隊,你沒有個十幾億美元,沒有豐富的人脈資源和社會關系,是根本玩不轉的。

  錢對甘國陽而言不是問題,他自己有錢,而且如果要組財團的話,愿意投資的人能從波特蘭排到洛杉磯。

  關鍵的問題還是人,組建球隊需要專業人才,現在一支NBA球隊的構成太龐雜了,球隊分工也非常細。

  甘國陽想到當初帕特萊利組建邁阿密熱火時,不斷地從波特蘭挖人,肯定也是苦于缺少專業人才的緣故。

  “老子要是建了個球隊,就要從熱火那兒挖人,讓萊利也嘗嘗被人挖墻腳的滋味。”甘國陽已經開始想著怎么報復萊利了。

  至于建隊的其它細節問題,管它呢,車到山前必有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只要去做,去談,肯定會有解決辦法的。

  甘國陽有一個很好的特質,想得少做得多,遇到問題后,第一時間想辦法,第二時間就去解決。

  而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然后猶猶豫豫,磨磨唧唧,非要想個完美、通透的結果出來再行動。

  想好挖萊利墻角后,甘國陽就立馬從悉尼打長途電話回美國,聯系曾經的開拓者總經理,后來邁阿密熱火的人事總監斯圖茵曼。

  茵曼被萊利挖走后,一直工作到1995賽季,在萊利率領熱火成功奪冠后,茵曼功成身退,從熱火的崗位上退了下來。

  他回了波特蘭,回到了奧斯威戈湖,在那里的一所高中當助理教練,幫助培養高中籃球運動員,來消磨自己的晚年生活。

  雖然離開了熱火,但現在熱火管理層很多高管,都是當年茵曼做人事總監時提拔上來的,茵曼是他們的老領導。

  波特蘭此時正是早上五點多,茵曼剛醒來正要起床,一個電話打過來,差點心臟病犯了。

  茵曼以為是社區或者學校有什么急事,一接電話,竟然是阿甘?!這家伙怎么打電話來了?

  “哦天吶,桑尼,是你?怎么了,你想來奧斯威戈湖中學做教練嗎?歡迎你。”

  “算了吧,我不適合教高中生打籃球,我會瘋的。斯圖,最近怎么樣?身體還好嗎?”

  兩人寒暄問候了一番,茵曼年紀大了,老朋友打電話過來,嘮叨了好一會兒。

  當年雖然“背叛”了開拓者去了熱火,但茵曼在內心深處一直都希望甘國陽能好,能成為最偉大的球員。

  后來他親眼見證了甘國陽登上歷史之巔,成為當之無愧的歷史第一,他內心感到滿足而平靜,所以甘愿在一個高中從事籃球教育工作。

  敘了一會兒舊,茵曼問到甘國陽打電話過來是為了什么,甘國陽這才直入正題,問茵曼,有沒有什么球隊管理方面的人才可以推薦。

  “如果他正在NBA工作,尤其是在邁阿密熱火工作,就再好不過了。”

  茵曼已經74歲,但他耳朵還是很敏銳,馬上就聽出甘國陽話里的意思。

  “怎么,桑尼,你想組建新球隊?”

  “有這個想法,想聽聽你的意見。”

  甘國陽本來只是問茵曼熱火的人力資源,但話說到這兒了,和茵曼全面請教一下未嘗不可。

  1970年波特蘭開拓者創立的時候,茵曼正是球隊創始人之一,他當過球探,做過教練,最后成為總經理。

  對于一支球隊如何組建、成型、經營發展,他有著不可替代的經驗和體會。

  一聽甘國陽有這類想法,茵曼立刻來了精神,起床開始和甘國陽聊了起來。

  1970年距今已經過去30年了,NBA的形態已發生重大變化,但一些基本的東西是沒有變的。

  茵曼提出幾個寶貴的建議,首先,一定要找一個可靠的財務工作者,負責所有資金的使用與核算。

  其次,要有一個精通體育界法律的法律工作團隊,處理相關法律事務。

  第三,在當地要找政界的人物做后臺背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很多工作才能暢通無阻。

  總之,籃球不籃球的先不談,政法財這三根基礎柱子一定要打牢靠。

  “你準備在哪個城市建球隊?”說了半天,茵曼問到這個重點問題。

  “拉斯維加斯。”甘國陽實話實說。

  “什么?我的老天,我之前的話算白說了。拉斯維加斯?還是等大衛斯特恩死了再說吧,他不可能讓NBA球隊建立在賭城的。”

  “是么……那斯圖,你認識什么可靠的殺手嗎?”甘國陽不愧是行動派,已經打聽上殺手了。

  茵曼讓甘國陽別開玩笑,兩人在電話里又溝通了一會兒,最后茵曼說:“不管怎么樣,我都相信你的能力。桑尼,選擇你依舊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了不起的決定。直到今天,我還在回味那一刻,真的。”

  掛掉電話后,甘國陽意識到,真想建一支球隊,還有太多事要做,太多路要走了。

  結束和茵曼的交談后,甘國陽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和法國隊的半決賽上。

  因為小組賽交過手,所以甘國陽對這支平民法國隊沒有任何的輕視。

  比賽前一天,中國隊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蔣興權要求全隊要增強一對一盯人防守,不能太依賴聯防。

  甘國陽表示同意,法國隊的三分非常犀利,而且三分投射點很分散,用聯防容易被對手奇兵懲罰。

  一對一盯人,在重要的比賽里能激發球員強烈的斗志和求勝欲望,一個冠軍級別的球隊,一定要有一對一盯人防守的勇氣。

  9月30號,半決賽正式開打。

  上午,美國對陣立陶宛,結果比賽過程就令人大跌眼鏡。

  雖然美國隊一直保持領先,但始終沒有拉開比分差距,立陶宛一直緊追不舍。

  從比賽場面上看,立陶宛絲毫不落下風,美國隊完全沒有打出夢之隊的感覺來。

  到了比賽的最后時刻,立陶宛更是一路將比分迫近,甚至追到了只差1分!

  在防守中,阿隆佐莫寧因為五次犯規被罰下場,且賈斯科維休斯站上罰球線,兩罰全中,立陶宛反超了!

  80:79,立陶宛反超了美國隊,美國人已經嗅到了失敗的氣息。

  隨后卡特突破造犯規成功,把立陶宛的內線也給罰了下去。

  卡特兩罰一中,雙方80:80平手,美國隊搶籃板失敗,爭球。

  球權最后還是給到立陶宛,立陶宛射手拉穆納斯希什考斯卡斯三分出手,又造成了美國隊的犯規,三次罰球!

  這下情況糟糕了,夢之隊已經聞到了死神鐮刀上的血腥味。

  但幸運的是,希什考斯卡斯關鍵時刻手軟了,三次罰球只命中一球。

  這時候還是卡特站了出來,左側突破后拋投,兩分命中,美國隊重新反超比分。

  兩次進攻球都給到了卡特,因為美國隊除了卡特之外,竟沒有一個關鍵時刻突破、投籃足夠全面和出色的持球手了。

  要知道,要論這兩項能力,卡特在NBA一眾球星中也只是中等偏上而已,此刻他挑起了美國得分的大梁。

  實在是沒人了,這時候把球交給佩頓、基德,立陶宛來個聯防,他們就抓瞎了,根本投不進的。

  美國隊重新取得了1分的領先優勢,接著賈斯科維休斯又犯了對陣中國隊時一樣的錯誤。

  凱文加內特空中攔截他的傳球成功,賈斯科維休斯在后面爭搶時推了一把,被裁判吹了犯規。

  加內特激動的坐在地上怒吼捶地,關鍵的防守,更關鍵的是,他要罰球了。

  結果,兩罰不中……

  場邊里克卡萊爾心臟病都看出來了,怎么能兩罰不中呢?

  好在麥克戴斯搶到前場籃板,補籃得手。

  可是在爭搶籃板的過程中,麥克戴斯幾乎要將對手扭打掀翻了,結果裁判愣是沒動靜。

  而剛剛賈斯科維休斯只是輕輕摸了加內特一下,就送了加內特兩個罰球,很顯然今晚的裁判也不想夢之隊輸。

  隨后美國隊又接連犯錯,防守中被賈斯科維休斯輕松突入籃下上籃得手,防守溝通一塌糊涂,佩頓莫名其妙到了三秒區籃下,擋住了麥克戴斯協防的通路。

  另一側凱文加內特也來不及補,導致賈斯科維休斯在關鍵時刻,進入籃下一打三還成功了。

  卡萊爾直搖頭,心想關鍵時刻這樣的細節錯誤,面對阿甘會被打成什么慫樣?

  隨后在爭球中,美國隊還犯規了,85:83領先立陶宛兩分,還有5秒,立陶宛有機會絕殺。

  可惜,賈斯科維休斯最后的轉身三分出手遭到了賈森基德的嚴密防守,連籃筐都沒有碰到。

  雖然賈斯科維休斯和裁判抱怨說犯規了,但裁判搖了搖頭,比賽結束了,美國隊贏了。

  立陶宛失去了絕殺美國隊,讓夢之隊不敗神話破滅的機會,他們距離這個目標真的很近了。

  美國隊在慶祝歡呼,但里克卡萊爾的笑容中多了一分擔憂,他望向看臺,發現中國隊已經離開,他們馬上要進行下一場半決賽了。

  中國vs法國,真希望法國能贏啊。

  另一邊,中國隊離開看臺前往更衣室,為下一場半決賽做準備。

  有記者跟著甘國陽,問怎么看美國隊這場差點輸給立陶宛。

  甘國陽很含蓄地說:“很激烈的比賽,立陶宛是一支強隊,夢之隊顯然更好,他們贏了。”

  “但只贏了兩分。”

  “兩分也是贏啊。”

  不過甘國陽在心里卻想,這支夢之隊,真是土雞瓦狗耳。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