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導新定檔的這部片子,確實稱得上“大片”。
事實上,他自出道以來,好像就沒拍過陣容卡司差的項目,開拍前,一向都是圈內外共同矚目的存在。
這次,他和張國文合作的電影,就是曾經開拍前鬧出極大動靜的特效動作大片,是根據某經典IP改編的《昆侖山》。
這部電影的陣容卡司極強,集合了影帝、影后、頂流、名導等多重要素,且還是號稱國內少見的工業化代表作。
所以,他們定檔國慶檔很正常,定檔之后,搶走《女孩》的排片更是再正常不過。
另外,《昆侖山》之所以定檔國慶檔,和池野的關系其實不大。
還是那句話,國慶檔是一年之內最火熱的幾個檔期之一,從去年開始,大盤已經恢復到了影視寒冬未降臨前的巔峰時期。
而如此火熱的大盤,代表著什么?
錢啊,數不盡的鈔票——沈斌馬莉去年隨便拍的一部喜劇電影,票房都過了40億,可見一斑。
所以哪怕只是為了賺錢,他們這種級別的電影,也是必須要選國慶檔或者春節檔的。
至于說到底有沒有故意針對池野和《女孩》,要說一點沒有,那是開玩笑,但確實不是專門針對——池野和投資成本小到可憐的《女孩》,還不值得他們這么做。
“說實話,上次確實是老楊人不行,你自己撲也就算了,還襯托的《大佬》像個戰神,你看吧,本來一部質量普通的犯罪片,愣是搞出了票房奇跡,還讓池野那個丫欠的拿了獎…忒丟人。”
《昆侖山》活動現場,后臺。
陸導翹著二郎腿,沖身邊一眾朋友吐槽:“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啊,你們看這次,他還怎么起刺。”
周圍眾人都笑出聲,張國文低頭玩著手機:“這話算是說對了,他媽的上回在一個綜藝上,他都敢跟我和老吳嘴硬,你們就說,這人的心里沒數到什么程度。”
“說起老吳,老吳國慶檔也有電影要上吧?還有國師和韓晗,今年的國慶檔競爭有點激烈啊。”
《昆侖山》的男二包老師說著。
“對,不過他不是主演,是杜歐主演的青春片,去年那個香江片不是挺賺錢的嗎?他也跟風拍了一部。”
張國文隨口說:“杜歐和凌晗主演的,我公司也跟著投了一點。”
“那跟那個什么《那些年》撞題材了啊。”
陸導訝然:“你們這次是一個賽道的,有點虧。”
他們雖然看不上池野,但也不得不承認池野現在的人氣流量,以及…《大佬》和金雞獎的加持,確實給現在的池野增加了一層光環。
《女孩》就算比不上國慶檔其余的大制作,但如果是同類型…杜歐這個蹭咖怎么跟池野和商幼舒打?
靠凌晗一個人嗎?
“青春片嘛,投資才幾千萬,有老吳客串,又有杜歐和凌晗主演,分分鐘回本。”
張國文呲牙一笑,很現實:“什么一個賽道的,咱們是賺錢賽道,能賺錢就行,比不過沒事。”
眾人:“……”
陸導豎起大拇指:“玩明白了啊老張,你算是玩明白了。”
張國文一笑,沒再說話。
但陸導和《昆侖山》的女主角徐瑩瑩卻搖著頭,打心眼里瞧不起張國文這種拍爛片撈快錢的行為…至于他們也拍了…他們拍的不是爛片啊!
至少在他們心中,他們拍的是史詩級巨制,是要拯救中國工業電影的大作。
“行了,準備準備,活動要開始了…誒對了,池野那個青春片現在排片被搶了多少?”
“最開始給了20,不過國師和我們定檔之后,搶了10,現在還有10左右吧。”
“不行啊,還是有點多,再跟影院溝通溝通,我們這個制作投資,才給這么點排片,還想不想賺錢了?老徐,你有關系,你去溝通。”
“好。”
徐瑩瑩笑著點頭。
電影圈并不是一個籠統的稱呼,而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圈子。
它有著自己的成員,又分成很多個小圈子,這些小圈子平時會內斗,會爭搶資源,但對外,他們毫無疑問是“一體”的。
這種一體,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我跟你好,你也跟我好”的組成方式,如果那樣理解,就太小孩了。
將他們連接在一起的鏈條很真實,也很現實,就是利益和鈔票。
以華藝、以及劇圈三大平臺幕后資本為主,各大影圈一線、超一線大咖、名導、編劇合作資本為輔,這才組成了現在的內娛影圈。
他們分屬不同的公司,卻又在私底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掌握著電影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資源,其中,自然也包括最重要的終端院線。
如中影星美、中影數字,博海院線等,同時,近幾年,悅納和泰洋也在布局院線,或投資,或合作控股,初具規模。
為什么電影圈封閉又難進?
就是因為京圈等幾個小圈子掌握了內容(前端制作、選角、拍攝、后期),他們合作的資本又掌握了終端院線,以及近幾年他們和悅納、泰洋合作,逐漸涉足的流媒體,抖音快手等平臺,補全了前后端中間空白的營銷宣發環節。
所以,這個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生態內循環,外人想插足,除了融入加入他們,別無他法。
徐瑩瑩的人脈很廣,號稱內娛萬磁王,京圈的院線關系基本都是她在對接,因此,《女孩》被搶的排片中,大多數都是親近京圈的院線資本所屬。
《大佬》時,池野有港圈背書,又在上映時大爆冷和“堡壘事件”,為了賺錢,連親近京圈的院線都在瘋狂給排片。
但這次的《女孩》,卻是完全由池野工作室獨立完成的項目,換句話說,跟港圈沒一毛錢關系,同時,池野在《大佬》過后的各種表現,落在影圈“大佬”們的眼里,很不滿意。
如此,一切無需多言,一部上限可以看得見的小成本青春片,想在國慶檔上掀起風浪,只能說遠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難。
九月中旬。
《女孩》的路演和宣發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隨著一年一度的國慶檔來臨,今年要上映的幾部大片,也已經徹底被炒熱。
各大媒體平臺、自媒體號,包括圈內影評人,已經將今年幾部票房冠軍競爭主力軍排列了出來。
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有三部大片。
分別是:《磐石》《昆侖山》《攀登一號》
這三部影片,《磐石》是由國師導演,影圈一線影帝主演,雙影帝配置,各大頂流花生、老戲骨作配的掃黑題材犯罪片。
頗有點今年年初《大佬》的風范,連宣傳都一直在“比肩和超越”。
從抖音流傳出來的各種“大尺度”片段來看,這部影片顯然已經未上先火,不少年初被《大佬》洗禮,還沒過癮的觀眾,都在期待著這部電影的上映。
雙影帝啊,《大佬》也就一個影帝,更何況,《磐石》還是國師首部掃黑題材,確實令人期待。
貓眼、淘票票等專業軟件平臺預測最終票房:35億40億區間(《大佬》的先例在前)。
第二部,《昆侖山》,無需多言,同樣是影圈一線中生影帝張國文四大花旦之一徐瑩瑩的頂配卡司陣容,號稱中國工業化特效大片,預測票房38億45億。
最后,就是《攀登一號》。
這個《攀登一號》同樣很恐怖,它是由目前中國電影票房榜最高、最扛票房,六大中生之首的吳晶主演,章老師二番,影圈、劇圈各大影帝頂流扎堆的攀登題材電影。
因為吳晶過往恐怖的表現,該片預測票房最高,高達45億。
在這之后,才是池野和商幼舒的《女孩》,以及杜歐、凌晗、吳一波主演的《致青春》…和兩部動畫電影。
因為對手太過強勁,陣容卡司變態和題材原因,《女孩》和《致青春》的票房預測都不高,《女孩》因池野加持,給了個8、9億的預測,超過了去年《匆匆那年》的總票房。
但因各大巨無霸相繼登場,《女孩》排片被嚴重壓縮,目前預測票房也跟著掉到了6億左右。
《致青春》則一直在4、5億徘徊。
群賢畢至,大幕開場。
9月20號。
《女孩》抖音活動現場。
池野和商幼舒在互動結束后,中場休息。
商姐垂頭喪氣的搖晃著腦袋,一雙大長腿無聊的抬起又放下——她餓了,她很累,她好無聊。
池野在旁邊接了一通電話,掛斷后,就看到了商姐這幅逼樣。
“給你點點兒外賣?”
商姐眼睛一亮:“不要華萊士!”
“……你真是全網最尊重華萊士的藝人。”
商姐笑瞇瞇:“哎呀,小池,我這不是吃一塹,再吃一塹了嘛。”
池野:“你能不能后面加個老師啊,怎么處著處著,還把我的“尊稱”給取了呢。”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商姐的手指搖啊搖:“這樣顯得更親近,我喜歡叫你小池,因為我年齡比你大。”
“……年齡大很值得驕傲嗎?”
商姐一愣,隨即仔細思考:“嗯…不會驕傲,但會讓我開心,因為這樣你就是弟弟,你就能把持住自己了。”
池野:“?”
這是什么“商姐邏輯”?
你不知道有個群體就是喜歡姐姐嗎?
他搖著頭,決定不跟商姐扯智商上面的問題,因為商姐明顯有點憨,他不太愿意跟對方掰扯。
“嗯…有個壞消息得跟你說一聲。”
商姐大長腿一頓,斜眼瞅著池野:“不許說我的丑事兒!”
池野:“……倒不是我說你,是網上已經有人在黑你演技拉胯,吃老本,又胖而自知…對了,還有你的“丑照”拉踩圖…”
商姐張了張嘴,勃然小怒:“誰!怎可憑空污蔑窩!”
池野沒說話,商姐卻懂了:“又是電影圈那幫人?他們不但“軟封殺”我,還要黑我?!”
池野有點內疚:“對,就是他們,好幾家營銷在打架…”
“等等。”
商姐一看他這個表情,再聽他這句話,頓時感覺到了不對勁:“你是不是干了什么?”
池野一頓,才說:“沒干什么,就是我先黑的他們。”
商姐:“……”
“那人家黑我黑的有道理啊。”
她竟然理解了對方,并且由衷的說:“那我就不生氣了,反正是我們先出的手!”
池野:“……好羨慕你的精神狀態。”
“那還能怎么辦,要我去似嗎?我可不會,我長的這么美…我不能出事兒,我要繼續玩,我還有幾十年的大好時光呢。”
池野:“姐就是姐,佩服。”
他確實挺佩服商姐的心態的,有時候他都在想,如果將商姐扔到一個空無一人的荒島上,給她一部手機和定期輸送零食,關上個一年半載,她都不會無聊…因為她能跟自己玩起來,那或許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
嗯…他就沒這個心態,因為他發現不止一家“反擊”自己,他碰瓷拉踩的是牢朋友牢陸,但黑自己的卻是《磐石》《攀登一號》等所有的電影圈資方。
泰洋娛樂倒是因為時瑾微的原因,沒黑他。
但悅納也干了。
此刻,圈內外看似風平浪靜,抖音、微博看似是在正常討論劇情,但關于#青春片噶韭菜##商幼舒票房毒藥##細扒池野工作室#等相關熱詞話題卻一直呈上升狀態。
其中,#青春片噶韭菜#這個還真無法反駁…因為他們為了抹黑對手,連友軍《致青春》都給“誤傷”了。
且說的也是實話,青春片確實就是明晃晃的噶韭菜,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是這樣,沒斷過,還導致一年最火爆的國慶檔中,都混進了兩個“奇怪的東西”,有例子的。
但#商幼舒票房毒藥#和細扒池野工作室#就有點不是人了。
因為這兩個話題,一個是商姐個人被各路嫉妒她的小花狂黑,另一個則是直戳池野心窩。
表面看上去沒什么,但隨著水軍發酵,話題不可避免的來到池野在《大佬》過后,不演好作品,轉而為了給自己工作室圈錢,獨資青春片,純是把想圈粉絲錢的念頭寫在了腦門上。
不是…這雖然是實話,但…但你怎么能戳破這層窗戶紙呢?
再說,質量差叫噶韭菜,質量好,那叫中國青春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經典!
真是不可理喻。
池野越想越覺得,不能就這樣任由電影圈一直對自己輸出下去…
他又給可可打了個電話,商量了十分鐘,才說:“就今天吧,先把歌發出來,讓他們看看青春片的營銷的怎么玩的。”
“好。”
可可掛斷電話。
旁邊剛偷偷嘗了點活動方提供的水果的商姐砸吧砸吧嘴,注意到池野的表情,好奇:“歌?什么歌啊?”
“跟電影相關的,你說能有什么歌?”
“……《晴天》啊?”
商姐張大嘴巴,眼珠子一轉,小聲BB:“那你…你不止這一首呀,我記得你給這部電影寫了好多歌,都用在了劇情里…但我最喜歡《晴天》!”
“我也喜歡…嗯…歌是挺多的,這不得一步步來嘛。”
池野點點頭,《女孩》這部電影,應該是他迄今為止,所有作品中,OST最“豪華”的一部,堪稱首首王炸金曲。
是的,池野早就說過,我不只是個演員,我還是個歌手、營銷大師。
怎么就沒人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