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69章 解題小能手也有撓頭的時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老汪和熊國明算是同班同學,雖然這倆年紀相差十來歲。

  都是讓衛東這三十三代掌門人接手時候,銀行、保險、碼頭、國集、在港資產,這么招投局當前幾大塊的領軍人物。

  從這會兒就拉出區別了。

  老汪對銀行的理解,還是基于儲蓄所為基礎,然后再拿錢去投資賺錢。

  只要跑過利息,銀行就算是賺錢。

  但熊國明對金融業的認知,已經上升到萬物皆可融的地步。

  更主要是他在賭王上課時,聽進去了人家的理念,要做就做到最好,專業人做專業事。

  熊國明就非常認同這點。

  既然保險業已經在歐美流行了數百年,讓衛東這個董事長又“深諳”保險業那些弊端,那就索性請專業經理人。

  哪怕薪酬貴點,也能直接把人家多年經驗和規范直接學過來。

  這點是讓衛東都不具備的心態。

  他算著一個月時間差不多了,就給水翼艇的外籍技師買了機票送回HK去。

  其實熊國明這會兒還沒拿到商業保險公司的批文手續,僅僅是個社保公司。

  顯然已經看見些未來苗頭不同了。

  整個四月,讓衛東都在遠遠的看保險和銀行跟進操作,對熊國明提出把長航重工打包上市也不置可否。

  就像很多方面也在不置可否的看他改造長航重工。

  隨著廠領導們脫胎換骨的返回各廠,招投銀行“貸款”給桌子都還沒一張的招投船舶,其實是吳生云來向幾家廠下訂單。

  以前讓衛東不敢貿然把資金調動回國,更不敢大肆投資在內地的情況迎刃而解。

  不再擔心當成是資本家在瘋狂掠奪,也不怕投資在內地的項目資金被沒收。

  這都是買了招投銀行在HK發行的理財產品,是招投局對內地的投資。

  無論如何不可能沒收招投局的財產,更不可能推翻招投局在HK簽署的商業合同。

  尤其在HK回歸前這些年,必須要臉。

  只這么過了道手,局面完全兩樣。

  之前還遮遮掩掩的資金,現在直接砸給滬海廠追加三條巴拿馬集裝箱船;

  其他廠順次四條兩萬噸級集裝箱輪;

  萬噸、五千噸和兩千噸、千噸級的各自近十條!

  總計五十萬噸運載力!

  分別對應目前內河上中下游,以及出海口到神戶、HK的近程,北美、歐洲的遠洋。

  全方位覆蓋。

  頓時讓長江沿線的各大國營船廠,一片喜氣洋洋的開工建設。

  本來將要開始荒廢的船臺,全都在重新煥發活力。

  這班參加了“招投局船廠培訓班”的大佬們,基本奠定未來國內造船業的半壁江山。

  甚至幾十年后有人退休了都還在笑談,要不是讓董用這種非常手段把他們所有人扣在峽江山頭。

  以他們已經執掌一方的心態,任何國內教授學者都肯定壓不住課堂,沒法讓他們耐住性子學習怎么從國企向民營企業轉變。

  當時回到船廠都有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

  之前不知道該怎么辦的迷茫慌亂,現在全都堅定的造集裝箱船。

  有資金、有訂單、有幫手。

  還有中年之后突然爆發的工作熱情。

  讓這班人相互聯絡,按照那些日夜探討的手法,核心技術用進口件、進口采購,主體結構全部用國產替代,隨時保持交流心得。

  鼓足了勁要造出一批開天辟地的全新集裝箱貨輪同時,對自己船廠的人員、地塊、建筑、住宅房改,全面啟動調整!

  希望能奠定國內整個集裝箱時代的開門紅!

  這還不顯得讓董“國資民營”的改制措施立竿見影?

  六機部送這批嗷嗷待哺的中年大好兒回原生家庭,肯定還是看著的。

  吃驚得接二連三派各部門和其他船廠來學習取經。

  大家看著熱火朝天的開工場面,羨慕萬分!

  至于下水后這些船是租給東升船運、國遠集團,還是另外再起招投船運,那都看到時候的政商局勢。

  約四億美元的專項投資資金,還真不都是讓衛東掏錢。

  遠高于銀行利率的投資回報率,本來讓他閑置了近一年的電腦回流美元資金都在蠢蠢欲動。

  要知道從去年六月后到現在,賬面稅后約為十七億美元,投資提升晶圓廠、林望復辦光驅廠、開新產線、調動回坡縣都總計不到五億美元。

  發哥還沒輪到分紅看賬單。

  讓衛東在HK花掉的主要也就是收購電視臺、收購龍家資產以及籃球館項目,其他都是毛毛雨。

  所以這些資金除了部分在北美,現在還有七億多美元在HK分散于好幾家外資銀行。

  不用來投資是真的可惜。

  可招投銀行在HK還真自己拉來了一億多美金的投資資本。

  老方這近十年在HK也做了不少工作。

  讓衛東更懷疑是有港商在盯著自己跟風下注。

  哭笑不得的把溢出來資金,如法炮制的朝著招投地產投放,推動江州長江大橋南橋頭的移山谷地,要興建成兩棟大型江景商住樓雙子塔,外加臨街寫字樓酒店的一片建筑群。

  正好跟港商之前在江邊拿的高檔公寓樓地塊能呼應上。

  這時候頂著招投大廈的名義向江州市申請地產項目,自然是秒批。

  甚至在商業并不發達的江南區橋頭邊,修建總計約三十萬方的高層商住寫字樓群,到底合不合適。

  江州市都沒多問半句。

  于是純粹就是在移山現場旁邊,將填出約十一萬方的土地。

  “炸山移山”騰出來的路面空間等于是白送給江州市,這填出來的地塊也就不談地價。

  規劃面朝江的雙子塔32層,將是最現代化的那種玻璃幕墻摩天樓造型,命名為招投大廈可租可買。

  其中一棟將成為招投局在西南地區總部大樓。

  背后正對江州會展中心馬路對面的寫字樓酒店,則是最嫻熟的四棟24層建筑跟底層商鋪。

  圍繞已經劃撥給招投局經營的“國際會展中心”,打造出完全超越八十年代末的現代化商務區。

  讓衛東從HK安安穩穩的賺理財分紅,招投局無中生有的獲得一片建筑地產收益,江州徹底展現出國資民營的經濟體制改革成果。

  甚至工商業界都能獲得現代化的辦公區域。

  大家都滿意。

  所以等讓衛東從峽江船廠那邊開車回到經開區,看見跨度約四百米的隧道穿山,已經被推了個平頭。

  現在已經比較清晰的大約三百萬方土石,仗著只需要傾倒在隔壁幾百米外。

  要求在兩個半月內完成!

  幾十臺挖機,上百臺載重汽車正在換人不停車的往返傾倒,旁邊填埋區更是提前開始打樁澆筑、夯實抬高地塊。

  跟擁擠破舊的市中心反而形成強烈對比。

  也襯著旁邊曾經喧嘩輝煌過會展中心格外冷清。

  副駕駛的董雪晴忍不住發出那種反派女的給給給奸笑:“不讓我們家做事,就是這個下場!”

  她天天上下班從這邊過,每次看都牢牢記在心里!

  蟲蟲嚇得趕緊蹣跚挪步抱住姐姐,其實小蝶還是會照顧弟弟,摟緊悄悄躲開些。

  讓衛東在山上就琢磨好了:“現在開始做準備,六月上半月舉辦服裝博覽會,下半月舉辦第二屆汽車博覽會,正好看看一年半過去,汽車產業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董雪晴詫異:“六月你不去花旗嗎?”

  實際上國內的生意都拼命壓住了利潤,能夠保證底氣和騰挪的,全靠每年的海外資金。

  尤其現在牛肉的利潤給了高原,牛仔褲和化妝品跟蘋果電腦的收益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

  所以六月的蘋果電腦發布會,就是全家每年挖金礦的時節。

  讓衛東居然不是很想去:“老林和小秦去就行了,我又不用每次都跟上,還是喜歡在國內到處跑,你想去可以去啊。”

  董雪晴悄悄掰手指:“回來一個半月了,嘻嘻,她們沒催你呀?”

  讓衛東豪氣頓生:“這么多事催啥呢,過幾天五一了去滬海,要給汽車下線剪彩,沒準兒還得去平京切諾基產線看看,你也帶著娃去查賬?”

  董雪晴無奈的撓撓頭,本來是丈夫愛做的動態,她卻平添幾分青澀的可愛:“天天給我打電話,東拉西扯的問生意好不好,你休息得好不好,算了嘛,免得以后說我長江沿線都成了地盤……”

  讓衛東都不好撓頭了,只能笑罵放屁。

  那就更要繃住了著急忙慌的回HK,滬海都頂到五一再飛。

  線召集段姐、洪天成他們下足功夫準備六月的服裝博覽會,肯定也要順勢把歐妮雅化妝品、洗發水都打上一番。

  現在會展中心對面就是工地,那就做上一大片遮丑的牌,老洪你給市里面申請下,這些位該什么費用都依法繳納。

  洪天成還有點懵,法?哪有什么法,我們自己的工地,派人去立起來就是。

  結果就是這么在江州多耽擱到四月底,五機部還是給讓衛東打電話過來,峽江廠怎么說也是三線廠里面的大廠,既然幾萬人的長航重工七家廠你都盤活了。

  這一萬多人的機械廠你還是想想辦法,無論如何給這家廠找個出路。

  這能一樣嘛。

  造船產業可是已經開啟了時代浪潮的周期了。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高炮廠幾十年,全都成了老油子,拿來榨油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