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內,此時在這里坐了不少的人。
除了朱元璋之外,以朱標為首的內閣五人,還有幾個沒有入閣的六部尚書,也全部在列。
當然,工部尚書薛祥除外。
薛祥如今,還在那邊帶領人修繕黃河。
而且,成績斐然。
在自己這邊提出來了,束水攻沙,這么一個治理黃河的辦法之后。
薛祥那簡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不僅追求速度,還要追求質量。
他想要弄出一個,能夠媲美都江堰那樣的存在。
既然做了,陛下又如此大力的支持,那就必然要將之做好。
決戰黃河三年!
至少做到這次治理黃河所修建的工程,能用三百年。
如此才不負陛下的信任,不辜負這眾多隨著他一起來治理黃河之人!
對薛祥的這個志向,朱元璋自然而然是無比認同的。
不說三百年了,最起碼也要達到一百年的使用標準吧。
治河,自古以來都是大事。
尤其是這種大工程。
想要將黃河治理好,那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自己這邊有薛祥這個能干的人,又有自己這個皇帝來做支持,就要將之給做好。
有些事不能拖,越往后面其實越不好干。
就比如后世他所知道的漂亮國的鐵路,還有那以前制作的鉛水管……
當年能修建出來,但是到了后面,就沒辦法進行修繕,和進行更替了。
是國力不行了?是力量不夠嗎?
不是。
而是因為有著太多的私心,力量太過于分散。
有著越來越多自私的人,不愿意往這上面去投錢。
那些專員們,拿的實在是太多了。
不僅如此,薛祥除了要修繕黃河之外,朱元璋這邊還準備在接下來,給他好好的再加一些料。
比如,在將黃河給修繕完畢之后,要接著全線疏通京杭運河。
京杭運河,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東西。
優勢太過于明顯。
乃是貫通南北的生命線,尤其是在如今鐵路還沒有鋪設好,蒸汽機也只是在研發階段的程度。
其作用就更加的重要了。
必須將之給修繕好了。
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的溝通南北,讓物資以及今后的商業這些,得到一個大發展。
也為今后他這邊遷都北平,做好準備。
當然,除了發展河運之外,也要發展海運。
相對于內河運輸,海運的優勢更大。
不過也同樣有一些劣勢。
比如受天氣影響比較重。
不過,利處更大。
對其進行一個大發展,可以和內河航運進行一個相互的補充。
此事必須要做,意義重大。
而且,如今他來做這些要容易的多。
一來是開國皇帝,手中權威比較大。
二來如今大明的海上貿易這些,已經逐漸的發展起來。
再一個的則是,隨著元朝的覆滅,以及現在大明的百廢待興,以及京師還在應天,北平那里不是京師。
雖然也需要往那邊運送糧草物資這些,但是,對糧草物資等東西的需求量,遠沒有將京師定在那里之后多。
京杭大運河雖然還能用,運輸也沒有那么多。
從業人員少。
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百萬漕工,衣食之所系。
牽扯的利益方比較少。
在這種情況之下,干這些事時自然而然要容易。
此時,朱元璋將內閣,以及朝中的這些重要的大臣給匯集過來,召開會議。
是這一年馬上要結束了,要開一個總結大會。
總結這一年的發展,都什么地方取得的成就,什么地方做的不夠好,做到心里有數。
并再說一說明年的目標。
為明年的工作,定下基調。這樣的話,等到明年,工作才好展開。
很多的人才能知道,力氣該往哪里使。
才能更好的來辦事。
“明年主要的發展目標,咱覺得有這些。
首先,龍江船廠那邊,造出最少五艘兩千料的大海船,一艘四千料的大海船。
如今,我大明海船還是太少,需要加快生產。
大海有著無盡財富,需要進一步的去開采。
很多財富是無主的,就在那里,先到先得。
我們不去獲取,就會被別人獲取。
別人獲取到了之后,會用這些,發展自身之后,過來欺辱我等。
這等事兒,會發生,需警惕。
不要覺得海外,皆是蠻夷之輩。
蠻夷雖然多,但是有些人還是挺聰明的。
落后便要挨打,咱不希望挨打的是我大明。
今后只有我大明,去將這些地方給占領下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話不要使其成為一句空話。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在,皆為漢土,這句話咱也希望它既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同樣也有一天能夠實現!”
在朱標等人對于今年這一年的事,做了一個總結之后,朱元璋開始說話了。
說起了明年的具體規劃來,
首先說的便是航運海貿。
“除此之外,再增加泉州,廣州,以及杭州三處市舶司,負責對外通商。”
之前因為市舶司,只是試行階段,再加上海軍以及相應的世博商隊等這些。
專業人員比較少,經驗不夠多等原因之所在。
所以,只開設了一處市舶司。
隨著這些時間的發展,各方面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
朱元璋覺得,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必要開更多的市舶司,對外經商。
能更好的引進海外財富,讓更多的人注意到海外,并弄出更多依靠海貿這些,來獲得利益之人。
如此,才能促進海貿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便是,要建立一個醫療體系。
覆蓋全國的那種。
官方出手建立,為眾多百姓生命保駕護航。
我大明發展醫療,提高醫療技術,不能只停在口頭上面,而是要做出真切的行動來。
要為百姓做實事,讓百姓能夠享受到發展,體驗到變化。
也給醫學院的那些學有所成的學生們,有一個就業的地方。
除了醫學院之外,還要再增加護理學院。
只有醫生,沒有護士不行,醫護要進行一定的分別培訓……”
明年,擴大天花疫苗生產,擴大接種范圍。
要給接種天花疫苗之人,建立檔案,這些成為重點。”
“第三,是教育方面,要進一步興辦官學。
建立更多學校,普及教育。
必須要做到,每一個鄉鎮,都必須至少有一所官辦學院,讓孩子們上學。
教材用編撰的這些新教材。
教育為百年大計。
大明想要興盛,必須要重視教育。
只有如此,大明才能愈發的興盛,不會成無本之源,無根之木,才會能持續不斷的發展下去,不會后繼乏力!
第四則是農業生產這上面。
要大力發展水利設施,興修水渠,開挖堰塘。
一來排澇,二來蓄水。
百姓的生活生產需要足夠的水,要通過這些,給百姓提供更多的便利。
盡可能的,少來一點看天吃飯。
讓那些取水不便的地方村寨,在明年至少挖出一口井來,為人畜用水,提供方便。
同時,也鼓勵開墾土地。
并對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
要對種子以及化肥農具以及耕作方法這些,進行研究,實驗。
培養出產量更高,更能抗倒伏,抗病蟲的種子來。
培育良種。
肥料上面,也同樣如此。
除了傳統的牲畜糞,人糞,以及枯草,草木灰等這些東西來漚肥之外,還應當將目光投向別的一些地方。
制作出產量更大,效果更好的肥料。
農具和耕作技術上面,也提倡創新,弄出更好用的農具。
因地制宜的推廣革新,更多技術。
當然,革新技術,不是瞎革新,而是要在超越原本的水平,這才可以,不能越搞越倒回去。
而在這些事情上,不要搞一刀切,不能搞得為了創新而去創新,弄的還不如先前……
第五,明年開始要往西南等地方進行屯兵,屯糧,加緊收復西南。
要將西南那里,早一點拉回我大明的懷抱。
那些地方,離開我華夏太久了!
到了如今,該收回來了。
不能一直讓元朝人占據!”
朱元璋坐在這里望著眾人,出聲說著他對明年事務的安排。
里面的很多事,不可能明年一年就能夠將之給干完。
也可以說,不少是五年規劃。
但是,飯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總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清丈沒這事,不能停,要把全國都給好好的清丈一遍,摸摸家底。
將一些地主老財,一些心懷不軌,多吃多占之人都給清理出來。
轉過年,就從福建,以及山東兩個地方著手。
一年時間務必清丈完畢,有多少的艱難險阻都要克服!
清丈不能流于表面,必須要深入,不能有遺留!”
朱標,劉伯溫,李文忠等參與會議的人,認真聽著。
不時還會動手去記,格外的認真。
當然,他們手里,其實都有一個冊子。
冊子的上面刊印的,便是這次朱元璋所說的主要內容。
在會前他們都已經看了。
但,看歸看,這個時候該做的筆記不能少。
因為陛下所說的有些話,是這上面沒有印出來的。
只看著冊子,不能更好的領會陛下的精神。
這場會議持續的時間很長,因為涉及的東西多。
朱元璋在講這些說了之后,又逐條的與眾人進行商討,盡量的找出一些比較合適的實行辦法等。
一直到了中午,都沒出去休息。
讓人送來了飯食,直接在武英殿里用餐。
用過之后,喝了一盞茶后,便又一次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方才結束……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著今日所見的種種。
劉伯溫只覺得很是新奇。
以往的時候,上位所不曾做這等舉動來。
不過,提前一年就將第二年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安排好,提出來,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能夠更好的讓人知道,力氣該往哪里使。
總結一年得失也重要。
可以讓人知道哪里需要改進,哪里做的對,可以進一步的加強。
上位如今,還當真是一套又一套的。
但是還別說,這不時從上位這里冒出來的一些新詞兒,和一些新鮮的做法,仔細想想真的挺好用。
比如,這內閣設立之后,再加上上位如今,所進行的這個規劃展望等,的確能夠讓事情變得好辦,效率提高。
再加上有個考成法,和績效掛鉤。
又有陛下這么一個勤于政務的人在。
幾者相互影響之下,如今大明這辦事的速度等方面,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而陛下所著眼的地方,涉及到了國計民生,涉及到了軍事,教育,醫療等,可謂十分全面。
可見上位,在很多事情上,并沒有好高務遠。
而是在這里不斷的給大明夯實基礎,讓大明在今后變得更好。
上位當真不愧是上位,如今是越來越高深了。
以往的時候,他在很多事情上能看懂上位。
現在卻發現,很多事上已經看不懂了。
遠遠不及上位。
上位進步之快,變化之大讓人難以理解。
甚至于,都讓他有些懷疑,上位是不是有什么奇遇,才會如此。
到了第三天,大年二十三的時候,又有新的報紙刊印出來,進行發售。
“大明洪武十年,發展規劃?”
買了一份報紙的楊士奇,一邊喝羊湯,一邊看報紙。
和那些很多喜歡先的人不同,楊士奇習慣先看前面的內容。
尤其是頭版上的內容。
作為一個官員,這是他必然要保持的一個素養。
從這上面,能夠看到許多的東西,簡直不要太有用。
這次的報紙,看的他很驚奇。
雖然以往的時候,他就通過報紙,看到了不少時政的內容。
但是,卻也完全沒有想到,如今竟然能將明年的發展規劃給直接刊印上來!
對于這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一樣感到振奮和感慨。
陛下是真的著眼于全局,真的是拼盡所有,想要讓大明變得更好。
不過,在看到明年整軍備戰,要收取西南這樣的消息之后,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軍事可和別的事情不一樣,別的事兒能直接寫出來,有助于凝聚力量。
可是這兵事上面,很多講究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如今就這樣直白的寫出,刊行天下,真的好嗎?
西南那邊,會不會因此有所防備,讓事情變得難做?
“重八,你將攻打西南的事刊登報紙,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太妥當?”
馬皇后一邊吃著湯餅,一邊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