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老嬴政、李斯、少年嬴政都產生了要改變未來的想法。
陳宏故意讓他們看到危機,又不讓他們知道一些歷史關鍵人物,就是為了讓他們時時刻刻都有危機感。
陳宏又故意讓他們看到大漢朝的建立,就是在告訴他們,自己除了秦朝,也不是沒有其他選擇。
這樣就將選擇權、主動權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這樣可以時時刻刻提醒他們,不要自以為做了皇帝,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什么都要控制在手中。
就連自己這樣的仙人也想玩弄于鼓掌之中。
免得他們驕傲,將來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陳宏從來不會小看一位帝王的掌控欲、無情、冷漠、自私。
皇帝本就是這世上最畸形的權力怪物,人性在權力面前,不堪一擊。
面對眾人期待的目光,陳宏朗聲開口:
“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先知道問題出在哪?”
“先從制度弊端說起吧。”
“廢除分封制后,實行郡縣制后,六國舊貴族雖然失去了政治特權。
但卻保留經濟實力,在地方上擁有龐大的影響力和力量,成為反秦主力。”
“現如今天下還是更認可周天子那套分封制度。
郡縣制雖然是正確的,是大勢所趨。
但天下人還尚未認可郡縣制,懷念分封諸侯王的時期。
那些失去封國的六國貴族也一直都不甘心,無時無刻不想著造反復國。”
“那敢問先生,應當如何做呢?”
李斯開口問道,他就是主持推行郡縣制的,對這個很感興趣。
“應當建立中央郡縣鄉里的三級管理體系,既保證中央權威,又賦予地方適度自主權,避免基層治理僵化。”
“核心地區,如關中、中原,行郡縣制。
而邊疆地區,如百越、西南夷、北方匈奴邊境,則分封有能力的皇子,去建立封國。
皇子要帶著一套班底作為自己的核心下屬去就封,以便迅速掌握封國。
還可以將六國貴族遷徙到邊疆封國,許以爵位土地官職,將他們吸納進封國體系,讓他們為大秦出力。
這樣,就能讓他們離開自己祖祖輩輩經營的老巢,帶走大量財富。
既消耗他們的力量、財富。
又能將他們與故國隔絕,消磨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
還能讓他們去與蠻夷作戰,開疆拓土。
除了六國貴族,還可以招募匈奴、百越部族為“屬國兵”。
以軍功賜予爵位土地,緩解邊疆沖突,又能以夷制夷,因地制宜。
如此一來,在土地、軍功、爵位、財富、女人種種東西的刺激下。
想要出人頭地的人,不管是六國貴族、秦國士兵、還是蠻夷士兵。
都會自發地幫助封國開疆拓土。
而大秦也會獲得地方緩沖力量,日后危機爆發時,也有藩王勤王。”
“妙啊!”
“簡直就是一箭四雕!”
老嬴政拍掌叫絕,心里頓時舒爽許多。
李斯也贊嘆:“其實六國貴族也是想要上進的,只是大秦沒有他們的位置罷了。
要是大秦也能讓他們公卿為官,他們自然也能支持大秦。”
“先生此計之妙,就在于既化敵為友,又消磨敵方力量,還減少了己方損耗,增強了己方力量。
確實稱得上是一箭四雕。”少年嬴政分析道。
“其實郡縣制還不是大秦最大的問題。
大秦最大的問題在于商鞅的二十級軍功爵位授田制度,到了如今,已經失效了。”
嬴政等人頓時一個激靈,把耳朵都豎起來了。
“愿聞其詳,還請先生教之。”
“眾所周知,一統天下之后,戰功獲取變得艱難起來。
無論是匈奴,還是百越,其實真正能獲取戰功的底層士卒,少之又少。
當今天下,無爵位者仍占9成以上,上升通道關閉激化底層不滿。
為此,應該對二十級軍功爵位授田制度進行適應性修改,以及找到一條全新的出路。”
“敢問先生,應當如何修改,又該怎么做呢?”老嬴政關切地問道。
“應當增設“屯田爵”“匠作爵”“治水爵”等爵位種類,獎勵后勤、生產、工程領域的貢獻。
例如:開墾荒地百畝者,授“公士”爵;改良兵器者,授“上造”爵,推動技術迭代。”
陳宏一條條建議羅列出來,“還應當將軍功爵位制度和軍屯制、商屯結合起來。
士兵戰時為兵,閑時務農,減少后勤壓力。
同時招募商人投資邊疆驛站、工坊,形成“兵—農—商”復合體,減少中央財政壓力。
鼓勵開荒屯田,開荒土地多的,授予爵位,激發積極性。
這樣開墾出來的田地產出還可以作為軍糧,供應軍隊,減少糧食運輸損耗和財政支出。
商人投資的產業,也能產出財富。”
“還要移民實邊。授高爵者需攜家族遷居新占領土(如百越、河套),賜予雙倍土地,加速文化融合。
對國內土地兼并的大戶分家析產,拆成一個個家庭,到百越、河套這種新占邊疆領土種田,賜予雙倍土地。
這樣就空出了國內的土地,收歸朝廷,重新軍功爵位授田。
又能去擠占蠻夷的生存空間,教化蠻夷,開墾蠻荒之地。”
“為了防止爵位固化,讓人失去動力。
還可以設置爵位降級機制。
高爵者若瀆職或觸法,按情節降爵,打破“一勞永逸”的惰性。
例如:將軍戰敗損兵,降三級爵;縣令治下民變,降兩級爵。”
“原爵位賜田易導致土地兼并,應改為“功田”與“職田”分離。
功田:爵位對應的土地可繼承但不可買賣,死后收回。
職田:擔任官職時額外授予,卸任后歸還國家,防止貴族壟斷資源。
這樣,朝廷就能防止土地兼并固化,及時收回土地,重新分配。”
“要將特權分級細化。
低爵位(1—8級)側重物質獎勵(免役、賜宅)。
高爵位(9—20級)增加參政機會(如地方議政權、監察權),激勵長期效忠。”
“最重要的是,找到新的增量空間。”
陳宏表情肅穆起來,眾人情知是要說到關鍵了。
“你們可知,世界有多大?”
眾人聞言頓時一愣。
世界不就是周天下和四方蠻夷嗎?
還能有多大?
天下不就這么大嗎?
似乎能猜到他們在想什么,陳宏搖頭失笑。
大手一揮,一副地圖投影出現。
正是嬴政等人認知中的大秦。
然后地圖不斷延伸,從朝鮮半島、東瀛列島這種小地方,到北方遼闊的匈奴,還有東胡、月氏等部族的領地。
從西方青藏高原地區的西羌諸部,再往西北,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域。
“此為西域諸國,為西方世界與東方世間交流的咽喉所在,貿易繁盛,加之氣候適宜,有許多綠洲。
所以極為富裕,傳聞葡萄美酒夜光杯,西胡美人尤歌舞。
西域美女個個絕色,擅長歌舞,物產豐饒。”
西域諸國和西羌諸部再往西南,就是印度半島的孔雀王朝。
“此為孔雀王朝,正處阿育王時期,達到鼎盛,但盛極而衰,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等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就會衰落,分裂成多個小國。”
老嬴政的臉色有些微妙,這怎么和他的大秦這么像。
他懷疑仙人是在點他。
陳宏不管他們的心思,繼續說道:
“孔雀王朝依托恒河農業與香料貿易,華氏城為重要商業中心。
這塊印度次大陸地處南方,氣候炎熱,又有海洋雨水滋潤,可謂是得天獨厚。
其上土地之肥沃,當地人只需隨便播種,不怎么需要打理。
也無需像秦人一樣玩了命一樣精耕細作,就可產出足夠的糧食果實,供應生存。
大陸之上,遍地都是雨林果樹,樹上結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果子。
當地人哪怕只靠原始采集,都能在春夏飽腹無憂。
其地多產黃金,哪怕隨地露天搜撿,都能撿到一些碎金塊,甚至是狗頭金。
便是在河中撈,有時亦能撈到黃金。”
聽到陳宏添油加醋的夸張描述,老嬴政、少年嬴政、李斯三人的眼睛都綠了。
這是何等天選之地!
要知道,別說苦逼的老秦人,就是向來富庶的中原人、齊國人,都沒這么壕的,好吧?
大家自古以來,都是苦逼地精耕細作,瘋狂地卷卷卷,才能從地里刨出一點食來。
哪有像這勞什子印度一樣,隨便搞搞就能填飽肚子,還有黃金拿的啊。
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神話傳說都不敢這么編的。
三人眼中都露出狼一樣的饑餓。
“如此肥美之地,如此天選之地,得到它!一定要得到它!”
“得到此地,軍功爵位授田都不必擔憂無田可授了。”
“如此肥沃的土地,其產出的糧食,得夠支撐多少軍糧啊。”
三人都坐不住了,連忙請教。
“仙人,到底該如何去這印度?”
“最靠譜的路線是走絲綢之路南道。
從大秦出發,東行穿越中亞地區,經帕米爾高原,沿昆侖山北麓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可通往印度。”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