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搜榜在清晨五點就開始躁動。
“佰度AI大會嘉賓名單”的詞條下,科技博主“芯跳加速”整理出長達十七頁的參會指南。
第三頁用熒光筆標出的段落引發網友熱議。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輝提前三小時入駐會場,據說帶著十九年前龍芯1號的原始設計圖,想和江傾探討類腦芯片架構。”
評論區網友紛紛表示,“雖然不太懂,但是看起來就覺得好厲害的樣子!”
抖音凌晨四點的直播畫面里,二十位水木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學生正往大巴車上搬設備。
領隊的姚班學霸對著鏡頭展示懷里的金屬箱,一臉興奮的做起了介紹。
“這是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縮比模型,前年江博士指導過我們的超導電路設計。”
彈幕瞬間被“降維打擊”刷屏,中科大官博轉發了這條動態,并配文:
“自家孩子,見笑了。”
動態下熱評第一,“我幾乎能想象到中科大校長拍著腿哈哈大笑的樣子。”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在六點迎來特殊旅客。
阿貍云首席科學家金榮剛過安檢口,就被眼尖的記者圍住。
他笑著晃了晃手里印著“無問科技”LOGO的U盤,回應記者提出的參會目的。
“早幾年雙十一流量洪峰,江博士幫我們優化的異構計算框架還在用,這次特意來取經,順便問問什么時候開放API接口。”
視頻傳到網上時引起網友關注,網友辣評“江湖到處都是我們江神留下的傳說”。
七點三十分,小米科技園內雷軍系著圍裙在玻璃廚房里熬粥的畫面被員工拍下。
話題“雷總熬了小米粥”迅速躥紅。
有網友調侃,“這不會是帶給我們江神的吧?”被頂起千層樓。
評論區有人曬出早年烏鎮互聯網大會偷拍照。
畫面中江傾面前擺著五個不同品牌的手機,據說是正在給雷軍、余承東講解多設備協同算法。
八點整,HW官方賬號發布九宮格海報。
最后一張是2018年江傾在松山湖基地調試昇騰芯片的抓拍,青年穿著沾了機油的工裝褲蹲在服務器前,手寫板上的公式被打上“絕密”馬賽克。
任振非轉發時配文:“青出于藍,當飲三杯。”
任老的難得發聲,令許多媒體紛紛轉發進行深度解讀。
知乎熱榜前五被AI話題屠版。
排名第三的問題“看江傾演講要準備什么?”下,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認真列出清單。
“1.速效救心丸2.錄音筆3.理解人類即將被降維打擊的覺悟”。
這條回答被張一銘轉發到微博,配了個捂臉哭的表情,被眾多網友點贊轉發。
首都機場,接機大廳在九點進入白熱化。
三十位穿深藍制服的航天科技集團工程師組成人墻,舉著“歡迎江博士指導天宮AI系統”的燈牌。
帶隊的女工程師掏出工作證向記者一臉認真的解釋:“我們真不是粉絲接機,這是正經技術交流!”
“哎!那位記者別拍我工牌號!”
說話間畫風突變,她警惕地捂著胸口退后好幾步。
周圍的一眾記者紛紛傻眼,說好的正經技術交流呢?
怕什么?
首都機場VIP通道在九點迎來第一波高潮。
西裝革履的余承東剛走出貴賓廳,就被記者團團圍住。
“這次特意調整行程來聽江博士演講。”
他咧嘴晃了晃手里卷成筒的“HW創新白皮書”。
“任總托我帶句話,讓江總有空去松山湖喝茶。”
這番表態十分鐘后沖上熱搜,熱評第一曬出早年烏鎮互聯網峰會合影。
畫面中任振非握著江傾的手說話,余承東在后面舉著手機拍照,配文“大佬們搶人的樣子像極了雙十一的我”。
十點零五分,特殊通道走出個戴漁夫帽的身影。
眼尖的粉絲認出這是寒武紀創始人陳天實,他手提的銀色保險箱上貼著“類腦芯片測試數據”的封條。
面對鏡頭追問,他笑著拍了拍箱子。
“這是給江博士的作業,他去年說我們的脈沖神經網絡像醉漢走路,這回我可得抓住他好好請教一下。”
此時微博超話“江傾到現場了嗎”已有二十萬條打卡。
置頂帖是水木計算機系學生整理的“江傾論文精要”,用表情包解讀深奧算法。
神經元模型被畫成跳皮筋的小人,量子糾纏成了扯不斷的橡皮糖,語義識別變成了小音符……
中科院官博點贊評論:“建議納入義務教育教材。”
十點二十五分,接機口突然爆發整齊的聲浪。
“江博士!”
然后,聲音開始變得混亂。
“江博士看這里!”
“江神!”
“江總麻煩左邊看一下!”
近三百人的接機團自發分成三個方陣,左側是舉著“歡迎江神”橫幅的中科大校友,中間是揮舞量子計算圖譜的科技愛好者,右側則是統一穿著“理智追星”文化衫的年輕粉絲。
再往外,便是數十家扛著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涵蓋科技、財經、娛樂多個領域。
當江傾出現在廊橋時,粉絲方陣所有人同時舉起紅色燈牌,拼出巨大的“∞”符號。
江傾看著這個陣仗腳步一頓,隨即揚起笑臉朝他們不停微笑頜首,揮動手掌。
他想著,自己確實是低估了這群粉絲的熱情,更沒想到李老板把宣傳做的這么聲勢浩大。
熱鬧的氛圍中,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粉絲方陣中隱藏著一名頭戴白色棒球帽,面部用黑色口罩遮住只露出一雙眼睛的高挑身影。
她帽檐下露出的兩只眸子晶亮,偶爾閃過一抹狂熱的光,及腰長發被攏在身后,凹凸有致的身材令周圍的幾個女生不時瞥上幾眼,眼神艷羨不已。
這身材也太好了吧!
“這是我們設計的無限符號,代表著對科技探索永無止境,正如同我們的江博士,一直走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前沿。”
粉絲團長是北航在讀博士生,她向記者展示著應援手冊。
“我們準備了半個月,所有物料都經過學術審核。”
江傾這次沒有推拒,耐心的給上前的每一個人簽名。
在簽名時他注意到一位坐著輪椅的女生,她遞上的“機器學習導論”扉頁密密麻麻貼滿了便利貼。
“這是我讀您論文時的三十二個問題”
女生話未說完,江傾已經掏出鋼筆。
“給我二十分鐘,我們找個安靜角落?”
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傳抖音,“江傾機場開小課堂”話題下,中科院研究員留言。
“上次見他這樣還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后臺,當時他正在改Hinton教授的PPT。”
視頻流傳到外網,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轉發時評論。
“這才是真正的學術追星。”
十一點二十分,國家會議中心南廣場已成為科技博覽會現場。
曠視科技展示著最新的人臉識別系統,屏幕實時捕捉到場嘉賓自動生成技術標簽。
十一點四十七分,國家會議中心正門被媒體車堵得水泄不通。
當江傾所在的車隊抵達時,曠視科技系統突然爆出煙花特效,碩大的“SSS級”評級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禁鼓掌歡呼。
江傾躬身邁出車門的剎那,熱浪裹挾著聲浪撲面而來。
“江博士!”
“科技圈第一帥!”
七月的陽光在玻璃幕墻上折出炫目的光斑,江傾瞇起眼看見了由無數手臂組成的浪潮。
許多舉著自制燈牌的年輕大學生滿頭大汗,LED燈珠拼出的“∞”符號在烈日下倔強閃爍。
“江博士!看這邊!”
西北角忽然響起一道清亮的童聲。
一名粉裙小姑娘騎在父親肩頭,手里攥著用扭扭棒自制的“神經元”模型,紫色電線在風里顫巍巍地搖晃。
江傾快步走向隔離帶,安保隊長緊急撐開的黑傘追上他。
“給我的?”
他仰頭接過那個歪歪扭扭的禮物,塑料管還帶著小女孩掌心的溫度。
人群里爆發出善意的笑,隨后數十臺手機鏡頭記錄下江傾半跪著為七歲小粉絲簽名的畫面。
與小女孩揮手告別,江傾沒走幾步突然沖出個穿格子衫的年輕男生攔住他的去路。
“江神能給我簽個名嗎?就寫致未來的圖靈獎得主小周!”
他神色激動,臉漲得通紅。
“沒問題。”
江傾眉頭一挑,笑著接過筆時瞥見對方胸牌“佰度自然語言處理部”,筆尖在紙頁上頓了頓。
“你們組的BERT模型改進方案不錯,不過可以考慮在位置編碼.”
年輕人的瞳孔瞬間放大,正要摸出手機錄音,陳鐸已經催促江傾走開,圍上前的人太多了,他只好快速幫這個男生簽完名轉身走開。
抖音實時熱門視頻里,這段視頻被配上“夏夜最后的煙火”BGM,點贊五分鐘破十萬,熱度持續攀升。
評論區有人酸溜溜的調侃。
“建議查查這位幸運哥的族譜,這潑天的富貴怎么就落他頭上了!”。
熱風掠過廣場時,安保組成的人墻被沖開細微波紋。
現場人頭攢動,不少老媒體人在見到這一幕都不禁有些感慨。
什么時候科技圈的事也能有這么多人關注了?
這儼然就是追星現場嘛!
只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被追的對象是一位科技圈頂流,卻神奇的達成了破圈效應。
這時,一群穿漢服的女孩們突然齊聲吟唱“天工開物”選段,腰間玉佩與青瓷風鈴相撞,泠泠清音里混著不知誰帶來的鸚鵡學舌。
“梯度下降!反向傳播!”
現場get到的人紛紛笑出了聲。
當江傾終于踏上臺階時,后頸早已汗濕。
他轉身回望的瞬間,千百只折疊的紙飛機從人群后方騰空而起。
每架機翼都寫滿方程式,載著年輕學子手抄的論文金句,乘著七月熱流隨風飄揚。
三十米外的大樹旁,白色棒球帽女生望著他的身影攥緊了手里的紅色燈牌。
她眼底眸光閃動,抿緊唇線,竭力克制著自己。
剛才的小女孩,可真讓她羨慕呀!
望著被人群簇擁在中心,好似眾星捧月般的那道身影,她頓生出許多自豪。
還好,今天她可以進入內場。
十二點零五分,江傾正式步入國家會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