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先生的名字叫陳宏?”
“那不是碭郡治瘟疫大賢的名諱嗎?”
“難道……”
“他們竟真是同一人?”
扶蘇有些震驚,但這么多人看著,只能壓下情緒,清了清嗓子,整理措辭。
“陳氏遣扶蘇來謁,欲請貴府千金為室。”
擯者對扶蘇一禮,“公子稍待,待吾入內稟告家主。”
扶蘇點點頭。
管家趕緊一溜煙走進呂宅,稟告呂公。
呂公整理衣冠,帶著呂家府邸一大群人,浩浩蕩蕩親至大門迎接,雙方行揖禮。
“見過公子。”
“見過長者。”
“公子,里面請。”
“請。”
兩人后面帶著一大群人,進了大門,向著正堂走去。
門外圍觀的吃瓜群眾們已經震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什么!”
“公子扶蘇親自登門做媒?”
“何人有如此情面?”
“小小呂家,何德何能?”
“這呂家女公子是何等絕色,竟能引得公子扶蘇都來做媒?”
所有人的八卦之火都燃燒起來了。
這可是大新聞啊。
不說別的,光是看過公子扶蘇的容貌,就夠他們吹一輩子的了。
更不是說還是如此勁爆的話題了。
一時間,百姓議論紛紛,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向著周圍擴散。
進入正堂后,扶蘇立于西階上面朝東。
呂公立于東階上面朝西。
扶蘇依禮致辭,鄭重求問:
“聞貴府千金如花解語,德容兼備,陳家公子心向往之,愿結連理。”
“吾子呂公有惠,貺室陳宏也。
陳氏有先人之禮,使扶蘇請納采。”
(譯文:您若愿恩賜令愛與我方陳宏結親,陳氏將依古禮,派遣我(扶蘇)前來提親。)
呂公謙遜回禮答謝:
“呂某之子(女兒)憃愚,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辭。”
扶蘇將兩只大雁置于堂前楹柱間。
呂公行再拜禮后接雁,轉交管家保管。
這就是正式接受提親的意思了。
既然呂公都答應得這么干脆了,顯然早就和陳宏商議好了。
扶蘇干脆把下一步“問名”的禮節給辦了,省得再跑第二趟。
“陳氏使扶蘇敢問名。”
“敢請貴府千金芳諱及生庚,以告先祖,卜吉兇之兆。”
呂公有些意外,但很快反應過來。
好在自己有準備,連忙示意管家去拿庚帖。
女方父親需謙稱女兒不足,再正式告知信息:
“小女名呂雉,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母某氏。”
“小女名呂素,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母某氏。”
這一步主要是詢問女方姓名、生辰及生母身份,以便占卜吉兇。
并確認嫡庶、是否同姓通婚等。
不過要避免直白地問庶出身份,那很不禮貌。
所以要問生母名諱,一般一聽就知道是嫡是庶了。
呂公接過管家匆匆遞來的兩張庚帖。
將寫有姓名、生辰的庚帖交予扶蘇。
同時依禮將一只大雁返還扶蘇,表示“禮尚往來”。
扶蘇回應:“謹奉貴府千金芳信,歸告祖廟,必得佳音。”
這就是要拿生辰八字回去祖廟占卜的意思了。
占卜結果為吉,就進入下一步流程。
不吉,則委婉拒絕,停止婚姻流程。
但吉與不吉,其實都是被人為操控的。
說白了,就是給雙方一個緩和期。
男方和女方,都認為對方合適,就會操控占卜結果為吉。
要是不合適,占卜結果就會不吉。
然后男方委婉拒絕。
若女方不愿結親,也會以占卜結果不吉為由拒絕。
不過在這個過程,女方還是處于比較弱勢的一方。
一般都會在第一步納采的時候就打聽清楚了,沒有意外是不會反悔的。
完成了任務,扶蘇露出笑容。
“恭喜呂公了。”
“同喜同喜。”
“公子,請上座。”
呂公有些誠惶誠恐地伸手請扶蘇上座。
“誒,扶蘇乃是客,豈能喧賓奪主?”
“哦,對了。”
“扶蘇還要拜訪陳宏先生,請問該往何處去啊?”
“老夫親自為公子引路,請隨我來。”
“不必,不必,長者年事已高,喚一童子引我等前往便可了。”
“好,好。”
“久聞扶蘇公子為人儒雅仁厚,今得一見,更甚傳言吶。”
呂公撫著胡須,滿臉贊嘆。
“過譽了,過譽了。”
“扶蘇告辭。”
扶蘇示意手下去車里搬來一箱箱東西,那是他準備送給陳宏的禮物。
士兵搬著幾個箱子,和扶蘇、蒙恬一起,跟著童子,來到陳宏所在的院子。
“哈哈,陳先生,恭喜了。”
“同喜同喜。”
“這是兩位女公子的庚帖,先生收好。”
陳宏接過兩張庚帖,“請坐。”
“不知是何美人,竟能得先生垂青,扶蘇可是好奇得緊吶。”
扶蘇笑著打趣道:“婚禮可一定要請我喲。”
“一定,一定。”
“先生,這是扶蘇送你的禮物。”
“哦?”陳宏好奇地打開箱子一看,全是一卷卷竹簡。
隨手翻開幾卷一看。
《管子》《商君書》《慎子》《申子》《韓非子》……
大多是法家的書。
“看樣子,上次論秦律,他是把我當法家了。”陳宏心中暗想。
這時,扶蘇忍不住開口問道:“先生姓陳名宏?
可是碭郡那位平息了瘟疫的醫家大賢陳宏?”
“大賢不敢當,不過我確是陳宏,碭郡瘟疫也確是我平息的。”
陳宏沒有絲毫隱瞞,大大方方承認了。
他行醫治瘟疫的時候,本來就沒想著隱瞞。
這個世界,還沒什么能讓他隱姓埋名開馬甲的存在。
扶蘇聞言大喜,“果是先生。”
“先生真乃大才也。”
“扶蘇冒昧,先生可否為大秦出力?為天下蒼生出一份力?”
陳宏無奈搖頭:“你怎么又來了?”
“懇請先生垂青,幫幫大秦吧。”
扶蘇苦苦哀求。
“罷了,罷了,吃人嘴短。”
陳宏回屋里,拿出了兩本書籍。
“這是什么?”
“書啊。”
“書長這樣?”
扶蘇和蒙恬都震驚了,接過陳宏手中的書籍,好奇地摸索著。
“這種質感……這種質感,好特別!”
“翻開看看。”陳宏笑著鼓勵,“書是要翻的。”
“哦,哦。”
兩人小心翼翼地嘗試翻書,翻開一看。
只見一行行比竹簡刻字小上一圈的字,豎著排列。
偶爾還能看到幾幅圖畫。
“這……這……”
扶蘇和蒙恬更加震驚了。
“這是何等神物!”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兩人仔仔細細閱讀起來,逐漸大概理解上面的內容。
越讀,兩人越震驚,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是何等神術!”
“若是推行,天下讀書人必定激增十數倍不止。”
兩人看完,回到書頁封面。
一個寫著:《造紙術(初版)》
一個寫著:《雕版印刷術(初探)》
造紙術,陳宏采用的是東漢蔡倫改進版,再結合這個時代,稍微修改一下就能用了。
蔡倫造紙原料(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在秦朝均為易得廢棄物。
蔡倫造紙術的工藝流程(漚煮→搗碎→抄紙→干燥)簡單,所需工具在秦朝都已經有了。
不管是石臼搗碎、竹席編織,還是漚麻技術,都已經具備了基礎。
就連唯一的難點,需用堿性溶液(如石灰水)蒸煮原料以去除木質素。
陳宏都已經將酸堿反應原理和配比寫得清清楚楚。
具體方子都給了,造這么簡單粗糙的紙,根本不成問題。
陳宏甚至連精細化分工,加快生產效率都寫進去了。
以秦朝少府的逆天程度,分工、標準化和嚴格流程。
雖然達不到流水線的程度,但造個紙,輕輕松松。
雕版印刷術,陳宏選用的是質地堅實細膩的木材作為雕版材料,如梓木、梨木、棗木等。
這些木材紋理緊密,不易變形和開裂,能夠承受多次印刷,保證印版的耐用性和印刷質量。
秦朝已掌握制墨技術(用于竹簡書寫)和印章雕刻工藝。
所以墨汁和雕刻,不成問題。
可以采用最簡單的松煙墨,它是用松樹枝燃燒后的煙炱收集而成,經過加工制成墨塊。
還可以用動物膠和顏料混合制成的油墨,以適應不同的印刷需求。
這些陳宏都有寫清楚。
雕刻可以采用陽刻或者陰刻。
陽文雕刻(陽刻)就是將文字或圖案的筆畫部分雕刻凸起,使其高于版面。
這種方法雕刻出的印版印刷時文字或圖案會呈現白色(如果印紙為白色)。
陰文雕刻則(陰刻)是將文字或圖案的筆畫部分雕刻凹下,低于版面。
印刷時文字或圖案會呈現黑色(如果使用黑色油墨)。
所以說,以現在秦朝的技術,完全能實現雕版印刷。
扶蘇和蒙毅何等眼光,一眼就看出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巨大潛力。
要知道現在的主流書寫載體還是竹簡。
竹簡雖然取材比較方便,那竹子削就行。
但竹子也要藥浸干燥處理,防止生蟲,而且竹簡太笨重了,體積又大。
幾本稍微厚點的書的信息,就能寫上一車了。
單位體積的信息含量遠遠比不上輕薄的紙張。
還不易運輸。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