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造一條漁船可不是船體安個發動機就行了,組成也很復雜。
正經出海的漁船都得配上探測魚群的聲吶、探魚儀、拖網、捕撈絞機、衛通設備,為了保鮮還需要制冷設備、洗魚機等。
一座小船廠在鄉里可算是相當不錯的優質企業了,相當于一家小型機械廠,既能創造價值又能提供很多必需品。
他哪里知道唐文搞這些只是為了掩蓋船廠升級,靠著賣柴油機他已經賺了六萬多塊,已經充值了一千銀幣,一個念頭馬上就能達到LV1。
至于招工……
安保值守肯定是得要的,其他能拖著就拖著吧,讓人看到虛空造船還不得被嚇死。
楊鄉長夸了一通,然后又問了個關鍵問題:
“小唐,你這個船廠準備投資多少?”
這下唐文傻眼了,開個船廠要多少錢?這個問題他可沒研究過。
唐文對現在的物價還不夠了解,尤其是在工業還不發達的年代,很多物價是嚴重不平衡的,肯定和二十多年后相差巨大。
不過好歹是船廠,他想了想后舉起一根手指。
“十萬啊,那可真不太……”
楊泰話音剛落,唐文立刻反應過來補充道:
“一期十萬!我已經接到了幾筆大訂單,邊生產邊擴建,預計總投資……二十萬!”
“那還差不多。”
二十萬一座小船廠也緊巴巴的,但考慮到唐文不是毫無根基,又能賣柴油機賺錢,倒也勉強足夠。
“小唐,那鄉里就批準你這個事兒啦,永貴我是相信他的,你盡管去辦就好了。”
楊鄉長說完唐文還在愣神,陳永貴卻狠狠戳了下他,粗糙的手指在桌子下慢慢搓了搓。
唐文迅速反應過來,隨手塞進去一張綠色的一百元。
村長摸了摸手感,然后趕緊朝著柜臺后面看熱鬧的郭盼盼喊道:
“妮兒,拿一條玉溪來,再拿兩瓶大曲。”
郭盼盼早就瞥見了桌子下的無聲交易,趕緊跑到倉庫找煙。
唐文感覺自己的腿又被推了一下,然后才聽村長大聲說道:
“鄉長,楊叔還好不?我爹一直念叨他,今天我替他去看看。”
楊泰看到剛剛那一幕趕緊說道:
“去我那吃飯行,東西就別拿了。”
“那怎么行,老楊叔當年還帶著我出海,給他孝順一下怎么了。
小唐你不是還有事嗎,把我那小四輪開回去。”
唐文當即會意就要起身離開,然后又被村長拉住:
“你那船廠要取啥名,我明天在這兒就給你辦了。”
“名字啊……就叫蓋金造船廠。”
“成,快去吧。”
此時郭盼盼已經把煙拿了出來,唐文從柜臺上拿起書,打個招呼就又坐上了四不像。
他很想整輛摩托,哪怕自行車也不錯。
只是大灣鎮只是個小鎮,只能上大鎮子或者城里買。
而且打聽了一下價格也是嚇人,自行車國產最差的兩百多塊,“好一點”的得六七百。
摩托車撇去50CC的鐵公雞,起碼也是六七千往上,而且都是一聽就很爛的那種。
如果想要質量穩定動力還不錯就得買進口貨,唐文稍微熟悉一點的本田CG125價值近兩萬,聽著就讓人眼前一黑。
就這樣摩托車都還是供不應求,基本是店里有什么就買什么。
純粹從實用性來講,還不如買輛拖拉機或者“四不像”呢,又好跑爛路而且能裝貨,還不怕被偷,甚至能用柴油機換。
只不過唐文現在一門心思都在升級造船廠上,先看看升級后能不能用船廠整輛交通工具。
LV0級船廠只能建造與造船相關物品,但這個相關度卻也沒有明確界限。
第二天,陳永貴回到村里給唐文帶來了好消息。
得益于一條玉溪的豪橫手筆,鄉長同意把大灣村靠海的一片地全給蓋金造船廠,而且特別優惠,五千元就能拿走。
這個價幾乎相當于白送,但也是因為靠海的土地太爛,既不平還不靠近公路,在大灣村都屬于偏僻,包括蓋金造船廠在內可能有兩百多畝。
如果唐文建的船廠規模再大點其實可以換塊好地,甚至真白給都行,只是鄉長擔心小船廠規模太小沒什么效益,還是堅持要了五千塊。
村長自作主張先幫唐文同意了,后者也沒什么意見。
各種手續已經托人在辦,要不了幾天就能下來。
送走了村長,等待黃昏時已經不可能有什么來人,唐文點開面板開始準備升級。
升級造船廠至LV.1
銀幣-1000
請選擇放置點 當銀幣扣除,唐文腦海中浮現了大灣村的俯瞰圖,同時出現了一個半透明的長方形虛影,正是等待落地的1級造船廠。
新的造船廠也不大,呈現出長方形,大概是150米*100米大小,從輪廓上看正好能容納一條船塢,比現在的小作坊倒是大了一圈。
虛影上能分辨建筑物、龍門吊、圍墻和船塢等,雖然規模也很小,但總歸是像模像樣的造船廠布局了。
整個船廠基本就是圍繞一條船塢來運作,一眼就讓人看得明白。
見到這樣的場景唐文松了口氣,起碼看起來像是正規造船廠,如果就只有一條船塢啥的純虛空造船那可就太操蛋了。
新的造船廠位置和方向都能夠進行調節,村長爭取到的地盤很大,升級后的占地面積甚至不到十分之一。
原來造船廠所處的位置就還算隱蔽,唐文微微調整,將目前的占地面積全部包括在內,大門區域基本重合。
至于船塢則是剛好面朝大海,方便引入海水。
確認放置請選擇建造 在腦海中確認的一剎那,唐文的視野像是被人拽起來一樣,徑直沖破屋頂來到了上百米的高空。
俯瞰下的大地上,選定的區域內的地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平整,連帶其中所有建筑也被夷為平地。
先是平整后的泥土層,然后裂開了數個大大小小的凹槽,凹槽內部生長出一根根密集的鋼筋,粘稠的水泥順著鋼筋向上攀爬附著,最后形成牢固的地基。
與此同時地面也出現了混凝土,同樣肉眼可見的變換顏色,飛速凝實起來。
最后是包括船塢在內的各種建筑,它們的圍墻也以相同的方式逐漸構建,自下而上地形成。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當最高的龍門吊也全部展現完畢,唐文的視野又迅速下降,穿過一層層樓板,最后一屁股坐在了實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