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況隨時通知我。”
  此時的于大章在醫院對面的一家花店內。
  這里的一排門店除了花店就是水果店,人流量大,沒有人會注意到他。
  昨晚他就估算過了。
  從這里到醫院五樓的搶救室,大概需要十分鐘左右。
  這還是在緩步行走的情況下。
  如果走快點,最少還能縮短兩分鐘。
  想要找證據,搶救室是關鍵。
  他們為什么要將孩子在搶救過程中轉移走?
  于大章能想到的可能就一種:他們不敢在搶救室內對孩子動手腳。
  雖然他不懂醫療,但也知道現代醫學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醫療設備。
  一定是某些設備不適合出現在搶救室。
  所以他們要將孩子轉移到擁有那些設備的地方,動了手腳之后再將孩子送回來。
  既然換地方,那個地點就一定不會在某個科室內。
  原因很簡單,那些設備既然見不得光,放在其他科室也是個隱患。
  昨天另一起案子的當事人說過,從她發現孩子不見,再到警察到達現場,這個過程總共十多分鐘。
  這個時間段能夠將孩子弄回搶救室,符合這個路程的也只剩下停車場了。
  于大章昨晚也對此做了測算。
  用時十一分二十七秒。
  現在唯一想不通的是,他們是怎么將孩子從搶救室轉移的?
  四周墻壁不可能,孩子進搶救室,家屬肯定在外面等著。
  而且搶救室就那么大點地方,真要是墻上有暗門,也逃不過警察的檢查。
  既然四面墻壁不可能,那就只有天花板和地面了。
  有個詞叫:上天入地。
  于大章昨晚在六樓和四樓都走了三十二步,就是在用排除法來確定自己所想的是否準確。
  搶救室的正上方是消化內科,看病的人多,環境嘈雜,可以直接排除掉。
  正下方是護士休息室,這個地方就有點意思了。
  沒有患者會來這里,而且休息室的位置和兒科病房離得很近。
  就算有護士頻繁出入也不會引起外人注意。
  只要小心一點,從里面推個人出來,根本就不會被發現。
  于大章還注意到,這個休息室居然是雙開門的設計。
  正是這一點,他才篤定這里絕對有貓膩。
  既然想不出他們是如何將人轉移的,那就找個人在這里守著好了。
  而瘸了一條腿的張森就是最佳人選。
  誰能想到這個真病號會是一個警察。
  這回省事了,連裝都不用裝,直接坐在大廳里就行。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轉眼就到了中午。
  醫院對面的一家面館內,于大章坐在窗邊,一邊吃面一邊打著電話。
  “師父,沒吃呢吧,一會兒我給你們送去。”
  “你管好你自己吧。”電話那邊的呂忠鑫將聲音壓得很低:
  “我們來之前就帶吃的過來了。”
  掛斷電話后,于大章又給張森打去電話。
  結果張森也自己帶吃的了。
  他們早就做好長時間蹲守的打算了……他不由在心中感嘆。
  還是這些老刑偵靠譜啊。
  于大章已經做過心理模擬了。
  什么時候作案最穩妥?
  那自然是在警方剛剛撤案之后。
  自己處理的遺棄案剛結束,小劉瑩也轉院三天了。
  這期間他和孩子父母都沒有再找過這家醫院,哪怕是知道誤診了,也沒找這家醫院的麻煩。
  他們一定認為是那份免責聲明起作用了。
  再加上他們之前一直都很順。
  所以,現在正是他們膽子最大的時候。
  還有,那三起患者家屬報案也側面說明,那家醫院不止是對遺棄案的孩子下手。
  于大章甚至覺得,他們背地里做的,可能更多!
  下午三點十分。
  他剛從一家水果店里逛出來,就接到了張森的電話。
  “有兩個護士推著一張床從休息室出來了。”
  于大章一聽到這話,立刻向著醫院方向走去。
  “能看清床上的人嗎?”
  電話那邊的張森沉默了幾秒,隨即說道:
  “看不到臉,無法判斷性別,但從身形上看,肯定是個孩子。”
  “待在原地別動。”于大章叮囑道:
  “你的任務就是做我的眼睛,不需要你做別的。”
  “我明白。”張森說完之后,忽然“嗯?”了一聲。
  就像是他看到了什么讓他感到意外的事情。
  “怎么了?“于大章問道。
  “剛才好像……”張森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
  “那個孩子動了一下。”
  大哥,你別好像啊……于大章認為這很重要。
  如果孩子被打了麻醉劑,不可能會有意識。
  在床上能被老實地推出來,偶爾還能動一下……
  難道是用了鎮靜劑?
  憑于大章的醫療知識,也只能想到這個可能性。
  “你再仔細看看。”
  “不行了。”電話那邊的張森快速說道:
  “他們推著孩子進電梯了。”
  “知道了,等下會有一大隊的同事去找你,你們兩個就在你現在的位置守著,有情況隨時聯系我。”于大章說完之后,將電話掛斷。
  此時的他已經走進了醫院大門。
  估算了一下時間,他加快腳步朝著前方的大樓走過去。
  與此同時,他將電話打給了呂忠鑫。
  “師父,人下去了,兩個護士推著一張轉運床,床上是個孩子,性別不明。”
  “知道了。”呂忠鑫的聲音依然很低,聽著還有些沉悶。
  停車場內的環境很安靜,于大章知道師父是怕聲音從車里傳出去,所以在壓著聲音說話。
  “你還得派個人出來。”他一邊快步行走,一邊說道:
  “二大隊的張森在四樓大廳,你找個認識他的警員過去支援他。”
  蹲點的時候,張森一個人就行,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
  但一會兒很有可能需要四樓配合行動,張森帶著條殘腿就派不上用場了。
  所以,最少還需要一個人。
  這個步驟昨天晚上他就想好了。
  現在師父是組長,手底下的三個人也都帶過來了,自然要進行合理分配。
  “你把張森也拉進來了?!”呂忠鑫驚訝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不滿。
  聽得出來,他認為徒弟為了破案有點不擇手段了。
  一個病號你都不放過,還有什么是你干不出來的。
  “這也是無奈之舉啊。”于大章解釋道:
  “我信任的人就那么幾個,而這次的事又太敏感,所以也只能委屈一下他了。”
  他也知道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但為了案子,也只能這樣了。
  結束通話,于大章正好走到電梯門口。
  看了一眼手機屏幕上的時間,他在心里快速估算了一下。
  從水果店走到這里用了六分多鐘。
  速度有點快了。
  過了大約半分鐘,電梯門打開,于大章快步走了進去。
  猶豫了一下,他按向了七樓的按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