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6章 娛樂圈慌了,協作還是對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華娛2021:他不是搞科技的嗎

  水木報告廳內,江傾的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得六百個座位同時響起倒抽冷氣的聲音。

  “江博士的意思是,未來AI能直接生成一部完整的電影?”

  臺下穿皮卡丘連體衣的男生攥著燈牌的手背暴起青筋,燈牌上“求帶飛畢設”的字樣都在顫抖。

  江傾轉動激光筆的紅點劃過臺下震驚地面孔,曬然一笑。

  “或許呢?”

  “江博士!”

  前排戴眼鏡的女生猛地站起來,筆記本啪嗒摔在地上。

  她顧不得撿,雙手撐住前排椅背神情激動。

  “您是說以后劇組有可能都不需要再用真人演員了?”

  整個報告廳像被按了暫停鍵,連邱永舉到嘴邊的保溫杯都停在半空,目不轉睛地盯著江傾等他回答。

  窗外無人機拼成的小人突然卡頓,滑稽地保持著單腳站立的姿勢。

  江傾彎腰撿起滾到講臺邊的銀杏葉,葉片在他指間轉了個圈。

  “目前AI生成的虛擬形象還達不到真人表演的細膩度,但五年后呢?十年后呢?”

  他點了下激光筆,身后的電子屏忽然變換,兩個由代碼生成的虛擬人像開始對戲。

  左邊西裝革履的男人正聲情并茂朗誦“哈姆雷特”,右邊穿校服的少女在演繹“紅樓夢”葬花片段。

  “這是我們無問科技團隊上個月的實驗成果。”

  江傾笑著敲了敲屏幕。

  “雖然表情還有些僵硬,但已經能通過圖靈測試的第二階段。”

  全場嘩然!

  直播畫面突然被五顏六色的彈幕淹沒。

  “臥槽這虛擬人比我演技好!”

  “群演要失業了??”

  “剛考上中戲的我做錯了什么!?”

  “江神快刪了!別讓資方看見!”

  恐慌情緒開始在彈幕蔓延。

  實時在線人數突破四百五十萬時,微博熱搜榜前五全部飄紅。

“娛樂圈集體失眠”熱“AI演員圖靈測試”爆“三大院校新生集體破防”熱“娛樂圈大逃殺”新“科技或將在未來淘汰演藝圈”新  整個娛樂圈都坐不住了!

  知名編劇汪海霖三分鐘內連發三條微博。

  “如果算法能寫出霸王別姬,我當場吞鍵盤!”

  “AI懂什么叫說好了一輩子,少一年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的分量嗎?”

  “搞人工智能就搞人工智能,跑到文娛圈摻合什么?”

  配圖是他珍藏的“活著”手寫稿,稿紙邊角卷著毛邊。

  導演陳凱戈抓住機會,緊跟著發博。

  “當年膠片轉數碼有人喊電影已死,現在不照樣出好作品?真正的藝術創作者永遠不可替代。”

  上次江傾絲毫不給面子,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他就不客氣了。

  演員張毅貼出“懸崖之上”的傷痕妝照片發博:“表演是血汗鑄就的,AI能模擬傷口潰爛的痛感嗎?”

  吃瓜群眾還沒理清頭緒,于證的微博突然更新。

  “表演是靈魂的共振,AI永遠讀不懂老舍茶館地磚縫里的茶漬。”

  配圖是泛黃的“演員的自我修養”,書頁間夾著98年“雷雨”的票根。

  這條微博瞬間引發連鎖反應。

  導演烏耳善曬出滿是修改痕跡的劇本照片:“改稿32遍的眼神特寫鏡頭,數據算得清嗎?”

  導演陸釧發文:“搞科技的永遠都搞不清什么叫電影藝術。”

  張億謀難得表態:“藝術創作需要人文溫度,AI連鏡頭語言的情感層次都理解不了。”

  編劇協會緊急發布聯合聲明,援引2020年票房數據強調:“觀眾為流浪地球買單的是人類想象力,不是算法排列組合。”

  微博認證為“影視美術指導”的大V賬號發文嘲諷:“讓程序員教張叔平做服裝設計?”

  值得玩味的是水木大學人機交互實驗室賬號忽然轉發課件,附上2019年AI生成的山水畫的獲獎案例。

  這些反擊很快形成“AI不懂表演”的話題,閱讀量以每分鐘百萬的速度瘋漲。

  中戲官博曬出建校以來的校友墻,北影上傳表演系晨功視頻,連橫店的群演都自發組織起“真人表演不認輸”的打卡活動。

  抖音突然爆火的卻是個穿外賣服的北漂小哥。

  他對著鏡頭展示結滿老繭的手掌。

  “我這雙手接過3852單外賣,也在136部戲里抬過棺材、挨過巴掌,AI能算出盒飯的溫度不?”

  這條視頻點贊眨眼間突破兩百萬。

  與此同時,京城奇異果總部會議室。

  奇異果核心高層全員在列,龔雨親自主持會議,會議室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江傾的直播畫面。

  “立即啟動AI劇本篩選機制!派人去接洽無問科技,先拿古偶劇試水,找兩個新人編劇當幌子.”

  “龔總,有消息說企鵝的人上個月就已經在為此接觸無問科技了。”

  秘書小聲提醒,會議室頓時炸開鍋,七嘴八舌的爭論聲吵得鬧哄哄一片。

  “企鵝下手可真夠快的!”

  龔雨面色陰沉,腦子快速旋轉,旋即眼睛猛地一亮。

  他突然想到,他們有部劇不正是江傾親自塞的人?

  叫田……田什么來著?

  水木報告廳現場。

  江傾掏出震動的手機,鎖屏界面閃過陳嘟靈發來的新消息提醒。

  “你早就在準備這些了?”

  他唇角微不可查地翹了下,抬頭望向東南方,那里有片梧桐葉正巧掠過窗棱。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

  江傾將手機反扣在講臺,開口將臺下的視線吸引過來。

  “當AI能批量生產合格線以上的劇本、影視劇,人類該做什么?”

  他點動激光筆調出兩份數據對比圖,左側是傳統編劇三個月創作周期,右側是模擬AI輔助下的人類編劇周報。

  “大家能看到,有AI介入后編劇的工作效率一目了然,而節省出來的時間,他可以去采風、體驗生活、打磨真正動人的細節。”

  江傾的激光筆定格在大屏幕上,“哈姆雷特”經典臺詞“生存還是毀滅”被替換成“協作還是對抗”。

  “二十年前,數碼相機沒有殺死攝影藝術,反而催生了Instagram。”

  他屈指彈了彈話筒,清越聲線驚醒現場恍惚的人群。

  “當我們教會AI理解三幕劇結構,或許能騰出精力研究怎么讓第八幕劇誕生。”

  第一排突然響起掌聲。

  姚啟智院士扶著眼鏡起身環顧四周。

  “去年我們團隊用AI篩選實驗數據,省下的時間發現了新的量子糾纏現象。”

  他轉頭看向臺上年輕人。

  “科技永遠需要掌舵的手。”

  江傾微笑頷首向他致意。

  “姚院士說得沒錯,這才是未來。”

  江傾的激光筆光圈鎖定在大屏幕的“協同創作”四個字上。

  “就像彩色膠片沒有殺死攝影師,數碼技術沒有終結電影藝術,AI也不會讓創作者失業,但會徹底改變創作方式。”

  此刻銀杏葉飄落的報告廳里,六百多雙眼睛映照著臺上的青年身影。

  “變革從不因反對止步,只因停滯消亡。”

  聲音落下,掌聲如擂鼓般落下,夾雜著連綿不斷地快門聲。

  直播彈幕刷過滿屏的“江神牛逼”,密密麻麻地幾乎遮住整個畫面。

  待現場再度歸于平靜時,江傾笑著將話題轉回正題,繼續講述剩下的兩種模式。

  四種模式全部聊完時,窗外日光已經變成金紅色。

  江傾走過江楠身旁,抬手敲了下她的頭,女孩立馬將手里的薯片放下,嘴邊還沾著碎屑,雙手搭著膝蓋作出一副乖巧模樣。

  現場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

  瞪了她一眼,江傾順手調整耳麥。

  “過去一年,很多翻天覆地的技術變化都是由人工智能來驅動的,人工智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意。”

  “這些只是必然會發生的事,而未來如果人工智能會產生情感屬性,那也許會讓更多人覺得匪夷所思。”

  回到臺上,江傾轉身扶著講臺面向眾人。

  現場頓時爆發出驚呼聲。

  “江博士,所以人工智能真的會產生情感嗎?”

  前排一名戴眼鏡的男生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問。

  “首先我可以告訴大家,AI肯定會產生感情屬性。”

  江傾看向他語氣篤定地給出答案。

  現場頓時一片嘩然,在座的姚啟智等人下意識瞇起眼睛。

  “聊這個話題前,首先我們要知道,AI為什么會產生情感屬性。”

  忽然轉向的話題,令許多人不自覺身體前傾。

  人工智能一旦擁有情感,那會如何?

  這同樣是極為敏感的話題。

  所有人都沒想到,江傾今天會連續提起這種敏感話題。

  江傾面上的輕松笑意不變。

  “首先,對話是人類溝通的自然表達,人們不自覺帶帶入情感,即使面對AI,我們也會用到這種原始情感,AI會通過你的語言和表情感受到原始情感的傳遞。”

  “比如說它看到了你的視線,就會知道你現在走神了,或者通過你語調的變化感覺到了情感的變化。”

  “在語言表達的同時讀取并處理了人類信息,比如像愛、喜悅、恐懼、顧慮、驚喜等情緒。”

  “人會跟寵物有很強的情感羈絆,比如狗狗或者小貓,可能在未來會跟人工智能有更強的羈絆,它就會像一個能夠說話的小狗。”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小狗能夠用你能理解的語言對話,你跟它的羈絆就會更深,所以這也會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

  說到此處,臺下許多人都露出恍然地神色。

  江傾的講述通俗易懂,哪怕是彈幕上的網友們也都能聽明白。

  將臺下反應盡收眼底,江傾繼續加碼。

  “雖然可能剛開始會讓很多人覺得不習慣,但是隨著情感嵌入技術的發展,你會發現這種羈絆感是超過了你的預期。”

  “就像先前我們聊到AI的種類非常多,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性格,你需要找到跟你合得來的AI。”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的人工智能研究都是機基于已經有五十年發展基礎的神經網絡技術。”

  “迄今為止,我們就像擁有了一個人造大腦,這個大腦可以進行多種認知,目前我們對神經網絡的開發十分有限,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很多AI專家認為,人類是不可能用一種技術覆蓋所有的應用場景,除了神經網絡之外,我們還可以加入像模糊邏輯、規則判斷這些技術。”

  “目前我們正處于人工智能發展初期,還有一些AI是尚待開發,可能三十年后,未來的人類再回顧2021年,會覺得2021年的AI技術都不叫AI,當然這是后話,現在的AI專家展望過去也是一樣的。”

  “AI還處于一個萌芽期,未來三十年AI會有什么樣的發展路徑,沒人能夠預判。”

  “但至少目前這些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為未來做規劃,AI能夠幫助我們判斷哪里AI做得好,哪里人類做得好,同時還可以剖析一下哪些是希望人來做的,幫助我們更好的認清現實、理清路徑。”

  “相信這些AI可以幫助人類成為更好的人類,這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停頓在此處,江傾望著臺下還沉浸在他講述中的一張張面孔,將手中的激光筆放在講臺上。

  “感謝各位的耐心聆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

  他笑著沖臺下擺了擺手。

  聲音落下瞬間,整個報告廳仿佛被按下0.5秒的靜音鍵,隨即爆發的掌聲如同海嘯般席卷全場。

  六百個座位間此起彼伏的驚嘆聲與掌聲交織成轟鳴的聲浪,人群中響起“江神”的呼喊,然后逐漸歸于統一。

  而這一幕幕,都被鏡頭清晰記錄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