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3章 軍艦變漁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陳永貴連續喊了好幾聲,唐文才回過神來。

  兩百萬嚇了唐文一跳,實際上他并不知道的是這個年代漁船價格和供需關系變化之猛烈。

  80年代以前,一條幾十噸的小船一網下去都能拖萬斤魚獲,那時候出海是真的暴利,春風過后民間漁業就如竹筍般迅猛發展了起來。

  但當大量民間資本涌入漁業后,隨之而來的就是過度捕撈。

  從一網上萬斤,到幾千斤,最后在1995年時近海一網下去只有一千斤左右了。

  為了盡可能增加收獲,漁網被越做越大,漁船自然也要隨之增加噸位。

  近海漁業資源不可避免的枯竭過后,漁業公司只能把目光投向遠海。

  這進一步導致漁業公司對漁船噸位的需求越來越大,四五百噸起步才能維持船員長時間出海的消耗,以及抵抗遠海的風浪。

  在原歷史上,我國漁民的漁船噸位進入新世紀后會迅速升級,捕撈范圍也越來越大,發展到最后經常“不小心”到島國、呂宋、安南、南棒海域捕撈,大噸位漁船在解決誤會時也有妙用。

  甚至有時候直面外國海上巡邏船也不落下風,不時發生膽大包天的船長直接沖撞的故事。

  在目前的時間點,小噸位漁船因為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價值在迅速下降,大噸位漁船需求猛然增加。

  所以漁業公司擴張就急需大噸位的遠洋漁船,否則依靠再多的近海漁船也無法獲取利潤,甚至出一次海虧一次。

  十年以后一條空載六百噸、滿載一千噸的漁船哪怕是二手的破爛也得一千五百萬。

  只能說現在人民幣還沒開始瘋狂的大貶值,所以價格才區區幾百萬而已。

  對一般船廠來說兩百萬造五百噸以上的漁船確實是強人所難,估計也就夠物料成本而已。

  但唐文腦子轉的很快,雖然研發新船得花經驗,但是……也不是沒有現成的船體啊!

  系統造船廠自帶的一級船資料包括了十三個系,也就是十三條千噸左右的炮艇。

  炮艇和漁船,應該相差不大吧?

  二戰民船都能改航母,那軍艦為什么不能改漁船?

  而且兩百萬可是四萬多銀幣,一條包材料的“橋立”號才22500銀呢!

  他幾乎馬上就想答應下來,但還是強忍著激動對村長說道:

  “村長,兩百萬是有點少,但你說得對,這個單子我們可以不賺錢接打響名氣。

  是哪家公司?我馬上想辦法聯系!”

  陳永貴卻有些不好意思:

  “其實你不接也挺好,現在船廠剛起來賬上也沒什么錢,要不算了……”

  “別啊!”

  唐文差點跪下抱村長大腿了:

  “叔!老陳叔,正好讓我們船廠練練技術吧,我們真的可以接!”

  “這……”

  雖然不知道唐文為什么那么激動,但陳永貴還是點頭:

  “我再托我兒子幫你打聽打聽,有消息給你打電話,你們船廠安電話了沒?”

  “這是和接電一起的第二件事。”

  “……”

  唐文一經提醒才想起來還得安裝電話,現在裝電話線過幾年還能順帶上網呢。

  56K貓應該也要出現了,這個記憶中的古老詞匯,現在卻是時代的最新技術。

  送走了村長,唐文馬上叫來首席造艦設計師唐一,開始討論把軍艦變漁船的可能性。

  唐一聽到這個要求表情跟吃了X一樣,但還是認真思考,過了一會兒回復道:

  “嚴格來說‘橋立’級這樣的炮艇和同級別漁船相差不算大,一級戰艦幾乎沒有裝甲,拆掉炮塔和各種武器至少能減重一百噸,加裝拖網也不是大問題。

  ‘橋立’雖然是內河炮艦設計成了平底船,不過為了航渡本島,采用長艏樓艦型、兼具海上和內河航行能力,稍稍修改下船形也很容易。

  除了比正常漁船細窄一些,從盡可能減少改動省研發經驗的角度,‘橋立’級能夠改造成標準排水量800噸,滿載1400噸的大型遠洋漁船。

  不過……”

  唐一前面的一大段聽得唐文連連點頭興奮不已,下意識追問道:

  “不過什么,應該都是小問題吧?”

  唐一:“您考慮過動力嗎,橋立號是軍艦,采用的是3300馬力的蒸汽輪機,燒的是重油。

  改成漁船速度可以降低到14節,但至少也要2500馬力,最好用柴油機組,我們沒有這樣的動力組合,需要全新研發。”

  唐文:“燒重油的蒸汽輪機不能用嗎?”

  “當然可以,而且重油比柴油更便宜,但漁業公司可能很難找齊能維護蒸汽輪機的船員,安全性和便捷性也遠不如柴油機組。

  哪怕是千噸級的炮艇,出海前也要花半個多小時先讓鍋爐內充滿壓力,然后才能行動。”

  事實上二戰以后千噸級別的軍艦基本也在使用柴油機組,各項性能都要好不少,民船更是基本告別了蒸汽機。

  如果研發2500匹的柴油機組,那就違背了唐文節省研發經驗的初心。

  這個級別的柴油機組再次也得用四臺柴油機并聯,也就是單臺600馬力以上的柴油機,技術難度可不算小。

  但讓漁業公司用蒸汽輪機……怎么感覺好像在開歷史倒車?

  對這個問題唐一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唐文也只能暫時放棄。

  不過一想到這畢竟是一千多噸的漁船,如果價格足夠低廉,應該還是有不小競爭力。

  只是村長都還沒聯系到對方船廠,現在也只是想想罷了。

  倒是今天村長這番話讓唐文打開了思路,漁船比他想象中要賺錢,如果忽略掉研發經驗需求,可能將會是造船廠以后的主要經濟來源。

  正當他思考怎么做漁船生意時,出去一周多的吳老二也終于回到了造船廠。

  一見面,吳老二就手忙腳亂掏錢,好像晚一點就會發生什么壞事一樣。

  “唐兄弟,這是所有的尾款,一分不少全都給你帶回來了!”

  唐文沒去點錢,只是看著吳老二狼狽的樣子問他發生了什么事,后者頓時一臉苦澀,連連搖頭。

  跟在他后面的唐十八開口道:

  “我們遇到了搶劫,不過沒被搶。”

  “那是好事啊,人也沒事。”

  唐文一愣,卻又有些意料之中,難道吳老二是被嚇傻了。

  誰知后者支支吾吾卻說道:

  “唐兄弟啊,那個……其實運輸也沒有那么危險,下次就還是我自己想辦法運輸吧。”

  聽到這樣的回答唐文還以為是唐十八和唐十九不配合,下意識責問后者,誰知吳老二卻給出個出乎意料的回答:

  “老弟,雖然咱們這兒民風是有些彪悍,但你也不用拿機槍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