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1章 請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84年,墨爾本號被民間拆船廠買到手,送到船塢進行拆解。

  早就急不可耐的老張帶著一票年輕研究員、造船工程師不到十個人,第一次登上了兩萬噸的巨艦。

  這是他第一次登上航母,站在甲板上望著四周寬廣的邊界有種說不出的震撼,并且戴上墨鏡在甲板上拍下了一張傳世經典的照片。

  從他們開始,海軍陸陸續續派了十幾隊人登上墨爾本號,并隨著拆解過程進行了全面考察。

  這是國內第一次接觸到一萬噸以上的作戰艦艇,更是無數人首次親眼看到并登上正宗航母。

  60年代以后,國內的軍艦就幾乎斷絕了外來技術輸入,也幾乎沒有見過其他現代軍艦,這是近三十年第一次能夠細致的了解一條非國產主戰艦艇。

  當時墨爾本號帶來的轟動一點不比瓦良格號小,從那時候起就有無數人給海軍寫信捐款,特別希望國內也發展航空母艦。

  然而在仔仔細細研究了墨爾本號之后,國內才發現一個事實:

  哪怕是50年代后期技術的航母,對自家來說也有著諸多技術難點,當前并不具備發展現代航母的能力。

  接觸墨爾本號讓國內誕生了第一批專職研究航母的技術人才,其中自然包括老張,他們一直在等待條件成熟的那一天,并不斷嘗試購買1143型或者瓦良格繼續參考縮小差距。

  按照老張的估計,再過五年時間,新世紀時國家就有能力啟動航母項目,在伴隨技術突破,5到7年左右有把握制造一條設計保守的航空母艦。

  在從望遠鏡里看到大黃蜂號時,老張忽然就有種強烈的預感,哪怕表面依然鎮定,心里卻是不可抑制的發展出一個瘋狂想法。

  當小艇靠在大黃蜂號船尾的登陸口,艇上的幾人不約而同地同時去敲面前厚重的船體:

  冰涼的觸感以及厚重的堅硬感,任何一名上過船的水兵都不會認錯,這就是一條鋼鐵巨艦。

  而等他仔細觀察,立即看到了船上各個角落中穿過的密集管路——為了方便維修,艦艇的管道幾乎都是外露的,幾乎一眼就能認出絕不是模型。

  從墻壁上的儀表指針,他還能看出這些管道完全在正常工作,艙室的電力布局和應急措施也是井然有序。

  老張感覺頭有些發暈,靠在冰涼的艙壁上時剛好看到趕來的年輕人對他莫名其妙的稱呼。

  穿越幾個月,唐文還是第一次看見“熟人”。

  雖然知道可能會引起重視,但下來老張這位大神還真是出乎意料。

  橘座可不是小年輕,好幾年前就已經是知名內參專家,很厲害的那種,應該參與過很多重大決策。

  唐文正琢磨著怎么打招呼,沒想到老張卻主動喊了一聲:

  “你好,唐家大少。”

  唐文:“……”

  被提及網名的唐文也不由的有些羞恥,不過對自己馬甲揭穿也并不太意外,畢竟他也沒有刻意隱藏身份。

  不過老張一貫的幽默風趣還是讓唐文放松下來,笑著上前與對方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

  “久仰大名,真沒想到能遇見您。”

  老張也沒有因為被認出感到意外,現在他也算半個公眾人物,研究實事和前沿軍事基本繞不開他。

  然而兩人熟絡的樣子卻讓盧俊看傻了眼,他剛剛還怕唐文把握不住準備出來圓場,結果他們怎么跟認識了好久一樣?

  作為資深戰忽局成員,唐文也沒了賣關子的打算,用力拍了拍身旁的輸送管道,發出沉悶的回聲后介紹了起來:

  “以約克城級的3號艦大黃蜂號為原型,改裝斜角甲板和蒸汽彈射器,增重了5000噸左右,動力系統和艙室布局基本沒變化,電子系統我無力升級,基本是聊勝于無。

  它的動力依然是9臺鍋爐,輸出12萬馬力,因為增重最高航速有所下降,只有31節左右,不過搭配蒸汽彈射器沒有問題。”

  老張敏銳的抓住了重點:

  “彈射器?”

  “帶英早期型號的BS4彈射器,其實就是墨爾本號上用的同型號,數據應該差不太多。”

  “你再說一遍!”

  這一回出聲的不是老張,而是剛剛趴在地上想要抱住航母的閆劍,他不可思議地問道:

  “這條船上搭載了BS4彈射器,可以正常使用?”

  唐文:“當然可以,不過現在船上人手不夠,演示得燒起鍋爐準備一會,今天應該是來不及了,現在只能看看。”

  “快帶我們去!”

  閆劍還在激動,小賈和另外兩個軍官已經先一步離開了船尾,穿過短短的走廊后就進入了大黃蜂號的機庫。

  唐文趕緊帶著老張等人跟上,同樣來到了機庫中。

  大黃蜂號的機庫面積有2800多平方米,最低也有5.3米高,此時機庫里還塞著三十多架飛機,都折迭著機翼擁擠地堆放在一起,似乎正在靜靜等待參與戰斗。

  閆劍走在偌大的機庫里,忍不住靠近最近的一架TBD魚雷轟炸機,還能看見起落架上黃油的痕跡。

  而在機庫的右側,是一道長達15米的巨大開口,讓空氣和陽光不斷灌入。

  唐文帶著老張走到升降機出口旁邊,用力按動電鈕。

  電機獨有的高頻電流聲啟動,鏈條和棘輪機構咔咔轉動,15米見方的沉重升降機比四室兩廳的面積鋪開還要大,快速而穩定地從甲板下降到機庫出口。

  唐文率先走上去,其余人立馬跟上。

  “我放棄了大黃蜂號原來的舷內升降機,在艦島方向改裝了兩座舷外升降機,不過我想應該夠了。”

  說話間升降機又已經震動起來開始上升,但眾人不僅沒有害怕,反而臉上激動起來。

  一名軍官用眼睛測量著升降機尺寸,口中說道:

  “夠了,這么大擠一擠擺得下兩架中型艦載機了,好啊,比墨爾本號好,墨爾本號上可沒有舷外升降機。”

  升降機到達甲板,老張第一觀感就是大。

  墨爾本號寬度只有24米,而大黃蜂號原本寬度就有34米,改裝斜角甲板的同時還進行了略微加寬,最寬有55米。

  同時將原本的半開放艦首改為全封閉,甲板長度也增加了不少,比墨爾本號長了幾十米,更是接近寬了一倍,標準排水量近乎翻番。

  這才是真正的航母,海上巨獸。

  大黃蜂號的艦島更是看起來頂天立地,60多米的高度可是接近20層大廈,更何況特別寬,看上去就像是海上宮殿。

  在艦島旁邊,才放飛了SBD的地勤隊伍還在,旁邊還停留著幾架飛機,看樣子正在折騰準備再放飛一架F4F。

  老張的手不受控制的微微顫抖,仿佛看到的不是老舊的F4F,而是一架涂著海軍標志的全新噴氣艦載機。

  他看向鎮定自若還面帶微笑的唐文,已經忘了此前準備好的各種問題有些失神。

  后者卻主動轉過頭來,帶著一點交滿分作業一樣的請功意味嘿嘿笑道:

  “局座,雖然這條航母小了些,技術老了些,但應該海軍不嫌棄吧?”

  老張立即搖頭,甚至沒忍住嘴角都咧開來:“三萬噸,有斜角甲板,有蒸汽彈射器,還有舷外升降機,不嫌棄,肯定不嫌棄!”

  “那你說這航母要是賣他十個億,比瓦良格號劃算不?”

  “那肯定是這個劃算……嗯?”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