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81章 總是第一怎么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恰恰是讓衛東帶來的工業園區、自由市場上了磚兒臺專題報道,給商州帶來潮水般的全國各地參觀考察人員。

  才讓老領導有坐看全國風云的獨特視角:“你說誰最愛建房,農民還是工人?”

  讓衛東稍微想了下就有答案:“農民,家家都有宅基地,工人就算想有房也沒地方建,我這手頭寬裕了,好多人都勸我回老家建房呢……”

  據說李二鳳家就把房改建了。

  老領導點頭:“我觀察到農民賺錢就建房,全國各地都是這個情況,但這種農村建房消耗大量物資以后就沒了,本就單薄的物資條件,跟一杯水灑進沙地里一樣,根本出不了糧食。”

  讓衛東驚訝這個角度,開了天眼都沒想到的角度。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這話是沒錯,但真到實際運行就是另一碼事。

  就像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包產到戶,的確只高光了幾年。

  失去齊心協力維護配套水利工程的基建能力,很快田地產出就會下降,加上后來外出打工成潮流,起碼在他熟悉的川東山地,荒廢率很高。

  但壓根兒沒想到每家農戶自己修房,居然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好像……真是這么回事,每家都修,好比把所有的建筑物資都抽散到鄉間,沒有參與到社會化的滾動消費中?商品房好像就不是這樣。”

  老領導何嘗不是也在跟著這片改革工業園區,大量汲取四面八方信息學習提高。

  “有位憂心忡忡的專家跟我談過,這叫非生產性投資,七十年代占比兩成,這兩年飆升到四成,本來消費能拉動生產,可我們現在的經濟結構還無法承受,這個階段要把有限的物資集中投入到生產投資里,這就是你的工廠為什么這么重要的原因。”

  同樣花了一百萬,建起來一座可以年產值上千萬的工廠,跟分成一百家農戶建房,悄無聲息的沒有社會回報,確實差別巨大。

  老領導再把讓衛東拍的宿舍樓照片示意下:“國營廠礦企業擴大給職工建房的規模,也是同樣的問題,這等于進一步枯竭了工業收入,還沒增加產出,而且為了滿足改革開放,大家都過得更好的局面,國家不得不追加能源、交通等基礎工業投資,導致各地投資規模進一步膨脹。”

  說起來還掰手指頭:“自身供給不夠,為了工業高速和消費,只能超計劃進口,外匯規模從去年夏天的一百二十億美元暴降到現在只有二十多億美元,這是位外貿經濟部委領導給我的透露。”

  簡單說就是什么都由國家承擔的模式,沒了進項還不停增加消耗,這什么家底兒都能騰空。

  讓衛東終于明白房地產為什么在這節骨眼兒必須推出了。

  好比當媽的給一堆娃哺育長大,掙嫁妝修房子,如果孩子們還躺平偷懶摸魚,這當媽的遲早累崩做不動。

  作為這里面最大頭的房產,可不就首當其沖的成為改革重點。

  結果自己還誤打誤撞的在江州協助房地產開發公司,第一個“企業代買”給員工來貸款購房,成了破冰之舉。

  又緊接著在商州對整個社會集資建房。

  偏生還因為工業園區、自由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考察調研,恰好過來看到了在建的集資地產,把這本經估計都取回去了。

  磚兒臺的老祁他們出專題推廣商州改革舉措,就是在去年夏天。

  商州成為“網紅城市”的大半年時間,就是波瀾壯闊的房產改革博弈。

  怪不得前幾天,江州那幾位會重點關注那棟動物園“集資宿舍樓”!

  那是江州的第一座企業自主修建的集資樓,也算是房改的新模式,自己完全把重點劃錯了。

  “所以您才建議我這個階段大量修商品房?大量銷售房產這種商品?”

  原來是把房產也看做這個時代稀缺的商品,既然自行車、電視機可以是私人購買的商品,可以大批量生產并且銷售的房產為什么不能是。

  只要地塊還屬于國家,水泥盒子算商品唄。

  如果早點理清這個思路,讓衛東在動物園給江州市里面的回應就不同了。

  但很顯然,這個房產改革先鋒的帽子已經戴在了商州頭上。

  而且商州還真不是為了圖這個先鋒的虛名,就是趟雷給全國看:“對,小東,你來努力把工業園區的商品房建設好,朝著你學習來的這樣漂亮樣子去建設,只要你是為了國家、為了群眾,所有責任我來承擔。”

  看著眼里充滿期待的老者,讓衛東對江州市都能說只掛名白幫忙的撇清話,這里愣是說不出口。

  慢慢點頭:“稍微給我點緩沖時間,我在好幾處都開工建樓,資金上不能崩,我也不愿收了群眾的錢來做試驗,一步步來。”

  不過他是真沒想到前輩的急切心理:“要抓緊,局勢很嚴峻,必須要盡快拿出最好的示范,我來動員……市直機關、各家單位參與這場房改建設。”

  就從“企業代購房”、“民營企業自建房”、“單位集資房”、“社會集資房”、“公務員集資房”,每種類型的第一步探索都自己做了嗎?

  嗯,甚至連全國第一次市民住房選購交易會的第一單都是自己開的,要不要這么秀。

  不過順著這事兒,倒是想起來江州這次房產交易會,在五一節補了半版后,果然在三天假期內全部銷售清空。

  除了極少數先富起來的個體戶,其他購買主力還得是公務員。

  說起來這些地級市、縣城地方上,穩定吃公家飯的體制內公務員,尤其是相當多都一家人吃公家飯,經濟條件在小地方都是排前列的,也就是后來網上說的婆羅門。

  大多還有還不是單個家庭負擔消費,親友父母都不差。

  加上對政策的敏感理解,敢下手的眼光都強很多。

  這明擺著吃了第一口螃蟹,他們未來的優勢可就提前夯實了。

  不過這個階段恐怕也只有他們最能上房改建設。

  自己總不能既要又要吧,這么長遠的事情已經不是自己能考慮上。

  于是走出商州市大院,讓衛東直奔郵電所,讓老婆安排聯絡江州建筑設計院的專家明天趕過來,跟商州相關單位共同籌備商州工業園區的小街區整體規劃建設。

  董雪瑩又讓妹妹當話筒,鳳雛那啞著嗓子還要上崗的無奈也順著電話線傳過來。

  讓衛東笑罵完才掛上電話。

  出來石頭已經從市大院街對面悄悄跟到這邊,蹲路邊電桿下玩石頭,誰都只會把他當成不起眼的孩子沒防備。

  跳起來詢問:“要不要叫人把車開過來?”

  那輛雙排座就放在商州了,平時都留給丁海峰在用。

  讓衛東搖頭,攬住小弟一起順著入夜的街頭,朝北較場步行過去。

  一兩公里而已。

  穿過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地級市街面,走上石橋的時候,已經能看見燈火通明的食品廠玻璃房子在生產忙碌,旁邊的八層大樓已經趨近完工。

  雖然在之前的幾座工程里算是優先度排位靠后,但動工最早,主要是食品廠自己每個月大約有四五十萬的毛利,所以也沒完全停下。

  現在看起來可以索性完工投入使用。

  血液制品的SOD車間先放在這里,不用單獨去新建,把資金轉移到新街區的建設中來。

  腦子里轉悠著這些調整抉擇,前面就看到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

  夜市、大排檔、路邊攤和籃球場,已經儼然成為相鄰區域,尤其是衛生巾廠數千職工的重要夜生活內容。

  讓衛東走進去立刻被辨認出來,各種熱情的拉著他參加籃球賽。

  悄悄摘了腰間槍套給石頭,技癢的讓衛東混進去打了個酣暢淋漓,差不多十點都在離場了才意猶未盡的走人。

  不過石頭居然在旁邊燒烤攤上買了幾串吃食帶上:“拉姆肯定喜歡吃,這個味兒和江州不同。”

  讓衛東忽然覺得有點汗顏!

  他就從來沒這種主動給老婆搞點浪漫的思維,這是還不如十歲孩子嗎?

  尤其石頭還做得順理成章的嫻熟,明擺著平時就沒少這么干。

  你們沈家都是什么教育方式啊。

  果然等兩人看看隔壁,連夜施工的三座集資樓已經趨近封頂,沿著衛生巾廠再觀察下食堂、澡堂、衛生綠化環境,從后門溜達回江邊小宅。

  平時很不愛說話,基本處于隱身狀態的拉姆,看見石頭拿出來的燒烤吃食,開心得笑成月牙彎彎了。

  連忙找了碗碟騰出來給大哥,還加上壇米酒擺得挺好看。

  自己才捧了一小串在邊上開心的跟妹妹分享。

  明顯她倆就沒董家姐妹那么多事兒!

  要是自己也有個兄弟就好了……有倒是也有個,但也不能把擔子都壓到兄弟身上吧。

  發現自己又有點想老婆,讓衛東還是趕緊跟新奇入住的專家們小酌兩口,探討自己準備把SOD車間跟食品廠暫時放一起建設,盡快建設。

  因為這里肯定要變成一片大工地。

  尤其是這座江邊的小宅,提醒到讓衛東后世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