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70章 進擊的SSE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魯然極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改裝這些油輪讓航速達到30節?這不是在做夢吧!

  要知道因為邊際效應,船舶的航速一旦越過20節,往后每提升一節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大和號15萬匹馬力就能推到26節,可更小的衣阿華級為了突破30節就需要22萬馬力,動力需求增加了近50。

  油輪也是,10萬噸級的阿芙拉油輪也不過需要2.2萬匹就能推到15節,可要是30節……22萬匹也不行。

  除開邊際效應,油輪的水下船型壓根就沒有為高速航行優化,阻力巨大無比最高速度達到25節都了不得,哪怕動力充足更可能發生的是在達到30節前就直接解體。

  迎著他震驚的目光唐文擺擺手:

  “開個玩笑。”

  魯然松口氣。

  “其實只推進到24節。”

  說完這句話后唐文才離開,留下更加茫然的魯然。

  快速油輪,這是唐文最終想出來的臺風季應急搶運解決方案。

  如果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刮臺風那確實無解,惡劣天氣下停運是必然,但好在壞天氣是不連續的,并且核心影響范圍比較有限。

  經過對過去的災害時間總結,唐文確定即使在臺風季南沙每隔十天半個月也會消停幾天,能夠進行原油輸送作業和航運。

  這個時間更精確一點在3到5天左右,基本上所有較為平和的“穩定期”都不會少于這個時間。

  假如能在3到5天內趕在惡劣天氣影響之前離開,石油輸送就不會中斷。

  常規的油輪14,15節的航速肯定不夠用,唐一分析后認為合理的航速應當不低于23節,這樣就能滿足惡劣天氣下在72小時內完成往返運輸裝載作業。

  市場上沒有這么快的油輪,蓋金就選擇自己造,反正海上壞天氣多的是,養一只快速船隊專為惡劣天氣下應急搶運服務。

  進一步探討后快速船隊的基礎航速被定在24節,這是個精心設計的數字。

  之所以不使用蠻力硬堆功率是性價比太低,把十萬噸的油輪推進到30節的動力需求至少是十萬噸戰列艦的兩倍,既不必要也不劃算。

  若采用法系推進引擎,可以在必要時獲得至少半個小時的8速度加成,加上SM旗幟5速度加成、以及傳奇艦長10速度加成,總共約25的增幅剛好能把24節基礎航速提升到30節。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風暴靠近,直接迭滿Buff海上飆車避開危險了。

  而平常對外公開24節的航速就并不過分并且足夠快,同樣1000公里距離,14節需要39個小時,24節只需要23個小時。

  之所以選擇買船是為了節省時間,五萬或者十萬噸級油輪自行建造也趕不上臺風期,直接買回來改造動力系統和船型最簡單。

  通過LV2造船廠,購買的油輪將會修改前部船底流體形狀并優化球鼻艏,需要16萬匹馬力以滿足航速要求。

  而5萬噸級油輪采用同樣方案,也需要10萬匹。

  這樣答案就很輕松了,唐文直接選擇統一套用2艘空想級的蒸汽輪機動力總成再略微提高壓力超頻,在標稱16萬軸馬力、四軸驅動下10萬噸級油輪就能滿足24節,5萬噸級油輪更是可以達到26節左右。

  如果迭滿Buff,5萬噸級油輪的極端航速更是達到了32.4節。

  油耗當然比常規油輪高得多,但對蓋金來說一點運費沒有任何影響,更何況造船廠制造無需煩人的維護保養擔心故障,可以專注于惡劣氣候使用,在米昂阿斯、納土納也有很不錯的應用前景。

  這7艘改造油輪都能在5月底完成動力升級,6月就投入搶運。

  安排好油輪交易后唐文又感受到了來自南渼的訊息,是那個叫“阿偉羅”的人在聯系他。

  屏蔽。

  唐文對“正義兄弟”已經沒有興趣,至于“天譴”計劃么……也沒有興趣。

  這份計劃的披露確實會造成一點小麻煩,估計各路環保組織都會輪番批評,但只要棱角大樓死不承認也奈何不了什么,失落帝國也沒有可以插足的落點。

  下一站,魔都。

  唐文直奔魔都半導體,然后看到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老趙,這么巧?”

  “不巧,我在等你。”

  趙漢德并非一個人前來,而是十幾個人的隊伍……看著有點像銀行的人。

  看到唐文后他第一句話就讓前者打起精神,但因為人多只是湊近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以蓋金為主體對外出售價值200億元的軍事裝備,這不對吧?”

  “我說那是定制景點道具你信嗎?”

  “晚上跟我走,這事很復雜。”

  “和平飯店,我請客?”

  “……行。”

  快速達成共識后兩人又恢復原樣,在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中裝作無事發生,然后唐文才通過倪鎮海知道今天是“銀盾”交貨的日子。

  實際上從4月初開始魔都半導體就零零散散以幾十片為單位交付試用版的銀盾,結果是用了都說好。

  作為打入官方辦公體系的第一步,銀盾也是有唐文監工的,他雖然不懂銀行但懂軟件交互,在理解大致功能后就盡可能以后世目光將其變得美觀簡潔易用,并且首次提出“傻瓜式”的概念。

  什么是傻瓜式,就是一個外行單純靠軟件提示和功能名字、圖形指示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不僅使用傻瓜式,就連安裝也設置為傻瓜式:

  打開機箱、插卡、開機,自動安裝、自動聯機激活、輸入操縱單位秘鑰后就直接用,實在有解決不了的步驟就上傳到服務器處理。

  別小看這一點,倪鎮海為了滿足大老板的需求在這方面特別優化,以至于能讓外行也能盡快上手。

  銀盾作為一套微型獨立的系統優化當然比windows簡單的多,可現如今還沒有那么完善的軟件開發公司,銀盾的體驗相對就很令人舒服,真要論底層核心功能也不一定就是最優秀。

  這樣做的好處是銀行的大領導意外地發現銀盾系統非常易上手、交互邏輯清晰連蒙帶猜就能學會,甚至安裝過程他都能輕松完成,比惱火復雜的windows和dos都強多了,頓時生出好感有了“國產超越國外”的好印象。

  所以銀盾的推廣相當順利,底層的普通辦公職員發現簡單易懂后也給予高度評價,于是魔都半導體就開始制作1.0正式版1000套,今日正式交付并邀請了媒體見證。

  儀式已經舉行完了,但除了“銀盾”外倪鎮海還準備了很多。

  “這是我們的保密打印/復印機,關鍵芯片都是我們公司制造不怕泄密;

  這是我們的保密傳真機,同樣是全自研不怕泄密;

  這是我們的保密碎紙機,自動監測不怕泄密;

  這是……”

  倪鎮海一一介紹展品,都是常用且必須的辦公用品,大有直接占據整個官方單位的意思。

  唐文趕緊拉住他:

  “這些東西什么時候做的?”

  “哦,有時候突然覺得以前單位買這玩意也挺貴還容易泄密,就抽空搞了一下。”

  “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嗎?”

  “這種小東西有什么困難?”

  倪鎮海疑惑不解,又解釋道:

  “SSE只是做點小芯片,很多部件直接買,提高點要求就行。

  魔都半導體是國內頭部也是獨一檔的芯片生產、研發企業,因為MDA項目還能要求頭部供應鏈配合,做這個小意思而已。

  而且我認為這些東西都可以整合到一個體系里去,對未來推廣我們的電腦也有好處。”

  唐文這才意識到此時是真正的藍海時代,什么東西都是藍海,各個賽道還沒有那么卷差距那么大。

  魔都半導體現在也是實打實的巨無霸,更別提倪鎮海膨脹后直接把老東家的人才差點掏空,緊接著又從清北搜羅一批,擁有著原世界線難以企及的研發能力。

  東大從來不缺人才,只是沒能在合適的時候聚集起來才造成遺憾而已。

  倪鎮海在和唐文解釋完后帶著眾訪客來到一個獨特的展臺,那里擺著一張桌子以及三臺并列的顯示器和鍵盤,但沒有機箱只是統一連接到背后有人高的大黑箱上:

  “這是我個人對于未來的一點構想:云處理、云電腦。

  在未來某一個時間段我們可以取消PC,而是集中由全國統一數據中心發放算力處理需求,單位只需要一臺廉價的顯示器和鍵鼠就行……”

  唐文一聽就知道世界線閉環了,原世界線倪鎮海為了打破wintel聯盟的PC壟斷就試圖另辟蹊徑,通過云電腦進行取代。

  但此方案太超出時代,顯然不太可能被接受。

  果然訪客們雖然很感興趣,可卻沒有任何激動的樣子,直到……

  “對于云電腦,我還有個巨大的創新是與MDA結合!”

  倪鎮海一句話又吸引了所有人和唐文的注意力:

  “MDA也能作為輸入/顯示終端,完全可以接入中央服務器,通過指派算力和功能達到隨身辦公的目的,這甚至相當于您隨身攜帶了一臺超算……”

  事情開始變得逐漸離譜,唐文怎么也想不到MDA還有這等妙處,隨之而來的是趙漢德等聽眾反應很強烈,顯然是被這巨大的前景所吸引。

  畢竟MDA的弱點就在于性能完全無法與PC比較,云電腦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雖然暫時不知道有什么用,但隨身攜帶一臺超算聽起來是真的很不錯喲!

  在聽到和MDA沾邊后眾人硬拉著倪鎮海問了半天,唐文一度想要阻止都沒能成功,只能暗暗決定阻止這個不靠譜的主意。

  一直等趙漢德帶著所有人離開,唐文才黑著臉拉過倪鎮海:

  “就現在的網線帶寬,玩云電腦?光纖和交換機成本就嚇死人。”

  倪鎮海:“這只是思路之一,并且帶寬在未來幾年一定會膨脹,我算過只要10Mbps就完全足夠。”

  唐文翻了個白眼,10Mbps就是1.25MB每秒的速度,看720P的視頻都會時不時緩沖一下,這速度能取代PC?

  “倪大師,帶寬會進步,可未來操縱系統的體量也會膨脹。”

  倪鎮海不以為然,自信地說道:

  “再膨脹又能怎么樣?個人用戶連100G空間都用不完。”

  唐文很想把這句話貼在魔都半導體的招牌下面:

  《沒人能用完100GB空間》

  暫時略過云電腦,唐文把話題轉移到M550芯片和GS1上。

  倪鎮海帶他來到芯片實驗室,蘇慧生看到老板后立即晃悠起一塊……CPU。

  和4個月前唐文看到的那一塊外表沒有區別,但內部已經天翻地覆。

  蘇慧生:“現在的M550已經正式進入深度開發,這一塊芯片的穩定性還未知,但已經具備設計的所有功能。

  接下來我們將對其進行密集測試、優化穩定性、找BUG、降低功耗……然后就可以正式推出了。”

  “要多久?”

  “設計驗證……我還是向您保證在98年內完成,99年1月上市推出的時間點不變。”

  芯片的研發大致要歷經4個過程:

  工程驗證(EVT)——設計驗證(DVT)——生產驗證(PVT)——量產(MPW)。

  EVT階段完成后就意味著芯片基礎結構確立沒有重大錯誤,進入DVT階段解決性能達標、功耗、兼容性的問題,然后就可以嘗試PVT生產工藝良品率控制,完成前2個階段就算芯片成功,第3個階段就是穩定芯片質量。

  唐文掰手指算算,從SSE成立挖人開始逆向奔騰、M550前身東江550芯片開始剛好13個月,加上接下來的DVT和PVT階段6個月,總開發周期長達19個月。

  很快了。

  要知道為了加快速度唐文也抄襲了老馬的快速迭代辦法:快速流片。

  未來芯片開發之所以難的最大原因就是流片費用高昂,畢竟開動整個芯片生產線就為了生產幾百片試驗品,費用可想而知。

  未來一次流片幾千萬上億足以讓一流企業肉痛,所以每次流片前都會精心檢查避免浪費。

  現在的流片費用較低但也需要兩三百萬起步,而唐文的要求是快速變更、快速優化、快速流片,短短7個月內M550流片12次,最近3個月更是流片8次,通過實踐排查工藝問題。

  在金錢的燃燒中不僅芯片飛速完善,還使得組建的芯片產線也快速成熟起來。

  好耶,今年底就能用上國產版奔騰II了。

  唐文心中忍不住歡呼,臨時決意給M550芯片開發部發一筆獎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