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游戲》在國內的票房也基本上定局了,達到了1.7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比歷史上要稍高一些,但已經是近兩年來閃電娛樂票房最低的一部電影了。
與此同時,國內還上映了一部超級重量級的好萊塢電影,或者可以說就是這部電影開啟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神奇生涯。
《變形金剛》,可以這么說,當時國內觀眾看到這部電影幾乎都驚呆了,感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沒有想到,爆米花電影可以這么炫酷,這么好看。
歷史上《變形金剛》在國內的票房是2.8億人民幣,而在這個世界直接飆升到了3.5億。
原因很簡單,因為閃電娛樂經過了幾年發展,把中國電影市場的天花板抬升了許多,尤其是05年《末日行》的火爆,讓很多不進電影院的人群也走進了電影院。
而且接下來每年閃電娛樂都有兩到三部商業電影,維持整個市場不斷向上。
這才使得《變形金剛》獲得比歷史上更高的票房。
只不過呢,這種成功有點打到閃電娛樂,也有一點打到林逍自己了。
《饑餓游戲》在國內的票房沒有獲得成功,口碑上也不高。
很多走進電影院的觀眾看完之后,有一種感覺,這電影講的什么鬼啊?
這是什么設定的?你特么還沒有日本的《大逃殺》好看呢。
所以,這部電影在國內發行的時候,沒有冠于二狗教主的名號,就只是很低調的發行,因為這部電影的票房重心不在國內。
但是他想要低調,國內的公知可不打算放過他。
“二狗教主的招牌也不好用了,他在國內已經徹底騙不了錢了。”
“相較于《饑餓游戲》,《變形金剛》才算是商業電影的誠意之作。”
“二狗教主為了還債,吃相越來越難看了。”
“國內觀眾已經獨立了,成長了,二狗教主那一套墻外開花墻內香的套路已經不靈了。《饑餓游戲》雖然在美國收獲了巨額的票房,但也已經騙不了國內的觀眾了。”
其實,國內的很多電影同行聽到《饑餓游戲》在北美取得的票房奇跡后,眼睛幾乎是綠的,完全不敢置信。
我們這些人電影出海,走得那么艱難啊。
只能輸出功夫片一種,而且效果不斷下滑,從《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北美票房,海外的票房基本上是不斷走低的。
基本上,功夫片這一套是徹底走不通了。
不過接下來,還有一部功夫片,單純投資來說是最大的,李連結和程龍合作的《功夫之王》。
而你林逍一去了美國,搞一部《饑餓游戲》的青少年電影,北美票房竟然飆到4億多美元?
這種輝煌的成功,甚至讓電影人有一種感覺。
我們的奮斗還有什么意義啊?
我們竭盡全力,也不敢幻想有這樣的成績啊。
而且,他們很擔心《饑餓游戲》在北美大爆的消息傳回國內之后,閃電娛樂這邊配合大量的愛國營銷,然后再出現碾壓式票房,直接把整個暑假檔給全霸占了。
結果閃電娛樂無聲無息,半點不宣傳,而且《饑餓游戲》在國內的票房,也談不上多成功。
然后,又一堆文章出來了。
“二狗教主在國內市場的統治力,徹底結束了。”
“二狗教主已經徹底成為美國人了,他已經和國內的觀眾徹底審美對立了!”
不得不說,這些文章還是很犀利的。
因為《饑餓游戲》確實在國內市場無法引起共鳴,看上去仿佛是完全為西方青少年來量身定做一般。
“與其說是國內觀眾拋棄了二狗教主,不如說是二狗教主拋棄了國內民眾。”
這一篇文章就更狠了,對國內二狗教主粉絲的刺激是非常強啊。
還忠誠二狗呢?還等著二狗呢?
別傻了,人家早就拋棄你了。
“為什么二狗教主會去美國,因為那里有更低的道德準則。在丑聞爆發之后,國內的高道德標準讓二狗教主已經沒有了容身之處,所以他才選擇去了資本發達,道德低下的美國。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美國的高度發達資本主義不是他能玩得轉的,所以短短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欠下了十億美元的巨債。二狗教主還是厲害的,當然去了美國之后,他的道德水準仍舊在不斷下滑。為了還債,他撿起了老本行寫書,只不過或許是沉浸在名利場太久了,他已經不會寫書了,所以找了一個美國女作家蘇珊.柯林斯進行代筆。”
“沒錯,《饑餓游戲》這本書是美國人代筆的。但不得不說,二狗教主是洞悉人性的,《饑餓游戲》不管是在圖書市場,還是在電影市場,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中國市場,他能夠精準地切入無數人的精神需求,成為精神偶像。而去了美國,他依舊能夠做到這一點。”
“那么我很想問一句,他對粉絲的情感是真摯的嗎?他熱愛曾經的中國粉絲嗎?他熱愛現在的美國粉絲嗎?”
“他的情緒輸出究竟是情感?還是生意?”
這篇文章就更牛逼了,從根子上挖掘林逍在國內的粉絲基礎,要摧毀他的個人IP。
這群人舞文弄墨的水平確實是高啊,看上去太有道理了。
看著這些文章,還有不計其數二狗教主的脫粉聲明。
李霜忍不住道:“有些時候,現實真是讓人沮喪。”
“林逍背負十億美元的巨債,幾十億人民幣的巨債,為的就是振興國內的電子業,就是為了開啟移動互聯的產業革命。”
“他去做《功夫熊貓》的電影,已經花掉了近兩億美元了,很可能已經不賺錢了,很可能已經要賠錢了,為了的就是提升國內的電影工業,提升國內電影市場的天花板。”
“結果呢?曾經他的粉絲,無數的人,都跟隨著公知的旗幟起舞,別人黑,他們也跟著黑。”
夏汐:“沒什么?他做這些事情,我們做這些事情,又不是為了某一群人。”
“最喜歡教人獨立思考的人,最能洗腦。”
李霜:“這幾年,網絡輿論環境越來越惡劣了,這群人越來越興風作浪,就不能整治嗎?”
夏汐沒有說話。
歷史上,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作為標志性事件,然后大墻建起。
但在這個世界,這一幕會不會發生,真的不好講。
因為再過幾年,youtube和臉書在海外已經發展成為龐然大物了。
當時讓谷歌離開,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因為中國互聯網在海外沒有什么根基和勢力。
而在這個世界,你可能封是不行的。
因為你封了人家,人家封了你怎么辦?你在外面的產業更大。
但……好消息是屆時臉書和youtube會掌握最大的輿論權。
而在國內的輿論,想要奪回也非常簡單。
最好的辦法不是封堵,而是打贏!
互聯網的輿論權力不斷丟失給西方資本,歸根結底是因為西方互聯網產業的強大。
人的本質是慕強,弱者面對強者的時候,本身就是不自信的,就是容易搖擺過去的。
只要在關鍵幾個領域打贏了,輿論權自然而然就回來了,這才是王道。
臉書依舊很強大,而在微軟加持下的人人網,依舊維持著高逼格,掌握著所謂的高端話語權。
閃電游戲,依舊大賺特賺。
這一年《魔獸世界》全球最高在線人數,達到了恐怖的800萬。
而在國內,《魔獸世界》最高在線人數,也突破了100萬。
《誅仙》最高在線人數,也突破80萬,雖然比不上《魔獸世界》,但也極其成功了。
然而《地下城勇士》最高在線人數,突破了二百萬!
在中國網游市場,斷崖式領先。
痛罵者無數,但是玩的人,依舊是海量的。
但,閃電游戲的口碑,確實在下滑。
之前塑造的高逼格,高水平屬性,扛起民族游戲旗幟的榮譽,也在下滑。
所以這個時候,《輻射3》就變得尤其重要了。
因為單機游戲,才代表了游戲工業的最高水平。
更何況這款《輻射3》有完整的中文配音,而且主角有一半的中國血統,甚至游戲中也有不少的中國元素。
閃電游戲非常需要它撐起整個公司的逼格。
因為現在玩《誅仙》,玩《地下城勇士》的玩家,在《魔獸世界》的面前確實有些抬不起來頭。
在這個年份,暴雪在全世界,包括在中國的玩家心目中,擁有無比崇高的地位。
閃電游戲哪怕在中國玩家心中的地位,也是被暴雪徹底壓制的。
對于暴雪來說,維持這種壓制就太有必要了。
因為,他們也已經看出來,中國的游戲市場是未來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他們在這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閃電游戲。
而且未來它們會源源不斷在中國市場推出新游戲,想要占有這個市場最大的蛋糕,最關鍵就是徹底壓制閃電游戲。
而現在,《輻射3》不僅僅對于閃電游戲,乃至對中國游戲產業來說,都是最最重要的一款產品。
而且,它是被冠于二狗教主出品的。
暴雪因為閃電游戲和二狗教主,活生生被折騰了一年半才在國內發行,這個仇大了。
所以,當ign和gs兩大權威媒體的評分出來之后,國內的很多互聯網立刻瘋狂地轉載。
其實,這兩大權威媒體雖然刻意打低分數,但為了自身的權威性,也不敢打太低,8.3分其實已經是蠻高的分數了。
但是,國內大部分玩家這個時候對游戲媒體是不了解的,也不懂得分數意味著什么。
而這些媒體轉載的時候,就刻意給出了《光環3》和《輻射3》的分數對比。
9.5分對8.3分。
而且,而且專門截取這些權威評測媒體的差評部分。
雞賊的是,有利于中國玩家民族情緒的差評,他們還不轉載。
比如主角有一半中國血統,游戲里面太多的中國元素,這在美國市場是減分項,在中國就是加分項了。
“二狗教主最重磅的游戲作品《輻射3》遭遇滑鐵盧,世界權威游戲評測媒體打低分。”
“單機游戲不是一蹴而就,容不得異想天開,更容不得彎道超車。”
“從《輻射3》和《光環3》的差距,看中國游戲產業距離世界水平有多遠。”
在美國,在歐洲。
《光環3》和《輻射3》的爭論,索尼和微軟之爭,就更加愈演愈烈了。
《輻射3》的全球發布會雖然不能直播,但是很快就完整地出現在了YouTube網站上。
不僅如此。
緊接著,全球知名的游戲制作人,超過六成以上的人,都上傳了一條視頻。
“《輻射3》,20年內最優秀的RPG游戲,沒有之一!”
“《輻射3》,20年內最有優秀的游戲,幾乎沒有之一!“
“游戲到手之后,我整整玩了60個小時,毫無疑問這是今年最好玩的游戲,不,甚至是這些年最好玩的游戲。“
上傳視頻的游戲制作人,咖位一個比一個大。
小島秀夫,神谷英樹,加布.紐維爾,威爾.萊特……等等等。
而最關鍵的是連《輻射》這個IP的創始人,輻射2的核心團隊,現在黑曜石工作室的幾個創始人,也都站出來,也都拍了視頻。
尤其是FeargusUrquhart,這個在《輻射》IP擁有最高權威人,發了一條長長的視頻。
“我玩《輻射3》已經整整三十幾個小時了。”
“輻射就像是我的孩子,我曾經為了它付出了我的青春,我的精力,還有無數的歲月。”
“幾年前,Interplay把輻射版權賣給林的時候,簡直是我的噩夢。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開發了輻射3,甚至已經有成品了。二狗工作室把游戲寄給我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抗拒的。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更懂輻射,也沒有人能夠做好輻射,如果有那之前是我的黑島工作室,現在是我的黑曜石工作室。”
“而當我開始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我的內心只有一種感覺,震撼!”
“我實在沒有想到,二狗工作室能夠把這個作品完成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好。”
“任何言語都無法形容我內心的驚訝,滿足,甚至是震撼。”
“甚至,整個黑曜石工作室都為之沸騰,二狗工作室把我們想到的,沒有想到的東西全部做出來了,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甚至是想象。”
“我和我的同事先是反思,然后引發了強烈的創作沖動。”
“雖然有些不理智,但我覺得它如果不獲得今年的年度最佳游戲,那反而是游戲界的恥辱。”
事實上,黑曜石工作室這位創始人說的也是真心話。
甚至,雙方還有了一定的合作意向,不是《輻射3》的DLC,而是另一款輻射。
大概率就是《輻射:新維加斯》了。
這些全球知名的游戲制作人挨個發視頻,已經引起了游戲界巨大的轟動了。
本以為輻射這個IP創始人的發言,已經是壓軸了。
沒有想到的是,3D游戲之神發話了。
約翰.卡馬克!
在全球玩家心目中,他是擁有殿堂級地位了。
是他開創了3D游戲。
未來,這位超級大神會加入OculusRift成為首席技術官,開啟虛擬現實的時代。
他的發言很簡單。
“輻射3,不可思議的優秀,幾年內最大的驚喜!”
他的發言,使得原本如火如荼的輻射3代言人行動,推到了最高潮。
緊接著,全球其他的媒體也紛紛給出了評測。
幾乎完全和IGN和GAMESPOT唱反調。
GameInformer,Edge,Eurogamer,1UP,Joystiq,Kotaku等等全球游戲媒體,都給了《輻射3》驚人的高分,充滿了溢美之詞。
頓時間,最權威的GS和IGN仿佛被孤立了。
然后,一篇充滿陰謀論的揭秘文章,傳遍了整個游戲界。
“一場卑鄙的獵殺!”
這篇文章,八真二假!
說了林逍欠下了十億美元巨債,抵押了youtube,facebook,DreamingVision(幻夢視界)三大獨角獸企業的股份。
目前這些股份價值幾十億美元,而距離他還債期限已經不足半年。
全球幾個巨頭資本,想要對他進行無恥的獵殺,制造他的債務違約,侵吞他三大獨角獸企業的股份。
所以,想辦法打壓他麾下的IP產品。
《輻射3》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是《功夫熊貓》。
而且這篇文章沒有點名幕后黑手,而是隱隱指向了微軟,谷歌,暴雪,摩根等等。
全世界的民眾都喜歡陰謀論,都喜歡吃瓜。
尤其是游戲玩家,腦補能力尤其強。
這篇文章極短時間內傳遍了西方網絡,把《光環3》和《輻射3》之爭推向了更高潮。
以至于微軟高官在出息某些活動的時候,都被記者采訪到是不是這場陰謀的幕后黑手。
微軟的高層斷言否認。
“我們是一家負責任的全球企業,說句實在話,我甚至都不太知道《輻射3》的存在,那篇文章太過于異想天開了。”
暴雪CEO邁克.莫漢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道:“我們從來都沒有把閃電游戲當成對手!”
“我覺得一家游戲企業,更應該把專注力放在游戲產品本身。”
“產品大過于一切,甚至包括宣傳。”
“祝《輻射3》好運!”
就這樣,在距離《輻射3》正式發布的半個月時間內,輿論喧囂塵上。
不僅僅是這個游戲,甚至連《光環3》都成為了全球游戲界,最最矚目的產品。
幾乎全球游戲迷,都盯著這兩款游戲,等待著發行。
說真的,不到萬不得已,游戲還是不要掀起太強的輿論攻勢。
如果產品質量真的很好,那當然萬事大吉。
但如果游戲質量有瑕疵,那會適得其反,遭受反噬。
《賽博朋克2077》就幾乎暴死。
但這一次《輻射3》的宣傳確實是天時地利人和了,確實撞上了幾大巨頭對林逍核心資產的秘密獵殺。
如此巨大的曝光量和宣傳陣勢,也把全球游戲迷的期待值拉到極限。
而且這個時候,美國市場仿佛成為了宣傳的主場。
在中國市場,這一場風暴反而沒有怎么吹進來。因為此時的中國游戲市場,幾乎已經完全被網游占據,單機游戲已經完全凋零了。
2007年中國網游市場銷售額超過一百多億,而單機游戲僅僅只有幾千萬。
而且這個時候steam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所以中國單機游戲玩家幾乎和整個世界是脫節的。
哪怕盜版游戲玩家,都已經不算太多了。
更可怕的是,連賣游戲的實體店都幾乎沒有了。
但就算如此,《輻射3》的全球發行不僅僅包含了中國市場,而且是提前發行。
全球其他地方,都是9月1日發行。
唯獨中國市場是8月30日。
而且在全球主要市場,《輻射3》的定價是60美元,幾乎是最貴的那一檔游戲了。
今年的《使命召喚4》、《質量效應》等少有的幾款游戲,才定價到這個最高檔位。
而在中國市場,僅僅定價200人民幣,是全球主要市場價格的40左右。
只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實體銷售渠道的欠缺,使得這款游戲大部分人只能在臉書的游戲頻道里面下載購買。
軟星的姚總出身于灣灣,他開發出了大富翁,仙劍奇俠傳等著名游戲。
好幾年前,他就進軍大陸,雄心勃勃試圖開發國內的單機游戲市場。
今年8月份,《仙劍奇俠4》上市了,創造了一周銷售20萬的佳績。
所以,他代表的軟星和大宇幾乎代表著中國單機游戲的最高水準了。
對于閃電游戲的《輻射3》計劃,他羨慕,因為林逍竟然愿意為此投入那么驚人的成本。
但是,羨慕的同時,他也心存質疑。
我們軟星和大宇才代表著單機游戲最先進的生產力,你的《輻射3》一開始就面向全世界,是不是野心太大了?
誅仙好歹還是國內的IP,而輻射是純美式IP,你搞得定嗎?
另外,國內如此凋零萎靡的單機游戲市場,已經不是一兩個游戲能夠挽救得了的。
不過,他依舊守在電腦面前,時間一到,他立刻購買了輻射3,并且開始下載。
這么大的容量?
以現有的網絡環境,要下載多久啊?
只不過,他的網絡是很快的,沒有過多久,就已經下載完畢。
然后,進入游戲,開始游玩!
僅僅幾分鐘后!
他直接驚呆了。
這……這個游戲畫面?
比起《仙劍奇俠傳4》優秀得太多太多了,甚至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啊。
他開始回憶今年玩的游戲,甚至包括世界級的3A大作。
然后,有一種很明顯的感覺。
眼前這個輻射3的游戲畫面,是最好的。
《誅仙》的游戲畫面,已經非常好了,但是終究是帶著網游風格,和世界主流單機游戲還是有差距。
沒有想到,《輻射3》竟然能夠完成這么大的跨越?
這……這大概已經是整個世界游戲最頂級的畫質了吧?
不敢想象,這竟然是一個內地游戲公司的產品。
哪怕它的主要開發地點在美國,但它的母公司是閃電游戲啊。
而當主角離開了地下避難所,前往外面世界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這一玩!
時間就仿佛不存在了。
不知不覺,好幾個小時過去了。
他的內心只有震撼。
用內地的話說,用京城人的話說,太牛逼了!
這,這特么是一款神作啊。
雖然他是灣灣人,但玩的幾乎所有的單機大作,都是國外的,都是英語。
而唯獨眼前這款《輻射3》,從頭到尾的中文配音,而且里面確實有大量的中國元素。
這種感覺太怪了,也太好了。
這,這真的把他的大宇和軟星,碾壓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9月1日。
《輻射3》和《光環3》正式全面發行。
兩款游戲的銷量,都徹底爆了!
原本林逍這邊打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完全淡化《輻射3》的中國母公司背景,就讓美國人認為這純粹是一家美國游戲工作室開發出來的。
但前一段時間的輿論風波讓他藏不住了,幾乎所有玩家都知道,這是一款中國公司的產品。
而且,準備和《光環3》同臺競技。
盡管有大量的大神游戲制作人出來站臺背書,但對于絕大部分的歐美玩家,日本玩家來說,還是不相信一家中國游戲公司能夠開發出頂級的單機大作。
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中國游戲能夠走出海外。
一個游戲都沒有。
而《光環3》是微軟開發的,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游戲IP之一。
光環1和光環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那么多的游戲制作人,甚至卡馬克大神都站出來說,《輻射3》是最大的驚喜,這就讓無數的游戲迷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這個中國游戲公司的產品,究竟是不是有這么大的魅力?
又或者這僅僅只是索尼電子娛樂公司的公關手段?
有一個未來很牛逼的人,也是典型的游戲迷。
埃隆.馬斯克。
這個時候,他雖然已經創辦了SpaceX,但遠沒有未來那么大的名氣,也不是頂級的富豪,他的paypal幫也沒有正式成型。
他首先玩的是光環3。
作為光環三部曲的終章,也被視為最重要的一款游戲。
可以這么說,這個IP是微軟游戲陣列中的支柱,甚至沒有之一。
微軟投入了5500萬美元的開發成本,投入了兩億美元的宣傳成本。
水準毫無疑問是非常非常高的。
整整二十幾個小時后。
馬斯克結束了《光環3》的旅程。
意猶未盡,他覺得非常棒。
不僅僅是他,美國大量的游戲玩家,都是這樣覺得的。
玩了《光環3》之后,他們覺得自己短時間內,沒有動力再玩其他游戲了,他們也很難相信所謂的《輻射3》能夠和《光環3》相提并論。
一直到了9月5日左右!
馬斯克回到家里后,才終于打開了《輻射3》。
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游戲的畫質,竟然比《光環3》更好一點!
這已經有點瘋狂了,因為這可是一個中國游戲公司開發的產品啊。
不知道多久之后!
他不可思議地望著外面的天空,竟然天亮了。
他此時只有一個感覺。
卡馬克說得沒錯,這……這款游戲是幾年來,游戲界最大的一個驚喜!
真的太瘋狂了,一個中國公司,第一款面向世界的單機游戲,竟然達到了這種可怕的水準?
注:諸位神恩公,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