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的江州造船廠,是造魚雷快艇的,規模真不算太大。
但滬海造船廠讓衛東再特么耳背,也知道那是未來造航母的!!!
是因為老子手里有條航母嗎?
就好像冥冥中有些事情就是這么無巧不成書的連成線。
讓衛東甚至瞬間能明白自己的責任,就是拖動現在基本沒活兒干的長江沿線這些國營造船廠活下來,盡可能造民用船舶,趕上集裝箱航運這波熱翔,吃上熱的。
然后積累技術,積累資金,才有底氣慢慢造出那些下餃子的場景!
這個節點他甚至比集裝箱船都清楚,零幾年的時候網友們都不敢相信能超越東瀛海軍,可到了2013、14、15年,忽然就像一夜春風桃花開,狂暴的造船業開始下餃子,整個國家的腰板都開始硬起來!
所以有了招投局這個大筐,讓衛東也只啊了下,就沉穩的說好。
老方都吃驚他這個反應:“咦,之前你不是每回都要先滑頭,未戰先想敗嗎,這次怎么這么干脆?”
讓衛東嘿嘿笑:“感謝您讓招投局來承擔這個中轉,我就不用擔心什么個人得失,都是招投局的報表上可見,我拿一元錢年薪,如果這招投局帶動的規模成就越大,就越沒了那些質疑的聲音,對嗎?”
就以前他一直得藏著掖著,生怕私營企業、民營老板做大做強了以后被猜忌。
好了,現在是自己免費給招投局打工,通過招投局這個本就特殊的身份來做事,那就不演了……
國資,做什么都理所當然。
老方滿意得暢懷大笑:“對的,你現在明白我為什么不在乎那些七七八八的聲音吧,沒那個時間去跟他們爭論,干就是了,鉚足勁干出最響亮的成績單,就能壓住所有雜音,一旦你學會操作這種戰役規模,那么我們心目中的大戰略,手邊的小戰斗就都能迎刃而解。”
讓衛東真心實意的感謝:“感謝您對我的悉心教導,還有您對我的信任幫助,我會不負所托的。”
老方最后才抖摟實情:“其實長江航運,本來就是招投局在清末時候的產業,這也是為什么招投局劃在交通部的最大原因,現在是打電話問我是不是我們有盤活這部分改制的想法,我就說你有,但現在我們不碰整個長江船舶航運,而是僅僅先對船舶重工這部分進行改制嘗試,你好好思考下要怎么展開工作,我支持你。”
還鼓勵了下:“戰爭年代,多少二三十歲的年輕將領被派到最艱險的軍團擔任領導,解放后也有很多年輕領導干部沖在最困難的地方,長江船舶重工僅僅只是國家船舶工業總公司下的長江船舶集團下屬子公司,但這里面的復雜結構你想想就明白有多混亂,到底是航運指揮重工,還是遠洋運輸占據重心,幾大板塊間錯綜復雜,你要從千頭萬緒里找出一條線頭子來!”
結果讓衛東輕松:“賺錢,只要能賺錢,就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復雜問題。”
老方哈哈哈的說對。
其實就是那句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在這個階段,特別適用。
尤其讓衛東還心里隱隱知道正確脈絡,這事兒他就不覺得壓力山大。
畢竟這時候讓衛東也不是五年前那個只有狗蛋和李二鳳能幫忙賣臘肉的少年了。
麾下已經有幾萬兵馬。
老小倆在電話里探討好久,定下是長船重工的各大廠長老總盡快趕到江州來一起開會,才把話機擱下。
董雪晴在旁邊小圓桌上繼續敲自己的鍵盤,偶爾喝口茶,幫丈夫剝個橘子。
悠然自得的只關心最后結論:“是到這里開會?那就不用走了,嘻嘻。”
至于是不是又要擴大什么產業規模,她都無所謂。
就很奇怪,她完全沒有她姐那種動不動巨大的心理負擔。
讓衛東也笑著不把重擔挪給她徒生壓力,只說組織上安排把船廠改制做起來。
董雪晴居然想的是:“沒給你安排什么革命同志當戰友就好。”
讓衛東詫異的她小腦瓜子都想的什么,但也杜絕一切可能:“明天去把結婚證辦了,現在我在招投局掛著領導身份,不能這么不明不白。”
董雪晴總是思路清奇:“啊,小月月咋辦?”
讓衛東趕緊笑罵:“關她屁事啊!”
幸好這時候警衛員又把電話拎出來,讓衛東如釋重負的趕緊接聽。
居然是老程:“嘿嘿,部里面找我來做說客,峽江廠還是很有實力的,他們這次的自行高炮確實獲得了裝備許可,這是光電綜合、機炮協同的高科技啊,你給想想辦法推動改制,一萬三千多員工規模呢。”
剛剛接盤長江船舶重工,讓衛東才知道從江州到滬海,沿線有七座大型船舶廠,萬噸船臺都有十來座,年造船能力有四十萬噸!
就滬海造船廠已經很大很牛逼了,比他小點,但同樣都是地方大戶的弟弟還有六個!
就說這個二級集團大不大吧。
隨便一家,規模估計就碾壓國集集團了,每家廠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年歷史。
所以再聽這個生產自行高炮的肯定是啼笑皆非:“你在滬海造車,我先透露點小消息給你,我可能要把滬海造船廠給接手了,造船造車我很有興趣,造炮關我什么事,而且你都說了拿到裝備許可,那就有了訂單著什么急啊?”
在西山廠造炮隊鏡的老程,先震驚,滬海造船廠就在盧家嘴旁邊巨大!
現在也要歸并到一起?
好幾秒才緩沖下來扭捏傳達:“唉,這個局面我們82年不就體會過,我們的產品還一直在列裝呢,庫存都用不完,或者型號已經落后用不上能怎么辦,他們這個……最后只拿到三十輛訂單,作為培訓和體系探索的用途,你看……”
讓衛東沒忍住嗤了聲。
防空高炮這種事他肯定沒有發言權,更不敢隨便亂發表意見。
但作為二三十年后的男性網友,肯定都能輕易知道,未來……甚至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戰爭,軍事飛機已經不適用高炮打了,人家都是隔著一兩百公里,遠遠的摁下按鈕發射導彈炸你。
甚至這種裝了雷達的自行高炮,可能反而會因為雷達波被當成精準目標給優先打擊。
對這種問世即過時的裝備,還是之前讓衛東給伍曦吐槽那個監控指揮車類似,看似很努力的改進了,其實這種想當然的拼湊敲打小聰明,而不是基于整個大規模科研體系的嚴謹科學態度,更沒有商業化的廣泛實用性。
真的沒啥用。
“可我給他們說也沒啥用,既然是履帶車底盤,我建議他們做挖掘機之類的工程機械,要不起碼給你們做汽車零配件也行啊,一萬三千人……天哪,平汽不就一萬二,最后能并進合資產線的就四千,這特么是巨坑啊。”
去平汽當了一年多廠長的老程當然清楚:“對,我就不用擔心你會陷入這種有巨大包袱的老企業里,但來都來了,西山廠、平汽,包括現在的道奇廠都走上了振興之路,盡量帶動下,部里的意思是你拿主意,可以分拆成軍品和民品兩部分,你把能帶動的打包到民品,依舊是西山廠那個模式,企業是國資,但銷售是你來帶領民營。”
這其實就是個折中的國資民營,但掌握了銷售權的民營管理者其實很容易把財富都移植到私人名下。
只是西山廠的深厚情誼,眾多電子三線廠的電腦戰略才拖住了讓衛東沒變成無情的資本家。
現在只能嘆口氣:“行吧,明天先談談,我不擔保會接這個爛攤子,因為規模越大……對,你那邊開始物色抽調人手,分廠廠長,起碼是熟悉機械、鋼鐵這方面能挑擔子的人手,給我輸送點,船廠這邊肯定能用上。”
老程說好,又提出來個新辦法:“為什么不把別處的人朝我們這些廠里輸送交換呢,你現在的特點就是規模巨大,其實靠的就是基建團和西山廠、平汽廠,以及大學生一茬茬的交替組成骨架,那個鵬圳的桂總之前提的銷售人員輪換辦法很好,我們這些廠里面的中層管理人員也可以輪換,用先進帶動后進,用現代化帶動手工化,我不就是這么改變的?”
他最早在西山廠,忙起來都帶頭下車間動手。
等到去了平汽做廠長,自然開始半接觸切諾基那套現代汽車工業的做法,一兩年后再接手全盤現代化,甚至還不算最先進的道奇全產業鏈,就已經能夠適應了。
讓衛東也頓時恍然大悟。
這種從基層到管理,對現代工業適應的過程才是最難的。
他不想接手這種一萬多人的老廠,原因主要就在這。
舉個現在各公司最愛調侃的經典案例,就是全國分公司都在搞的酒店,百分之九十的酒店服務員現在都從不敲門,甭管收拾房間、查房、清理物品,都是二話不說直接開門!
當然顧客也不投訴。
何月梅他們在全國各地改造這種意識上的差距,才艱難極了。
但讓衛東恰恰現在有足夠多的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