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2章 原生團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陪同接待了一天,加上都是熟人,最后的商討是在酒店餐廳進行,時不時吃些點心,一直暢談到晚上12點。

  散場之前,盧俊拉住唐文留了下來,看了看沒有其他人后壓低聲音問道:

  “你拿十幾億,準備辦個汽車廠?”

  “只是有個想法,汽車廠是大事,可能……”

  盧俊打斷了他:“你聽我說,農行跟我說了,我正好在福汽有個同學,有一家廠子東南不要,我覺得可以盤下來。”

  福汽就是福州國有汽車集團,它的知名度不高,但90年代與裕隆汽車合資搞的另一個品牌:東南汽車,在2010年以前也算是家喻戶曉。

  而現在東南這個品牌正在創立中,福汽基本是在押寶東南,全面轉型之中。

  而一些以前的小分廠規模太小、技術也不怎么樣,福汽就會解散或者合并。

  盧俊就是通過同學打聽到有一家福汽輕卡小廠,80年代引進了一條尼桑卡車生產線,因為地理因素和經營瞎搞近乎破產,如果買下來花費不高。

  不僅是資質,還能至少往鵝城弄來幾百個熟練技術工人,實際大概一千萬就能弄下來,地皮不要還能再賣差不多兩百萬。

  真的是廢鐵價,福汽原來是打算直接關掉沒打算賣,只是盧俊正好有關系能打聽到,如果提出收購大概率能夠成功。

  即便如此生產后的汽車也要帶上“福汽”兩個字,比如“福汽蓋金”牌汽車。

  唐文閉上眼,認真思考要不要造車。

  直到差不多三分鐘后,他看著盧俊堅定的搖頭:

  “現在還不是時候,我下一步目標在南沙,沒有精力造車。”

  蓋金目前運營南沙的牽扯了全部精力,更不提還有旅游區業務,這兩項就已經占用了唐文所有精力。

  而且現在造車國內上下游產業太差,唐文寧愿放棄。

  實際上造船也極其依賴產業鏈環境,如果蓋金去制造傳統貨輪,60年代封頂的技術一樣會被國外廠商教做人。

  盧俊眼底是隱藏不住的失望,好歹是十幾億的投資。

  不過整車唐文造不了,配件他卻是有想法:

  “鵝城有沒有還能過得去的機械廠?也許蓋金可以控股,然后試試生產自動變速箱和柴油發動機,這在國內應該還是一片藍海。”

  盧俊:“這些不是蓋金自己生產嗎?”

  唐文:“這不是造船廠的主要業務,實際上,我已經認為這部分業務有些麻煩了。”

  大漣。

  譚青帶著設計團隊幾乎是住在了戰列艦上,反正有的是空間——雖然稱不上多好。

  每天他不是在繪圖室就是在船上打轉,一邊走一邊思考拆掉哪里、怎么改造。

  腳下這條巨艦滿載最大排水量能達到7.3萬噸,大到幾乎能塞下他能想到的所有裝備。

  國內沒人設計過這樣的巨艦,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

  海軍希望戰列艦能在12個月內改造完畢,并希望在1998年春季能夠入列,屆時需要具備C301A發射能力、120公里區域防空能力、炮射火箭能力、以及自動化改造。

  最后一條最重要,他們希望將人員編制壓縮至1000人到1500人為宜,這需要相當的現代化改造。

  當然這只是方案之一:北海艦隊內部同樣有戰列和航母黨之爭,有人認為應該效仿“信濃”將其改造為航母,比起戰列艦更加實用。

  總之改造方向目前還是一片亂麻,能夠確定的只有拆除副炮組和現代電氣改造,總共給譚青留出了2個月時間設計大體方案。

  “兩個月,吃透結構的時間都不夠。”

  譚青喃喃自語,扶著艦橋愁眉不展。

  “喲,老譚也有不行的時候?”

  戲謔的聲音從背后響起。

  “朱子平?”

  譚青馬上回頭,然后兩人互相給了一拳。

  半個月前他還在抱怨朱子平搶了011航母的設計師位置,沒想到這家伙居然來大漣了。

  “你來這兒做什么?”

  “我聽人說譚總師每天吃住都在船上,看進度半年都一定理清結構,上面說兩個團隊加強交流,011團隊要支援001團隊。

  你行不行,不行讓我來算了,航母給你。”

  “誰不行!你就有戰列艦經驗啦?這條船里里外外走一遍都要幾個小時,圖紙比卡車都重,檔案室都累倒幾個小年輕了。”

  見譚青情緒有些激動,朱子平趕忙后退解釋道:

  “誒誒,聽我說完,不僅有我,還有外援。”

  說完譚青才注意到又有一群人在上梯子,走過去就看到七八個老頭,以及正在和內村友宏交流的老張。

  或許是同類之間的其實吸引,走在最前的老頭主動上前和譚青介紹自己:

  “你好,我叫掘川直,58年前在吳造船廠工作,大和、信濃的建造都有參與。”

  幾個本子的前設計師只被允許在甲板逗留,艦橋和船體都不允許進入,一個小時后就被不情不愿的請走。

  等他們離開,譚青趕忙拉住老張問:

  “怎么把這些老本子弄過來了,那不露餡了嗎!”

  001戰列艦對外宣稱可是國內自己制造,這些老登一來肯定能看出是原樣照抄大和,必然提出疑問,肯定會露出許多破綻。

  那么問題就來了:國內自己建造的戰艦卻不了解其結構,很多設計思路還和50年前的本子一樣?

  剛剛那一個小時譚青都恨不得躲著他們走,牢牢閉嘴愣是一個字不敢說,唯恐露出破綻,對老張的貿然行動很不滿意。

  老張卻是說道:

  “蓋金給的全部是紙質圖紙,鋪開比船塢都大,等你們吃透半年都不夠。

  如果有他們指導,改造進度就會快很多很多,而且沒有后患。”

  譚青:“最年輕都有八十歲了!而且他們肯定會泄密!”

  老張:“所以他們不會走。”

  “看到他們下午的反應了嗎,我在等他們主動提留下來,然后以軍事機密為由簽署保密協議,十年內不允許回國。

  而有他們在,最多一年,我們就能徹底掌握這條戰艦,以及它的設計思路、需要修正的問題。”

  “這……”

  譚青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辦法,大型船體設計十分復雜,非設計者進行改造很麻煩,哪怕有圖紙。

  原來的世界線瓦良格號2002年回國,硬是測繪到2005年才有把握進行續建,這其中的時間都花在了研究艦體上。

  海軍不是沒想過找唐文要專家,但后者卻表示無法提供,只能作罷。

  而現在有原生的設計團隊在,必然能節省很多麻煩。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