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66章 莫大仙叫我“先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印度當老爺

  杜特從沒遇到過像艾杰這樣的警官,簡直油鹽不進。

  無論他暗示自己有多少關系,或是許諾多少好處,都沒用。

  唯一慶幸的是他被帶進警局的時候,有律師陪同,否則那幾個被吊起來的年輕人就是他的榜樣。

  他們的模樣太凄慘了,細長的胳膊和瘦弱的雙腿被捆到一起吊在背上,身上一道道紫痕滲著血,臉早已腫的不成樣子。

  杜特進來的時候,他們只低聲哀叫,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

  “我有律師!我申請保釋!”杜特嚇得大叫。

  “別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談。”艾杰捏著一顆奶糖送入嘴里。

  他們說話的期間,隔壁房間以及走廊的審訊還在繼續。

  整座警局,除了被審問之人的慘叫,別的什么也聽不到。

  沒有警官的咆哮和質問,只有不間斷的、撕心裂肺的嚎叫。

  然后杜特聽到一種悶響,像是有什么堅硬的物體擊打皮肉的聲音。

  他臉皮子一抖,眼神焦急,頻頻看向身邊的律師。

  那意思很明顯,他要離開這鬼地方,越快越好。

  在印度,不論貧富,人們對警局總是能避則避、敬而遠之。

  尤其是艾杰這樣的警官,簡直是富人的克星。

  那幾個年輕人已經全招了,根本不容許杜特狡辯。

  就像之前說的,他只有兩個選擇,恐襲或者不正當競爭。

  為了免遭審問毒打,在律師的點頭首肯后,杜特在筆錄上簽了字。

  前后不過五分鐘,他就能離開警局。畢竟是有些身份的富人,艾杰沒法像對付尋常嫌犯那樣,先拷打他一番。

  只不過,松了口氣的杜特剛從警局出來,就被等在這里的記者圍的水泄不通。

  嗯,艾杰確實沒法把他怎么樣,但向外界透露點口風還是可以的。

  狼狽不堪的杜特低頭鉆進車內,全程一言不發。

  他那副衰樣,第二天就出現在了各大報的頭版。

  恐襲是烏龍,栽贓陷害競爭對手才是真相!

  報道一出,戈帕爾.杜特瞬間淪為笑柄。

  無論是社評家,還是普通民眾,都瘋狂挖苦、笑話他。

  前面“恐襲”的緊張氣氛把大家搞得夠嗆,現在真相大白,人們松了口氣的同時,又不約而同把他釘在了恥辱柱上。

  《印度時報》的署名記者卡維婭,戲稱他為爆破鬼才。

  這一綽號以極快的速度流傳,等到晚上就登上了全印電視臺的新聞播報。

  太滑稽了,為了搞垮競爭對手,竟然想出來這種辦法。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記者,又紛紛跑去采訪羅恩。

  面對大家撲靈靈的吃瓜眼神,羅恩只是聳聳肩,“蘇爾電視機,經得起任何考驗。”

  瞧瞧,這才是營銷,躺贏!

  第一次“恐襲”新聞出現時,蘇爾電器就露了把臉。

  就連破壞分子都知道用蘇爾電視機吸引路人,可見其品牌已深入人心。

  當天晚上就有許多經銷商,打電話給蘇爾電器要求追加訂單。

  現在好了,恐襲是假,要搞臭蘇爾電視機才是真。

  同行的嫉妒,就是最好的稱贊。

  本來兩個月過去,熱度稍稍冷卻的蘇爾電視機,再次成為黑市里的搶手貨。

  面對雪花般飄來的訂單,羅恩也只能望洋興嘆。

  來不及,真的來不及,四條生產線馬力全開也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第五、第六條生產線會在月底啟用,到時候產能壓力才會稍稍緩解。

  幸虧有東大技術人員幫忙,否則光靠蘇爾電器自己,兩個月也不一定能折騰出一條生產線。

  為了支持印度這里的生產,東大已經派出幾十名技術人員。他們的開銷和補助,全部由羅恩買單。

  不說別的,光這個效率就值。

  蘇爾電器的工人幾乎是坐享其成,安裝調試根本不勞他們費神。

  大概等到第九、第十生產線,才能輪到蘇爾的員工練手。

  現在是搶產能的時候,每晚一天損失的都是錢,羅恩沒耐心等。

  隨著攤子越鋪越大,光是需要他簽字的文件,就有滿滿一桌。

  好不容易把手里的工作搞定,羅恩又拿起桌上的報紙端詳。

  這次Videocon算是栽了跟頭,據說準備和他們談判的東芝考察團,已經回了日本。

  杜特曾經夢寐以求的全套生產線技術大概要泡湯,至少短期內別想。

  很好,蘇爾電器又少了一家競爭對手。

  可惜,這次躲在幕后的Onida全身而退,沒什么損失。

  他們負責的是輿論戰,但根本沒打起來。

  爾科商場事先安排好的記者,直接臨陣倒戈。

  艾杰即使想過問,卻也沒有證據。

  羅恩聽說他們和日本的JVC簽了引進合同,以后蘇爾電器的競爭對手大抵就是它了。

  等到對方的生產線落地,各種零件成本必然大幅下降。

  那時候低價將不再是蘇爾電視機的專屬手段,競爭壓力油然而生。

  不過羅恩沒太當回事,對手在進步,蘇爾電器也沒閑著。

  隨著第五、第六條生產線一起過來的,還有東大的顯像管生產線。

  在豪擲了二十萬套核心零件的超級訂單后,東大終于同意顯像管技術的轉讓。

  羅恩現在沒空去研究技術,只能直接買現成的生產線,一次性就買了四條。

  每條生產線50萬美元,年產30萬只顯像管,這個價格比總成線貴的多。

  畢竟是核心零件,技術密度遠超總成線,貴也是應該的。

  從東大那里適配NEC彩管的想法也有了進展,預計不久將會有一批樣貨送過來。

  只要試生產沒問題,那合資公司閑著的彩電生產線他就不客氣了。

  蘇爾電器擴張的速度很快,不過也有缺點,那就是太燒錢。

  之前通過瑞士銀行兌換的一千萬美元,已經燒掉九百萬,賬戶里只剩下一百萬不到。

  這可是3億多盧比啊,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平均每個月花掉一億盧比。

  砸錢后的成果,就是蘇爾園區多了七座廠房,以及將會陸續到齊的十四條生產線。

  錢全變成了生產資料,這就是基業啊。

  蘇爾電器已經成為孟買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未來還會更大。

  這還不是全部收獲,九、十月份賣出的電視機總利潤有3.5億。

  算上水空調和電風扇,以及此前的存款,大概能湊個5億盧比。

  這就是蘇爾電器的彈藥,羅恩的底氣。

  有了錢,他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享受,而是繼續擴大生產規模。

  早在一個月前,羅恩就派遣公司的銷售人員,去各邦考察市場。

  泰米爾邦、奧里薩邦、古吉拉特邦、旁遮普邦,都是考慮的重點對象。

  這些地區經濟普遍高于印度的平均水平,工業化程度也相對較高。

  蘇爾電器正在和當地政府初步接觸,主要試探他們開出的條件,土地、貸款、人力.什么都行。

  誰給的條件最優渥,那就選誰,就這么簡單。

  印度正處于市場自由化的開端,到處都在招商引資。

  如蘇爾電器這種知名品牌,完全有資格對著全國的城市挑挑揀揀。

  搞不好他們的首席部長,都要親自接待自己,羅恩樂滋滋的想著。

  叮鈴鈴.

  桌上的電話響了,羅恩拿起聽筒。

  “請問是蘇爾先生嗎?”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

  “對,是我。”

  “這里是古吉拉特邦印人黨辦公室,我們注意到您有在古吉拉特投資的打算?”

  “可以這么說,我們正在考察市場。”

  “那您一定要來古吉拉特看看,這里有印度最完善的工業設施。您把工廠設在這里,可以享受各種各樣的便利。”

  “我會考慮的。”羅恩不置可否。

  “如果您有任何計劃,請提前聯系我:納倫德拉.莫笛,古吉拉特邦印人黨秘書長。”

  “等等!”本來心不在焉的羅恩一個激靈,“你說你姓什么?”

  “莫笛。”那聲音依舊充滿自信。

  “冒昧的問一句。”羅恩眼珠子亂轉。

  “什么?”

  “你是不是留著非常有型的大胡子?”

  “.”對面沉默,好一會兒后才回答,“是。”

  “我這個月就去古吉拉特邦!”

  “非常期待接下來的會面,蘇爾先生。”那聲音聽起來有點高興。

  “我也很期待。”羅恩笑著掛斷電話。

  瞧,莫大仙叫我“先生”!

  真是沒想到哇,大仙這時候已經在政治上嶄露頭角。

  印人黨秘書長,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除了能力之外,他還必須是心腹。

  大仙這時候也就四十幾歲吧,就政治潛力來說,前途無量啊。

  只是沒想到,他會親自打電話來。

  古吉拉特邦,值得羅恩親自跑一套趟。

  他沒耽擱,幾乎就在接到莫大仙電話后的一周,就啟程飛往艾哈邁達巴德。

  這是古吉拉特邦最大的城市,也是全邦最重要的經濟和工業中心。

  從飛機上下來后,羅恩的第一感覺就是寬敞。

  很難想象,在印度竟然有路況很好的六車道。

  汽車一路飛馳,到了市區公路慢慢變成四車道,接著又變窄成兩車道。

  到處是游行的隊伍,從幾十到數百不等。他們手握橘黃色戰旗奮力揮舞,嘴里喊著口號。

  羅恩終于知道,為什么古吉拉特邦如此積極的聯系他了。

  再過兩三個月,就是邦內大選。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