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熊貓雖然金貴,但還沒變成高高在上的超級聚寶盆。
起碼熊貓基地也還只是個只能靠化緣生存的清水衙門。
對讓衛東的攝制組來履約拍很配合。
金卓群他們也沒拍過片,純粹是按照電影電視劇組那套模式來執行。
所以前前后后拍了四天!
韓國斌都陪著看完,給讓衛東的匯報就是:“老金肯定能成事兒,他在現場把所有人張羅得非常周到,而且片拍攝這事兒吧,我覺著好像有非常大的前景。”
地級市的老保安是真不知道平滬粵這種一線城市的行業先驅意味著什么,商州的公司也很少會給稅務機關留下什么好印象:“我知道他很牛逼,但就不是個能跟我們并肩征戰的人,他那套動不動就攀附領導的思路,我很避諱。”
在平京讀了四年本科的韓國斌能聽懂:“好像在平京很容易產生這種思路,我們現在也能從中獲利,可老大你卻一直很防范警惕。”
讓衛東舉尤啟立的例子:“他就是信奉對事不如對人,只要領導發話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這年頭很多人都這么看,但真正成事兒的還是那些埋頭專注事情的人,飛燕衛生巾不就是領導發話建立的進口生產線,可真正搞定一切的還是江大機電專業、江州棉紡廠,以及可能未來江州石化的無紡布,只有自己有實力有技術,才不會成為用過就丟的衛生巾。”
韓國斌哆嗦了下:“您這形容真是讓我避之不及,好,我明白了。”
讓衛東叮囑他:“這對你是小事兒,郵電器材廠合作的電器公司才是大事,穩定輸出產品,幫助他們生存下來,才不會餓慌了去破壞規則。”
韓國斌到蓉都一個月出頭了,天天都熬在郵電校的工廠:“他們的優勢在于技術上沒問題,更有中專生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蓉都更有廣泛深厚的電子元器件配套底子,所以不復雜的電器都能價廉物美的搞定,尤其是我們能從西山廠那邊給配套做低價的塑料殼子,目前就穩定復讀機和大喇叭收錄機這兩樣產品,已經能扭虧為盈,問題就在產能。”
讓衛東介紹經驗:“西山廠之前也是產能制約了發展,每周五千臺就是上限,可每個月兩萬臺能賺多少,能養活八百名員工和上千名家屬嗎,可以給他們短暫時間緩口氣,體會到只有多勞多得才能過得更好,現在西山廠集結了其他四家廠,月產八萬臺,看似人員也增加了幾倍,可上了規模臺階,成本又在分攤下降,效率更是提高。”
韓國斌總結:“就是得說服他們擴大規模,老瞻前顧后的生怕做大以后沒著落,小富即安的月銷千把臺就不思進取了,好在這次愛克斯相機的爆發確實給了他們榜樣。”
讓衛東有點理解蓉都人了:“別給他們看好的,他們就喜歡懶洋洋的能悠閑喝茶就夠,得給分析被市場淘汰的局面,看看愛克斯相機年銷百萬臺的時候,其他照相機廠怎么活,收錄機這玩意兒,從滬海到粵東,沿海廠家只要發力分分鐘搞死他們,那會兒現在的收益都沒了!”
韓國斌偷笑:“好,老大不愧是經常跟這些廠子打交道,我去實習一把。”
讓衛東對自己人從不吝嗇:“電器公司的銷售,你除了拿提成,這個階段穩定局面擴大生產規模,就該拿股份了,如果衛生巾的打出來賺到錢,下一個就該收錄機上磚兒臺,你覺得這產量要到多少才合適?”
韓國斌果然看到的不是自己能分多少錢,立刻倏然而驚:“我的天,你這么一說我忽然緊張起來,現在月產千把臺算什么,行行行,我抓緊時間去跟他們溝通,等我回頭匯報!”
讓衛東掛了電話,沈翠月在邊上認真點評:“對的,既要馬兒跑還要喂上草,跟著做事的人就要給夠好處和機會。”
老保安能說自己是盡量跟著老施的派頭在學么:“既然在拍了,我們是不是也該通過報社啥的開始聯絡電視臺了。”
如果是個合格的秘書,或者追隨主公想征戰天下的良駒,肯定推薦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沈老三卻有點畏懼:“我們在平京已經做得夠多了,你真想混進去啊,今天你叫我去給警察局送衛生巾,我都在抖,這種跟衙門打交道的事情差不多就行了。”
恰好讓衛東也下意識的不愿接觸廟堂之高,他也知道那兇險:“那就……故意裝著把聯絡電視臺的事,還是留給老金?”
沈翠月賊兮兮的猛點頭:“對,讓他覺得是我們看他賣力,才給他留了條路子,反正你都說他有野心有前途,那就讓他做這個,以后我們需要就給他買路錢唄,其他都跟我們無關,其實道上的規矩也這樣,別想什么都伸手。”
讓衛東說好,點點頭回套間,那邊人多喧嘩還忙碌,所以自家電話都來這邊標間打。
沈翠月體貼:“就在這邊歇會兒唄,他們滿屋子人抽煙。”
還坐在床沿擺了個扭身的姿勢,輕易的勾勒出想騎的信號。
讓衛東笑罵:“別說道上,哪里的規矩都是這樣,別想什么都伸手!”
說著扭頭出去,然后在靜謐的地毯走廊上給自己做鬼臉,臥槽,就特么件白襯衫扭著都心動啊,確實專業!
剩下沈老三在那撓頭,什么要領沒掌握好嗎?
趕緊去衛生間照鏡子再復習下。
石頭和毛兒在那邊看到大哥回來,才探頭探腦回標間,看見三姐衣冠整齊的在衛生間搔首弄姿,一起嘆氣搖頭:“你這不行啊,大姐在就包搞定!”
氣得沈翠月叫兩個小王八蛋站住了讓老娘教訓,倆小子表示我們又不傻!
反正雞飛狗跳的倒是把每天練功運動量湊夠了。
果然,韓國斌匯報就是拍攝已經基本完成,他都以為金卓群帶隊返回平京了。
哪怕坐火車也就兩三天應該出現吧。
足足過了六天!
一共才十五天左右的奧運會都要結束了,金卓群才帶著熬紅的雙眼出現在讓衛東面前,交出一盤兒錄像帶。
讓衛東第一反應是:“你有路子買錄像機嗎,給我搞一臺,順便搞點錄像帶。”
沈翠月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天天打弟弟,川渝暴龍的因子開始激發,也有點想踹讓衛東。
怎么就沒把那種高深莫測的勁兒給拿捏住呢?
金卓群也有點意外:“啊?哦哦哦,我忙昏頭了,你這也沒錄像機可看啊,我打個電話,電視不好搞,錄像機其實在我們文藝系統不難。”
果然,他能聯系到的是專業級錄像機,甚至連他們也沒家用錄像機的思維。
五千多一臺,誰買這玩意兒擱家里用?
也就極少數膽大眼賊的敢買了去開錄像廳。
這玩意兒就是個生產工具。
讓衛東現在肯定瞧不上開錄像廳這種活兒了,喜笑顏開的讓沈老三去付錢。
等待的大半個小時,他也聽金卓群講述了他這非同一般的創作過程。
這么說吧,國內真就沒人拍過片!
讓衛東自己以為很簡單的拍攝,其實落到專業層面,根本沒人做過。
因為一段合格的片,看似十幾秒、三十秒,里面涉及到音樂、配音、攝像、后期編輯甚至導演,樣樣都不能少。
組成這么大的班底,就為了拍十幾秒的東西?
誰來拍?
計劃經濟下,有攝像機的必然在電視臺、電影廠,沒有私營者有這玩意兒。
好不容易這兩年松動點,有些人在悄悄拿設備出來都只是偷偷拍點自家記錄,或者興趣愛好拍著玩。
絕對沒人敢用于賺錢。
這跟下班后悄悄開公車出來趴活兒不同,電視畫面這東西很容易被溯源,就這么幾臺設備,畫面里的誰接私活出演,被逮住公職就沒了。
所以他這種拉出每個環節來攢活兒的內行,還要懂怎么拍,拍了怎么編輯,最后怎么變現。
很難恰好湊齊。
但偏偏金卓群之前在果州,那個不起眼的地級市居然就拍過一次。
就那個化工廠,讓衛東送油去的那家,核心設備是法國進口的。
82年法國人過來安裝調試完成后,廠里想拍個東西記錄下給上級匯報交代花了外匯的結果,老外也想錄點資料出差回國給老板交差。
金卓群這文工團主打快板和相聲的專業出身,身兼了導演、編劇、配音、技術指導,然后找了當地電視臺的哥們兒,聯合文工團的樂隊配音,搗鼓出這一萬二千塊的兩集專題片。
就是這活兒,讓金卓群覺得自己有在電視攝像機上出頭的希望。
嶄新的錄像機送過來,金卓群給讓衛東展示了下他的獨門絕技……
讓衛東看了就覺得臥槽!
經歷過八九十年代的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好比郵電器材廠做那個復讀機。
讓衛東知道有這玩意兒,知道怎么用,但原理肯定一無所知。
實際上后來的復讀機是設備里面有個小小的存儲芯片,可以短暫錄音幾秒十幾秒,每次按復讀鍵,機子就短暫錄下那段然后反復播放,幫助孩子糾正口音。
84年的郵電器材廠不可能有這種芯片,都沒這思路,他們是硬玩機械,按了復讀鍵,機子就反復摩擦那段磁帶!
快倒慢放!
甚至故意放慢轉速,讓那點聲音里的任何轉音、喉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造成用這玩意兒的孩子,發音速度老是有點慢,跟慢動作似的,但考試成績夠好就行了。
金卓群居然也是這樣。
拍一堆素材,兩臺電視,三臺錄像機,其中兩臺串聯可以錄制,這樣用一臺錄像機播放素材,確定這段內容可以,就放到另一臺播放,第三臺默默錄下,就把無數段拍攝素材給串起來了。
每段之間還能嫻熟的倒退幾秒做個重迭或者虛化!
甚至連配音都是這樣用音頻輸入給錄進去。
別跟我談什么線性編輯,非線性編輯機,更別提什么幾十萬幾百萬一臺的專業編輯臺,就是最原始的錄像帶一段段復制粘貼!
感覺就是拿透明膠把一段段錄像帶剪下來背后貼成長條播放。
可湊出來的東西就是清新脫俗!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