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99章 矮油,這里的美女像雪山上的絨花一樣多的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因為最讓牧民跟各方來客矚目的,當然就是在跑馬場附近這幾家作坊。

  規模不大卻一直都有人排著長隊買貨。

  九塊九的純藍色牛仔褲,九毛九一包的衛生巾。

  每人限買三條三包,但是如果非要買十條十包,就是八塊八和八毛八。

  就差明目張膽的說鼓勵批發拿去轉賣了。

  讓衛東經手的牛仔褲廠,就是徹底剝除了牛仔服飾的時尚屬性,只要牢實耐磨的牛仔布面料跟雙針縫紉的結實經拽,還借用了人家成熟的版型和裁剪分片。

  天然契合這時候的國內,尤其是生活條件艱苦,戶外屬性拉滿的高原邊區。

  人人只要摸過那厚實的面料都會說好。

  然后拋棄其他所有類型面料的褲子。

  更何況還便宜!

  四塊三的面料和輔料運上來,能把運費已經壓到最低,實際上的邊區勞動力,如果從貧瘠的農地轉到工業生產,成本比內地還低。

  畢竟能拿到補貼和高工資的還是各種城里相關工種,農村地區是有免費修建的房,但除了少數牧民,大多數依舊收入極低,幾乎為零。

  根據讓衛東的調查感受,這個比例大概是二比八。

  所以在縣城邊郊區能輕易招募到大量便宜的人力做縫紉、裝包。

  在體制內高工資年收入一千八的時候,做到每個月能有三五百塊,還沒啥要求,想來上工的人也排長隊。

  哪怕還有人嚷嚷我們不喜歡錢,我們要雄鷹一樣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架不住其他人,尤其是相當多婦女不吭聲不做氣的參與上工。

  十臺雙線縫紉機和三臺衛生巾機,很快熟練的編排成了三班倒,附近再搞個小院兒宿舍,方便半夜工人睡覺上工。

  那產能還不嗖嗖的直追內地。

  說什么生性懶散,不在乎物質享受,那都是因為看不到,又被各種文灌輸才躺平。

  現在實打實的日薪、周薪、月薪拿著,加油干十天半個月就能買輛自行車。

  就問香不香。

  于是聞訊來觀察調研的各方也多。

  首當其沖的就是這種做法是不是壓迫剝削,這跟幾十年前有什么區別。

  很多根本不會多想為什么,他們拿著工資過得歲月靜好,就根本不考慮大多數底層要怎么活。

  來就罵,看見夜班就是不把工人當人用,要取締,要查封。

  如果不是于松海掌管這個地方,根本頂不住這種巨大的壓力。

  花費大量口舌解釋這叫民營經濟,是改革開放的主力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有納稅有福利。

  比較下收入保障跟待遇,再看看所謂的壓迫剝削又是怎么樣。

  所以這種局面下,不光作坊工廠要撐住,燒烤一條街的吃喝要吸引更多人,賽場上還要贏!

  于松海已經動用了一切手段,借民兵,借制服,借軍車保證各種秩序、調動和安全。

  在賽場上最后還能大獲全勝,就跟奧運會主辦國,能不能在金牌榜上沖進前三甚至榜首,類似的意義。

  石頭說好。

  讓衛東也不知道這個好字背后有多少含義。

  他也忙得不可開交。

  牛仔褲還好說,借著數萬人涌來,加上本地人,過十萬的人頭聚集規模,衛生巾這種女性用品陡然傳遍四方。

  幾乎所有女性都想方設法摳點錢來買幾包去試試。

  老爺們兒也有不少買幾包帶回去的。

  這就是最好的。

  讓日產萬包的衛生巾,都能每天秒光,更是把口碑順著廣袤的高原像野狼一樣到處都傳開去。

  這似乎撥動了讓衛東的心弦,老子以后可以在全國各地組織這樣的活動,人為制造熱點的聚集起來宣傳產品!

  所以他就帶著人打籃球,體驗這種從高校校園走向社會的組織推廣。

  天天跟守擂似的,在籃球場上接受東南西北各種牧民們、市民、城鎮組成的隊伍挑戰。

  很多根本就不懂規矩,抱著籃球在場上橫沖直撞,你特么是打橄欖球捏?

  讓衛東還得組織裁判隊,來把這種野蠻子架到旁邊去看清楚規則再說。

  于是場上分分鐘都在動手:

  “喂,打架歸打架,空氣給一下!”這是被卡脖子了。

  “口袋里的大團結嘛,秋天的大雁一樣飛走呢”,這是吃肉串把自己吃窮了。

  但氣氛超好啊,籃球場周圍擠得內外好多層,水泄不通的看熱鬧。

  于松海都后悔該提前給籃球場也修一圈高看臺。

  就有點讓衛東后來在小視頻刷到的村超熱度。

  所以他給于松海建議老百姓需要這種體育運動聚會帶來的娛樂屬性,更有社交用途。

  那就值得長期辦,經常辦,辦成品牌,搞得有地位。

  前大報記者可不是每天都在叮叮當,思考著慢慢點頭。

  秦羽燁就主打跟著玩兒,搞了套神裝,扎了滿頭辮子,掛滿各種飾品在小嫂子帶領下,到那個幾百米超長跑馬地中心圍起來的場地上跳集體舞。

  讓衛東遠遠看過,這尼瑪不就是廣場舞嗎。

  也算是體育運動啊。

  但卻帶著社交功能的幫著帶動一群群半邊天。

  于松海后來都簡單了,再遇見那種頭鐵的胡攪蠻纏,直接帶到廣場舞這邊,這不就是各種宣傳里面講的載歌載舞嗎,工作的時候努力勞動,下班了來唱歌跳舞,壓迫剝削的時候能做到?

  八小時工作制的正常勞動,憑什么就要抹黑成壓迫剝削,全都躺平吃福利,也沒做到所有人都一樣啊,吃大鍋飯的依舊只是一小部分。

  讓衛東看他解釋得口水都說干了,不如拿臺收錄機給錄下來,反復播放這些車轱轆話給人聽。

  所以各種縣里、省城的媒體鏡頭,還是不由自主的開始抓拍這些喜聞樂見的場面。

  等聽聞這里還有港商跟著與民同樂,那就更要作為重點拍攝。

  還別說,自從解釋成是港商在這里投資的牛仔褲廠,雜音都少了許多。

  連這么偏遠的地區,都能產生對HK的崇敬心理。

  算是幫于松海、讓衛東都減壓了。

  更是順利無比的把“美容院”,面部保養護理的業務開展起來。

  下午晚上都忙著帶一大堆人傳授做臉手藝。

  當然,這玩意兒還是得在SOD蜜的“配合”加持下才有最好的效果。

  有效控制了所有參與者都得從這邊進貨的渠道。

  不是隨便搞懂了手藝,就能自立門戶。

  其實也開不了幾家,能享受到這個消費水平的已經不是普通婦女了。

  從這點意義上來說,秦羽燁幫著打下的影響力,和讓衛東、于松海都相差無幾,甚至更高。

  所以白天分頭忙自己的,連晚飯、夜宵都是各有各的圈子,直到睡覺才回來拼屋。

  讓衛東從三四十年后養成的每天洗澡換衣服習慣,都跟港妹無限契合。

  誰先回來燒水洗澡,還給對方熱上一大壺。

  最后舒舒服服的躺下聊幾句,無比安心疲憊的入睡,挺好。

  到了正賽的日子,那已經是人山人海,彩旗飛揚,跑馬場旁邊的山坡上都密密麻麻蹲滿了沒法上看臺的人。

  好多人居然手里還拿著各種軍用型號到塑料玩具望遠鏡。

  從早上就是四面八方的彩裝美女們成群結隊上陣跳舞!

  讓衛東自然是已經裹著軍大衣,和于松海他們坐在主看臺上。

  最鄰近“自行車鏈盒”大頭邊的黃金位。

  到處都是拿著廉價相機拍照的人,感覺這半年來朝著邊區輸送販賣的上千臺愛克斯相機,全都集中出現在這里。

  于松海遞過他那臺長焦單反,讓衛東才能看清隊伍里沖在最前面的,不是秦羽燁還有誰。

  一身艷麗的紅黑粉綠藍橫條紋裙裝,外面罩著金色繡服,掛滿了珍珠、珊瑚、瑪瑙、松石裝飾,跟個人形展示架似的。

  但頭戴一頂怪模怪樣金燦燦的氈帽,自然也是綴滿了各種彩色石頭,卻有個如皇軍帽子帽檐把手還在側面。

  看起來怪……好看的。

  于松海給他簡單解釋:“省城、山南、東部,西部,各個地方其實都有自己的部族特色,也有自己的話語權,你看看從服裝上都能看出區別來,你別光看,按快門啊!”

  讓衛東已經看呆了,趕緊咔咔幾張:“之前我在HK,跟有個搞宋城的大佬,哈哈,回頭把這照片賣給他換大錢,必須到內地來投資……算了,他有個女兒很不好打交道。”

  德叔明明可以有合作文化宋城改良的機會,就這么被PASS掉了。

  于松海聽出來跟他類似的含義,哈哈大笑!

  他也是這邊部族的男性盛裝打扮,寬大金色的長袍,居然胸口有龍!

  當然他的大小舅子、老丈人也這么穿,還湊在一起聊他為什么哈哈大笑,時不時指讓衛東這邊。

  肯定是把他被港商盯上的糗事拿來社交了。

  讓衛東索性霸占住單反相機,幾乎能鎖定在秦羽燁的臉上拍特寫。

  因為他在這張臉上看到了超越全場的恣意飛揚。

  就是后來敢做風月片女王,又能重新把衣服穿起來拍文藝片沖金獎的那種老子的人生,老子知道該怎么做主的氣質。

  這跟場上那些最多只知道享受舞蹈、美妝、服飾快樂的姑娘,差別太大了。

  所以她舞起來就是那種想怎么就怎么狂放。

  看得出來她有舞蹈底子,這幾天跟著小嫂子們學了不少民族舞動作糅合進去就似是而非的更好看。

  加上動作大膽豪放,妖嬈性感,一撥撥的美女成隊湊上去,都被她帶領著用維維飲品的方式給擊退。

  這場景,就問好不好看吧。

  整個已經圍成圈的看臺,以及從旁邊山坡上擠滿的萬眾人頭,都在發出山呼海嘯。

  這姑娘還得意的帶著隊伍朝四面八方行歐式禮感謝,更得了無數歡呼,讓本地人物都很自豪,于松海的老丈人都探身給讓衛東豎大拇指了。

  可等到一群牦牛被趕進來,全場居然能瞬間安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