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8章 紫色的海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86:我的普羅旺斯幸福生活

  羅南從1月份就開始來集市上賣東西,也算是個老攤主。

  幾個月擺攤經歷中,有一件事始終令他困擾,那就是擺攤時的吃飯問題。

  集市8點開始,攤主們5、6點鐘就要吃完早飯開始忙碌,有的時候9點一過就要找東西吃,到了12點繼續餓,一上午要吃兩次。

  普羅旺斯人非常在意吃飯,認為那是無比神圣的事情,但在忙碌的環境中想吃得好幾乎不可能,大多數攤主都會選擇帶點面包和奶酪去,餓了啃兩口。

  可當你啃面包的時候,看到身邊經過的人手里拿著香噴噴的餡餅、剛剛出爐烤雞、油浸橄欖和各種新鮮野味時,血液里的‘美食家’基因便會蘇醒。

  挑食的佐伊寧愿‘餓死’都不吃面包,死死撐著結束去吃一頓好的。

  但集市結束的時間正是餐廳的高峰期很可能要等位置。

  梅納村的集市人流量極大,即使賣的不好,攤位前的客人也會絡繹不絕,攤主們不能離開攤位太遠去買吃的,饞了最多就是在周圍相鄰的攤位上買一點過過嘴癮,但周周吃也是不可能的。

  總之,吃飯是令攤主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羅南經常想,如果這里能有人‘送餐’就好了,而且是可以有選擇的那種,那么上午即使忙碌一點他也愿意。

  他相信和他有同樣困擾的攤主絕對不在少數,畢竟這里是遍地‘美食家’的普羅旺斯,而盒飯不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大家吃飯困難的問題嗎?

  我有十幾種選擇,還可以給你送過去,多么完美?

  給攤主們供餐只是羅南計劃中的第一個環節,之后的環節才是重中之重。

  攤主的基數太少了,靠他們賣出名堂是不實際的。

  攤主的作用是一個個移動的‘牌’。

  羅南不相信好事的普羅旺斯人不好奇那些攤主吃的是什么東西。

  他同時也不相信,喜歡夸大其詞的普羅旺斯攤主不會‘添油加醋’的描述盒飯的味道。

  盒飯本身絕對沒問題,它只是缺一個機會,一個撬動陌生人嘗一嘗的機會。

  如果羅南的計劃成功,屆時整個集市上全是羅南打出去的盒飯‘’。

  游客會離開普羅旺斯,但他的‘’會始終留在這里,迎接一波又一波的新客人。

  羅南想的挺好,但實際執行起來就不知道怎么樣了。

  他一邊做鍋包肉,一邊四處搜索父親的身影。

  “走了半個小時了,不知道那些攤主接不接受這種方式呢?”

  今天頂替羅天海來幫忙的是維埃里。

  這小子‘下崗’了兩個月,再次得到上崗機會恨不得把所有的能力都給他的老板展現出來。

  點單、收錢、維持秩序、給小孩分發試吃、兼顧盒飯區連馮珍都說,維埃里一個人可以頂兩個人用。

  “過來休息一下,喝點水。”羅南把維埃里叫回來。

  累壞了我回去怎么和你媽媽、爸爸和姐姐交代?

  維埃里擦了擦汗,活力十足的問羅南:

  “我表現的還行吧?”

  羅南笑著對他說:

  “非常不錯,今天多給你100法郎。”

  每次維埃里來幫忙,羅南都會給他100法郎作為報酬,這已經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了。

  他對面的那個煙癮極大的女攤主只給她的親戚75法郎。

  羅南聽說維埃里最近在攢錢去馬賽看足球比賽,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多給這小子‘資助’點。

  “謝謝!”維埃里干勁更足了,再次回到崗位上。

  “這200我出。”馮珍搶著‘付款’。

  羅南最近的經濟壓力巨大,餐廳裝修太費錢了。

  老兩口好幾次提起要給羅南資助一點,羅南每一次都拒絕,還總找各種理由給他們塞錢。

  大錢兒子不讓出,這200法郎還跟我搶嗎?

  “不用啊媽媽,這是我給維埃里的工錢。”

  “這個工是頂替你爸爸的,應該我出。”

  “就200而已我們沒必要搶了吧?”

  “對啊,就200你還和我搶!”

  突然,一道洪亮的聲音在母子身后出現。

  “我出!”

  是羅天海眉開眼笑的回來了。

  “怎么樣?”雖然已經看出了結果,馮珍還是期待的問。

  “那些攤主一聽我是賣粉紅酒和鍋包肉的攤主,熱情的不得了。”羅天海把口袋里的記錄本拿出來,“訂出去了21份,還有5個人訂了下周的。”

  梅納村集市總共只有300個攤位,第一次賣出去二十多份絕對不算少了,不要忘記這可是在普羅旺斯‘默默無聞’的中餐。

  羅天海用力拍了兩下羅南的后背:

  “你小子把名聲做起來了,人家看的都是你的面子。”

  賣盒飯比羅天海預想中順利太多。

  他已經做好了努力‘推銷’的準備,沒想到根本不要費什么口舌。

  ‘羅南’這個名字比說任何話都好使。

  攤主們很相信羅南賣食物的水平,愿意嘗一嘗。

  這也同時印證了‘口口相傳’這個營銷策略的正確性。

  羅南鼓勵父親:

  “只要他們肯嘗,來買盒飯的人一定越來越多的。”

  羅天海恢復了昨天的神采,精神滿滿的給攤主們準備盒飯:

  “還有一個多月,在餐廳開業前,咱們一定能把名聲打出去更多。”

  兒子的腦子,加上他的手藝讓羅天海信心十足!

  “一起加油!”馮珍伸出一個拳頭。

  維埃里著急的跑過來:

  “帶我一起!”

  我和你們也是一家人!

  ‘一家人’維埃里在集市上給羅南幫了不少忙,她姐姐佐伊給羅南幫了更大的忙。

  “找到那個會藤藝編織的藝術家了。”

  “上帝,真的找到了?”羅南摘掉層層疊疊的防護道具,露出流淌著汗水的笑臉。

  佐伊心疼的在他臉上擦了擦,讓‘小白臉’恢復以往的神采:

  “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我那個做鐵藝的朋友嗎?”

  羅南點頭:

  “記得,你說她是你大學時期最好的朋友。”

  “沒錯。”佐伊帶羅南到陰涼一點的地方,“她認識那個叫巴蒂的藝術家,他們現在住在同一個村子。”

  “哪里?”羅南迫切的問。

  佐伊用手擋住頭頂的陽光:

  “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瓦朗索勒。”

  佐伊通過她的朋友和那個會藤藝編織的藝術家取得聯系,表達想要去學習的一下的意愿。

  對方痛快的答應下來,表示藤藝編織在法國實在太小眾了,他非常樂于多一個和他并肩的‘傳播者’。

  為了趕工期,羅南在第二天便動身前往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

  不過由于這次出行太過突然,佐伊沒辦法陪同一起。

  富有了的佐伊女士并沒有懈怠下來,反而更加努力了,她給自己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工作計劃,羅南要去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的那幾天,正好是她燒窯的日子。

  每次開窯,佐伊都要全程盯在旁邊實時監控溫度,沒有辦法離開太長時間。

  羅南安頓好了家里和餐廳的事情,帶了一套換洗衣服,獨自北上踏上‘求學’之路。

  瓦朗索勒在瓦朗索勒高原上,從盧爾馬蘭去那里需要上D8公路,羅南之前去阿普特也要走這條公路,不過時隔幾個月這次再次開到這里,D8公路兩側的風景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綠油油的農田變成了金黃色,中間還時不時穿插一片紫色。

  原來不知不覺中,收獲的季節已然到來了。

  隨著向北行駛,紫色的面積越來越大,而后是金黃色和黃色.艷麗的色彩從腳下一路向湛藍的天空無限延伸,一眼看不到盡頭。

  紫色的是清香四溢的薰衣草田、金黃色的是成熟麥田、黃色的是向日葵,這便是羅南對瓦朗索勒高原的第一印象——和呂貝隆山景絕然不同的視覺體驗。

  這三樣標志性的事物給瓦朗索勒高原鋪上一條色彩斑瀾的錦緞,讓人忍不住聯想到梵高筆下那些熱烈流動的色彩。

  繼續向北開,深入到高原腹地,眼前的一切事物最終被一片紫色的云霧取代。

  此刻的瓦朗索勒高原化身為一片無邊無際的紫色海洋,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薰衣草的淡遠溫和芳香。

  隨即羅南腦海中出現了許多村民、農夫和朋友們說過的話:

  “呂貝隆沒有大片薰衣草田,只有博尼約山腳下有幾片比較大的,如果想看薰衣草必須去瓦朗索勒、耶茲或者索村,但如果你想看大片的薰衣草海最好的地方非瓦朗索勒莫屬,那里被稱為薰衣草的大本營。”

  羅南來的月份已經過了最佳賞薰衣草的時間,但還是讓他震撼連連,很難想象最佳觀賞時期瓦朗索勒會美麗成什么樣子。

  瓦朗索勒是一個不大的市鎮,大概有2000多常駐人口。

  就像是圣雷米有濃郁的藝術氣息一樣,一進入瓦朗索勒也能明顯看出這里的‘名片’。

  街道上隨處可見薰衣草顏色的店鋪和門窗。

  商鋪門口的小桌上,陳列著一束束新鮮的薰衣草和用薰衣草制作的各種紀念品。

  畫廊的櫥窗里掛著的全部是以薰衣草或向日葵為主題的畫作。

  民宅的鐵藝柵欄上,也都掛著薰衣草或金色的麥穗。

  路邊幾個小姑娘一邊唱歌,一邊幫媽媽把薰衣草捆成束。

  整個瓦朗索勒無處不體現著他們是薰衣草的大本營這個事實。

  羅南一路看看逛逛,來到了和佐伊朋友約定的見面地點——瓦朗索勒市政廳門口。

  佐伊的朋友一眼就認出了羅南:

  “佐伊的朋友?”

  羅南看向那個亞麻色頭發,臉上有一點小雀斑的女生,禮貌的回應:

  “赫黛利?”

  赫黛利點了下頭,沒有寒暄太多,指了一個方向:

  “你這兩天住巴蒂家,我們先過去。”

  巴蒂就是即將教羅南藤藝編織的藝術家。

  羅南的目光不斷被兩側的景色所吸引,忍不住感慨:

  “瓦朗索勒真是一個宜居的地方,這里的風格太讓人印象深刻了。”

  赫黛利側頭輕輕笑了一下:

  “你也很讓人‘印象’深刻,佐伊從幾個月前就經常跟我提起你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