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兩周,書荒確實寫不動了,只能暫時結束,以后有機會再繼續。
匯報一下本書成績,最高訂閱一萬八,均訂七千一,追訂還有三千。
書荒第一本書,能夠這個成績,實屬不易,謝謝大家。
這個數據很厲害了,正是如此,如果能寫書荒肯定繼續寫下去,實在沒辦法。
先說一下大綱。
國內部分。
20年之前,和結尾說的那樣,跟隨國家,聚集產業升級,制作匹配工業能力的電影,不是說題材,而是要使用產業鏈,哪怕吃現成的,放在影視行業也足夠了。
用電影幫助獲得定價權,也算是收回前期汽車的線。
16年左右時間段,還會寫一寫粉圈。
20年之后,將神話、歷史、科幻融成一塊。
再做一部類似于百年孤獨的展現中國百年歷史,還有關于抗疫的。
我想的是在電影結尾,給出類似于1942里面子彈那樣的蒙太奇,把三通娛樂電影按照時間線做一個快速剪輯,從遠古神話,再到古代歷史,現代建設,未來科幻,一張張臉,是我們的力量來源,既是不能失敗的理由,也是能夠勝利的原因。
25之后,沈三通可以成為版本之子。
一方面是通過影視力量配合國家奪取工業定價權,打造屬于我們的敘事,另一方面擴大內需,聚焦三通商場、三通樂園建設。
沈三通時間之主的采訪里,說過一些邏輯。不只是對未來市場的看好,還有電影本身獨有的價值。
電影有一個特征,線下同時放映。
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細化,共同記憶越來越少,二十年前十年前一部電視劇都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比如霍元甲、還珠格格,上個春晚就能火遍大江南北。
現在要靠重大國際事件或者國際賽事,一般賽事都不行,要奧運出抽象整活事件才能留下廣泛的共同記憶,像大板世博會連個波瀾都沒有。
而熱賣的電影能夠塑造共同記憶,哪吒2在作用比今年春晚還要強一些。其實春晚也可以有這樣的作用。
電影要是能承擔起這樣的社會責任,自然也會有相應的權利,也就是好處。
除此之外,電影院是很好的社交場所。
人不可能長時間泡在網絡上,短視頻看多了也會影響人的思維能力。電影有社交屬性,而且電影長達兩個多小時,需要觀眾集中精神。如果電影做到社交生活化,低票價帶動商場消費,電影可以爭奪線下時間。
雖然大家上網時間越來越長,但是必然客觀上留給線下時間,尤其是青少年,這一塊也是剛需。作為家長,在短視頻和電影選擇的化,也會希望孩子多看電影。
前提是電影值得看。
書荒的想法還是比較模糊的,需要隨著寫作完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國外部分。
比如韓國,一方面生產我們沒有的片子,情色擦片方面的,符合韓國文化定位。
另一方面,對韓國影視行業進行掐尖引導。
韓國政策許可當然好,沒有,也能利用互聯網,直接狂暴轟入。
不用從韓國賺錢,輸出標準就可以。
韓國電影做成中國電影一個子類,類似于類型片,以中國市場規模,來定義韓國電影標準,只要韓國演員想脫離屎坑,就要按照中國觀眾審美生產。
掌握了電影標準,也就能掌握韓國娛樂圈標準。
這條線,收回之前悲慘娛樂圈線的線。
方法復刻好萊塢在其他市場的操作,只是吃相更好一點。
也有合理性,過審方面參考網大,雖然沒有美國的地位優勢,但是有市場優勢。
當然,韓國一些人肯定會憤怒,完全成為了我們的形狀。政府也會限制。
但基本上無能狂怒,除非改變屎坑一樣的環境,否則哈耶克的大手會指出文明的方向。
港島,可以重新復蘇港片。
生產的都是反殖民爽片,打洋人。
打造成一個子類,給國內觀眾更多觀影體驗,然后也能覆蓋東南亞、非洲。
對于我們來說,只能做成小類,但是東南亞、非洲剛剛好。
當然了,港島本土反應,也算爽點。
寧昊也有后續,拍一部多線敘事展現港島青年的黑色幽默電影。
不同選擇展現不同命運,比如一個選擇大陸的港島青年,對李家的城,港島權貴,沒有任何敬畏,甚至隨便批判,唾罵,誰也無法奈何他。
他選擇了靠上大陸,自然獲得了平等的人格。
還有不少,比如對歐洲,再比如美國,都可以生產一些基于他們特色的影片,進行我們的凝視。
給歐洲演員在混亂的獨立電影圈以另一種選擇,美國演員提前獲得短劇之外的選擇。
隨著我們市場逐步強大,各種騷操作很多很多。
順利寫下去的話,大概就是后續大綱。
現在書荒沒法完成了,只能先放在這里,試試下一本去寫。
......
回顧本書寫作經歷,可謂一波三折。
一路走來有諸多困難,亦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一開始,叫做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書荒也是讀者,最初想寫個普通娛樂文,推土機寫法,看沈三通的名字就知道了。
去年十一月,下架了一次。
然后倉皇改名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電影,一次性改幾十章,所有角色全部刪除,簡介也改了。
回想當時,書荒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到的。
過年已經撐不住,心力到了極限,能堅持到現在也是幸運。
想著1937快速推進大圣歸來,停在高潮,把書完結了。
隨后再次被舉報,書荒咬牙堅持,又改了第三個名字新時代藝術家。
其實從過年那個時候,已經到了極限。
兩次改名,二十個章節以上的大改五六次,小改數不清,書荒自己也是有點恍恍惚惚,被不斷追著趕著,有點戚戚然,喪家之犬的感覺。
而書荒選擇結束,是怕把書寫壞了。
一直尋找在高點結束,是想給大家能留下一個好的想象。
以上是本書的大概歷程。
在此感謝責編夜宵和主編餅干,本書改了多次大改,書荒也是第一次寫娛樂文,給編輯和主編添了不少麻煩。
......
最近,書荒在回顧劇情,看到時間大法師那一章,電影市場的潛力確實超乎想象。
工業上做到以一當百,文化消費上也可以,只要把表達和共情做好,不怕沒成績。
書荒給出電影市場的分析,當時不少書友,也不相信我們的市場有這樣的潛能。
可是事實說明,不是沒有觀眾,不是電影市場不行。
心潮澎湃之余也不免難受,向大家道歉,書荒違約了。
不能寫到沈三通將神話、歷史、科幻,將過去、現在、未來完全貫通。
對不起大家。
本書兩百多萬子,算上刪去的,應該有兩百三四十萬吧。
書荒自己說過兩百萬字完結,也是一語成讖。
有書友提到書荒切入點巧妙,實在是高看書荒了。
如果書荒寫書之前想過會成現在這樣,不會寫一個推土機主角,如果有心理準備,也就不會寫的這么累,更不會遭遇下架,也不會數不清屏蔽刪改......
書荒作為新手,犯了太多錯誤。
上架時犯了大忌,不僅寫原創,寫的還是爛的那種,可謂是大毒點。
時不時大篇幅的私貨,憑空自嗨,缺點很多。
書荒之前也是讀者,看了很多娛樂文小說。
只是讀者和作者畢竟視角不同,設計劇情要有邏輯,需要去分析。
一分析就壞了。
發現了水面下的一些事,卻沒有做好處理,也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后來越來越空,劇情越來越空,角色也越來越空。
如果沒有舉報下架,可能還能拉回來。
下架之后,書荒應激了,再度往前邁了一步,角色什么的統統消失,作者意識過度介入了劇情。
這本書對抗味道太濃了,有書友說看的累,書荒寫的也累。
因為本書就是寫實,視角是探索的,所有發現,也都是保持第一視角,猝不及防。
書荒第一次寫,什么都不懂,闖入了進來。
不管是書里,還是書外,都讓書荒始料未及,
現在來看,書荒這本書之于文藝,有點日耳蠻贏學之于鍵政。
書荒不是編了一個故事,不是編造,而是解讀了文藝領域的過去,由此形成了一個認知,算是文藝領域的覺醒。
這樣一想,書荒有點小驕傲,本書比日耳曼贏學出現早了一點。
千言萬語,一路走來,多謝大家的陪伴。
......
最后,說說新書。
有很多想法,想過寫火影,又想寫歷史文,寫寫崇禎,寫個仙俠......
后來經過考慮,還是寫文娛。
因為本書實在坎坷,書荒想過規避對抗,仔細思考,這本書最大問題不是對抗,而是寫的時候沒有做好預期,拋開舉報不談,前后文風也撕裂嚴重。
下本書基調不變,書荒總結了本書基調,大概就是用我們的視角,從我們利益出發,去看待國外國內,書寫我們的敘事。
書荒覺得這理所應該,捍衛自己的利益難道有錯嗎?
新書以爽為主。
主打輕松無敵,做好心理建設。
第一本書缺點實在多了些,寫的不好的地方,望大家見諒,多謝大家的和陪伴。
新書不會太久,江湖路遠,大家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