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七十二章 戰爭消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圣座命

  平定了心緒。

  張七泰從善如流的決定還是見見容安山、容安丘哥倆。

  恰在這時。

  他左手食指上帶著的一枚青玉戒指,突然散發出淡淡光暈。

  張七泰的臉孔頓時又變得難堪起來。

  卻還是無奈的站起身,走入了書房一間密室。

  此處布置的簡單之極,連個椅子都沒有。

  只正中立著一塊透亮的水晶鏡面。

  張七泰把發光的玉戒指,指向水晶鏡。

  光暈轉折,顯現出一個身穿青衫的中年人身影來。

  那人看起來比張七泰要幾歲,身形干瘦,面相普通,一雙眼睛卻分外有神。

  正是平陽張家主外的官場代表,‘家中魁首’。

  官拜明宋朝廷吏部考功司,從五品‘北疆武功員外郎’的張七凌。

  他這五品官看似不大,但一來京官行走樞機,比起地方官天然高上一等。

  二是吏部主管天下官員升遷調度,乃是最炙手可熱的衙門。

  三則吏部考功司‘北疆武功員外郎’,專門核查明宋北方兵將的軍功升賞,位卑而權重。

  更重要的是張七凌年富力強正當其時,又跟明宋三大武家之一的,‘火潑楊府’少主人楊文博,有著連襟之好。

  所以四年前平陽張家那位年近八旬的三品禮部天官,才會主動讓賢,讓其上位。

  按道理講現在的平陽張家,家主跟家中魁首都是褪去青年人的輕浮躁動,但還是想干事、能干事的黃金年紀。

  應該有所默契。

  但實際張七泰對張七凌隱隱有些自卑、不服,根本就不想與其交流。

  張七凌則中年得志后變得心高氣傲起來,對張七泰的德才看不上眼,態度隱隱居高臨下。

  彼此便有些針尖對麥芒了。

  這次隔空相見張七凌也是沒有寒暄,直接開篇點題,

  “圣旨已下。

  我被調任兵部右侍郎…”

  如果是別人這么一步數品的飛黃騰達,張七泰就算驚詫也決不至于失態。

  可張七凌這個自大的‘孫子’,憑什么如此,令其脫口而出道:

  “兵部侍郎可是三品大員,你,你,你,真的假的?”

  張七凌聞言不在意的淡然一笑,

  “七泰兄何出此言。

  就算同族弟兄,我也不至于以‘水鏡’溝通,只為開這種玩笑。

  再說了,兵部右侍郎比左侍郎稍遜,只是從三品。

  可還不算‘大員’。”

  按照明宋的官場規矩,從二品的地方官可被稱為‘封疆大吏’。

  京官只需正三品就能稱為‘部堂大員’。

  可到了這一品級的官員,都已經簡在帝心。

  六部右侍郎一步登天,直接入內閣調理陰陽的例子雖少,但也不是沒有。

  誰會細究右侍郎跟左侍郎的,些微差別。

  張七泰張張嘴巴,心中的一團火氣莫名其妙就散了。

  努力想著要露出笑容,可嘴角抽了抽,笑的簡直像哭,無精打采的道:

  “能不能稱呼‘部堂大員’也就是好不好聽,其實沒什要緊。

  要緊的是你這一步跨出去,真正就前途無量了。

  所以但且放心,既然你有了登天之勢,族中必定全力支持。

  要力給力,要錢拿錢。

  雙湖容家給的賣地錢,填了前頭的窟窿后還剩七千兩黃金,十六萬兩白銀…”

  張七泰從出生起的位份就是,平陽張家的家主繼承人。

  耳濡目染幾十年,大局的非輕重還是拎的清的。

  心里不舒服是不舒服,該做的事情還是會做。

  結果沒想到他的好意卻被張七凌一口回絕,

  “當今天子立志刷新吏治,我要那些金銀干什么。

  更何況到了我如今的品級,哪還需要阿堵物為助力。

  錢你留著,剩下的那些個窟窿也自然有人去填,不用在意。

  就是打算賣給雙湖容家的莊子田畝,需得繼續賣出去。

  留下個一兩成田畝糊門面就可以了。

  再缺錢往海上要。

  有鐵木龜機關船這樣的寶貝在手,卻還在土里刨食,真是荒唐。”

  這番話根本已經不算商量,而是成了教訓。

  本來熄滅的火氣,張七泰一下子又拱了起來,窩著氣,強咬著后槽牙道:

  “海上行商就算賺來金山銀海,也是浮財…”

  “明日正月十六。

  陛下將在大朝會上起詔國書,向元山國的長生鐵木問罪。”

  長生鐵木,元山帝國當朝雄主,雖不算起于微末可千戶小部世子的身份,也不算多么煊赫。

  更何況還是被奪去草場,殺父辱妻的小部世子。

  以這樣的開局,硬生生開創出如今的驚天偉業,這樣的人物,受辱后又豈會息事寧人。

  雖然早就已經聽到各種各樣的風言風語,預感到戰爭即將來臨。

  但人沒被石頭真的砸中腦袋前,總會懷著一絲僥幸。

  可現在僥幸沒了。

  張七泰瞪大眼睛,一時間竟無話可說。

  張七凌見狀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鄙夷,

  “事已至此,大戰不可避免。

  咱們平陽張家數百年努力卻不被南國世家真正接納,如今就只有全心全意的為陛下效命。

  否則兩面相逼,必為粉齏無疑!”

  張七泰被這番話震的暈頭轉向,張口結舌。

  與此同時。

  張貴買足了年貨,帶著麾下官兵遛回了有余坊。

  滿街的街坊似乎都聽到了信,在門外夾道相迎。

  比較相熟的那些見面后,還必會說上兩句:

  “貴哥真是有了大出息了!

  我就說咱們有余坊的風水其實是極好的。

  必然會有人生發,這不就應在你身上了。”;

  “貴貴呦,你現在了不起了,可得幫襯著點發小弟兄。

  咱不求大富大貴,只要每月能有個十來兩的結余就足夠了。”;

  “貴兄弟,不貴大人,嘿嘿,我剛從你媽我嬸子那買了一大罐蝦醬。

  大家是相互幫襯的關系,你發達了可不能忘了我。”…

  張貴這時已經不像初回平陽鎮那么臉僵。

  聽到周圍十句招呼里有八句是求關照,可彼此還都沒那交情。

  他笑嘻嘻的道:

  “大家想要關照還不簡單。

  我如今在百里以外玄芝山靠海的‘芝海寨’,做掌印都督。

  別的不好講。

  但只要愿意做團練兵,打海盜那盡管來。

  保證每日里吃好喝好,還有銀錢發。”

  話音落地,四周一片啞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