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讓衛東沒想到拍部《編輯部的故事》意味著什么一樣。
他也沒想到后來鼎鼎大名的影視圈皇帝、太后娘娘,這會兒也跟無數后來的北漂小兩口一樣,卑微的跟著點頭哈腰。
哪怕知道這很正常,這會兒百分之九十九的創業者都是這樣從一無所有起步。
但看見還是有點感慨,而且作為并不太熟悉影視圈的普通網民,第一反應只是這倆可沒把兒子教好。
進而對讓小聰的未來成長也有點擔憂了。
現在主要詫異對方居然是在拍音樂錄影帶:“你沒拍影視劇嗎?”
嵐哥連忙回稟:“我現在還屬于蜀川劇院,剛跟著蜀川影廠和他倆拍了部電影上映,所以這段兒在平京主要拍點企業宣傳片、音樂錄影帶。”
被他點到的倆就在平京這幫人里,趕緊跟著點頭。
明顯他倆的發展狀況,就比西南來的小兩口強,哪怕介紹他女朋友也剛參加拍了紅樓夢的鳳姐。
依舊還是沒根沒底的浮萍。
讓衛東并不反感慶姐自己拉一隊人馬的做法,甚至這也能讓虞曉秋把重心朝著高校就業轉移,所以看秘書已經過來要催促走人。
抓緊時間對嵐哥低聲:“拍什么音樂錄影帶啊,去拍電視劇,和珅紀曉嵐、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這類戲說歷史題材,演繹民間傳說故事,老百姓一定喜歡看,做出劇本來找我投資……嗯,這段時間你先給切諾基和道奇汽車拍兩部宣傳片,預算大概十萬,你幫忙做報告申請。”
后半句一起說給慶姐聽,還做了眼色示意稍微避著點秘書。
蘇大姐護食也是蠻厲害的,估計敢跟慶姐抓臉。
不等嵐哥這邊驚喜完,對峰哥那幫人,尤其是和嵐哥剛拍過電影的兩位點點頭,就轉身迎上秘書:“談完了,走吧。”
女人還是有第六感,虞曉秋疑惑:“搞影視的人不需要我接洽嗎?”
讓衛東勸說:“慶姐對汽車營銷有些思路,讓她試試看,其他人想拍點電視劇,你回來也可以關注下,但你的重心肯定在高校就業,這次到HK看看中大,到北美也注意看看高校……”
小美女才被帶走注意力,憧憬得有點蹦跳。
所以說規模大了,內部各山頭的利益沖突也不可避免。
讓衛東已經盡量簡單化,也架不住各種強者越線。
譬如慶姐、譬如熊國明、譬如秦羽燁。
讓太太還好點,飛HK航班就開始自我修煉:“停留兩天去花旗,我就不礙三姐的眼,幫你把外商和秘書帶開。”
讓衛東呸:“你給行政總監說下,亞洲電視現在不怎么拍電視劇,這部分人手可以跟慶姐那邊配合下,他們最近有些內地電視劇拍攝,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嘛。”
秦羽燁探頭看看那邊的兩位美女:“要不我換薇薇安坐過來?”
讓衛東長嘆閉眼:“你省點心吧,我哪有這些壞習慣。”
秦羽燁掀起座位扶手溫柔靠他胸口:“看你那些奇思妙想的靈感,能夠搞定這么大場面,就想你是不是要多點色彩激發靈感嘛,我只能一邊驚嘆一邊心疼,放松放松不都是這么復雜的算計。”
讓衛東反而笑了,甭管真假起碼情緒價值給到位,放松下來靠著摟住肩膀輕輕拍,像在哄孩子睡覺。
在家這么哄兒女習慣了。
秦羽燁果然嘴角掛著絲笑意,閉目睡了全程。
結婚離婚好幾次的總裁,肯定也觀察到這對兒年輕夫妻的互動。
更是注意那雙漂亮到跨越種族審美的女助理,跟年輕老板間沒什么私情。
還以為一夫多妻的東方傳說已經過去了。
誰知在HK機場剛剛出來,就看見位姑娘一頭撲進讓衛東懷里,讓太太還笑嘻嘻的拉了女助理繞開帶走外賓。
這么和諧的嗎?
總裁又對中國人能夠處理化解各種矛盾的天賦,提升到了新認知境界。
讓衛東似乎也覺得來HK就解開些束縛,感到胸口的眼淚花都迸出來,還納悶:“經常出差都幾個月吧,這么激動干嘛,事情還好吧?”
沈老三都要哇哇哭了,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反正用力箍住抱,恨不得揉一塊兒。
讓衛東只好無可奈何的抱著,還是輕拍哄,示意大家走先。
最后對躲在人叢角落看戲的倆弟弟豎中指。
秦羽燁做鬼臉,引導外賓上車后,才給這倆吐槽:“看見沒,連外商大佬怎么看都無所謂,三姐才是老爺的最愛啊,千萬不要得罪她,這才是心頭肉。”
鄒慧敏就悄悄伸頭看。
虞曉秋也貢獻自己的八卦:“當初最早就是三姐陪著他到平京打天下,還不認識你呢。”
馬上得了讓太太揪臉蛋。
這都引來周圍好多鏡頭拍攝。
畢竟克萊斯勒高層這幫人,走出來也是天階洋人的氣勢,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蹲守機場的記者肯定各種跟隨,更是伸出麥克風圍著認識的讓太太打聽。
秦羽燁輕描淡寫的介紹了身份:“我們剛剛在內地跟克萊斯勒簽訂了幾億美元的訂單吧,未來也會以HK、鵬圳為核心點,大力開拓東南亞市場,歡迎各類汽車代理商、經銷商找我們探討機會。”
HK的生意其實主要就是做向內歐美代理,向外內地外貿。
背靠內地廣大市場,卡住這個細瓶頸,從手表到機械,從藥品到化工原料,萬事萬物進出都要雁過拔毛。
以三千縣市的規模來供養一城內外貿轉手,當然肥得流油。
地產都不過是因為本地資金太多,才溢出來炒買哄抬起房價。
所有商界人士還是主力找尋這種代理機會。
當晚就蜂擁而至。
不過總裁他們還是等到讓衛東開著丹拿過來,才欣賞到CD音響帶來的超級震撼。
因為就這么幾天時間,電視臺的音響發燒友、技術專家搜刮了HK市面上能找到的車載CD機頭,最好的放大器、功放、線束,對那輛丹拿的全車音響做了改裝。
這方面HK本來就有傳統,推崇歐美HIFI音響技術,又緊跟東瀛設備優勢。
所以哪怕市面上的CD機頭還是鳳毛麟角,也能找到。
甚至直接飛去東京淘買也來得及。
但成本確實令人咂舌。
這一套差不多砸進去十幾萬港幣!
哪怕拋開那些夸張的頂級音響器材,嗦尼的機頭也在兩千多美金!
但坐在原本隔音濾震就做到頂級的丹拿車廂里。
看吸入式機頭把一張卡拉揚版本的《第九交響曲》收進去。
聽CD那種如水晶般透明清澈的音質,開始陪伴傳世經典回蕩在豪華車廂里。
總裁他們這個年紀應該習慣了黑膠唱片那種嘶嘶噼噼聲;
而讓衛東這年代的則剛開始接觸磁帶機那種沙沙聲;
單獨聽可能沒啥差別。
甚至第一次聽唱片、磁帶的鄉巴佬會覺得如聆仙音,太牛逼了!
但只要對比過CD,就會覺得那倆是屎。
除了可能聽慣的人會強調情懷之類,其他沒有任何可比性!
讓衛東這種兩世為人都基本沒聽過古典音樂的土鱉,坐在駕駛座上剛聽見合奏交響的時候還有點不耐,這是什么玩意兒啊,聽起來慌得一批……
但耐住性子最多一分鐘,專家故意幫他停頓到這個階段的第九交響曲開始從喧鬧陡變到安靜的圓號獨奏,渾厚到低沉,期間其他長笛、提琴還來騷擾了下,都沒能紛擾到這種沉靜感。
讓衛東都不由自主的瞇上眼了。
后排擠了四位老總,副駕駛的總裁早已閉上眼輕輕搖頭晃腦。
直到圓號似乎低到快要消失,雄壯的交響樂才猛的拉起來,合唱團再跟進介入……
《歡樂頌》啊!
這尼瑪是連斷手保安都知道的《歡樂頌》片段!
啦啦,啦啦,啦……啦啦……
那種整個血脈都被拉起來帶動情緒的音樂體驗,把讓衛東全身的雞皮疙瘩都炸開了,過電一般酥麻。
他都情不自禁跟著節奏手動拍子,嘴皮顫抖。
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
樂曲結束,幾位悵然所失的睜開眼,眼里都有種草特么的,之前的汽車音響都是什么玩意兒。
其實歐美玩汽車音響已經好多年。
北美更是這塊兒的發源地,器材黨比比皆是。
但CD這種音源進入市場,就是降維打擊。
動輒幾千美元的設備采購價,根本不會出現在量產大車廠的清單上。
開什么玩笑,一臺2.0發動機才兩百多美元,什么機頭要兩千多美元?
車才賣六到八千美元,音響全套就值這個價?
所以這類設備只會出現在改裝市場,不可能是整車廠,用后來的形容叫主機廠。
其他環節供應商最后集成的總裝廠就是主機。
形容跟后來攢電腦主機一樣。
量產汽車的音響體驗就是聽個響。
現在讓衛東卻拿出個全新方案,我們可以把HIFI音響成本壓到幾百美元,然后用轉移至內地生產把這幾百上千美元成本省下彌補。
一進一出,車更便宜,卻帶著這么吊打一切的高保真音響,有沒有搞頭?
克萊斯勒、JEEP、道奇、普利茅斯的四位老總都表示,太有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