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電梯是個空白市場。
連江州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都還沒意識到高層建筑時代將瘋狂來臨。
他們迄今建造的所有住宅樓,都是八層以下,主要集中在六層左右的磚混結構。
這是成本最低,技術最成熟的模式。
反正城市規模周圍還有大量的空余土地可以建設,花那么多錢修那么高作甚。
甚至整個江州,目前最高的樓宇就是十五層的皇后餐廳那棟賓館大樓,然后江大旁邊正在修的二十二層全玻璃幕墻酒店大廈,還有去年原本應該投建的工業貿易大廈也是二十多層百米規劃,卻被讓衛東無意中否定了。
他否定的不是大廈,而是這種耗費巨資的大廈不應該是國營模式來修。
然后他自己現在卻頻頻發起高樓建設。
不為別的,這是最容易快速解決住房問題的地產模式,耗費地塊也是最少。
當整個內地進入瘋狂的房地產時代,肯定會帶來電梯行業的超級繁榮。
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三四十年后多半也會隨著熱潮退去,轉入冰河期,但先吃螃蟹的絕對不少賺。
尤啟立看好施工電梯,其實是基于他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爆發預測,哪怕他連房地產、建筑公司這些具體的基本常識都不懂。
但在1984年,在絕大多數人,甚至政府官員、相關產業人員都沒意識到的時候,他已經看出來端倪。
單憑這,有天眼認證的讓衛東也佩服不已。
“你要我怎么相助?借錢、投資免談,你太能折騰,這種肉包子打狗的事情我肯定不會干。”
讓衛東已經是個成熟的商人了。
再佩服也不會意氣用事。
尤啟立也傲氣:“我不借,我把施工電梯這個項目抵押給你,我已經投資了四十萬,半價抵給你,你既然已經在進入地產建設行業,這個項目你用得上。”
雖然只是自己一天的收益,讓衛東也不緊不慢:“二十萬,我能得到什么?跟一家廠長被抓的分廠扯皮?”
沒想到尤啟立說:“還記得當時這個施工電梯項目簽約儀式的時候,你給我的建議嗎,最后我思來想去,覺得你說得有道理,出資十萬把這個專利技術買下來,就成了我跟機械廠電梯分廠的委托生產模式,所以出來的兩臺試制設備也是我的,按照成本估價五萬余元,實際市場售價應該在十萬元以上,就光是實物跟技術價值已經超過二十萬,整個項目其他所有都是附送。”
說著從桌面推過來一份施工電梯的基本資料。
光是看看,讓衛東內心已經決定把今天的利潤拿來買這個了。
這種能載人載貨兩噸的齒輪齒條式電梯,最高限度是一百到一百二十米,也差不多就是二十多層的高度范圍內。
自己拿來就可以給老耿他們用。
更不用說自己還具備的商州機械廠、江大機電專業的研發生產能力,完全可以自己消化搞定這個電梯項目?
但臉上依舊不動聲色的說等等,經過同意后開門把資料給老耿先衡量下有沒有必要。
自己坐回來,學著池世明那種思路,從對話訊息里面扒拉有效內容:“二十萬打半價賣,你現在的資金問題很嚴重嗎?”
果然,尤啟立無可奈何:“上面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忽冷忽熱,這些銀行借貸人員更是翻臉不認人,這次銀根緊縮其實從去年底就開始,我也一直在避免成為皮包公司打擊對象,結果這些蠢貨這次搞一刀切!”
說起來又有些憤慨:“今天開始,銀行對資金都只進不出,只要見到有款過戶就不問青紅皂白一律扣下抵債,這簡直就是殺雞取卵!”
讓衛東分享創業經驗:“說到底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拿到些資金貸款,就應該先搞點短平快,積累些自有資金,就不會這么被人隨便拿捏了。”
尤啟立也是百折不撓的:“對,經驗教訓吧,所以我再把手里的一批船只抵押給你,購買合同是五十三萬,我只要你三十萬,實際上這批船舶只要順利進入江州航段,就能價值上百萬。”
每天都賺二三十萬的讓衛東,就不會被這種天上掉下來餡餅砸暈。
完全不為所動:“順利進入江州航段?這些船在哪里?岸上擺著放下水就能賺幾十萬,這么好的事兒你怎么沒完成?”
尤啟立無可奈何:“我還在看守所的時候就構想過,商州跟江州的發展都離不開長江航運,如果能建立一支自己的船隊,將會大大提升朝著長江沿岸運輸的能力。”
讓衛東終于按捺不住表情目瞪口呆。
泥煤……你是真敢想啊。
可他又知道這思路是真的沒錯。
如果沒有自己,江州市從計劃單列以后,全力支持推出的第一位民營企業家,就應該是那位船王之子。
跟自己一起去了平京參加經濟會的唯二商人。
可實際上對方這些年一直在學校當老師,純屬因為血統原因還有海外關系被找出來做這個標桿,那家去年才成立的所謂第一家民營輪船公司,實際上也是市屬國有控股企業。
就跟城建公司差不多,算是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間的探索。
以目前沒有網絡傳播的時代情況,外界還不知道這家輪船公司將會發展壯大,未來也會成為長江運輸的超級巨無霸,好像還辦了銀行。
可尤啟立居然已經在自己搗鼓選擇這條路!
讓衛東開了天眼,認識這位船王之子,知曉對方未來會很龐大,都沒想到也這么干!
要知道目前江州市實際上主推的兩位民營企業家,就是他們倆。
相比之下讓衛東也有HK的港資來源,又有自己的銷售團隊,全國分公司,幾個主打產品,十萬平米的經開區工廠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在市里面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那位。
因為去年才開始的那邊,現在還在苦哈哈的造船!
尤啟立居然已經把船買到了。
牛批,你是真的牛批,只能呆呆的問:“哪里買的?”
尤啟立也忍不住得意又無奈的復雜神情:“六十年代末開始建設的渡口鋼城你知道吧,在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段,74年開始投產,80年才形成一百五十萬噸的產能,這是他們十年前建造的一批舊駁船,用于礦場到冶煉的運輸,現在完成了內部鐵路的運輸,就閑置下來還在最健康的使用期,十三條都是百噸級的駁船,現在單條造價都超過十五萬。”
兩條就能回本!
聽起來很離譜,但渡口鋼城就是三線建設的最巔峰存在,那旮旯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說三線建設的龍頭就是那,國家為這個投入多少億都是值得的,往后三四十年那里依舊在產出發光。
所以這種過程中用過的東西被打折賣也不是不可能。
但讓衛東被后期互聯網時代熏陶過的亂七八糟大雜燴資訊頭腦,有大概印象:“那邊……好像不能通航到江州,對吧?中間要經過虎跳峽吧,那根本就不能通船!哈哈,所以你根本沒搞清楚這個事兒,船砸在手里了是不是?”
這里面有個巨大的新聞節點,八十年代整個國家和民眾都在改革覺醒,好比讓衛東這樣的自駕游算是開了先河。
也有人開始奮不顧身的要用身體丈量整個國土、長江、黃河以及各種名山大川。
讓衛東很佩服這些人,和后來作秀、小資的那些旅游者不同,這些人是正兒八經的探索。
他非常清楚的記得就這兩年左右,有個長江漂流船,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驚險刺激的從源頭漂到滬海收工。
然后全國人民就是那次被全體科普到,長江流域在江州之上叫金沙江,有相當一段非常多險灘落差,那條超大輪胎似的圓形橡皮筏,在鏡頭里被狠狠從高處砸下來,可轟動了。
真正的全國第一流量、全年熱搜榜一。
橘紅色的漂流筏從商州懶洋洋飄過的時候,真是全城人都站到江邊去看熱鬧。
那也是讓衛東四十年里唯一一次看到全城人集合的場面,空前絕后。
現在顯然還沒漂,尤啟立就不知道這個“常識”!
別說駁船,連橡皮筏都是圓形的可以翻來覆去隨便砸,才能勉強漂過,好像還有人犧牲。
你這些百噸級的駁船絕對不可能順流而下!
果然,尤啟立臉上閃過一絲狼狽和尷尬:“對……你這知識面很寬廣啊,我都不知道川江流域有這么一段非常艱難的河道,當時給我說只要能運到酒城就能到江州,所以簽約付款之后去那邊提貨,幾次探險都因為險灘跟河床的不規則,入不了長江……”
讓衛東馬上反擊:“都進不了長江,你賣給我干嘛?你這不是麻子是坑人,幸好我沒有知識有常識!”
尤啟立肯定是當時沖昏了頭腦想當然:“據說能開辟航道,我現在是等不及了,先在那一帶做貨運也能運轉盈利吧。”
讓衛東像看傻子似的:“你看我有沒有你那么自負,這檔生意明擺著就是你被坑了,三十萬還想找接盤俠,你省省……那船有多大?”
尤啟立連忙翻文件夾:“是用于金沙江支流的小駁船,二十……二米,五米寬,四十噸重,排水量一百五十噸,在長江航運用肯定要把幾條捆起來固定到推輪上。”
在江邊長大的就很常見這種景象。
不過讓衛東腦海里浮現出的景象,必然是自己那支專業搬運公司啊。
那可是曾經打過無數次硬仗的特種搬運隊伍,專門給大型企業搬特大件,現在沒了大建設才閑置下來。
留下的十幾輛車里,就有部極為罕見的日野大拖車,還有部車輪多得一長排的那種拖掛平板。
好像這是自己才能做的獨門生意!
對吧,這種大件車的搬運小視頻還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