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百五十一章 去時阿爾芒,歸時黎塞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圣女來時不納糧

  “啪!”

  小皮埃爾攤開合攏的手掌,露出含著鮮血一灘爛泥的蚊子。

  一旁刷皮鞋的老皮埃爾抬起頭:“怎么了?”

  小皮埃爾搖搖頭:“千河谷蚊子太多了,這都秋天還有。”

  “這是山里面,咱們還在水面上航行,有蚊子是正常的。”老皮埃爾頭都不抬地繼續刷鞋去了。

  小皮埃爾從專注狀態中被打斷,沒了繼續看書的興致,便來到了船舷邊。

  天氣隨著前段時間的秋雨逐漸轉涼,可千河谷的大蚊子卻還沒死干凈。

  抬首眺望,環繞如露天劇場的青灰色群山,籠罩住鋼藍向著灰白漸變的云天。

  在群山的山頭,還能看到十幾架木質的風輪上弦機在緩緩轉動。

  從山坡到山底蜿蜒的蛇形黑線,便是方釘、鐵固件、枕木與木軌構成的運貨木軌。

  一輛輛方斗樣式的小車,披著晨曦,呲著火星子,沿著山路緩緩下滑。

  小車里堆著迭放整齊,書包大小,上好了弦的發條倉。

  小皮埃爾雖然是普通市民出身,沒上過大學,卻自學了不少機械與工程相關的知識。

  甚至冒充法蘭新橋大學的工程師都沒被發現。

  作為拜圣父會在風車地地區的幾位負責人之一,他也經手過不少發條倉。

  可至今為止,他仍未能破解這個發條倉。

  這個書包大小的發條倉,居然需要一匹馬才能拉動,三匹馬才能上緊。

  小皮埃爾臉上浮現出既向往又恐懼的復雜神情:“千河谷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誰說不是呢?”刷完鞋的老皮埃爾走來,望著將大澤鄉環繞的群山,“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蠻荒沼澤呢。”

  南澤湖的湖面上,獸化人漁夫撐著漁船唱著漁歌。

  不遠處的下北澤,可以看到遍地的農夫在挖掘池沼泥。

  他們弓著腰,使著長柄大木勺,將肥沃的淤泥挖出,堆到一旁的高地上。

  淺淺的湖面上,棋盤般豎立著大大小小的方塊農田。

  當然,在兩側方塊農田的中間,還有一條專供船只經過的深水運河。

  運河旁是兩條高于農田的堤壩,堤壩開著橋洞,橋洞中便是木質水閘。

  碧藍河面上,大大小小的,從上游南芒德郡載著呢絨線的運絨船一個接一個地朝著遠處的秋暮島前進。

  老皮埃爾當年跟著商隊四處闖蕩,千河谷他還是來過的,只是變化也太大了。

  原先的城鎮內人口寥寥,到處都是無人居住的房屋。

  當時他們還以為是戰爭導致的人口減少,可去了鄉間新鎮,才發現大部分人口都流動到農村了。

  相比于過去環境嚴苛的農村,現在那里可太開放了。

  “工場……”老皮埃爾忍不住喃喃道。

  這圣聯還真的壓服了行會,搞出了工場這一套。

  怪不得,怪不得整個帝國的工匠與師傅都在往千河谷跑!

  沒有行會壓迫,沒有《勞工法》限制,沒有貴族勒索打壓,沒有教會重稅……

  對于圣聯重點扶持的產業,不僅有低息乃至無息貸款,甚至還有三五年的免稅政策。

  為此,各地的工坊主與行會商人,甚至都不得不設置路卡,提高工資,否則都挽留不住那些流失的工匠師傅。

  幾乎可以預見的,在風車地之后,千河谷將會成為下一個風車地。

  甚至比現在的風車地還繁榮,因為這里有著低廉到離譜的熱源——泥煤。

  望著船舷下汨汨的水流,兒子仍然在心潮澎湃,而老父親卻是悲喜交加。

  隨著渡船逐漸靠近秋暮島新開的渡船碼頭,原先在渡船內懶散坐著的人們紛紛站起。

  他們按照身份與地位排成幾排幾列,站在最前面的,就是身份地位最高的兩位。

  從風車地歸來的樞機卿阿爾芒·黎塞留。

  以及從法蘭歸來的圣產監護局局長,圣女銀行行長凱瑟琳。

  在九月的中旬,被湖水浸成棕黑色的碼頭上棧橋前,穿著一身僧侶裝的霍恩微笑著迎接。

  渡船靠岸,首先跳下渡船,快步走來的,便是阿爾芒。

  “冕下!”

  “阿爾芒!”

  兩人同時張開雙臂,狠狠地擁抱了一下。

  阿爾芒可是第二次千河谷戰爭前去了風車地,除了戰爭勝利后大閱兵回來了一趟,這四年間一直在風車地。

  準確來說,是主持整個拜圣父會與圣道派傳教。

  “你小子,長的真快啊。”望著都快一米八的阿爾芒,霍恩狠狠捏著他的肩膀,仿佛要把他摁回一米七一般。

  阿爾芒卻是笑道:“小時候在修道院餓慘了,這幾年才吃上飽飯,長高了也正常。”

  霍恩握著他的胳膊,上上下下將他打量了個遍。

  當初青澀的十四歲的小僧侶,今年也二十三歲了。

  身體明顯壯碩了一圈,不像原先那副豆芽菜的模樣,嘴邊更是多了一圈胡茬。

  盡管在風車地,可阿爾芒經歷的風險卻沒有比千河谷這邊小很多。

  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瑙安河兩岸以及萊亞法蘭各個城鎮發展拜圣父會。

  四年間,他面臨的形勢比霍恩這邊都復雜。

  畢竟霍恩趕跑萊亞人后,相當于白紙作畫,況且千河谷本身就有胡安諾派打底的基礎。

  但阿爾芒要做的,是在敵人大本營發展拜圣父會的力量。

  期間遭遇的背叛、暗殺、圍攻、突圍數不勝數,可阿爾芒率領的組織還是堅強地存活了下來,并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萊亞和法蘭各地城鎮的懸賞榜單上,“黎塞留”這個名字光線索都價值上百金鎊呢。

  “這一次,你做的好大事啊。”霍恩頗為感慨地開口,“只可惜我封無可封,你已經是樞機了。”

  阿爾芒身體明顯緊繃了一下:“您說笑了,我本來就不配這個樞機,全仰賴您的超然提拔。

  咱們在法蘭的教友越來越多,也是有圣聯的糧食與物資,這樞機我現在都還不夠格呢。”

  “這話就不對啊,你這樞機是自己掙的,況且老柯塞把你托付給我,你這樣,我還怕他怪我沒有照顧好你呢。”

  知道自己隨口一句叫阿爾芒緊張了,霍恩趕緊往回找補。

  現在可不比以前,他隨便一句話,周圍人都是嚼三遍再反芻出來再嚼三遍。

  身邊那是一群試圖“揣摩圣意”的人。

  拜圣父會在瑙安河兩岸目前的確是打出了名氣,尤其是北岸的萊亞地區。

  阿爾芒的斗爭策略也是與霍恩不同的。

  當初的千河谷的局勢,在各方拉扯下,出現了權力真空。

  外加當時的紅楓鄉內部虛弱,霍恩才可以靠著銃械的優勢以小博大,在這個突破口慢慢滾起雪球。

  但萊亞那邊可不同,教會與領主在鄉村管理十分嚴密。

  黃金平原畝產不低,物產豐富,農夫們生活上限低,可下限卻高,反倒沒有千河谷那么急迫的起義需求。

  所以阿爾芒采取的策略是,組織行會的幫工,城市貧民,城郊流民形成兄弟會。

  互相幫著斗行會,斗騎士,斗市政廳,出了事,還有拜圣父會幫著送到圣聯安家。

  圣聯內部大量幫工與工匠,都是通過阿爾芒的拜圣父會地下組織來到圣聯的。

  瑙安河兩岸,郡治和主要城鎮基本都有拜圣父會地下組織,然后組織下有亂七八糟的各種兄弟會。

  相比于圣像一般的霍恩,他們當然是更加偏向于阿爾芒。

  這也是阿爾芒緊張的原因。

  這么大的權力,這么多的人,要是霍恩起一點疑心,都有無數人聞著味地來整治他。

  他的組織能發展這么大,很大程度就是靠著圣聯輸送糧食、武器、藥劑以及圣眷種子。

  說到底,就是做大沒有做強啊。

  “怎么沒見到露菲爾呢?她不一直嚷嚷著要來嗎?”

  “懷了第二胎,在法蘭老家養胎呢。”

  “哦哦哦。”瞄到了后面凱瑟琳幽幽的目光,霍恩不敢在這個話題上繼續。

  “凱瑟琳,好久不見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