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部戲已經跟讓衛東上輩子看過的原作不同了。
HK才是這十多年拍鬼片的行家。
人鬼殊途的題材,長盛不衰。
反而歐美比較少拍這種陰陽相隔的內容,妖魔鬼怪更多一些。
而且都是爆丑的那種惡心造型刺激人。
去年讓衛東把梗概搞出來,就百般勸說不要搞成降妖除魔那套,唯美,一定要唯美。
恰好王鑫也不是很擅長鬼片,交給戴米莫爾找來的好萊塢團隊拍攝,只提供了幾個人參與協助。
重點在粱嘉輝的表演,讓整部戲的氣質文藝了很多。
他就盯緊老大說的唯美,全力朝這上面靠。
東方男性那種俊俏感,和原作里面的白人男主角差別很大。
讓衛東都沒看過,但現在屏幕上呈現的局部鏡頭,他只會感到粗糙、生硬。
后來保安亭刷劇最多的可不就是各種特效劇么。
那些仙俠特效確實已經提高了他的閾值,隨便指出幾個細節:“這里都漏了,叫,叫叫叫什么來著,建模呲邊了吧?”
看慣了高水平的絲滑,哪里稍微有點瑕疵就覺得不對勁。
好比鄒慧敏她們這個級數的美女,稍有卡粉、眉形不對就跟眼里掉了石頭似的礙眼。
讓太太剛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美翻譯,現在又感到要精進技術,不光得會束頭發,還要買幾本專業詞匯字典來學習!
總之艱難翻譯湊詞。
倒也彌補了讓衛東倒懂不懂的天眼露餡。
虞曉秋他們站旁邊只能佩服,包括熊國明可能會偶爾有那么點點自我心思,都會在這個時候被打得一干二凈。
這你都懂?!
反而是狄坤和桂振飛湊在串聯的電視屏幕前,竭力分辨探討這個什么建模呲邊是什么意思。
沒想到內地連這部分技術都在涉及了嗎?
桂振飛也倒懂不懂的解釋讓總那邊組織了龐大的軟件基地,分別在江州和鵬圳,而且關聯到了全國很多高校,他在高校號召力特別強,尤其鵬圳的軟件開發基地搞得非常火熱。
他們就以為內地在影像特效軟件這塊兒,也有同等水平。
殊不知整個影像特效軟件的發源地就在好萊塢,史蒂夫串聯起的更是頂尖團隊。
現在紛紛聞訊從其他工作間擠過來圍觀。
史蒂夫馬上嚴肅反復再看,確認皮特真指出得有點道理:“那要怎么辦呢?”
讓衛東純屬后來看多了小視頻吹噓:“堆算力,堆顯卡啊,這能怎么辦,力大磚飛唄……”
可憐讓太太的翻譯能力再次卡殼,又要堅持在老公面前的默契人設,瞎幾把翻。
“皮特形容只要把設備堆起來,把人才堆起來,力氣大了磚頭都能打飛……”
狄坤和桂振飛居然覺得還有點道理,讓總真是言簡意賅的形象表達哦。
史蒂夫還要跟擠到自己身邊的一堆技術天才轉述。
說實話,他就是典型的二十年單身漢剛結婚,洞房后看到片新天地,完全沉迷進去。
因為這時候全世界都沒有同類型的可比,之前沒體會過的快感。
自然覺得新鮮刺激。
結果被“高手”點醒不過如此,再看就覺得這個新娘子也不是那么漂亮了。
讓衛東還能自圓其說:“無非就是堆設備,提高設備性能,你看以前IBM幾間房的超級計算機,現在用個人電腦就能實現,現在算力不夠自然只能拼命堆,這要什么,錢啊,大量的錢,你不抓緊時間賣電腦賺錢,哪有這么天價資金來支撐海量計算。”
助理聽了翻譯都悄悄給皮特點贊,沒人敢勸史蒂夫不要玩物喪志,不要沉迷這花里胡哨的新技術。
這類創始人、獨裁大老板都是一言九鼎,周圍人哪里敢隨便提出不同意見。
和克萊斯勒一樣,當企業破產、滯銷的時候肯定周圍有人躍躍欲試的想取而代之。
但一路高奏凱歌勢如破竹,就沒人敢說不字。
因為其他所有人都要捧住這個局面獲利,誰敢破壞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絕大多數人都只有跟隨績優股的能力,可以做到錦上添花就不錯了。
只有讓衛東敢說,而且還點出其中邏輯。
這里面有個小故事,有一年稅務大院的電費突然暴漲了幾個月,查來查去結果是計算機中心有個小年輕悄悄搞了些礦機藏在機房旁邊24小時瘋狂挖礦。
讓衛東就聽同事們講過其中來龍去脈。
加上小視頻熏陶,影視特效動不動就幾千萬美金、多少億高價,自然覺得這玩意兒就是貴。
所以抓住這點,規勸史蒂夫。
克萊斯勒的高層們也在旁邊看著,對皮特在IT界的地位有了全新認識。
史蒂夫差不多這會兒已經是投行推介的IT產業第一人!
從他81年把蘋果電腦上市,就是整個美股吹噓的電腦神童、電腦天才,未來時代的引領者。
這樣才能讓蘋果電腦在上市時候破好多紀錄。
三十多歲還跟個嬉皮士一樣,商界精英是不是覺得皮特更靠譜。
而且這才二十四歲,后面還有幾十年的輝煌期。
絕對更值得投資。
其實史蒂夫這種看見什么新技術,就沉迷進去的純粹性,才是能走到極致的天才表現。
他看看周圍一堆電腦屏幕上的制作界面,再看看讓衛東背后那一堆西裝革履。
真的就像逃避現實玩了好多天游戲的孩子,不得不被投行抓出來。
伸手摟住讓衛東的肩低聲無奈:“我是真沒興趣再搗鼓電腦,就是重復的吹噓,加配置,賺錢太容易太簡單了,毫無樂趣!”
看看你說的什么話!
經過一系列宮斗踢走其他人,他是蘋果電腦現在的第一大個人股東,擁有27股份。
所以現在史蒂夫是身家160億美元的超級大富豪!
才說得出賺錢太容易的話。
把讓衛東都逗笑了,他伸長脖子到處看,看周圍那些大型電腦設備,真是一人多高的機柜里面裝著很多閃燈的器材。
都沒找到臺有光驅的。
實在是這玩意兒,林望復都說了有個巨大弊端,就是制作光盤的成本很高。
他們搞定光驅生產許可的時候,順便花了一千五百萬美元,從賀蘭買了條光盤生產線。
很麻煩的。
要搞無塵車間,要電鑄制作昂貴的金屬母盤,然后才能壓到塑料片上成為光盤,最后還要鍍上反光膜,刷涂保護層,印刷光盤上的圖案。
這就跟印刷原理一樣,起碼幾千張才開做,要幾萬、幾十萬張才能把每張成本平攤下來。
試問這個年代,光驅沒有普及,有多少軟件廠商會做幾十萬張來賣?
不能自己寫,只讀光驅就沒有什么可用的光盤。
沒足夠的光盤內容,就沒人愿意花昂貴費用去買兩三千美元的光驅來用。
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這么貴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值得投入的前景,各方都在猶豫。
本來要CD那邊把場面做起來,又出現了可以自己寫入的刻錄光驅,實現了個人化制作,才讓降價的讀取光驅瘋狂普及。
讓衛東他們恰恰就“精準”的踩中了這個普及點。
他指著電腦形容:“這才哪到哪,今年我們搞出來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一定能讓蘋果電腦再創輝煌,做大做強!”
史蒂夫問明白是光驅,還有點皺眉:“這有什么特別,一種新的讀取設備罷了,而且只讀不寫有什么意思?”
讓衛東轉頭對秘書示意,虞曉秋趕緊從自己背著的雙肩包里拿出個精美的CD盒。
比市面上的普通CD都要精美,外面有彩印紙盒,有漂亮的“APPLE”蘋果字樣,史蒂夫已經有點笑意的嫌棄:“這設計不怎么樣啊……”
可翻開立刻愣住。
因為旁邊密密麻麻的都是軟件試用版名單!
游戲、、看圖、文字處理、圖形處理、音效處理,分成幾大類密密麻麻!
他是頂尖高手,只是這一年有點仗劍四顧,無人能敵的高手寂寞了。
現在立刻意識到這玩意兒有什么用:“都是功夫軟件的產品?”
讓衛東是開放心態:“你這里有什么,或者外面有什么好軟件,都可以放進來,隨機贈送一張這個,你覺得消費者會喜歡嗎?”
這些軟件都是何玉柱帶著他的團隊,七拼八湊的做出來,各種成功不成功的都塞進去,加上老黃那邊的軟件公司,包括元信子那邊的算命軟件啥的,各種渠道改成英文版湊了張600M的光盤。
這年頭的軟件都很小,幾百K居多,幾兆都算大,幾十兆已經是超級無敵大軟件。
所以一張盤能裝很多很多。
不知道在歐美電腦發展史上,有沒有出現過這種盜版催生的玩意兒。
反正讓衛東記得九十年代,盜版橫行的內地,很多軟件光盤都是這樣的大雜燴。
很多都是劣質盜版廠商,隨便拼湊起來,大多都沒啥用。
但恰恰是這種好像在垃圾堆里淘紙皮的未知探索感才最有趣。
搭配已經降價到五百美元“成本價”的光驅。
加上高保真電腦音箱,用電腦就能播放高品質的CD音樂。
這88款蘋果電腦,就問是不是發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