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劉進完成了《大地驚雷》的創作。
在這三天里,他又參加了保羅·索倫蒂諾執導的《家庭朋友》首映禮。
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索倫蒂諾和莫妮卡也是莫逆之交,劉進更是盛情難卻……
除此之外,他還看了《紅色之路》、《潘神的迷宮》。
說實話,年僅十二歲的伊萬娜·巴克羅在影片中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但是和劉進記憶里那個風華絕代的美人,差距太大。他甚至看不出半點未來那個西班牙美人的痕跡。
失望!
至于艾薇兒參演的《快餐帝國》,乏善可陳。
而本屆被法國影壇寄予厚望的《弗朗德勒》,說實話……
很一般。
又是那套三角戀,X自由,套上了一個戰爭創傷的殼子,想要展現那種戰后創傷的痛苦,卻偏偏拉上一個三角戀的關系。好像,就好像那些華國編劇拍攝戰爭電影或者諜戰片的時候,總要扯上一段很莫名其妙的愛情一樣,特別的莫名其妙。
導演拉契德·波查拉,是一位法國導演,同時也是一位編劇和制片人。
劉進在歐容舉辦的酒會上見過他,還聊的挺不錯。
但這部電影,真心讓劉進感到失望。
所以在首映禮之后的聚會上,劉進私下里和他說:“拉契德,恕我直言,有點失望。”
拉契德當時一怔,但旋即笑了。
“阿摩司,非常抱歉,我也知道,有些劇情沒有處理好。”
劉進沒再說什么,和他擁抱了一下。
但接下來的一幕,讓他有點莫名其妙了。
汪家未盛贊這部《弗朗德勒》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他夸得天花亂墜,劉進在旁邊看著拉契德,似乎有點手足無措的樣子。
拉契德看了劉進一眼。
劉進苦澀一笑,只是捶了捶胸口,沒再說什么。
總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懟汪大導吧……
私下里鬧矛盾沒問題,但在場面上,還是要一團和氣。
至少,要給組委會面子不是。
而且,劉進已經猜到了汪大導接下來的想法了:分蛋糕,他肯定是想要分蛋糕!
25日的首次評審團會議,也證明了這一點。
汪大導幾乎是把所有能夠獲獎的電影都拿出來,準備把本屆戛納電影節的獎項平均分發。
沒等劉進反對,伊利亞·蘇雷曼就站出來了。
這是一個極為嚴肅且認真的導演,對于汪大導的分蛋糕計劃根本不屑一顧。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
特別是當汪大導提議,在影帝和影后兩個獎項做文章的時候,劉進的臉都黑了。
他終于想起來了,原時空里,汪大導的騷操作。
五個影帝,六個影后!
當時被外媒嘲笑是戛納電影節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分蛋糕。
最扯淡的是,五個影帝全部來自于法國電影《光榮歲月》;六個影后也都是來自于西班牙電影《回歸》。
也就是說,《光榮歲月》的五個男主演和《回歸》的六個女主演,分別都變成了影片的男主角和女主角。
怪不得之后佩內洛普在一次采訪中不誤嘲諷的表示她這個影后,是戛納歷史上含金量最低的影后。
而港媒對汪大導這一次的分蛋糕,則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那篇文章怎么寫的來著?
本屆戛納電影節的主題,是多贏。
汪家未主席以優雅、唯美的方式。溫柔和輕巧的手腕,通過獲獎作品的反戰屬性和頒獎方式的多贏策略,構建了一個‘和諧電影節’。
而在此之后,戛納就很少再邀請華人評委了。
60屆的張曼鈺不算!
她當時已經定居法國,并且在法國電影圈立足。
當然,第六十屆肯定不會再請張曼鈺了,她已經參加了58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
當天,劉進沒有發言。
討論會,最終不歡而散。
次日,劉進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中影的韓山平打來的電話。
他在電話里說,港島電影圈的人通過一些渠道請他劉進,希望劉進能夠支持汪家未。
雖然沒說港圈的人說了什么,可劉進或多或少能夠猜到。
所以,在26號的討論會上,他火力全開。
“六個影后,簡直是在開玩笑。
你把戛納電影節的影后,當成是港島的菜市場,還要搞批發嗎?
回歸這部電影,佩內洛普女士的表演無可指摘,把一個因為母親去世,而強忍悲傷,從山村到都市的那種迷茫、恐懼、孤單卻又堅強的女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不否認毛拉女士、杜納斯女士還有米歇爾她們的演出也非常精彩。
但你把她們都算成女主角……簡直可笑。
還有《光榮歲月》……我們都知道一部電影有紅花綠葉,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可以在表演碾壓主角,卻不能改變角色的區分。你把所有男演員都變成男主角,你是認真的嗎?”
“另外,《弗朗德勒》這部電影,有過譽之嫌。
導演拉契德自己都承認,在一些情節上沒有處理好,為什么要給他評審團大獎?
就因為他是法國電影嗎?
汪導演,請你看清楚了,這是戛納電影節,是面向全球的一個公正、公開、公平的電影節。不能因為它是在法國舉辦,就一定要偏向法國。這對戛納電影節的聲譽,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我贊同!”
莫妮卡·貝魯奇立刻表達了支持。
昨天,她也沒怎么發言,基本上和劉進一樣,屬于隨大流。
但今天劉進發言了,她也立刻表明了立場。
這也讓汪大導的臉色,格外難看。
而會議室里負責記錄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副看戲的模樣。
“那投票決定吧。”
汪大導向獨斷獨行,可是看會議室里的八個評委,心知難度很大。
原時空,大家沒啥利益沖突。
你汪大導想要表現,我們配合就是。
而這個時空里,八個評委明顯有一個主心骨,所以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反對汪大導。
畢竟,汪大導名氣很大,也只是在華語圈。
除了華語圈,沒多少人重視。
“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江城夏日。”
“同意!”
劉進率先舉手。
雖然,他并不喜歡這部電影,同樣也不太喜歡王超的風格,但還是舉手同意了。
畢竟他和王超沒恩怨。
兩人甚至沒說過話,沒交流過。
他看這部電影,也不是在首映式,而是私下里自己偷偷跑去看的。
劉進舉手之后,塞繆爾立刻舉手,緊跟著莫妮卡、蒂姆·拉夫和勒孔特也紛紛舉手。
順利通過。
費比西獎提名三部,分別是《適合分手的季節》、《巴拉圭樹吊床》以及英國電影《BUG》。
原時空,三部電影同時獲獎,體現了汪大導強大的‘和諧’之力。
其實這些參賽入圍的電影后面,都有資本公關。
所謂的公平公正,評審團的人也都心知肚明,說說而已。
可你把三部提名開了個三蛋黃,你讓那些公關公司情何以堪?
所以,當三部電影得票相同之后,汪大導就想著讓三部電影同時獲獎。
只是,劉進再一次站出來反對。
“既然是比賽,就得有勝負。
三部電影都拿獎,要這個提名干什么?直接把獎項給三部電影就是了。”
“我贊同阿摩司的意見,既然比賽嘛,總得有冠亞軍。
否則,今年歐冠巴塞羅那和阿森納進入決賽,那就不用踢了,直接把冠軍給他們就是了。”
汪大導黑著臉,惡狠狠瞪了劉進一眼。
瞪我有屁用!
有本事你說‘我喜歡’啊……
也就是個在內地橫的主兒,出了內地,誰他媽理你?
劉進看都不看,就舉手道:“我依舊推薦《巴拉圭樹吊床》。”
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
可能讓人感覺有點悶,但是卻更加生動。
炎熱的初秋,時間靜靜地流逝在靜謐的小村莊,老夫婦終日坐在林間吊床上,祈求雨季到來。
戰爭已經結束,他們在期待兒子返家。
可等啊等啊……
好像永遠不會降臨的甘霖,生命至終,也只剩下無盡的等待。
這部電影很扣本屆電影節的主題。
但導演Paz,很克制的抽離了暴力啊,煽情的元素,讓影響回歸自然的原貌。
柴米油鹽的純凈對話,卻可以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動人的感情。
至少,在劉進看來,比那些披著戰爭殼子的愛情片,《巴拉圭樹吊床》更讓人感動。
那種感動,有點像北野武那部《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自然的風景,動人的音樂,雖然沒有精彩的臺詞,但依舊能讓人感動落淚……
莫妮卡想了想,也選擇了《巴拉圭樹吊床》。
隨后,伊利亞·蘇雷曼和塞繆爾·杰克遜舉手表示支持。
盧奎西亞一開始就支持這部電影,所以再次舉手。
勒孔特想了想,也舉手同意。
隨后,海倫娜和蒂姆支持《bug》。
英國電影嘛,大家都明白,可以理解。
就這樣,費比西獎最終,給予了《巴拉圭樹吊床》。
也是本屆電影節沒有亞洲電影的參與,所以劉進也不需要想著要維護亞洲電影的榮譽。
不過,從明年開始,棒子電影就會大放異彩。
而華語電影……
這和劉進無關。
他也懶得為華國電影事業操心。
座山雕、任仲倫這些人離開之后,華語電影就是踏馬的資本收割韭菜的工具而已。
高層?
沒人會真的在意華語電影的發展了。
MBZZ,已經讓他們融為一體,所謂‘文化出海’,到頭來不過是鍍金而已。
誰care?
劉進更不會care!
他從來都不是什么高尚的人,憂國憂民這種事情,他做不來。
他就個普通人,老老實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夠了……
請:m.llskw.org