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30章 工程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印度當老爺

  90年代初的時候,印度的科技繁榮時代似乎還遙遙無期。

  但只短短幾年過去,計算機風潮就席卷大半個印度。

  這時孟買已經出現了幾十家私人機構,專為那些沒能考進工程大學的人開設計算機課程。

  這門行當競爭激烈,而且你的培訓費還不能太高,因為大多數年輕人都沒什么余錢。

  阿卡什已經回國兩年,他最開始在一家IT公司做外包工作。

  不過只大半年時間,他就辭職離開。因為他現在做的工作,就是在為以前的自己打下手。

  那時候他還在硅谷,帶領一整個小組負責網站開發,平時雞毛蒜皮的零碎小事,都扔給了大洋彼岸的外包人員。

  現在你讓他屈降身份,重新撿起以前看不上的工作,很折磨。

  他之所以堅持大半年,完全是為家庭考慮。

  阿卡什的兩個兒子不適應孟買的生活,一直生病,包括老婆也是。

  他們租的公寓兩萬盧比一個月,折合四百多美元。

  開銷非常大,不去工作的話,說不定孟買都待不下去了。

  偏偏他已經辭掉了硅谷的工作,短時間內想回都回不去。

  感謝蘇爾先生的公益事業,阿卡什兩個兒子的醫療費用被大筆減免,著實讓他們喘了口氣。

  生活趨于穩定,頗具冒險精神的阿卡什,果斷辭掉外包工作,開始辦起了自己的培訓機構。

  當初說服他回來的朋友,有句話沒說錯,“印度,遲早是計算機浪潮的一員,躲都躲不掉。”

  既然計算機事業大有可為,那他索性就先做“賣鏟子”的生意。

  迫于存款壓力,阿卡什只能把機構地點放在孟買外圍。

  很多類似的電腦學校,都坐落在居民區內,里面的房子不倫不類。

  這里不像那些吃立在公園大街上的高等院校,在那里可以看到閃爍的霓虹燈、柔軟的地毯以及漂亮的女招待。

  但是這并不影響年輕人來參加計算機課,長時間擠公交車和火車,讓他們破舊的衣衫變得皺皺巴巴,穿梭在城市的大街讓他們的拖鞋跟磨損得厚薄不均。

  如果以這身打扮出現在高等學院,會使他們覺得很不自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住在破屋里,這種破屋在孟買郊區到處可見。

  另一些住在貧民窟的,越過嘈雜的馬路便是了。顯然,他們不得不艱難地湊齊學費,即便阿卡什收取的學費如此的低廉。

  然而,他們得到了足夠的教育,使他們不用再做女仆或者公車售票員。

  雖然幾年以后,他們很有可能還會淪落到那步田地。

  但是當他們抱著筆記和復印的計算機手冊徘徊時,他們依然是那些夢想著能坐在辦公室里工作、享受著因此帶來的中產階級生活水平的追夢人。

  前來參加培訓的年輕人比想象中的多,阿卡什不得不外聘其他教師。

  有的老師并不是那么靠譜,盡管他們在教室里站在比學生高一兩個階梯的位置上。

  這些教師在享有盛名的計算機學院考到的資格證書花了不少錢,現在他們正迫不及待地想把這些錢賺同來。

  可惜目前沒有太多專門的工作崗位提供給會操作計算機的人,許多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很自然地想到通過向其他人傳授知識來賺錢。

  這通常要花費很長時間,并且薪水也并不怎么高。

  貧困的學生與不靠譜的教師相結合,意味著即便阿卡什的事業蒸蒸日上,從他學校畢業的學生也很少能找到工作。

  他本人的技術水平當然沒得說,但他一人又能教多少學生呢。

  經過一番調查后,阿卡什方才頓然領悟。學生們在面試時不能正常發揮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不會說英語,而不是計算機技術不夠好。

  這個問題就好比學生們沒學會,如何在小便之后拉上褲子的拉鏈。

  沒得說,阿卡什是個行動派,他立刻就用兩千盧比的薪資雇傭了一個英語老師。

  結果對方沒干多久就跑了,還提了一大堆的意見。

  比如說好的半天兼職工作,漸漸演變成了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坐著等他,或者偶爾給公司寫寫文案。

  另外還要忍受公司里奇怪的規矩,反對聲最大的是:阿卡什要在員工辦公室跟女教師共進午餐,而男員工就要像解散的士兵一樣在街頭徘徊。

  非常印度,哪怕他是個海龜,首先考慮的也是男女之間的事。

  聘請的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他有著圓乎乎的腦袋,平時笑容可掬。不過一旦進入教室,他就會換上嚴肅的面孔。

  他在黑板上寫道:8bits(位元)1b(字節),1024bIkb;

  學生們認真地寫下了這個公式,然而當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計算機時,很多人立即起哄。

  他們建議去老師去看看真正的計算機,也許那樣會畫的更像。

  什么嘛,那完全就是電視機,甚至他還把“蘇爾”的logo寫上去了。

  學生們懷疑老師根本沒碰過電腦,所有的計算機知識都是從書上死記硬背下來的。

  “不認真學,如果你按錯了鍵怎么辦”老師避重就輕,反問道。

  這樣的回答,讓學生們對計算機的好奇心銳減,連帶著聽課的興趣都慢慢流失。

  正在窗外看著的阿卡什,不禁嘆了口氣。孟買到底還是差了硅谷太多,大部人連電腦都沒見過,老師也一樣。

  好在工程師的時代快來了,西方對千年蟲的出現感到日漸恐慌,人們認為千年蟲會在千禧年到來之時引發巨大災難。

  這種恐慌為擁有計算機技術的人們,提供了工作機會。

  從前兩年開始,美國向印度工程師發放了數以萬計的H1B簽證。

  在美國于印度設立的辦事處,人們通常要工作到深夜,目的是與美國的工作時間保持一致。

  還有半年多時間就是千禧年、新世紀,那種緊張似乎越發的迫切了。

  且不說千年蟲到底會不會產生危害,它為世界帶來了“網絡公司”潮是事實。

  這種潮流依然需要計算機技術人員,他的學生們多多少少會享受到一些紅利。

  此時人們已經迎來了“班加羅爾化”的后端辦公室工作,換言之,就是美國把任務外包給印度。

  運氣好的話,這些學生會們會搖身一變,成為全世界公認的印度工程師。

  這是一種自由職業,一種無論是在印度后端辦公室,還是在西方實體店都隨處可見的職業。

  在西方盡管人們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出去,偶爾會爆發動亂,但印度工程師依然被視為典型的少數群體。

  他們被劃分到郊區猶太人的地盤,如新澤西的愛迪生市,并且在大部分社會生活中也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

  白人很少會找他們的麻煩,因為后者沒有威脅,工作效率也相對較高。

  阿卡什又想到了自己在美國的那段時光,在進入硅谷之前,他可是有過“苦干”的經歷。

  剛開始學習編程技術時,他去了伊利諾伊的羅克福德城。

  他所居住的公里還住著另外7個印度人,他們都在科爾曼公司工作。

  羅克福德是伊利諾伊的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國中部,工業用機械工廠和家具工廠為羅克福德帶來了繁榮的景象。

  然而,和其他工業制造中心一樣,這里的不少工廠都相繼倒閉了。生產活動逐漸轉移到亞洲,因為那里的勞動力相對低廉。

  當阿卡什到達羅克福德時,這座城市已經進入了蕭條期。

  阿卡什并不知道羅克福德經濟已經蕭條,雖然這里讓人覺得“無所適從”、”寒氣逼人”而且“地方不大”,但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這里他學會了如何在美國談判,也了解到美國是一個“低語境文化的國家”。

  這和印度恰好相反,在孟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很多種方式。

  但是在美國,人們交往的基礎是共同利益。

  美國人聚在一起總有一個原因,比如工作,人們在互動中關心的是他們為什么而在一起,如此而已。

  阿卡什在美國的時候請了一個女傭打掃房間,他發現這里的女傭跟印度的很不一樣。

  印度女傭會很期待雇主坐下來跟她聊聊天,但如果在美國這樣做,那個女傭也許不會理他。

  這讓阿卡什很別扭,最后每當她進屋打掃,他就戴上耳機聽隨身聽。

  好在他堅持下來學有所成,之后順利去了硅谷。

  就是不知道,印度什么時候會有“網絡公司潮”出現。

  不管是做培訓,抑或是做外包,都很難有那種創業激情在。

  阿卡什索然無味的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這些工作都不得勁。

  窗外的馬路依舊嘈雜、人來人往,這一片都是計算機培訓機構,吸引了很多年輕人。

  “如今阿貓阿狗都開起了計算機課。”走在臟亂的巷道間,桑吉夫吐槽道。

  “孟買的貧民窟多得是想學計算機編程的年輕人,對這些出身貧寒卻天資聰穎的孩子來說,正如拳擊或籃球之于哈萊姆的黑人少年,計算機是孟買的新一代得以改變命運的媒介。”

  卡魯納撥開掛著的“光明計算機課程”招牌,低頭在廊檐下穿過。

  他和桑吉夫都是太陽傳媒的高管,負責電視臺業務。

  結果這兩天突然接到老板的指示,要尋找真正懂技術的編程專家。

  他們聽說這里有個從硅谷回來的海龜,于是親自登門拜訪。

  當得知消息的阿卡什從辦公室出來時,卡魯納他們只說了一句話。

  “你是打算在這鬼地方教一輩子書,還是跟我們去改變印度。”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